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5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5 毫秒
1.
目的 研究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睡眠时低氧血症发生的可预测因素.方法 分析和比较28例COPD患者与20例正常对照者的肺功能、白天动脉血气及夜间血氧水平.结果 COPD患者夜间平均血氧饱和度(MSaO2)、夜间最低血氧饱和度(LSaO2)较正常对照组明显下降(P<0.05).COPD患者睡眠时动脉血氧饱和度(SaO2)<90% 的时间占睡眠时间百分比(T90)亦显著高于正常对照(P<0.01).日间SaO2、一秒钟用力呼气容积 (FEV1)绝对值与夜间MSaO2相关(r值依次0.704、0.435,P<0.01).建立了夜间血氧水平的预测公式:MSaO2(%)=0.536×日间SaO2(%)+2.35×FEV1绝对值(L)+38.805.日间SaO2、FEV1绝对值与夜间睡眠时血氧饱和度分布有关.结论 COPD患者睡眠时血氧饱和度较正常人出现明显下降,此时的血氧水平和分布可以通过日间SaO2、FEV1绝对值进行预测.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夜间低氧血症相关因素及其预测价值。方法选择COPD稳定期患者57例,进行日间血气分析、肺功能检查检测和夜间睡眠监测。结果夜间低氧血症发生率为12.28%。病情严重程度、日间SaO2可作为夜间低氧血症的危险因素(OR=2.167、4.548,P<0.05)。轻度、中度、重度、极重度组MSaO2、LSaO2、SIT90%、ODI均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SIT90%与病情严重程度呈正相关(r=0.52,P<0.05),MSaO2、SIT90%与日间SaO2分别呈负相关和正相关(r=-0.43、0.61,P<0.05),FEV1%、日间SaO2对夜间低氧血症有预测价值(P<0.05),当日间SaO2为93.78%时,敏感性和特异性最高,分别为0.75、0.69。结论监测日间SaO2可作为预测COPD稳定期患者夜间低血氧饱和度状态及低氧血症的发生指标,病情严重程度与夜间低氧血症发生有关,但无明显预测价值。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无长期氧疗指征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发生夜间低氧血症的日间预测指标。方法在日间静息状态下测定COPD稳定期门诊患者的血氧饱和度,筛选出48例无长期氧疗指征且日间静息SaO2≥90%的患者行肺功能检查,并采用便携式初筛诊断仪进行夜间睡眠监测。结果无氧疗指征的COPD患者中,日间静息SaO2与夜间平均血氧饱和度(MSaO2)呈明显正相关(r=0.79,P〈0.0001),与夜间血氧饱和度低于90%时间(TB90)呈明显负相关(r=-0.75,P〈0.0001);肺功能指标与夜间SaO2无明显相关性。与日间SaO2≥98%的COPD患者相比,日间SaO2在90%~95%间的患者夜间MSaO2更低,TB90更长(P〈0.05)。结论日间静息SaO2可作为无长期氧疗指征的COPD患者预测夜间低氧血症发生的一个有效指标。临床上90%≤日间SaO2≤95%且经睡眠监测确诊有夜间低氧血症的患者可作为长期氧疗的相对适应证,以减少COPD并发症的发生,改善患者预后。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噻托溴铵联合夜间氧疗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COPD)夜间睡眠低氧的治疗作用,并间接评价噻托溴铵对夜间睡眠低氧的疗效。方法:选择存在夜间睡眠低氧的稳定期中重度COPD患者40例,随机分为2组,观察组(20例)给予吸入噻托溴铵(18 μg,每日午后1次)联合夜间氧疗(2 L/min),对照组(20例)给予单纯夜间氧疗(2 L/min),分别在治疗前和治疗4周后检测夜间睡眠血氧饱和度、血气分析、肺功能。结果:2组治疗后与治疗前比较:观察组夜间平均血氧饱和度(Nocturnal mean SaO2,MSaO2)、夜间最低血氧饱和度(Nocturnal minimum SaO2,MmSaO2)、动脉血氧分压(Arterial partial pressure of oxygen,PaO2)、动脉血氧饱和度(Arterial oxygen saturation,SaO2)、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Forced expi-ratory volume in one second,FEV1)、FEV1占预计值百分比(Percentage of FEV1 in the predicted value,FEV1%Pred)、用力肺活量(Forced vital capacity,FVC)、深吸气量(Inspiratory capacity,IC)、呼气峰值流速占预计值百分比(Percentage of peak expiratory flow rate in the predicted value,PEF%Pred)显著提高;对照组MSaO2、MmSaO2、PaO2、SaO2明显升高,而FEV1、FEV1%Pred、FVC、IC、PEF%Pred则无明显改变;2组夜间血氧饱和度小于90%的时间占总睡眠时间的百分比(T90)显著降低;观察组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Arterial partial pressure of carbon dioxide,PaCO2)明显降低,而对照组PaCO2则明显升高。2组治疗后比较:观察组MSaO2、MmSaO2、PaO2、SaO2明显提高,T90、PaCO2显著降低,FEV1、FEV1%Pred、FVC、IC、PEF%Pred显著提高。结论:噻托溴铵联合夜间氧疗能显著改善COPD夜间睡眠低氧,并优于单纯夜间氧疗;噻托溴铵也能改善COPD夜间睡眠低氧。  相似文献   

5.
陈伏香 《四川医学》2013,(10):1552-1554
目的 观察日间清醒状态血氧正常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昼夜血氧变化情况及其相关因素分析.方法 比较28例COPD患者和28例正常对照者的昼夜血氧饱和度变化情况、日间血气分析、肺功能情况.结果 COPD组日间清醒MSpO2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COPD组夜间MSpO2、日间PaO2低于对照组(P<0.05),COPD组昼夜血氧变化率、日间PaCO2高于对照组(P<0.05).FEV1绝对值、FEV1/FVC、FVC%,COPD组均低于对照组(P<0.05).昼夜血氧变异率与年龄、BMI、吸烟指数均呈正相关(r分别为0.334、0.512、0.628,P<0.05),与日间PaO2、夜间MSpO2、FEV1绝对值均呈负相关(r分别为-0.456、-0.698、-0.412,P<0.05).结论 昼夜血氧变异率更能反映COPD患者的病情和预后,可以通过日间血气分析和肺功能进行预测.  相似文献   

6.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日间与夜间低氧血症的变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 :探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COPD)患者日间与夜间低氧血症的变化。方法 :15例COPD患者 ,正常对照组 10例 ,监测夜间睡眠时及日间SO2 %。结果COPD患者日间觉醒时SO2 % (94 6±3 14)与正常组 (96 5± 2 5 5 )无显著差异 (P >0 0 5 ) ,而夜间睡眠时最低血氧饱和度 (LSO2 % ) ,COPD组 (6 7 87± 9 92 )较正常组 (88 3± 2 4 9)明显降低 (P <0 0 1)。结论 :COPD患者夜间睡眠时低氧血症加重  相似文献   

7.
重叠综合征患者夜间缺氧和睡眠结构的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王佳  林建海  鲁慧敏 《上海医学》2003,26(12):899-901
目的 探讨重叠综合征 (OS)患者夜间缺氧和睡眠结构的变化。方法 对 19例OS、2 5例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 (OSAS)、17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COPD)和 14例鼾症患者分别进行全夜多导睡眠仪 (PSG)检查 ,并对各组数据作统计学t检验。结果 单纯鼾症患者基本不存在日间或夜间缺氧 (P <0 .0 5 ) ;OSAS患者最低动脉血氧饱和度 (SaO2 L)显著低于COPD患者 (P <0 .0 1) ,最长呼吸暂停时间 (TL)、总睡眠时间 (TST)和睡眠效率 (SE)显著高于COPD患者 (P <0 .0 1) ,OS患者SaO2 L、深睡眠所占百分率 (S3+ 4 )显著低于COPD患者 (P <0 .0 1) ,动脉血氧饱和度 (SaO2 ) <90 %累计时间的百分率 (SLT90 % )、SaO2 <80 %累计时间占睡眠时间的百分率 (SLT80 % )及浅睡眠所占百分率 (S1+ 2 )显著高于COPD患者 (P <0 .0 1)。OS患者SLT90 %、S1+ 2显著高于OSAS患者 (P <0 .0 1) ,睡眠效率显著低于OSAS患者 (P <0 .0 1)。结论 OS患者夜间缺氧较严重 ,睡眠结构改变明显。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夜间持续无创正压通气(NIPPV)呼吸机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睡眠期间的呼吸衰竭疗效。方法对60例符合COPD发展为严重的呼吸衰竭之前即存在睡眠期间的呼吸衰竭加重的患者随机分组(30例使用NIPPV治疗和30例未使用NIPPV治疗)进行对照分析。结果治疗组治疗前后血气分析pH值、PaCO2、PaO2、夜间平均血氧饱和度值、夜间最低血氧水平明显改善(P<0.01)。治疗组治疗后pH值、PaCO2、PaO2、夜间平均血氧饱和度值、夜间最低血氧水平的改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结论尽早夜间持续无创机械通气治疗COPD日间伴或不伴有轻度呼吸衰竭、夜间睡眠期间呼吸衰竭加重的疗效肯定,是值得推广积极采纳的一种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合并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OSAHS)患者血浆内皮素-1(ET-1)、一氧化氮(NO)与肺动脉高压的关系.方法 选择COPD患者53例,其中合并肺动脉高压患者18例;OSAHS患者50例,其中合并肺动脉高压患者14例和重叠综合征(COPD合并OSAHS,即OS)患者25例,其中合并肺动脉高压患者12例,应用超声心动图评估肺动脉压,放射免疫法测定血浆ET-1水平,硝酸酶还原法测定NO水平,比较3组患者睡眠呼吸暂停严重程度及睡眠时缺氧程度.结果 3组患者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指数(apnea hypopnea index,AHI)、血氧饱和度(SaO2)<90%时间占总睡眠时间百分比(cumulative percentage of sleep time with SaO2 below 90%,T SaO2<90%)、最低血氧饱和度(MinSaO2)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OS组与COPD组、OSAHS组相比夜间MinSaO2降低(P<0.05)、T SaO2<90%增加,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AHI升高亦有统计学意义(P<0.05).3组合并肺动脉高压患者NO和ET-1水平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OS合并肺动脉高压患者较未合并肺动脉高压患者ET-1水平升高,NO水平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OS患者较单纯的COPD和单纯OSAHS患者夜间缺氧更明显,更易形成肺动脉高压.血浆NO降低、ET-1升高与肺动脉压升高有一定关系.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经鼻持续气道正压通气(n-CPAP)与暴发呼吸运动治疗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OS-AHS)的效果。方法对45例经多导睡眠图(PSG)确诊的OSAHS患者,比较采用n-CPAP与暴发呼吸运动治疗1个月前后的临床症状、PSG结果、血气分析指标及肺功能的变化。结果 45例患者经n-CPAP与暴发呼吸运动治疗后,夜间打鼾、白天嗜睡、乏力明显改善;夜间最低血氧饱和度(LSaO2)、平均血氧饱和度(MSaO2)均升高(P<0.01),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指数(AHI)下降,SaO2、PaO2升高,PaCO2降低,对比治疗前后的肺功能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 n-CPAP与暴发呼吸运动是中重度OSAHS患者的有效治疗方法,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1.
【目的】调查轻-中度低氧血症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hronic obstructive lung disease,COPD)患者夜间缺氧情况。【方法】对148例白天轻-中度低氧血症的稳定期COPD患者(PaO256~69 mmHg),进行多导睡眠监测,分析其缺氧人群分布情况。【结果】入选的COPD患者平均肺功能分级重度不全[FEV1(37%±10%)predicted]、伴有白天轻度缺氧[PaO2(65±3)mmHg]。其中66名患者符合夜间无缺氧的规定,定为Ⅰ组;48名患者符合夜间有缺氧的规定,定为Ⅱ组;34名患者符合夜间有缺氧合并睡眠呼吸暂停的规定,定为Ⅲ组。睡眠监测前SaO2分别为:Ⅰ组(90±1)%、Ⅱ组(89±2)%、Ⅲ组(88±3)%,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9);但是监测期平均氧饱和度(SaO2)分别为:Ⅰ组(89±2)%、Ⅱ组(86±3)%、Ⅲ组(85±2)%,Ⅰ组比Ⅱ组、Ⅲ组显著高(P〈0.01)。【结论】在白天轻-中度低氧血症的中-重度COPD患者人群中,有很大一部分存在夜间明显单纯缺氧或缺氧合并睡眠呼吸暂停,有必要对此类患者进行常规的夜间睡眠监测筛查,以为患者制定正确的长期治疗计划。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慢性阻塞性肺病(COPD)合并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OSAHS),即重叠综合征(OS)患者的夜间缺氧与生活质量的相关性。方法观察对象105例,其中COPD组30例,OSAHS组30例,OS组25例,正常对照组20例,所有患者均行肺功能测定和多导睡眠呼吸监测(PSG),填写生活质量呼吸问卷和贝克抑郁量表(BDI),并对各组数据做统计学单因素方差分析,同时对生活质量评分和贝克抑郁评分的相关因素做相关分析和多元回归分析。结果在比较COPD组和OS组第1秒钟用力呼气容积占预计值的百分比(FEV1占预计值%)、第1秒钟用力呼气容积占用力肺活量的百分比(FEV1/FVC)差异无显著性的情况下,OS组的Epworth评分、浅睡眠所占百分率(S1+S2)%、微觉醒指数、呼吸暂停低通气指数(AHI)、血氧饱和度<90%的时间占总监测时间的百分比(TS90%)、氧减指数(ODI)、氧减事件时间/小时、均明显高于COPD组(P均<0.05)。OS组的最长呼吸暂停时间(LAT)、生活质量评分、BDI评分均明显高于其他3组(P均<0.05),而最低血氧饱和度(LSaO2)、平均血氧饱和度(MSaO2)则明显低于其他3组(P均<0.05)。OS组生活质量评分与TS90%、ODI、氧减事件时间/小时具有很好的相关性(相关系数分别为0.543、0.651、0.769,P<0.05);而且这3种缺氧指标和BDI同样具有很好的相关性(相关系数分别为0.490、0.568、0.622,P均<0.05)。多元回归分析显示,OS组患者生活质量评分与氧减事件时间/小时正相关(P<0.05),AHI、微觉醒指数、BMI、睡眠效率等未进入回归方程,而BDI评分则与氧减事件时间/小时和微觉醒指数正相关(P<0.05)。结论重叠综合征患者与单纯的COPD患者和OSAHS患者相比,睡眠相关的缺氧程度更严重,因夜间缺氧而引起健康等相关生活质量情况更差,抑郁程度更重。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慢性阻塞性肺病(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COPD)合并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obstructive sleep apnea hypopnea syndrome,OSAHS)亦称重叠综合征(overlap syndrome,OS)和COPD患者肺功能和睡眠结构的变化。方法对37例COPD、32例重叠综合征患者分别进行多导睡眠图(polysomnography,PSG)监测及肺功能测定,并对各组数据作统计学舱验。结果重叠综合征组的第一秒用力呼气容积占预计值百分比(forced expiratory volume in onesecond,FEV1%),第一秒用力呼气容积占用力肺活量百分比(FEV1/FVC),最大通气量(MVV)均显著低于COPD组(P〈0.01,P〈0.05),而肺活量(vitalcapacity,VC),弥散功能(DLco)两纽间元显著差异;同时重叠综合征组的呼吸暂停低通气指数(apnea hypopneaindex,AHI)、最长呼吸暂停时间(the longest apnea time,LAT)和浅睡眠所占百分率(S1+2)显著高于COPD组,而最低脉氧饱和度(LSaO2)、平均脉氧饱和度(MSaO2)、深睡眠所占百分率(S3+4)显著低于COPD组(P〈0.01和P〈0.05)。结论重叠综合征患者夜间缺氧加重,睡眠结构改变明显,肺功能受损严重:对夜间缺氧明显的COPD患者及时检测多导睡眠图.便于及早诊治重叠综合征。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无创正压通气联合氧气驱动雾化吸入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合并呼吸衰竭的临床疗效。方法60例COPD呼吸衰竭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30例,实验组采用无创正压通气联合氧气驱动雾化吸入治疗;对照组采用无创正压通气联合常规雾化吸入常规治疗。观察两组患者的生命体征、血气分析指标、肺功能指标和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实验组和对照组治疗后心率(HR)、呼吸频率(RR)、血二氧化碳分压(PaCO2)和呼吸困难指数均低于治疗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实验组治疗后HR、RR、PaCO2和呼吸困难指数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实验组和对照组动脉血氧分压(PaO2)、动脉血氧饱和度(SaO2)、肺功能第1S用力呼吸容积与预计值的比值(FEV。%)、FEV。与用力肺活量(FVCC)的比值(FEV1/FVc)均高于治疗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O.05);实验组治疗后PaO2、SaO2、FEV,%、FEV。及FEV1/FVC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O.05)。治疗期间,实验组排痰困难发生率为3.33%,口感咽痛发生率为6.67%,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对COPD合并呼吸衰竭患者使用无创正压通气联合氧气驱动雾化吸入治疗,可提高疗效,减少治疗并发症,值得临床进行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OSAHS)患者日间嗜睡发生率及其程度,及与夜间低氧血症的相关性。方法 184例符合入选条件,经多导睡眠图(PSG)检查的受检者分为OSAHS组及非OSAHS组,PSG检查前行Epworth嗜睡评分(ESS)问卷调查,根据AHI将OSAHS组分为轻、中、重度组,分析OSAHS组及非OSAHS组ESS评分及轻、中、重度OSAHS患者ESS评分的差异,并将ESS评分与夜间血氧饱和度等各项参数进行相关分析。结果 OSAHS患者嗜睡发生率远高于非OSAHS患者(χ2=29.821,P<0.05)。OSAHS越严重,夜间最低血氧、夜间平均血氧值越低;重度组夜间血氧低于90%时间高于轻度组及中度组。嗜睡组的AHI、ESS评分、夜间血氧低于90%时间均高于非嗜睡组,夜间最低血氧低于非嗜睡组。直线相关分析提示OSAHS患者的ESS评分与夜间最低血氧饱和度、夜间平均血氧饱和度、夜间血氧低于90%的时间及颈围、腰围、BMI、AHI相关,但在控制了颈围、腰围、BMI、AHI等因素的偏相关分析显示ESS评分与夜间血氧饱和度相关不强。结论ESS对OSAHS患者的初筛及判断病情严重程度有一定预测价值,虽然OSAHS患者日间嗜睡与夜间低氧血症有一定相关性,但相关性不强,因引起夜间低氧血症因素众多,不能单独以ESS推测和评价OSAHS患者夜间低氧状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