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34 毫秒
1.
三种剖宫产术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剖宫产术在临床已成为解决难产的重要手段之一 ,随着剖宫产率的急骤上升 ,术中、术后并发症也随之增多 ,如何合理掌握剖宫产的适应症 ,选择恰当的手术方式、预防和处理手术并发症 ,成为当前妇产科医生讨论的主要课题 ,现将我院 1998~ 2 0 0 2年三种剖宫产术与临床母婴相关情况  相似文献   

2.
目的 比较二种剖宫产术式的疗效。方法 对400例足月妊娠具有手术 指征的产妇随机分为两组,分别采用新式子宫下段剖宫产术(190例)及常规子宫下段剖宫产术(120例)。对手术时间、Apgar评分、出血量、排气和下床活动时间、术后病率等对比观察。结果 两组患者的术后排气时间,下床活动时间及术后病率有显著差异(P<0.05),而手术时间、Apgar评分及出血量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 新式剖宫产安全性高、创伤小、恢复快且疤痕少,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3.
目的 :通过三种剖宫产术式的比较以了解更适用于临床的剖宫产术式。方法 :回顾分析本院 1998年 1月~1999年 12月 35 9例剖宫产产妇 ,按术式分成三组 :新式剖宫产、腹膜外剖宫产、子宫下段剖宫产。对其手术时间 ,娩头困难、术后排气、切口感染、术后病率进行比较。结果 :新式剖宫产在手术时间、术后排气及术后感染、术后病率均显著低于腹膜外剖宫产及子宫下段剖宫产 (P <0 .0 1或P <0 .0 5 )。结论 :新式剖宫产术式应用前景优于腹膜外剖宫产及子宫下段剖宫产  相似文献   

4.
韩水莲  赵平侠 《实用医技杂志》2005,12(18):2631-2632
目的:讨论三种剖宫产术式的优缺点,寻找安全有效的手术方式。方法:对128例有剖宫产指征足月产妇随机分三组,分别采用新式、腹膜外及子宫下段剖宫产术,对手术时间、术后病率及部分病人子宫与腹壁开口B超检查情况进行了对比观察。结果:新式与子宫下段剖宫产相比,手术时间有明显差异(P<0.01),新式与腹膜外剖宫产相比,手术时间无差异(P<0.05),腹膜外与子宫下段剖宫产手术时间相比,无差异(P>0.05)。结论:新式剖宫产手术时间短,出血少,病人疼痛轻,排气快,术后病率低及探讨剖宫产各术式的优缺点。  相似文献   

5.
三种剖宫产术式的临床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纵切口式剖宫产、周氏剖宫产、新式剖宫产进行了临床观察 ,现报道如下。1 资料与方法1 1 一般资料 :我院 1999年 2~ 12月分娩 2 115例 ,其中剖宫产 70 1例。选择有剖宫产指征的 2 4 0例住院孕妇 ,随机分为3组 ,第I组采用纵切口式剖宫产 ,第Ⅱ组采用周氏剖宫产 ,第Ⅲ组采用新式剖宫产。3组孕妇的年龄、孕周、胎儿大小、手术指征具有均衡性。医生、护士相对固定 ,均采用硬膜外麻醉 ,术后均应用青霉素静滴 ,术后 2 4小时停止持续导尿。1 2 手术方法1 2 1 纵切口式剖宫产 :取下腹正中纵切口约 12cm ,逐层开腹 ,于子宫下段横行切开子宫…  相似文献   

6.
目的 通过分析对比两种剖宫产手术方式及结果,探讨新式剖宫产术的临床应用.方法 对2008年1~12月605例有剖宫产指征的孕产妇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为新式剖宫产术302例,对照组为传统的子宫下段剖宫产术303例.结果 新式剖宫产术的时间短,术中出血少,术后排气快,术后病率低,两组比较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 新式剖宫产时间短,术后恢复快,并发症少,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新旧两种剖宫产术的临床效果。方法 随机选择 5 0 0例和 35 0例初产妇 ,分别进行新旧两种剖宫产手术方式 ,比较其手术时间 ,术中出血量 ,术后排气、术后拆线时间。结果 新式剖宫产术手术时间 ,术中出血量 ,术后排气、术后拆线时间等均较旧式剖宫产术有显著差异 (P <0 .0 1)。结论 新式剖宫产术优于旧式剖宫产术 ,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8.
目的比较三种剖宫产术式母体近期恢复情况,为剖宫产术式的选择提供依据。方法回顾性研究240例足月妊娠孕妇,分为三组,分别采用下腹横切口顶入式腹膜外剖宫产,指分法腹膜外剖宫产及子宫下段剖宫产术。结果三种术式的胎儿娩出时间、术后排气时间差异有统计学差异(P<0.01),无明显临床意义。手术时间(33±10)min,(35±11)min、(32±9)min、术中出血量(230±70)ml,(245±50)ml,(225±55)ml、术后病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亦无临床意义。结论三种剖宫产术式的近期恢复情况无明显差异。手术方式的选择视临床情况而决定。  相似文献   

9.
目的比较二种剖宫产术式的疗效.方法对400例足月妊娠具有手术指征的产妇随机分为两组,分别采用新式子宫下段剖宫产术(190例)及常规子宫下段剖宫产术(210例).对手术时间、Apgar评分、出血量、排气和下床活动时间、术后病率等对比观察. 结果两组患者的术后排气时间,下床活动时间及术后病率有显著差异(P<0.05),而手术时间、Apgar评分及出血量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新式剖宫产安全性高、创伤小、恢复快且疤痕少,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0.
<正> 自1992年香港医师周基杰创立了新观念剖宫产术以来,国内外文献已陆续报道了该术式的优点,并不断地对术式进行改进。本文通过对我院1999年10月1日~2000年1月31日246例改良式剖宫产术与102例传统剖宫产术的比较分析,来探讨改良式剖宫产术的手术疗效。 1 资料与方法 1.1 资料:改良式剖宫产术246例,年龄21~35岁,平均27岁;初产妇201例,经产妇45例;已临产180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剖宫产术中胎儿娩出困难的原因及处理对策。方法:对2009年10月至2010年9月间1022例剖宫产术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发生取胎困难51例,发生率为4.99%。主要原因有胎头高浮9例(17.65%)、腹壁或子宫切口过小8例(15.69%)、胎头深嵌骨盆底6例(11.76%)、横位4例(7.84%)、子宫下段形成不佳4例(7.84%)、麻醉效果不佳4例(7.84%)、以上多种因素合并存在26例(50.98%)。51例取胎困难中发生新生儿窒息5例(9.80%)、产后出血6例(11.76%)、子宫切口撕裂2例(3.92%)、新生儿产伤2例(3.92%)。发生胎儿娩出困难组造成新生儿窒息、产后出血、子宫切口撕裂、新生儿产伤发生率明显高于胎儿娩出顺利组,统计学有显著差异(P〈0.005)。结论:剖宫产术中娩出胎儿是关键,发生胎儿娩出困难,增加新生儿窒息发生率、新生儿产伤发生率及产妇损伤发生率。术者术前对胎头高低、子宫下段情况、麻醉效果、胎儿大小及胎方位应有充分估计,困难的剖宫产术应由临床经验丰富的医生担任术者及助手,并备好相应助产器械,术中采取适当措施,避免发生取胎困难,以减少母婴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12.
姜云涛 《河北医学》2013,19(7):1044-1046
目的:对腹腔镜与小切口胆囊切除治疗的临床疗效进行对比分析。方法:选择2010年至2011年治疗于我院的125例胆囊疾病患者为研究对象,随.随机分为C组(腹腔镜组)63例,MC组(对照组)62例,对比两种术式切除胆囊的效果。结果:LC组平均出血量为(11.3±2.4)mL、平均住院天数为(4.6±2.2)d、平均住院费用为(6089.4±1093.2)元、并发症发生率为0.O%,与MC组比较,差异明显,P〈O.05。结论:腹腔镜下胆囊切除术及小切口胆囊切除术均具有微创的特点,腹腔镜手术创伤更小、住院天数更短、并发症发生率更低,更符合微创理念,但是住院费用相对较高,临床上可根据患者具体情况选择手术方式。  相似文献   

13.
郑玲  谭德清 《中华医护杂志》2007,4(9):817-817,816
目的分析本院5a剖宫产率以及剖宫产指征。方法对2000-2004年住院分娩2363例和行剖宫产1281例(54.21%)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来医院分娩的剖宫产率有逐年上升,线性回归方程y=0.085x-124.321,r=0.997(p〈0.01);剖宫产指征以胎儿窘迫占第一位,其次为脐带绕颈、社会因素等。结论剖宫产率的升高与医患双方有关,我们应加强围生期保健,提高产科医疗技术,严格把握剖宫产指征,努力降低剖宫产率,以提高母婴健康水平。  相似文献   

14.
目的研究剖宫产手术后医院感染高发部位和相关因素,探讨有效应对策略。方法对医院2008年5月-2013年9月期间监测1692例实施剖宫产手术产妇的调查资料进行回顾性总结分析。结果1692例剖宫产手术产妇19例发生医院感染,占1.12%,感染部位依次是泌尿道、手术部位、上呼吸道、胃肠道、下呼吸道、血液系统多重耐药菌医院感染率较高。结论剖宫产手术后特别是急诊剖宫产手术后医院感染应重点预防和控制泌尿道感染和手术部位感染;关注手术部位金黄色葡萄球菌感染,关注医院多重耐药菌感染。  相似文献   

15.
本文对我院142例剖宫产术进行了分析,提出了正确掌握剖宫产指征、除低围产儿死亡率和术后并发症的建议。作者认为剖宫产与阴道分娩相比对母体有较大影响,绝不可为降低围产儿死亡率而过分盲目放宽剖宫产指征。文中对手术并发症的原因及治疗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16.
剖宫产率现状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敏 《医学综述》2011,17(24):3732-3733
随着围生医学的发展,手术、麻醉技术、感染控制及药物治疗等条件的改进,剖宫产的安全性大大提高,已经成为产科常用的手术之一,是当前产科领域中既重要又常见的手术,也是处理高危妊娠分娩的重要手段之一。但其惊人的使用率值得深思,所以有效降低剖宫产率不单纯是一个医疗问题,更是一个社会问题,应引起重视。现就有关剖宫产率的现状予以综述。  相似文献   

17.
郭宝均 《中外医疗》2016,(12):38-40
目的:探讨在该院的手术条件下,预防性应用抗菌药物对Ⅰ类清洁切口手术患者切口感染的影响。方法随机抽取该院2013年1月—2015年12月间收治的653例Ⅰ类清洁切口手术,按照患者有无高危因素、是否预防性应用抗菌药物进行分组,统计各组患者切口感染率,进行对比分析。结果有高危因素的Ⅰ类清洁切口手术未预防性应用抗菌药物组比有高危因素的Ⅰ类清洁切口手术预防性应用抗菌药物组患者切口感染率提高了17.28%;无高危因素的Ⅰ类清洁切口手术未预防性应用抗菌药物组比无高危因素的Ⅰ类清洁切口手术预防性应用抗菌药物组患者切口感染率只提高了0.31%。结论在该院的手术条件下,有高危因素的Ⅰ类清洁切口手术应预防性应用抗菌药物,可有效地降低患者切口感染率;无高危因素的Ⅰ类清洁切口手术可无需应用抗菌药物进行手术预防,切口感染率变化不大,验证了Ⅰ类清洁切口手术预防用药指征在该院的适用性。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剖宫产术后晚期产后出血发生的病因、时间及防治措施。方法对26例剖宫产术后晚期产后出血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发病原因依次为子宫切口感染,子宫复旧不良,子宫内膜炎,胎盘蜕膜残留。发生时间以剖宫产术后2周以上者占多数(80.76%),4例在6周以上。结论 26例剖宫产术后晚期产后出血患者均治愈出院。剖宫产术后晚期产后出血重在预防,应防治结合。  相似文献   

19.
高位三步分离膀胱法腹膜外剖宫产800例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优化腹膜外剖宫产术。改良pfannenstiel切口,采用三步分离膀胱法和加强围手术期的膀胱护理。经800例实践及与同期80例改良Waters法腹膜外剖宫产比较。高位三步分离膀胱法腹膜外剖宫产术蛤有解剖标志明显,步骤简单,损作小,手术时间短和预后好等优点。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三种静脉复合全身麻醉方法对产妇和新生儿的影响。方法:120例足月妊娠产妇,ASA评分(1~2)级,随机分为3组(n=40),丙泊酚组(A组)、丙泊酚复合瑞芬太尼组(B组)、丙泊酚复合氯胺酮组(C组),麻醉诱导后气管插管,机械通气。分别观察各组产妇麻醉诱导前、诱导后、切皮时心率(HR)、平均动脉压(MAP)、血氧饱和度(SPO2)变化,术中知晓发生率,新生儿1分钟、5分钟Apgar评分、新生儿第一次呼吸时间、以及使用辅助呼吸、胸外按压和药物复苏例数。结果:A组产妇HR和MAP麻醉诱导前、后和切皮时变化明显,组内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A、B组产妇麻醉诱导后低血压发生率明显高于C组(P〈0.05)。新生儿第一次呼吸时间A组和B组长于C组(P〈0.05),使用辅助呼吸例数和胸外按压例数A、B组多于C组(P〈0.05)。结论:丙泊酚复合氯胺酮对产妇循环影响小,对新生儿影响轻微,是一种比较理想的麻醉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