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目的 研究实时灰阶谐波超声造影在肝肿瘤诊断中的价值.方法 对89例共101个肝内病灶进行实时灰阶谐波超声造影检查,其中原发性肝癌36例38个病灶,转移性肝癌24例32个病灶,肝血管瘤16例18个病灶,肝脓肿2例,硬化结节5例,局灶性结节性增生2例,肝腺瘤1例,局灶性脂肪肝3例.选用低机械指数成像技术GE Logiq 9超声诊断仪和Bracco公司的SonoVue超声造影剂.结果 注入造影剂后,实时谐波超声造影能显示不同肝肿瘤的造影特点,并能显示肿瘤的血流灌注信号.超声造影正确诊断肝癌和肝良性肿瘤病灶分别为67个(95.7%)和29个(93.5%).其诊断肝癌的敏感性、特异性及准确性分别为95.7%、93.5%、95.0%.结论 实时灰阶谐波超声造影能反映不同肝肿瘤增强模式及血流动力学变化,可帮助提高肝肿瘤超声诊断的准确性.  相似文献   

2.
实时灰阶超声造影对肝局灶性病变的诊断价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实时灰阶超声造影对肝局灶性病变的诊断价值。方法:应用新型超卢造影剂SonoVue,对9例原发性肝癌,5例转移性肝癌,5例肝血管瘤,2例肝硬化结节病例进行实时灰阶超卢造影检查,观察各病灶内及肝实质的造影剂动态灌注过程。结果:超声造影后,不同性质的病灶有不同程度、不同特点的增强表现。原发性肝癌表现为动脉相快速增强、而后快速消退;转移性肝癌动脉相表现多样,实质相呈明显的低回声“缺损”区,并且于实质相发现了更多病灶;肝血管瘤动脉相见周边环状增强、而后呈向心性填充;肝硬化结节与周围肝实质呈同步改变。结论:实时灰阶超声造影对肝局灶性病变的定性诊断及病灶的检出明显优于常规超声检查。  相似文献   

3.
[目的]研究实时灰阶谐波超声造影技术对诊断肝脏局灶性病变的价值.[方法]对68例患者的87个肝脏局灶性病变进行常规超声及超声造影检查,记录病灶的增强时相、开始增强时间、增强峰值时间、增强模式、消退时间及峰值强度,所有病例均经病理诊断.[结果]恶性病变38个(包括肝细胞性肝癌19个,转移性肝癌14个,肝内胆管细胞癌3个,肝母细胞瘤1个,恶性淋巴瘤1个),良性病变49个(包括血管瘤26个,局灶性增生结节10个,肝硬化增生结节5个,低脂灶7个,错构瘤1个).超声造影诊断肝脏局灶性病变的敏感性为88.6%,特异性为89.9%,准确性为76.8%,常规超声检查的敏感性为67.6%,特异性为63.8%,准确性为59.4%.[结论]实时灰阶谐波超声造影技术对鉴别诊断肝脏局灶性病变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实时灰阶超声造影(CEUS)对肝内局灶性结节的鉴别诊断价值。方法 164例患者常规超声共发现258个结节,应用新型造影剂SonoVue对其进行实时灰阶超声造影,多发结节患者选一典型结节重点观察,对造影资料行回顾性分析,以超声引导下穿刺活检、手术病理或增强CT和MRI的典型表现及随诊等作为最终确诊依据。结果恶性83例,良性81例,恶性结节开始强化时间(19.6±8.1)s与良性结节开始强化时间(22.1±9.2)s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66),但恶性结节开始强化至造影剂基本廓清持续时间(64.3±31.3)s与良性结节持续时间(205.6±48.0)s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0),超声造影鉴别良恶性结节的特异性、敏感性、准确性分别为93.9%、92.5%、93.2%,诊断肝细胞肝癌、转移性肝癌、肝血管瘤、肝硬化增生结节、肝内局灶性增生结节、脂肪肝背景中的局灶性脂肪缺失的准确性均在90%以上。结论肝内结节超声造影动脉早期快速增强不能确诊为恶性病灶,但结节延迟期仍呈高增强是大多数良性病灶的特征所在。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超声造影各个时相影像改变对肝占位性病变的诊断价值及临床意义。方法对31例肝占位性病变患者应用新型超声造影剂声诺维(SonoVue)行实时灰阶超声造影检查,观察不同肝占位病变造影剂灌注时相及回声变化规律。结果共发现38个肝内实质占位性病变,其中19个为原发性肝癌,5个为转移性肝癌,9个为肝血管瘤,5个为局灶性结节性增生;不同的良恶性肝肿瘤有不同的灌注时相,呈现不同的增强及廓清过程。结论不同的肝占位性病变在实时超声造影中呈现出不同的时相特点,对肝肿瘤的诊断有较大的帮助。  相似文献   

6.
超声造影在肝脏占位性病变诊断中的应用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探讨实时超声造影对肝占位性病变的诊断价值。方法对89例患者共106个肝脏占位性病变进行实时超声造影研究,所有病例均与增强CT对照并经手术和病理证实。其中原发性肝癌23例,胆管癌2例.转移性肝癌11例,血管瘤21例,局灶性结节增生9例,局灶性脂肪缺失16例,肝硬化增生结节7例。造影剂选用SonoVue,浓度为8μL/mL,经肘部浅静脉快速推注。结果106个病灶均有不同程度的增强,肝癌动脉相表现为整体快速增强,并在门脉相快速消退,在实质相显示为低回声;血管瘤呈周围向心性环状或结节状增强,门脉相及实质相进一步增强,持续较长时间;局造性结节增生表现为中央扩散型快速整体增强,部分病例显示为车轮状;肝硬化增生结节与局灶性脂肪缺失的造影增强特征与肝实质一致。结论实时超声造影能显示肿瘤内微小血管的血流灌注情况,对肝脏占位性病变的定性诊断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7.
张立平  杨斌 《安徽医学》2012,33(10):1353-1355
目的探讨超声造影对肝脏占位性病变鉴别诊断的应用价值。方法对57例经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为肝脏占位性病变的患者进行肝脏超声造影,实时动态记录超声造影过程,观察病灶区造影剂的灌注过程及造影前后声像图特点。结果 57例肝占位患者中,多囊肝1例,肝血管瘤21例,肝癌20例,肝癌合并肝血管瘤2例,局灶性增生3例,肝血管瘤合并局灶性增生1例,不均匀性肝脂肪浸润8例,肝包虫病1例。其中多囊肝,肝包虫病未见造影剂充填,其余病例均出现不同程度的强化过程。肝癌表现为典型的"快进快出";血管瘤表现为向心性环状增强;局灶性增生呈离心性轮辐状增强;不均匀性肝脂肪浸润则未见造影剂聚集,与肝实质呈均匀强化。结论实时超声造影能提高肝内占位性病变诊断的准确性,具有重要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8.
目的 研究肝脏局灶性实质病变的彩色多普勒血流成像(CDFI)超声造影表现和规律。方法 对112个肝实质占位性病变进行了CDFI超声造影检查,其中良性病变34个,恶性病变78个,比较注射造影剂前后,病变内CDFI显示血流的变化。造影前后超声诊断符合率以手术病理诊断为对照。结果 造影前后良性病变血流显示率分别为44.1%(15/34)和55.9%(19/34)(P<0.05),恶性病变分别为67.9%(53/78)和93.6%(73/78)(P<0.01)。造影后各种肝脏疾病血流信号有不同增强表现,恶性病变增强幅度明显高于良性病变。诊断符合率由造影前的67.8%(76/112)提高至造影后的95.5%(107/112)。结论 CDFI肝肿瘤超声造影可以明显提高肝肿瘤的血流显示率及其诊断准确性。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实时超声造影技术在肝脏局灶性病变鉴别诊断中的价值。方法:70例肝脏局灶性病变患者,先行二维与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后用编码相位反转技术(CPI)与造影剂SonoVue对局灶性病变(共89个)进行实时造影检查,完全记录整个造影过程,分析造影前后的图像特点。结果:70例肝脏局灶性病变患者,其中原发性肝癌18例、转移性肝癌12例、血管瘤20例、肝局灶性结节样增生5例、非均质脂肪肝8例、肝硬化结节7例。超声造影显示不同病变具有不同的造影增强特点,而且病灶图像清晰。超声造影前30例恶性病变仅20例被明确,经造影后明确诊断达28例。结论:实时超声造影技术对肝脏局灶性病变的鉴别诊断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实时超声造影对肝脏内局灶性病变的诊断价值.方法对肝脏局灶性病变患者45例79个病灶经外周静脉团注造影剂SonoVue进行法实时超声造影检查,并分析超声造影声像特征.结果不同性质病灶超声造影的增强模式和特征不同.实时超声造影对肝内局限性病灶的定性诊断准确率高于常规超声.结论肝脏超声造影对肝脏局灶性病灶的诊断与鉴别诊断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超声造影技术在不同肝脏占位病变中诊断价值。方法对23例肝脏占位患者进行超声造影检查,并实时观察病灶内灌注过程及回声变化。结果肝细胞肝癌均表现为动脉相整体快速增强,并在门脉相快速或缓慢消退,肝实质相呈现低回声区;肝血管瘤呈现自周围向心性缓慢性充填式增强,并持续较长时间;肝局灶性结节增生表现为快速增强,但在实质期开始消退;肝转移癌与肝脓肿及囊肿伴感染虽都在动脉期周边增强,但消退时间不同,转移性肝癌在门脉相开始消退,至实质相呈低回声,而肝脓肿和囊肿伴感染则在实质相缓慢消退;2例局灶性炎症,2例脂肪肝及2例慢性肝病的动脉相、门脉相、实质相均未见异常增强区和廓清区。结论不同肝脏占位性病变超声造影检查有不同特征性声像图表现,能明显提高肝实质占位性病变诊断率。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肝脏占位性病变超声造影的声像学特征。方法 对30例肝脏占位性病变患者进行超声造影检查,实时观察声像图变化。结果 肝脏恶性肿瘤(除1例胆管细胞癌)均表现为动脉相增强,于门脉相及延迟相消退;肝血管瘤呈逐渐向心性填充式增强,延迟相缓慢消退,肝脏局部脂肪缺失于三期内无明显异常强化区,肝局灶性结节增生呈内部或中心向周边快速整体增强,于延迟相消退;肝脓肿呈周边增强,内部无增强;肝内坏死组织无增强,呈低回声。结论 肝脏占位性病变由于病理及血流供应的类型不同,造影时声像学有显著的差异,能够明显提高肿瘤的定性诊断率。  相似文献   

13.
目的分析超声造影对肝局灶性病变的诊断价值,以提高诊断水平。方法对83例肝局灶性病变患者共98个结节行常规超声和超声造影剂SonoVue检查,与病理结果对比,分析两者符合率及误诊原因。结果常规超声明确诊断53例共60个结节,诊断符合率为61.2%(60/98),超声造影明确诊断78例共89个结节,诊断符合率为90.8%(89/98),二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结论超声造影能明显提高肝局灶性病变诊断符合率,具有较高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超声造影在肝脏良恶性肿瘤鉴别诊断中的价值。方法:采用超声造影技术对83个肝脏肿瘤患者123个病灶进行检查,并比较不同病变的肝脏超声造影增强的特点。结果:所有103个肝脏恶性肿瘤动脉期或门脉期均表现为快速增强,98个(95%)延迟期快速退出,仅有5个(5%)缓慢退出。其中69个肝细胞癌病灶中53个(77%)表现为动脉期整体均匀增强,16个(23%)由于病灶中央有低回声表现为不均匀增强,66个(96%)表现迅速快退,仅3个(4%)表现为缓慢退出。在34个转移性肝癌病灶中,24个(71%)表现为动脉期不均匀增强,10个(29%)表现为动脉期或门脉期的均匀增强,32个(94%)表现为快速退出,2个(6%)表现为缓慢退出。而另外在20个肝良性肿瘤中,18个(90%)表现为缓慢不均匀增强,14个(70%)表现为轻度增强,20个(100%)表现为缓慢退出。结论:超声造影有助于肝脏良恶性肿瘤的鉴别。  相似文献   

15.
新型超声造影技术对微小肝癌诊断的价值   总被引:16,自引:0,他引:16  
目的: 分析≤2 cm微小肝癌的超声造影增强模式,探讨超声造影新技术对微小肝癌的早期诊断价值.方法:应用新型超声造影剂SonoVue及CnTI实时灰阶超声造影匹配成像技术(CEUS)对392例肝脏局灶性病变行超声造影检查,其中经穿刺活检确认肝硬化合并≤2 cm 肝细胞癌(HCC),并有病理组织学分类诊断的36例38灶为本文研究对象.全部病例造影后即刻或半个月内均行穿刺活检或手术病理检查.最终确诊为中分化癌22个灶,高分化癌12个灶,透明细胞癌4个灶.结果:造影前常规超声仅对16个灶(42.1%)作出恶性诊断或可疑恶性.造影后38个HCC灶动脉期均不同程度增强;其中中分化癌22个灶均发生快速增强,并在实质期快速消退,呈典型的"快进快出"HCC增强模式;高分化癌12个灶中有9个灶(75.0%)呈"快进慢出"模式;透明细胞癌4个灶中1个灶呈"快进快出",1个灶呈"快进慢出"模式,2个灶呈"轻度慢进慢出"模式.根据CEUS后增强表现,本组76.3%(29个灶)被确认为恶性,18.4%(7个灶)诊断为可疑恶性,另2个≤1.5 cm灶(5.3%)造影增强不典型,未能获得定性诊断.结论:超声造影新技术对肝硬化背景下不同组织类型微小肝癌增强模式的认识为提高微小肝癌的诊断率提供依据.初步结果显示,新型超声造影可作为CT等影像学诊断的互补手段,在小肝癌的早期诊断中发挥重要作用,值得重视推广.  相似文献   

16.
To explore the clinical value of contrast-enhanced ultrasound (CEUS) in differentiating benign and malignant focal liver lesions (FLLs) with SonoVue, CEUS was used to examine 113 patients with focal liver lesions (FLLs) in our hospital during July 2005 to December 2006. All the patients underwent contrast-enhanced CT (CECT) or contrast-enhanced MRI (CEMRI). Except for patients with focal fatty sparings (n=18) and with hemangiomas (n=8), all the patients were confirmed by operation or ultrasonic-guided liver puncture biopsy. A sulfur hexafluoride gas-based contrast agent was used with a MI of 0.15 to 0.17. Forty-eight cases of malignant FLLs, including 30 hepatocellular carcinomas (HCCs), 2 cholangiocarcinomas and 16 metastatic tumors, were detected. Seventy-eight cases of benign FLLs, including 33 hemangiomas, 9 focal nodular hyperplasias (FNHs), 19 focal fatty sparings, 5 abscesses, 7 regenerative nodules and 2 inflammatory pseudo-tumor, were involved. The contrast pattern of benign and malignant FLLs was quite different. CEUS has higher specificity and sensitivity than conventional ultrasound in differentiating benign and malignant FLLs.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实时超声造影对肝内小占位性病变的早期诊断价值。方法对65例患者共76个≤3.0cm的肝内实质性小病灶进行实时超声造影研究。所有患者均进行了增强CT或增强MRI检查,且均经手术或穿刺病理证实及随访观察。造影剂使用SonoVue,剂量2.4ml,经肘静脉团注,在动脉相、门脉相及实质相观察病灶的灌注情况。结果76个肝内实质性小病灶中,恶性病灶28个,包括肝细胞性肝癌18个,转移性肝癌10个;良性病灶48个,包括血管瘤20个,局灶性结节性增生5个,局部脂肪缺失15个,肝硬化增生结节7个,局部脂肪变性1例。肝内良恶性小占位病变在造影后灌注方式明显不同。结论应用SonoVue超声造影对肝内实质性小病灶的鉴别诊断具有较大的价值,能够明显提高检出率。  相似文献   

18.
实时超声造影诊断不典型肝脓肿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探讨实时超声造影(CEUS)对不典型肝脓肿的诊断价值。方法采用DU8彩色多普勒超声仪,对32例临床上怀疑肝内占位病变的患者进行CEUS,机械指数设置为0.08~0.11,造影剂选用SonoVue,取2.4ml经肘部浅静脉于5s内快速推注。结果32例患者共发现36个病灶,经穿刺证实均为肝脓肿。注射SonoVue后,所有病灶均呈快速整体型增强,平均开始增强时间为(14.48±3.62)s,达峰时间为(22.92±4.35)s,出现低回声的时间为(80.30±35.30)s。峰值时有93.8%(30/32)病灶呈现具有特征性的蜂窝状表现;门脉期中有37.5%(12/32)呈低回声改变,62.5%(20/32)呈等回声改变。结论CEUS有助于提高不典型肝脓肿超声诊断的准确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