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06 毫秒
1.
河流生态恢复的基本思路与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阐述河流生态恢复的基本思路和原则的基础上,提出了河流生态修复的基本任务和主要对应措施,河流生态修复的任务一是改善水文条件,二是改善河流地貌的特征,三是恢复濒危或特殊物钟;河流生态修复的措施包括人工直接干预,自然恢复以及增强恢复措施。  相似文献   

2.
深圳是一座经济飞速发展的滨海城市,随着经济的发展,河流遭受到严重的污染,生态环境严重失衡.就深圳市特区内河流的生态修复问题,从防洪排涝工程(生态护坡及材料)、水质改善工程(截污治污)、生态景观工程(滨海景观廊道)的角度进行分析阐述.河流的生态修复工程必须建立在满足相应防洪标准的基础上,尽量发挥工程的生态、景观功能,体现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理念.  相似文献   

3.
深圳是一座经济飞速发展的滨海城市,随着经济的发展,河流遭受到严重的污染,生态环境严重失衡。就深圳市特区内河流的生态修复问题,从防洪排涝工程(生态护坡及材料)、水质改善工程(截污治污)、生态景观工程(滨海景观廊道)的角度进行分析阐述。河流的生态修复工程必须建立在满足相应防洪标准的基础上,尽量发挥工程的生态、景观功能,体现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理念。  相似文献   

4.
针对北方河流污染类型复杂及有大片干涸河滩的特点,分析现有河流生态修复模式,探讨河流生态修复技术及其适用性,提出利用污染河流河滩建设复合式生态修复系统的生态修复模式,并在复州河蔡房身段进行试验研究。研究结果表明,此种生态修复模式运行效果良好,有效节约河岸土地;从初期水质净化数据来看,对SS、COD、TN、TP均有一定的净化效果。  相似文献   

5.
浙江省河流生态修复的实践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总结浙江省河流生态存在的问题,成因分析,提出了本省河流生态修复的原则,论述了应用植物措施和生化技术进行河流生态修复的实践成果,并结合浙江河道建设实际,提出了河流生态修复的对策措施和建议,旨在推动全省“万里清水河道建设”,实现“水清、流畅、岸绿、景美”的总目标,改善河流生态环境。  相似文献   

6.
伴随着社会的发展,河流生态系统的不断恶化对人类的生活环境产生了巨大影响。为了提高生活质量,改善生活环境,加大河流生态修复的力度刻不容缓。文章介绍了河流的形态及河流生态系统的功能、河流生态修复的原则、河流生态修复的技术,供参考。  相似文献   

7.
苏子河流域生态补偿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生态环境危机日益加剧的社会背景下,流域生态补偿已成为恢复和保护流域生态环境的重要措施。苏子河流域是大伙房水库的重要水源涵养地,近年来由于生态补偿制度不完善,严重阻碍了生态环境的保护和建设,制约了流域经济的发展。探讨了苏子河流域生态价值的计算,为该地区补偿标准的确定提供了依据。在分析苏子河流域生态补偿存在的问题的基础上,提出了建立生态补偿的基本思路和较完善的生态补偿体系,以确保整个流域生态环境和经济发展的良性循环。  相似文献   

8.
为保护和修复南宁市八尺江河流生态系统,综合运用了河流生态修复原理和方法,开展了水生态修复工程规划,内容包括:沿八尺江44km河段两岸设置了宽度为30~100m河岸过渡带和宽度约为5m的河流水陆交错带;修复河流周边湖泊(山塘)4处,总面积为60ha;修复各类型湿地6处,总面积为211.1 ha;修复河畔林面积3.2km2,修复清水泉溪流、颜村渠溪流等退化河溪总长约3280m。本项规划诠释了城市河流水生态修复的具体内涵,可为八尺江流域水系的保护与合理开发提供指导。  相似文献   

9.
为了解河流生态修复状况,并明确未来河流整治的内容和方向,以深圳市的龙岗河为例,对河流整治前后的水生态系统状况进行监测和评估,研究结果表明:(1)龙岗河流域治理以后,河流生态流量有了较大程度的改善,即使是在枯水期也基本满足河流最小生态需水的要求,而平水期的生态流量达到较好的水平;(2)龙岗河流域治理以后,河流主要水质指标(CODMn、BOD5、NH3-N、TP)均有明显的好转,但各指标的绝对值仍然较高,特别是NH3-N仍是劣V类水平;(3)龙岗河流域治理以后,浮游动物多样性指数略有上升,浮游植物和底栖动物多样性都略有下降,这可能与河流修复时间较短,水生态系统尚不稳定有关外,可能还与河流生态补水水质不高有关。  相似文献   

10.
以景观生态学的“驱动因子-景观变化-生态影响”模型分析小水电开发带来的景观生态影响。在景观生态规划中,提出合理配置景观要素来优化小流域景观生态格局、结构和功能,修复受损河流生态系统。加强水电环境影响定量评价,并制定环境与生态恢复预案,预留足够的生态系统自我修复本底,保障河道环境与生态用水,重塑河流自然水文水力状态,挖掘其自我恢复能力。同时柔化处理自然基质、重新连接断裂河流廊道、恢复重建生物生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