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任毅  周德俊 《中国肿瘤临床》1994,21(2):108-109,112
应用放免的方法对217例肠型胃癌,25例胃溃疡病人分别于手术前,后测定胃液及血液中的CEA含量。结果表明:(1)手术前,后胃液中的CEA均高于血液中的CEA含量(P<0.01)。(2)胃癌组手术前血液及胃液中CEA含量分别高于胃溃疡组手术前血液及胃液中CEA含量(P<0.01)。(3)在胃癌组中手术前血液CEA阳性率为33.33%,而胃液CEA阳性率为63.63%(P<0.01)。因此,对胃癌病人  相似文献   

2.
对71例消化道癌(食管 癌、胃癌、大肠癌)患者和24例消化道良性疾病患者进行血β2-微球蛋白(β2-MG)、唾液酸(SA)和癌胚抗原(CEA)检测。结果发现,癌症病人血β2-MG、SA和CEA含量较良性疾病明显增高(P〈0.05);其β2-MG阳性率为62.0%,SA为29.6%,CEA28.2%;三项标记物联合检测阳性率可提高到80.3%。实验证实,2-MG、SA、CEA的检测对消化道癌的诊断有  相似文献   

3.
目的:研究人体胃液内所带真菌是否具有还原硝酸盐的作用,从而探讨人类胃癌病因中,真菌因素的可能作用及作用机理。方法:对正常8例,浅表性胃炎(CSG)26例,萎缩性胃炎(CAG)22例,胃溃疡(CU)18例,胃癌(GC)19例,共93份胃液进行真菌培养和pH值及硝酸盐、亚硝酸盐含量的测定,并对分离出的真菌进行了还原硝酸盐作用的实验。结果:胃液真菌“污染”的情况较严重,不同的pH值范围内,胃液真菌培养的阳性率无明显差异,各种胃病患者的胃液内,真菌的阳性率与正常对照也无差异,但是具有还原硝酸盐作用的真菌的阳性率和胃液中亚硝酸盐的含曦,GC组高于CSG组。结论:胃内越菌可通过还原硝酸盐为亚硝酸盐而与胃癌有关。  相似文献   

4.
胃癌高低发区居民空腹胃液中N—亚硝酰胺总含量的比较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N-亚硝酰胺(NAD)为高度可疑的人胃癌病因,但缺乏直接的流行病学证据。本研究探讨了NAD暴露与人胃癌流行的相关性。方法利用胃液痕量NAD总量分析和胃镜活检等技术,对胃癌高发区山东省临朐县和低发区苍山县35~68岁居民空腹胃液中NAD暴露水平进行比较。结果(1)高发区样品NAD的阳性率(n=176,40.9%)高于低发区(n=99,30.3%),经标化后有统计学意义(p=0.0324)。(2)在高发区仅48%胃液样品的pH≤3,而在低发区则高达84%(p<0.001);在pH≤3的样品中,NAD的阳性率也是高发区高于低发区(46.2%比27.4%,p<0.01);在低发区样品中,pH值高者NAD的阳性率高于pH值低者,在高发区则无此现象。(3)慢性缩性胃炎(CAG)和CAG伴异型增生者,胃液NAD的阳性率高于胃粘膜正常和浅表性胃炎者。结论本研究揭示,NAD的暴露与胃癌的流行可能存在正相关关系,CAG和异型增生与NAD致胃癌过程关系密切。  相似文献   

5.
人胃癌组织中C—myc癌基因甲基化及其表达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肖冬梅  何志藩 《癌症》1997,16(5):331-333,F002
目的:研究胃癌及正常胃粘膜c-myc基因外显子ⅢCCGG位点的甲基化状态及其mRNA表达及SABC法检测胃癌45例、胃溃疡14例、不典型增生10例p67表达。结果:胃癌c-myc基因外显子ⅢCCGG位点比其相应正常胃粘膜呈高度去甲基化,mRNA表达升高(p〈0.001),DNA去甲基化与mRNA表达存在相关性(p〈0.025),p67在胃癌、不典型增生、胃溃疡表达率分别为84.44%(38/45)  相似文献   

6.
孙学军  张培莲 《癌症》1999,18(1):73-76
目的:研究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和增殖细胞核抗原(PNCA)在胃肿瘤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方法:应用免疫组化技术(sABC法),对胃肿瘤组织切片( 胃腺癌性息肉10例,胃癌94例)中EGFR和PCNA进行半定量检测,观察其与胃肿瘤临床病理参数及预后的关系及其相关性。结果:①EGFR在正常胃粘膜和胃腺瘤性鼻肉中均无表达,在胃癌中的表达率为40.4%,胃粘膜不同病理状态下PCNA指数差异显著(P  相似文献   

7.
胃癌预防的研究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病例对照研究发现酸煎饼、咸鱼、慢性胃炎、家族史及吸烟均是胃癌的危险因素,葱蒜类蔬菜有强保护作用。3400例胃镜检查CAG(慢性萎缩性胃炎)、IM(肠上皮化生)及DYS(不典型增生)的发生率分别为98%、53%及20%。如以最高病变诊断标准计算,则SG(浅表性胃炎)1.7%,CAG44.8%,IM33.0%,DYS20%。各种癌前病变发展至胃癌呈线性进展型,其OR(危险度)分别为:浅表型IM13.8,深度IM34.6,轻度DYS25.8,中或重度DYS103.8。受检人群中幽门螺杆菌抗体阳性者占72%,与胃粘膜病变的程度相关。PG(胃蛋白酶原)Ⅰ∶Ⅱ随病变的进展而逐步降低,SG9.1,CAG7.2,IM5.7,DYS5.4及GC(胃癌)3.8。基于上述研究结果,1995年秋开展了胃癌前病变的随机化前瞻性干预试验  相似文献   

8.
(目的)研究幽门螺杆菌(Hp)与胃癌发生之间的关系。(方法)用美蓝染色对741例胃炎性病变和131例胃癌病人之胃粘膜活检组织的Hp感染情况进行检测。(结果)胃癌组和慢性萎缩性胃炎组(CAG)Hp检出率分别为62.59%和61.60%,明显高于慢性浅表性胃炎组(CSG)的38.61%(P〈0.01)。胃癌组中,伴有癌周粘膜肠化生者Hp检出率明显高于不伴肠化生才(P〈0.05),在活动性CSG和CAG  相似文献   

9.
[目的]研究幽门螺杆菌(Hp)与胃癌发生之间的关系。[方法]用美蓝染色对741例胃炎性病变和131例胃癌病人之胃粘膜活检组织的Hp感染情况进行检测。[结果]胃癌组和慢性萎缩性胃炎组(CAG)Hp检出率分别为62.59%和61.60%,明显高于慢性浅表性胃炎组(CSG)的38.61%(P<0.01);胃癌组中,伴有癌周粘膜肠化生者Hp检出率明显高于不伴肠化生者(P<0.05);在活动性CSG和CAG中,Hp检出率分别为89.41%和90.53%,而在非活动性CSG和CAG中仅分别为1.71%和1.23%,两者差异非常显著(P<0.01)。[结论]提示Hp感染与胃癌的发生有显著的相关性;Hp有可能通过引发活动性胃炎、腺体萎缩、上皮肠化生等方式参与胃癌的发生。  相似文献   

10.
多项血清肿瘤标志物联合检测对原发性肝癌的诊断价值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目的:探讨血清甲胎蛋白(AFP)、唾液酸(SA)、α-L-岩藻糖苷酸(AFU)及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各项标志物在肝病患者中对HPC的诊断价值及联合检测的意义。方法:对226例肝病患者血清中各项标志物的水平进行检测并对阳性率进行计算。结果:各种标志物诊断PHC的敏感性为AFU(93.2%)〉TGF-β1(80.0%)〉AFP(72.9%)〉SA(67.8%),特异性为SA(94.6%)〉AFP(83.8%)〉TGF-β1(82.0%)〉AFU(79.0%),联合4项检测可将阳性率提高到96.6%。结论:多项肿瘤标志物联合检测对PHC尤其是AFP阴性PHC的诊断具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11.
病例对照研究发现酸煎饼、咸鱼、慢性胃炎、家族史及吸烟均是胃癌的危险因素,葱蒜类蔬菜有强保护作用。3400例胃镜检查CAG(慢性萎缩性胃)、IM(肠上皮化生)及DYS(不典型增生)的发生率分别为98%、53%及20%。如以最高病变诊断标准计算,则SG(浅表性胃炎)1.7%,CAG44.8%,IM33.0%,DYS20%。各种癌前病变发展至胃癌呈线性进展型,其OR(危险度)分别为:浅表型IM13.8,  相似文献   

12.
若干肿瘤标志物对原发性肝癌诊断的临床评价   总被引:24,自引:0,他引:24  
Shi X  Zhou Y  Xia L 《中华肿瘤杂志》1998,20(6):437-439
目的综合评价血清甲胎蛋白(AFP)、α-L-岩藻糖苷酶(AFu)、γ-谷氨酰转肽酶(GGT)、唾液酸(SA)和癌胚抗原(CEA)对原发性肝癌(PHC)的诊断价值以及联合检测的临床意义。方法对67例PHC、8例肝转移癌、89例良性肝病及131例非肝病者,联合检测AFP、AFu、GGT、SA和CEA。结果5项指标对PHC诊断的敏感性分别是65.4%、70.8%、34.8%、60.2%和36.4%;特异性分别为92.6%、98.1%、87.1%、94.5%和77.8%;AFP、AFu、GGT和SA联合检测对PHC诊断的敏感性是81.4%,特异性为91.6%。结论5种肿瘤标记物中,AFu和AFP对PHC诊断意义较大;AFu、AFP、GGT和SA联合检测可提高对PHC诊断的敏感性和特异性。  相似文献   

13.
联合检测血清CA72-4、CA19-9和CEA对胃癌临床价值的探讨   总被引:11,自引:2,他引:9  
目的:探讨血清CA72-4、CA19-9、CEA联合检测对胃癌的临床价值。方法:对32例中晚期胃癌患者和21例良性胃病患者采用放射免疫法(RIA)分析测定CA72-4、CA19-9和CEA,结果:胃癌组中CA72-4、CA19-9、CEA血清测定值水平,阳性率均明显高于良性胃病组(P〈0.01)。其中胃癌组的CA72-4阳性率(59.4%)明显高于CA19-9和CEA(28.1%)。联合检测时胃癌  相似文献   

14.
血清糖链抗原50对胃癌的诊断价值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观察54例正常人,62例胃癌及32例胃良性疾病病人血清糖链抗原50(CA50)含量。结果表明:胃癌病人血清CA50含量显著高于正常人和胃良性疾病病人(P均<0.001);且胃癌早期即有明显增高,晚期增高更为显著。行根治术后其血清含量较术前显著降低而接近正常(P<0.01);术后复发者又再增高,行姑息术或化疗后较治疗前略降低。若以血清CA509kU/L为阳性诊断界值,对胃癌诊断的敏感性为82.3%,特异性为93.8%,阳性预计值为92.7%,胃良性疾病的假阳性率为6.3%,正常人假阳性率为3.7%。癌性腹水病人血清和腹水CA50含量均显著高于良性腹水病人(P均<0.001)。提示血清和腹水CA50含量检测在胃癌和癌性腹水的诊断,尤其是胃癌的早期诊断和治疗后监测中有一定临床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15.
胃液、组织内癌胚抗原表达研究在胃癌中的意义梁廷波,孙义国,林建灿,李正之我们以非饱和放免法测定51例胃癌和33例胃良性病变病人的胃液癌胚抗原(CEA),同时以ABC免疫组化法对41例胃癌组织,66例正常胃和良性病变组织内CEA表达进行研究。结果表明:...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RT-PCR方法检测腹腔行销认中游离细胞的CEA mRNA表达,对预测胃癌腹膜亚临床转移的意义。方法:收集43例胃癌和7例胃良性病变患者的术中腹腔冲洗液,用RT-PCR方法测定冲洗液中游离细胞的CEA mRNAGE表达,同时作行销认细胞学检查(PLC)。结果:腹腔冲洗液游离细胞的CEA mRNA的表达量随病期的进展、浸润深度的加深而逐渐升高(P〈0.01);因胃浆膜类型和大体类型的不同其  相似文献   

17.
用免疫组化ABC方法,检测胃癌和正常胃粘膜中上皮生长因子(EGF)及其受体(EGFR)、雌激素受体(ER)的表达。结果:64例胃癌中,EGF阳性39例(60.9%),EGFR阳性33例(51.6%),ER阳性12例(18.8%);58例正常胃组织中,EGF、EGFR阳性各3例,ER阴性。癌与正常对照组间差异有显著性(P<0.05)。提示,EGF、EGFR、ER与胃癌有关。胃癌EGF、EGFR的阳性率又非常显著高于ER(P<0.005),说明EGF、EGFR在胃癌发展中的调节作用远较雌激素重要。结果还提示,EGF、EGFR、ER的相互关系影响胃癌细胞的发生、种植和转移。  相似文献   

18.
应用酶联免疫法测定57例消化道肿瘤患者血清中胃肠道癌抗原(GCA)浓度,以37u/ml为阳性界限值,测得消化道肿瘤GCA阳性率54.4%,其中胃癌55.2%,肠癌54.5%,食管癌25%,肝癌66.7%,而非消化道癌阳性率5.6%,正常人阳性率为5.0%。对9例消化道癌患者化疗前后GCA变化的分析表明,GCA水平的提高可预示病情的进展。提示GCA可作为消化道肿瘤的辅助诊断指标及预后参考指标。  相似文献   

19.
用新近制备的二株抗胃癌单克体BMG2和BMG4,建立ABC-ELISA方法,检测胃癌高发1工659例受检者血清中的胃癌糖链抗原,其中胃癌患者27例,内有5例早期胃癌。结果表明:BMG2-Ag和BMG4-Ag水平在胃癌、胃癌术后、萎缩性胃炎伴异型增生、胃增生性息肉、胃炎伴肠化生组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00-0.037),胃癌阳性率分别为44.9%和40.7%,特异性分别是81.6%和84.5%  相似文献   

20.
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技术对161例进展期胃癌行嗜铬粒蛋白A(CgA)抗体染色。将检出有CgA阳性癌细胞的胃癌73例,癌旁粘膜63例行蛙皮素(Bombesin,BOM)及胃泌素(Gastrin,GAST)抗体染色。应用图像分析系统对癌旁粘膜内分泌细胞进行定量测量。结果显示73例CgA阳性胃癌中15例BOM呈阳性表达,BOM阳性胃癌均为分化差的胃癌。癌旁胃窦粘膜无萎缩组,BOM阳性细胞平均计数较正常对照组明显增多(P<0.01),癌多为弥漫型癌(85%).蛙皮素在胃癌及癌旁粘膜中的表达与胃泌素相似。提示蛙皮素刺激胃癌生长的作用,可能部分是通过刺激胃泌素的释放,部分是直接作用于肿瘤细胞。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