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21 毫秒
1.
目的:检测草苔虫内酯的遗传毒性.方法:采用Ames试验、体外培养中国仓鼠卵巢(chinese hamster ovary,CHO)细胞染色体畸变试验和小鼠骨髓微核试验检测草苔虫内酯的遗传毒性.结果:Ames试验显示在每皿100、10、1、0.1g受试剂量下,在加或不加S9代谢活化系统时对组氨酸缺陷型鼠伤寒沙门氏菌TA97、TA98、TA100、TA102及TA1535所诱发的回复突变菌落数均与溶剂对照的突变菌落数相近.体外培养CHO细胞染色体畸变试验结果显示,在3.75、1.88和0.94 g/ml 3个剂量组,在加S9条件下培养24 h和不加S9培养24、48 h的CHO细胞染色体畸变率与溶剂对照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小鼠骨髓微核试验,在12.5、25、50 g/kg 3个剂量下对ICR小鼠的微核诱发率呈剂量反应关系,与溶剂对照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在本实验条件下,草苔虫内酯对鼠伤寒沙门氏菌无致突变性,对哺乳动物培养细胞染色体的致畸变作用为可疑阳性,对ICR小鼠有诱发骨髓嗜多染红细胞微核的效应,提示草苔虫内酯对人体具有潜在的遗传毒性.  相似文献   

2.
目的:研究盐酸苯海拉明咖啡因复方(盐酸苯海拉明/咖啡因质量比为1/2.4)是否具有遗传毒性。方法:采用鼠伤寒沙门氏菌回复突变试验(Ames试验),体外培养中国仓鼠肺(CHL)细胞染色体畸变试验和ICR小鼠骨髓微核试验检测盐酸苯海拉明咖啡因复方的遗传毒性。Ames试验选用TA97、TA98、TA100、TA102及TA1535为指示菌株,设0.5、5、50、500、5 000 mg/皿共5个受试剂量组;CHL细胞染色体畸变试验设低、中、高(分别为8.45、16.9、33.8 mg/mL)3个剂量组;小鼠骨髓微核试验采用ICR小鼠经口灌胃的方式一次给予盐酸苯海拉明咖啡因复方,设低、中、高3个剂量组,分别为21.59、43.17和86.35 mg/kg。结果:与对照组相比,Ames试验结果提示在0.5、5、50、500、5 000 mg/皿剂量下,在加和不加代谢活化系统S9时对鼠伤寒沙门氏菌均无致突变性(P>0.05)。CHL细胞染色体畸变试验结果提示在终浓度8.45、16.9和33.8 mg/mL剂量组,在加与不加S9代谢活化系统培养CHL细胞24 h和4 h的条件下均未诱发染色体畸...  相似文献   

3.
目的:研究二-(2,4-二氯苯甲酰异羟肟酸)二苯基合锡[di-phenyl-di-(2,4-chlorobenzohydroxamato) tin,DPDCT]是否存在遗传毒性.方法:应用Ames试验、中国仓鼠肺细胞(Chinese hamster lung,CHL)染色体畸变试验和小鼠骨髓嗜多染红细胞微核试验,研究DPDCT的遗传毒性.结果:Ames试验中,DPDCT在每皿500、5 000μg剂量时,诱发TA97(±S9)、TA98(±S9)、TA100(±S9)及TA1535(+S9)菌株产生的回变菌落数明显高于阴性对照组(P<0.01);染色体畸变试验中,DPDCT在4.00μg/ml浓度时,在-S9条件下作用24 h后,CHL细胞染色体畸变率明显高于溶剂对照组(P<0.01);微核试验中,DPDCT在12.5~50.0 mg/kg浓度范围内,无致小鼠骨髓嗜多染红细胞微核形成作用.结论:DPDCT在体外试验中,具有遗传毒性,但在小鼠体内试验中,未发现遗传毒性.  相似文献   

4.
海狗油脂肪乳的致突变试验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目的观察海狗油脂肪乳是否存在遗传毒性.方法 应用Ames试验、中国仓鼠肺细胞体外培养染色体畸变试验和小鼠骨髓嗜多染红细胞微核试验,研究海狗油脂肪乳的致突变作用.结果 Ames试验在P《5.0mg/皿浓度下未见回复突变菌落数显著增加;中国仓鼠肺细胞体外培养染色体畸变试验在P《6.6mg/ml浓度下未出现细胞染色体畸变率显著增高;小鼠骨髓嗜多染红细胞微核试验在P《6.0g/kg剂量下未诱发微核细胞率的增高.结论 海狗油脂肪乳在试验剂量范围内,无致突变作用.  相似文献   

5.
目的与方法:用Ames试验,CHO-K细胞染色体畸变试验及微核试验对Ⅱ号药进行了致突变性研究。结果:Ames试验在1-5000μg/皿剂量范围内加与不加S9条件下,4个菌株的回变菌落数均未有2倍以上的增加;微核试验显示在25-125mg/kg剂量,小鼠骨髓嗜多染红细胞微核细胞率(MNCF)与对照组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CHO-K细胞染色体畸变试验显示在不加S9条件下,31-250μg/ml剂量范围内染色体畸变率小于5%,在加S9条件下250μg/ml剂量组畸变率为8%,属可疑阳性。结论:Ames试验和微核试验均为阴性,在高剂量组加S9条件下,染色体畸变率为可疑阳性,表明在高剂量条件下,Ⅱ号药对体细胞有可疑遗传毒性。  相似文献   

6.
目的:评价盐酸洛美利嗪(KB-2796)的致突变性。方法:应用Ames试验、小鼠骨髓嗜多染红细胞微核试验及体外培养细胞染色体畸变试验,进行了致突变作用研究。结果:各剂量组盐酸洛美利嗪在有无S 9条件下,对TA 97a、TA 98、 TA 100、 TA 102、 TA 1535均无诱发回复突变菌落数增加作用;对CHL细胞染色体无诱发畸变作用;对小鼠骨髓嗜多染红细胞也无诱发微核率增加的作用。 结论: 本实验条件下盐酸洛美利嗪(KB-2796)无致突变作用。  相似文献   

7.
背景与目的:观察重组葡激酶有否遗传毒性.材料与方法:分别经 Ames试验、CHL细胞染色体畸变试验和昆明种小鼠骨髓嗜多染红细胞微核试验对其进行了系统检测.结果:在5个给药剂量(40、20、5.7、3.5、0.7 mg/皿 )和±S9 mix的情况下 , 重组葡激酶对组氨酸营养缺陷型鼠伤寒沙门氏菌株 TA97、TA98、TA100和TA102均无诱发回变作用;CHL细胞经重组葡激酶3个剂量 (5、2.5和1.25mg/ml)作用一定时间,无论在有否活化剂的情况下亦未检测到明显的细胞染色体畸变;昆明种雄性成熟小鼠经3个剂量 (500、250、125mg/kg)的重组葡激酶尾静脉注射给药后,股骨骨髓微核检查结果为阴性.结论:本试验条件下重组葡激酶没有致突变作用.  相似文献   

8.
目的: 研究2,4-二氯苯氧乙酸(2,4-D)是否具有潜在的遗传毒性。方法:利用Ames试验、小鼠骨髓嗜多染红细胞微核试验、小鼠睾丸初级精母细胞染色体畸变试验对2,4-D原药的致突变性进行研究。结果:与对照组比较,2,4-D原药各剂量组对TA97、TA98、TA100和TA102菌株均无诱发回复突变菌落数增加的作用(P>0.05),对小鼠骨髓嗜多染红细胞的微核细胞率亦无明显影响(P>0.05),也未引起小鼠睾丸初级精母细胞染色体畸变率明显改变(P>0.05)。结论:在本实验条件下,未发现2,4-D原药的致突变性。  相似文献   

9.
目的: 研究虎纹镇痛肽-1(HWAP-1)的致突变性.方法:采用鼠伤寒沙门氏菌回复突变试验、中国仓鼠肺成纤维细胞染色体畸变试验、小鼠骨髓嗜多染红细胞微核试验研究了虎纹镇痛肽-1的致突变作用.结果:Ames试验结果:HWAP-1的4个剂量组(1 μg/皿~1 000 μg/皿),在活化及非活化条件下诱发TA97、TA98、TA100和TA102菌株的回变菌落数未见明显增加;染色体畸变试验结果:HWAP-1的4个剂量组(263 μg/皿~2 100 μg/ml),在活化及非活化条件下CHL细胞染色体畸变率小于5 %;微核试验结果:HWAP-1在100 μg/皿~460 μg/kg剂量范围内,小鼠骨髓嗜多染红细胞微核率未见明显增加.结论:在本试验条件下,HWAP-1无致突变作用.  相似文献   

10.
目的:研究噻磺隆原药是否具有潜在的遗传危害,为其使用安全性提供依据。方法:利用Ames试验、微核试验、小鼠睾丸精母细胞染色体畸变试验对噻磺隆原药的致突变性进行研究。结果:无论加或不加S9条件下,各剂量组对TA97、TA98、TA100和TA102菌株均无诱发回复突变菌落数增加作用;以1 000、2 500和5 000 mg/kg的噻磺隆原药对小鼠骨髓嗜多染红细胞的微核细胞率无增加作用;噻磺隆原药各剂量组染色体畸变细胞率与阴性对照组比较差别无显著性(P > 0.05)。结论:噻磺隆原药对Ames试验、微核试验、染色体畸变试验结果表明,在本实验条件下,噻磺隆原药无致突变作用。  相似文献   

11.
目的:研究美洛昔康是否有潜在的遗传危害。方法:利用Ames 试验、染色体畸变试验和微核试验对美洛昔康的突变性进行研究。结果:在±S9mix 条件下,各剂量组对TA97 、TA98 、TA100 和TA102 菌株无诱发回复突变菌落数增加作用;对中国仓鼠成纤维细胞(CHL) 染色体无畸变作用;以240 mg/ kg·bw、120 mg/ kg·bw、48 mg/ kg·bw 和16 mg/ kg·bw 的美洛昔康对小鼠骨髓嗜多染红细胞的微核细胞率无增加作用。结论:在本实验条件下,美洛昔康对Ames 试验、染色体畸变试验和微核试验无致突变效应。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溪黄草袋泡茶的急性毒性和遗传毒性。方法:急性毒性实验,分别对小鼠灌服剂量为21.5、10.0、4.64、2.15 g/kg的溪黄草袋泡茶提取液,采用霍恩氏(Horn)法计算其半数致死剂量(LD50)。设每皿5 000、1 000、200、40、8 μg共5个剂量组进行Ames试验;分别按 10.0、5.00、2.50 g/kg进行小鼠骨髓嗜多染红细胞微核试验和小鼠精子畸形试验,检测溪黄草袋泡茶的遗传毒性。结果:溪黄草袋泡茶对雌雄小鼠LD50>21.5 g/kg;Ames试验中,溪黄草袋泡茶对 TA97、TA98、TA100、TA102这4种试验菌株,在加与不加S9条件下,样品各剂量组回变菌落数均未超过溶剂对照组菌落数的2倍,亦无剂量-反应关系;小鼠骨髓嗜多染红细胞微核试验和精子畸形试验结果显示,各剂量组的微核率和精子畸形率与阴性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本实验条件下,溪黄草袋泡茶属无毒级物质,未见遗传毒性。  相似文献   

13.
本文对玉米花粉山楂口服液进行了四项致突变试验,结果表明该受试物Ames 试验和小鼠骨髓嗜多染红细胞微核试验为阴性、人体外周血淋巴细胞体外培养染色体畸变试验和小鼠精子畸形试验均未引起畸变率升高。试验结构表明,OCPHL 无致突变性。  相似文献   

14.
目的:研究2-(α-羟基戊基)苯甲酸钾盐(dl-PHPB)的急性毒性及致突变性。方法:急性毒性试验采用Bliss法,昆明小鼠分为5组,每组10只,雌雄各半,分别按256.0、286.3、320.0、357.8、400.0、447.2 mg/kg静脉注射dl-PHPB,观察注射后至给药后14 d动物的毒性反应性质及程度,计算半数致死剂量(LD50)及95%可信限;Ames试验采用平板掺入预培养法,选用鼠伤寒沙门氏菌株TA97、TA98、TA100和TA102,每皿0.5~5 000.0 μg浓度范围内,检测加和不加S9条件下对Ames菌的致突变性;微核试验采用雄性昆明小鼠,分为3组,每组6只,分别按23.3、70、210 mg/kg单次静脉注射dl-PHPB,注射后24 h计数骨髓嗜多染红细胞微核率(MNPCEs);体外染色体畸变试验在加和不加S9条件下,检测11.0~88.0 μg/mL dl-PHPB对CHL细胞染色体畸变率的影响。结果:小鼠静脉注射dl-PHPB后,各剂量动物出现一过性呼吸急促、自发活动减少、俯卧少动等症状,随剂量增加至≥320.0 mg/kg时,部分动物出现濒死症状,并在给药后2~30 min内死亡,死亡率随剂量的增加而增加,256.0~447.2 mg/kg 6个剂量组死亡率依次为0、0、10%、30%、70%、100%。未死亡动物在给药30 min后逐渐恢复正常。14 d观察期期间动物未见其他异常。其LD50为373.3 mg/kg,95%可信限为355.6~392.0 mg/kg;Ames试验结果显示,在每皿0.5~5 000.0 μg浓度范围内未引起4种测试菌株回复突变数增加;微核试验结果显示,dl-PHPB在23.3~210.0 mg/kg范围内,各组动物MNPCEs均低于4‰;CHL细胞体外染色体畸变试验中,dl-PHPB在 11.0~88.0 μg/mL浓度范围内致CHL细胞染色体畸变率<5%。结论:在本实验条件下,小鼠静脉注射dl-PHPB的LD50为373.3 mg/kg,致突变性3项试验均为阴性结果。  相似文献   

15.
【摘要】 背景与目的: 研究特丁净的致突变性与蓄积毒性。 材料与方法: 采用小鼠睾丸精母细胞染色体畸变试验,鼠伤寒沙门氏菌回复突变试验(Ames试验),小鼠骨髓多染红细胞微核试验,固定剂量蓄积毒性系数法。 结果: 小鼠睾丸M1期精母细胞染色体畸变数阴性对照组与特丁净各剂量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而阴性对照组和特丁净各剂量组均低于环磷酰胺组(P<0.05);小鼠骨髓多染红细胞微核率阴性对照组与特丁净原药各剂量组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阴性对照组和特丁净各剂量组均明显低于环磷酰胺组(P<0.01);四株试验菌在各试验剂量下(活化或非活化)均没有引起自发回变数呈2倍的增加,5.0 mg/皿剂量组对四个菌株均有抑菌作用,而0.5、1.0、2.0 mg/皿组无剂量反应关系。特丁净原药蓄积系数为1.4。 结论: 特丁净原药根据《农药登记毒理学试验方法》评定标准,未呈现致突变性,小鼠骨髓多染红细胞微核试验在所选剂量范围内结果为阴性,小鼠睾丸精母细胞染色体畸变试验在所选剂量范围内结果为阴性,但蓄积毒性明显。  相似文献   

16.
目的:对紫荷植物固体饮料的急性毒性和遗传毒性进行评价。方法:急性毒性试验,采用限量法,设雌雄2组,每组10只SPF级昆明小鼠,累积剂量为10 g/(kg·d)。Ames试验,采用平板掺入法,设5000、1000、200、40、8μg/皿共5个剂量组;小鼠精原细胞染色体畸变试验,设2000、1000、500 mg/(kg·d)剂量组;哺乳动物红细胞微核试验,设2000、1000、500 mg/(kg·d)剂量组。3个遗传毒性试验均另设置阴性对照组和阳性对照组。结果:在14 d观察期内受试动物未见任何急性毒性反应,根据急性毒性分级,属于实际无毒级。Ames试验结果显示,该固体饮料属无致突变性。小鼠精原细胞染色体畸变试验结果显示,各剂量组小鼠染色体畸变率(0~1.6%),与阴性对照组(0.6%)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哺乳动物红细胞微核试验结果显示,各剂量组雌雄性小鼠骨髓嗜多染红细胞微核率与阴性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项遗传毒性试验结果显示该固体饮料未见遗传毒性。结论:在本实验条件下,紫荷植物固体饮料无明显急性毒性反应和遗传毒性。  相似文献   

17.
应用CHL 细胞染色体畸变试验、Ames 试验和小鼠骨髓嗜多染红细胞微核试验对伊痛舒进行了致突变作用研究。结果显示:0. 00625ml/ 皿、0. 125ml/ 皿、0. 025ml/ 皿、0. 05ml/ 皿、0. 1ml/ 皿各剂量组TA97 、TA98 、A100、TA102 各试验菌珠MR< 2 ;1250mg/ kg、2500mg/ kg、5000mg/ kg 各剂量组PCE 微核率分别为2. 0 ‰、212 ‰、218 ‰,与对照组(410 ‰) 比较无明显差异( P < 0105) ;0. 0125ml/ ml、0. 025ml/ ml、0. 05ml/ ml、0. 1ml/ ml 各剂量组加与不加S9 CHL 细胞染色体畸变率均小于5 % ,表明伊痛舒在该试验条件下无明显致突变作用。  相似文献   

18.
目的:评价重组人乳铁蛋白的遗传毒性。方法:以重组人乳铁蛋白为受试物,按每皿62、185、556、1667、5000μg5个剂量进行Ames试验,按1.88、3.75和7.50g/kg进行小鼠骨髓嗜多染红细胞(PCE)微核试验和精子畸形试验,并设立对照组。结果:重组人乳铁蛋白各剂量组回变菌落数均未超过溶剂对照菌落数的2倍,亦无剂量-反应关系;各剂量组PCE百分比均未少于阴性对照组的20%,微核发生率与阴性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各剂量组小鼠精子畸形发生率均显著低于阴性对照组(P〈0.05)。结论:在本实验条件下,重组人乳铁蛋白未见遗传毒性。  相似文献   

19.
背景与目的:研究灭菌丹在不同遗传终点的致突变作用。材料与方法:采用Comet试验、Ames试验、微核试验和小鼠精母细胞染色体畸变试验分析灭菌丹在不同剂量下对DNA和染色体的损伤。结果:Comet体内试验PMNC尾长呈现出随剂量增加而增长的趋势,体外试验尾长与溶剂对照组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Ames试验加和不加S9,各菌株回变菌落数均超过溶剂对照组的2倍,并呈现出剂量反应关系。微核试验和小鼠中期I精母细胞染色体畸变试验显示各剂量组与阴性对照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灭菌丹可引起鼠伤寒沙门氏菌碱基置换和移码突变,并可能损伤人外周血淋巴细胞DNA的完整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