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背景:PFN钉置入内固定用于治疗高龄股骨转子间骨折已被广泛应用于临床。但人工关节置换是否可以运用于高龄股骨转子骨折患者仍存在争议。 目的:比较PFN钉置入内固定与人工股骨头置换治疗高龄股骨转子间骨折疗效的差异 方法:选择青海省藏医院骨科高龄股骨转子间骨折患者62例,年龄75~87岁,按治疗方式随机分为PFN钉内固定组、人工股骨头置换组,二组均采用常规手术入路。观察2组患者的手术时间、出血量及髋关节功能、内科并发症等指标。 结果与结论:62例高龄股骨转子间骨折患者经切开复位内固定均获得成功。①两组手术时间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 > 0.05)。②人工股骨头置换组术中出血量多于PFN组、术后卧床时间、内科并发症及髋部畸形率均少于PFN组(P < 0.05)。人工股骨头置换组术后髋关节Harris评分优于PFN钉内固定组。人工股骨头置换因手术手术创伤较大出血量多,但在术后恢复时间、预防术后内科并发症及髋部畸形方面优于PFN钉内固定组,近期髋关节活动度要优于PFN钉内固定组。  相似文献   

2.
背景:髋臼骨折的治疗是近年创伤骨科领域的热点问题,临床上因忽视康复治疗而影响治疗效果的现象屡见不鲜,规范的康复治疗是髋臼骨折治疗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目的:观察早期康复治疗对髋臼后壁粉碎骨折患者术后肢体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河北医科大学第三医院骨科收治的髋臼后壁粉碎性骨折患者40例,男36例,女4例;年龄23~61岁,平均35.3岁;随机分为康复组和对照组,每组20例。行重建钢板内固定后,康复组早期进行规范康复治疗,对照组自行遵医嘱进行功能锻炼。患者均于术后3,6,12个月进行随访,采用改良Merled’Aubigne和Postel评分系统对患者髋关节功能进行评估。结果:术后3,6,12个月康复组患者Merled’Aubigne和Postel评分均大于对照组(13.10±2.05,11.20±2.80;14.50±1.32,13.00±2.10;15.80±1.36,14.25±1.74,P0.05)。提示早期进行规范康复治疗有助于髋臼后壁粉碎骨折患者肢体功能恢复。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究传统切开复位内固定术治疗股骨颈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7月至2017年7月于本院骨外科行直接切开复位及连续2次闭合复位效果不满意转行切开复位69例患者的临床资料,所有患者均行切开复位内固定术及股方肌蒂骨瓣移植,记录患者的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骨折复位质量、内固定满意度等情况,随访记录术后髋关节功能恢复情况及术后并发症(骨折不愈合、股骨头缺血性坏死)发生率。结果患者术后均获得随访,随访时间为7~18个月,平均随访时间为12.9个月。患者平均失血量(108.12±32.51) mL;平均手术时间(80.14±29.61) min;术后X线显示,69例患者中复位评价为优、良、可的患者分别为50、13、6例,骨折复位优良率为91.30%(63/69);术后X线内固定评价为满意的患者为63例,内固定满意度为91.30%(63/69);末次随访时髋关节评价为优、良、可的患者分别为40、21、8例,髋关节优良率为88.41%(61/69);患者股骨头缺血性坏死发生率及骨不愈合发生率分别为14.50%、10.14%。结论切开复位内固定术治疗股骨颈骨折具有较好的骨折复位优良率,髋关节恢复好且并发症少,具有较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4.
背景:髋臼骨折最有效的治疗方法是采用切开复位内固定。然而某些特殊类型的髋臼骨折切开复位内固定治疗预后均不理想,容易发生创伤性关节炎和股骨头缺血性坏死等并发症。 目的:观察特殊类型髋臼骨折患者行切开复位内固定一期全髋关节置换的效果。 方法:髋臼骨折12例,车祸伤7例,压砸伤3例,坠落伤2例。骨折类型:后壁骨折2例,后柱伴后壁骨折2例,T型骨折1例,横行伴后壁骨折5例,臼顶粉碎性骨折2例。伴有股骨头中心性脱位1例,后脱位5例,股骨头骨折3例。患者受伤前患有髋关节骨性关节炎3例,股骨头缺血性坏死2例。采用髋臼骨折切开复位内固定一期全髋关节置换,其中生物型假体9例,骨水泥型假体3例。入院距置换时间3-15 d,平均6 d。置换后第1年每2个月随访患者1次,应用Harris评分评估髋关节功能恢复情况。 结果与结论:12例患者置换后无伤口及深部感染,无关节脱位,无下肢深静脉栓塞,无死亡病例。其中11例获得长期随访,时间6-82个月。复位的髋臼骨折在6-16个月愈合,无假体松动及下沉等。末次随访时根据Harris评分法评估髋关节功能恢复情况:优8例,良2例,可1例,优良率为91%。髋臼骨折切开复位内固定一期全髋关节置换可避免长期卧床,尽早下床活动及有效的肢体功能训练,减少并发症,进而重建一个无痛的、功能良好的髋关节。  相似文献   

5.
目的:比较内固定术与人工髋关节置换术治疗老年髋部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我院2011年1月~2013年12月收治的老年髋部骨折患者86例,按照治疗方案分为内固定组和髋关节置换组,比较两组治疗效果。结果与内固定组相比,髋关节置换组术中出血量增多、负重时间减少(P<0.05);两组术中手术时间、术中输血量及术后引流量无明显差异(P>0.05);髋关节置换并发症发生率9.26%(5/54)明显低于内固定组31.25%(10/32)(P<0.05)。结论老年髋部骨折中应用人工髋关节置换术可有效缩短术后卧床时间,减少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可作为临床中的首选治疗方案。  相似文献   

6.
目的分析临床治疗老年髋关节骨折压疮的防范护理疗效。方法选取我院2011年1月~12月收治的髋关节骨折老年患者83例,进行回顾性分析。随机分成两组,观察组43例,对照组40例。观察组患者采用常规的髋关节骨折治疗及术后护理,对照组患者在常规髋关节骨折治疗及术后护理基础上给予康复护理,观察两组患者术后护理疗效及不良反应对比。两组护理周期为6个月。结果观察组髋关节功能恢复优35例,良3例,总有效率为95.00%,对照组髋关节功能恢复优21例,良12例,总有效率为76.74%,观察组疗效显著优于对照组,两者存在显著的差异性,具有统计学有意义(P<0.05)。结论采用康复护理能够有效改善患者髋功能的活动恢复,缓解患者疼痛。  相似文献   

7.
目的分析自体富血小板血浆(PRP)联合闭合复位空心螺钉内固定治疗股骨颈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5月至2014年8月在我院治疗的200例股骨颈骨折患者的临床资料,分为PRP组和对照组,各100例。PRP组采用PRP联合闭合复位空心螺钉内固定治疗,对照组单纯采用闭合复位空心螺钉内固定治疗,记录2组患者住院时间、骨折愈合时间、切口愈合情况、术后并发症、Harris评分及髋关节功能恢复情况。结果 PRP组住院时间、骨折愈合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切口甲级愈合率高于对照组,术后合并股骨头坏死及骨折不愈合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PRP组患者术后6个月、12个月Harris评分分别为87.35、90.82分,均高于对照组的81.37、84.32分,术后6个月、12个月髋关节功能优良率分别为86%、90%,高于对照组的67%和76%,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PRP联合闭合复位空心螺钉内固定治疗股骨颈骨折能明显缩短骨折愈合时间,减少术后并发症,提高患者髋关节功能及术后生活质量,安全性和有效性较高。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直接前侧入路(DAA)切开复位空心螺钉联合内侧支撑钢板内固定治疗PauwelsⅢ型股骨颈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纳入2016年 9月-2018年9月南京医科大学附属逸夫医院骨科Pauwels Ⅲ型股骨颈骨折24例,根据手术方法不同分组:对照组13例,采用闭合复位3枚空心螺钉内固定,其中男7例、女6例,年龄18~54(41.23±11.31)岁;观察组11例,采用DAA入路切开复位空心螺钉联合内侧支撑钢板固定,其中男7例、女4例,年龄19~55(39.9±12.4)岁。比较两组患者基线资料。比较患者术后6、12个月 Harris髋关节功能评分,骨折愈合时间,骨折不愈合、内固定失效、股骨头坏死等并发症的发生率,Garden指数及Haidukewych 股骨颈骨折复位质量。结果 两组患者基线资料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所有患者术后获1年以上随访,患者术后6、12个月Harris 髋关节评分观察组高于对照组,分别为(85.18 ± 5.88)、(92.18±4.17)分和(72.92±6.26)、(88.38±6.17)分,其中术后6个月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 ,术后12个月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骨折愈合时间为3.23~6.06(4.45±0.88)个月,对照组为3.86~7.93(5.77±1.17)个月,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术后观察组患者无并发症发生,对照组5例(5/13)并发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41) 。两组患者Garden 指数及Haidukewych 股骨颈骨折复位质量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 (P值均>0.05)。结论 与闭合复位多枚空心螺钉固定Pauwels Ⅲ型股骨颈骨折相比,DAA入路切开复位空心螺钉联合内侧支撑钢板固定能有效减少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允许患者早期功能锻炼,利于髋关节功能的恢复。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早期康复治疗对脑血管病偏瘫患者肢体功能恢复及日常生活活动(ADL)能力的作用。方法选择急性脑血管偏瘫患者110例,均为首发病,随机分为康复组及对照组。康复治疗组患者在神经科常规治疗基础上给予简单常规的兼得治疗,以运动疗法为主,对照组给予神经科常规治疗。每例患者在治疗前,治疗后2 w、1个月及6个月时分别用Fugl-Meyer运动功能(FMA)量表测试运动功能、改良Barthel指数量表(MBI)测试ADL能力和神经功能缺损评分。结果早期康复治疗组患者1个月及6个月时ADL运动功能恢复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早期康复治疗对脑卒中偏瘫患者运动功能和日常生活活动能力具有良好的促进作用,可提高其生活质量,减少日后并发症。  相似文献   

10.
背景:股骨颈骨折的修复方法包括内固定和髋关节置换,患者修复方法的选择受多种因素影响,包括年龄、病情、自身身体情况等。股骨颈骨折修复方法的选择一直存在争议。目的:对比中老年股骨颈骨折患者行全髋关节置换与空心螺钉置入内固定治疗后的髋关节功能及预后。方法:选取2012年4月至2014年2月日照市中医医院收治的140例股骨颈骨折患者,年龄小于60岁,随机分为置换组和内固定组,每组70例。置换组采用全髋关节置换治疗,内固定组患者采取空心加压螺钉置入内固定治疗。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后1个月的髋关节功能Harris评分、并发症发生情况及关节功能满意度,并进行对比分析。结果与结论:治疗后1个月,置换组Harris评分的优良率为90%,明显高于内固定组63%,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置换组并发症发生率为6%,明显低于内固定组29%,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置换组患者满意度为93%,明显高于内固定组满意度79%,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提示全髋关节置换对于中老年股骨颈骨折患者来说,关节功能恢复得更快,并发症较少,适合于追求高生存活动质量的患者;而空心加压螺钉置入内固定适用于术前骨质量较好的中年及老年患者。  相似文献   

11.
魏韡  毕义琴 《医学信息》2019,(12):185-187
目的 研究系统化康复护理对老年髋部骨折手术患者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6年7月~2018年6月我院收治的老年髋部骨折患者125例,随机分为观察组(63例)和对照组(62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给予系统化康复护理,比较两组护理前、术后1个月、术后3个月Harris髋关节功能评分和Barthel 指数评分,住院费用、住院时间及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结果 两组护理后Harris髋关节功能评分、Barthel 指数评分、住院时间及住院费用、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系统化康复护理能有效改善老年髋部骨折手术患者的关节活动功能,缩短住院时间,减少住院费用,提高生活质量及生活自理能力。  相似文献   

12.
髋部骨折是老年人最常见的骨折类型,其发病率随着年龄的增长而增加,严重影响老年人日常生活和活动。目前,老年人髋部骨折的治疗方法仍然以手术治疗结合功能锻炼为主,手术治疗具有并发症少、死亡率低、恢复快等特点,但老年髋部骨折患者术后4~12个月髋关节功能不能完全恢复到骨折前水平,将对患者的日常生活质量造成影响。因此,充分了解影响老年髋部骨折患者术后功能恢复的相关因素,对改善老年髋部骨折患者的预后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本文从年龄、性别、伤前基础病、骨折前巴塞尔(Barthel)指数、骨折类型、手术时机、手术方式、ASA分级、麻醉方式、术后并发症等方面对老年人髋部骨折术后功能恢复的影响作一综述,旨在为促进术后功能恢复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3.
背景:髋臼骨折属于关节内骨折,髋臼具有位置较深、外形不规则及毗邻重要血管神经等解剖学特点。髋臼骨折的治疗目的就是要精确恢复髋臼关节面的解剖对位,最大程度的保存髋关节功能。数字化技术对髋臼骨折的内固定治疗具有指导意义。目的:探讨数字化技术辅助下内固定修复髋臼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2009年3月至2011年9月在解放军广州军区广州总医院创伤骨科收治50例髋臼骨折患者,随机分为2组。试验组25例应用数字化技术进行术前计划,并根据术前计划进行切开复位内固定;对照组25例未采用数字化技术进行切开复位内固定。比较两组患者在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住院时间及内固定后髋关节功能评分方面的差异。结果与结论:试验组23例患者获得随访,随访时间13-24个月;对照组22例患者获得随访,随访时间12-26个月。试验组患者手术持续时间、术中出血量均显著小于对照组,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P0.05)。内固定后试验组患者住院时间及骨折愈合时间均显著小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内固定后试验组患者髋关节功能评分优良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提示术前利用数字化技术进行髋臼骨折模型三维重建,模拟骨折复位,制定个体化方案,依据个体化方案进行切开复位内固定,内固定效果令人满意。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老年髋部再骨折术后持续性家庭式康复指导效果。方法对2008年3月至2013年2月河北港务集团有限公司港口医院骨科收治的39例老年髋部再骨折患者,以入院日期单双日为准,随机分为观察组20例,对照组19例。观察组实施持续性康复指导方案,主要是术后指导患者以康复功能锻炼为中心的持续性康复方案。对照组实施常规康复方案,对患者进行常规健康教育,出院进行门诊随访。分别于患者出院时及出院后1、3、6个月,采用髋关节 Harris 评分对两组患者髋关节功能进行评定,考量患者对康复知识的掌握,并考察患者术后并发症的发生情况。结果出院时两组患者髋关节功能 Harris 评分基本接近,出院后1个月观察组 Harris 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出院后3、6个月观察组 Harris 评分(82.13±3.15、90.63±4.46)、康复知识掌握优良率(90.00%、95.00%)分别高于对照组(79.96±1.57、82.74±6.65)、(73.68%、78.94%),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 =2.746、4.433,χ^2=6.170、8.576,P 均〈0.05),在随访康复过程中观察组康复知识掌握优良率呈上升趋势;两组患者均有不同程度并发症发生,深静脉血栓、关节僵硬及失用性萎缩、褥疮等并发症中,观察组患者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结论对老年髋部再骨折术后患者行持续家庭式康复指导,提高家庭支持力度,可有效提高患者对康复知识的掌握,利于关节功能恢复,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有助于提高生活质量和自理能力的恢复。  相似文献   

15.
目的 评价自行研制的小转子复位器复位固定移位的波及后内侧小转子骨块或大转子后外侧骨块的临床效果。方法 将2017年1月至2018年12月新疆医科大学附属中医医院收治的30例股骨转子间骨折(Futamura A3型骨折中的后内侧小转子骨块或大转子后外侧骨块)患者采用随机信封法分为两组,两组患者都选用PFNA(AO)进行闭合复位内固定:实验组(15例)采用自行研制的小转子复位器对移位的小转子进行复位后空心螺钉固定;对照组(15例)不处理移位的小转子。比较两组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下地时间、髋关节功能Harris评分、髋部骨折功能恢复量表评分、术后并发症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 两组患者均获得随访,平均随访(14.1±2.3)个月。实验组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均多于对照组,实验组下地时间早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术后1个月患髋关节Harris评分及髋部骨折功能恢复量表评分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后3个月及1年Harris评分及髋部骨折功能恢复量表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均无伤口感染、...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 Pilon骨折的适宜手术方法及最佳手术时机.方法:对2006年8月~2011年2月经手术治疗的75例 Pilon骨折患者资料进行回顾分析,对不同手术方法患者临床疗效进行对比.结果:所有患者术后均获得6~36个月随访,平均18个月.采用 Mazur评分系统评估手术疗效,切开复位内固定组踝关节功能优良率高于有限切开复位内固定结合外固定组(P<0.05);早期切开复位内固定组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高于延期切开复位内固定组(P<0.01).结论:合理的手术方法和恰当的手术时机在 Pilon骨折治疗中起重要作用,而骨折类型和周围软组织损伤程度是选择手术方法和确定手术时机的依据.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切开复位加压空心螺钉和克氏针内固定治疗经舟骨月骨周围骨折-脱位的临床效果。 方法 对25例患者采用切开复位、克氏针固定腕骨关节,舟骨骨折复位加压空心螺钉内固定,同时修复关节囊和韧带,术后进行康复治疗。 结果 术后随访7~24个月,平均15个月,根据Cooney腕关节评分标准, 本组优8例、良10例、可5例,差2例,平均评分值82分。X线片检查舟状骨骨折一期愈合,腕关节达解剖复位,腕骨间隙正常。 结论 应用切开复位加压空心螺钉和克氏针内固定,修复关节囊和重要韧带, 有利于腕关节功能的恢复,是治疗经舟骨月骨周围骨折-脱位的较好方法。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全髋关节置换与空心钉内固定手术治疗老年股骨颈骨折(TF)合并移位患者的康复效果及经济性分析.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6年6月~2018年6月本院治疗的120例老年TF合并移位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手术方案的不同分为全髋关节置换组和空心钉内固定组,每组各60例.随访2年,比较两组患者术后髋关节功能康复效果、术后并发...  相似文献   

19.
目的:为了探讨对侧股骨髁锁定钢板逆行固定治疗股骨粗隆骨折的疗效,自2012年3月~2013年3月,对我科收住的32例股骨粗隆患者在全麻或持续硬膜外麻醉下切开复位,股骨髁钛合金锁定钢板逆行固定,根据术前术后X片及术后髋关节功能评分,站立行走等功能情况评价内固定效果。结果所有病例均获得随访,12~24个月,全部病例无断钉,退钉,1例出现患肢静脉血栓经治疗后缓解,有9例(15~18个月)在我院行钢板取出,术后恢复正常。按Har is评分标准评价,优25例,良4例,可3例,所有骨折未出现骨不愈合,优良率90.6%。结论有限切开直视复位,股骨髁钢板逆行固定治疗股骨粗隆骨折具有手术创伤小,恢复时间短,固定稳定,并发症少等优点,是一种治疗髋部骨折较理想的内固定方式。  相似文献   

20.
目的:研究术后实施延续性护理对提高老年髋部骨折患者远期功能恢复效果的价值。方法:纳入2013年7月至2015年7月于我院接受手术治疗的髋部骨折老年患者68例为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均分为2组各34例。所有患者院内均接受常规护理,对照组仅接受常规随访,观察组院外接受延续性护理,通过组建延续性护理服务小组、建立出院访视档案、组织成立延续护理俱乐部等措施,将系统、规范的院内护理延伸至院外。持续12个月后,对比2组康复锻炼依从性、生活质量、髋关节与膝关节功能评分、焦虑及抑郁评分、术后并发症情况。结果:观察组进行康复锻炼时,锻炼时间、锻炼动作严格遵嘱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干预12个月后观察组健康调查简表(MOS SF-36)量表各维度评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干预3、6、12个月时Harris髋关节功能评分及HSS膝关节功能评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干预12个月时观察组汉密尔顿焦虑及抑郁量表(HAMA及HAMD)得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上述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12.5%,明显低于对照组39.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延续性护理有助于提升髋部骨折老年患者术后远期功能恢复效果,值得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