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53 毫秒
1.
在子代测定的基础上筛选出优良单亲家系进行中试造林,探讨了各家系相互间在有无竞争的条件下其生长量的差异。在家系间相互存在竞争的情况下,10年生国产湿地松单亲家系比对照(进口商品种子)材积生长增产24.5%,最优家系0-1027材积增产达70.3%;在没有竞争的条件下,6年生家系试验林比对照林分增产75.38%,其中最优家系0-1027比对照林分增产120%,家系示范林比对照林分增产83.08%。  相似文献   

2.
在子代测定的基础上筛选出优良单亲家系进行中试造林,探讨了各家系相互间在有无竞争的条件下其生长量的差异。在家系间相互存在竞争的情况下,10年生国产湿地松单亲家系比对照(进口商品种子)材积生长增产24.5%,最优家系0-1027材积增产达70.3%;在没有竞争的条件下,6年生家系试验林比对照林分增产75.38%,其中最优家系0-1027比对照林分增产120%,家系示范林比对照林分增产83.08%。  相似文献   

3.
对湿地松阔叶混交林进行了试验研究。结果表明,4种混交组合(湿地松十麻栎、湿地松+枫香,湿地松+鹅掌揪、湿地松十拐枣)林木生长量显著高于对照林分;各混交组合中,带行状混交方式林分生长最好,12年生林分蓄积量比对照提高23.3%~187.5%;混交林的主要土壤肥力指标均显著高于对照林分,维护地力作用明显。因此,认为这4种混交组合在我国亚热带丘陵地区均具有广阔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4.
对4个初选火炬松优良家系作了中试,结果表明:优良家系依然优良,树高、胸径和材积分别比对照大15%─25%、且15%─23%和36%─72%。  相似文献   

5.
湿地松阔叶混交林的试验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对湿地松阔叶混交林进行了试验研究。结果表明,4种混交组合林木生长量显著高于对照林分;各混交组合中,带行状混交方式林分生长最好,12年生林分蓄积量比对照提高23.3%-187.5%;混交林的主要土壤肥力指标均显著高于对照林分,维护地力作用明显,因此,认为这4种混交组合在我国亚热带丘陵地区均具有广阔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6.
杉木15个优良无性系选育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对102个从杉木“三优”中选出的无性系单行小区和块状组配造林小区试验株进行生长量调查分析的基础上,采用分龄段逐步筛选法选优。造林后4-5年,林分平均树高4.5-6.0cm,胸径6.0-8.0cm时进行第一次筛选,淘汰60%的无性系后,中选无性系平均比对照增产55.7%。造林后6-7年,林分平均树高7.2-08.5m,胸径10.0-12.0cm时进行第二次筛选,淘汰40%无性系后,中选无性系平均比  相似文献   

7.
黄文良  黎华德 《广西林业科学》1997,26(4):179-183,186
通过3-5年生257个杉木无性系的分年度的试验测定,结果表明,参试无性系之间的遗传差异是显著的。初步筛选出的15个优良无性系,其材积比优良家系对照平均增产87.4%,这对大面积推广无性系造林打下良好基础。  相似文献   

8.
通过对14个省共112个优良家系的区域性试验,测定杉木优良家系遗传稳定性和生长潜力的研究,结果表明:对于杉木的材积生长,其家系间、地点间、家系×地点间交互效应均存在极为显著的差异,家系遗传力为0.7356。根据遗传稳定性参数和家系材积生长情况,选出8个优良速生家系,平均材积比杉木1.5代种子园遗传增益达17%。各地点分别选出8个最速生家系,其材积增益为11%─51%,增产效果十分明显。  相似文献   

9.
1959年,将初选出的35个优良家系作进一步的区域性试验,经过4a观测研究后认为.①61号等8个家系,表现突出,在我市推广,增产明显,②选出的17株优树,同初级良种相比,第4年增产138.2%,成熟期可望增产37.7%,③杉木4a生时,进行选择是较为可靠的.  相似文献   

10.
长白落叶松优良家系选择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抚顺县哈达部省合建林木良种基地,于1985~1986年共营造长白落叶松19个家系的子代测定林。经1994年秋调查分析,共选出12个优良家系。其优良家系的平均遗传力,树高为0.784,胸径为0.678,材积为0.710;平均遗传增益,树高为9.8%,胸径为10.0%,材积为26.2%。实现材积增益超过对照159.3%,超过家系总平均值的37.5%。  相似文献   

11.
根据错海林木良种基地小区试验和中试结果认为:喷施稀土、满果粉对提高球果、种子产量和种子质量均有明显的效果;在小试的4种剂型和中试的3种剂型中,均以满果粉和农乐效果最好,产种量比对照有提高:樟子松22.1%~47.0%、长白落叶松13.4%~50.5%;在樟子松种子园中,出种率、千粒重、发芽率及发芽势分别比对照提高8.7%、13.9%、27.0%、30.3%;在长白落叶松种子园中,出种率、千粒重、发芽率、发芽势分别比对照提高2.4%、28.3%、7.7%和6.3%;在促进结实提高产种量上,最佳浓度均为0.05%。经测算,樟子松种子园和长白落叶松种子园中投入产出比分别为1∶4和1∶8,经济效益显著  相似文献   

12.
利用已选育出的23个优良家系中22个优良家系进行造林对比试验,结果表明(1)使用良种造林,其增产潜力在22.6%以上;(2)从评选出的7个优良家系内选择出46个优良单株,其树高、胸径和材积分别比对照增产50.5%、80.54%和373.07%,具有极大的增产潜力;(3)根据杉木各性状相关分析表明,杉木生长性状早晚相关密切,其遗传比较稳定,6年生时进行选择是可行的,同时表明分枝习性在优树选择中可作为一项重要指标。  相似文献   

13.
海岸带湿地松木麻黄混交林营造效果研究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选用抗风力强的木麻黄优良无性系(水培苗)与湿地松进行混交造林试验,6年的试验观测表明:混交方式以带状混交效果最好,其立木蓄积量分别超过木麻黄、湿地松纯林的13.4%和89.8%;林分结构比较稳定;带状造林时,木麻黄带在前,湿地松带在后而形成一道道防风屏障。  相似文献   

14.
福建柏优良种源和家系优树选择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通过福建柏19个地理种源和48个家系造林试验,初步选择出10个优良种源和14个家系,其材积遗传增益分别为16.09%~88.70%、15.19%~184.80%。参照福建柏优树国家标准,在优良种源和家系林分中,选择出优树179株,其材积遗传增益比优良种源和家系分别提高17.45%~122.51%、3.30%~191.69%。  相似文献   

15.
火炬松纸浆材优良家系人工林修枝效应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7 a生火炬松优良家系(L—11)示范林进行修枝试验表明:修枝促进了林分生长,修枝3 a后,与对照相比树高生长增加了7.1%~14.1%,胸径生长增加了1.9%~7.4%,单株材积增加了9.98%-29.10%,林分蓄积量增加12.13-26.53 m3/hm2,其中促进林分生长效果最好的处理是修枝强度为50%;修枝降低了火炬松优良家系林木的尖削度,与对照相比,H/D值增加了5.1%~9.5%。  相似文献   

16.
云南松优树半同胞子代测定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用46株云南松优树种子,以优树林分的一般林木种子、商品种子和扭松种子作对照,开展了子代测定,综合评选出优良家系14个。测算出树高、胸径、材积、直纹株率、木纹理扭转度的遗传力分别为0,6381、0.7192、0.6657、0.7910、0.9524。用中选的优良家系(入选率30%)估算遗传增益,材积生长量比亲代群体提高10%以上,比商品种子子代提高20%以上;直纹株率比亲代提高81.18%,比商品种子提高64.26%。云南松的早期选择可在3~5年生时进行。子代的材积生长与亲本无关。  相似文献   

17.
根据错海林木良种基地小区试验和中试结果认为:喷施稀土、满果粉对提高球果、种子产量和种子质量均有明显的效果;在小试的4种剂型和中试的3种剂型中,均以满果粉和农乐效果最好,产种量比对照有提高:樟子松22.1%-47.0%、长白落叶松13.4-50.5%;在樟子松种园中,出种率、千粒 芽率及发芽势分别比对照提高8.7%、13.9%、27.0%、30.3%;在长白落叶松种子园中,出种率、千粒重、发芽率重、  相似文献   

18.
杉木无性系改良增产效益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据对14片试验林102个无性系的调查分析,8年生(含苗龄)以上的82个无性系,平均单株材积比对照(开化1代种子园或那坡优良种源实生苗)增产35.8%,从中筛选出15个优良无性系,平均比对照增产87.1%,其中三个增产1倍以上。试验表明,从杉木优良家系(合优良种源的优良家系)、优良杂交组合和2代种子园的优良种苗营造的幼、中龄林中进行无性系选优,增产效果以优良杂文组合较好,2代种子园次之,1代种子园和优良种源更次之。在增产水平高且后代分化大的优良家系中选择,以选育单系为好;在增产水平高,但后代分化不大的优良家系中选择,以选育多系为好。  相似文献   

19.
油茶优良无性系选育及测定研究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在1980 ̄1990年开展长埠《油菜无性系早实丰产配套技术研究》中试同时,对参试的油茶无性系进行了长期观察、调查,并对照全国油茶优树标准,1995年优选出了长林53号等18个适合本地区栽培的优良无性系,每hm^2产油脂885.75 ̄512.85kg,比实生对照增产189.2% ̄67.43%,超过国标96.8% ̄14%,抗病力强,果实炭疽病率为0。1996年1月被江西省林木良种审定委员会认定为18个  相似文献   

20.
高脂马尾松产脂力和遗传稳定性分析   总被引:17,自引:9,他引:8  
对在信宜,河源,郁南三地营造的48个高脂马尾松优良家系,7-13年生时进行产脂力测定,方差分析结果表明:家系间存在显著差异。地点间方差分量占27.14%,年度间方差分量则占36.00%,年度间比地点间差异更大。家系产力与bi值回归系数综合分析,48个家系可分为4种类型;(1)高产脂稳定型,占22.92%,产脂力比对照高17.60%;(2)高产脂非稳定型,占8.33%,产脂力比对照高21.01%;(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