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为了进一步提高煤炭地下气化中的煤气热值和产量,在总结国内外地下气化工艺的基础上,提出了长通道、大断面、两阶段煤炭地下气化新工艺和分离控制注气点富氧-水蒸气煤炭地下气化新工艺以及提出了煤炭地下催化气化新工艺的构想.在理论研究、模型试验的基础上,进行了半工业性试验、工业性试验和工业性应用.新奥集团与中国矿业大学合作正在内蒙古乌兰察布市选点进行我国首次无井式煤炭地下气化试验.经过20多年的研究,UCG技术日臻成熟,目前用于矿井中"遗弃"煤炭资源的回收和浅部资源的开发,在技术上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2.
由新汶矿业公司与中国矿业大学合作研究的孙村矿煤炭地下气化技术9月8日通过山东省科委组织的专家鉴定。此项技术达到国际领先水平,具有广泛的推广应用前景。该技术是利用“长通道、大断面、两阶段”的气化技术,在我国缓倾斜、2米以下煤层中首次试验成功,水煤气热值稳定在每立方米7兆焦至11兆焦之间。采用“净化水回炉生产地下水煤气工艺”,既杜绝了污染,又使废水得到利用,造成成本低,经济效益高,是一次从造气到应用成功的产业化示范工程。不久,在此示范工程影响下,协庄矿、华丰矿、鄂庄矿等将建造更大规模的煤炭地下气化工程,扩大城市民用…  相似文献   

3.
中国煤炭地下气化技术的发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马驰  余力  梁杰 《中国能源》2003,158(2):11-15
本文综述了煤炭地下汽化技术的国内外发展现状,对我国“长通道、大断面”煤炭地下气化新工艺给予了技术经济评述,并提出了发展煤炭地下汽化技术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4.
本文通过分析国内外煤层气开发和煤炭地下气化现状及发展前景,提出了我省开发煤层气和发展煤炭地下气化事业的建设。  相似文献   

5.
煤炭地下气化是我国洁净煤技术研究的重要领域之一,由于受各种复杂因素及工艺控制的影响,其煤气组分、热值及稳定产气率诸方面均无法与地面气化炉煤气相比较.针对这一问题,提出了煤炭地下催化气化新工艺,以钙盐作为主催化剂并运用特殊的带入装置将催化剂带入地下气化炉进行催化气化,从而提高煤气组分、热值和产气率.  相似文献   

6.
煤炭是我国的主题能源,我国正处于工业化快速推进阶段,未来较长时期,能源需求仍将快速增长.以煤气化为核心技术的煤制油、煤制气等产业在我国得到了大力发展,高残炭的气化炉渣作为燃料是一种重要的利用途径.本文依托哈尔滨锅炉厂有限责任公司一维火焰燃烧炉对气化炉渣的着火特性进行试验研究,研究表明:该种气化炉渣的着火温度为716℃,...  相似文献   

7.
介绍煤炭地下气化技术的最新进展,提出利用煤炭地下气化产生的水煤气作为生产合成氨的原料的构想。  相似文献   

8.
张兆响 《中国能源》2000,(12):20-22,26
我国作为目前世界上最大的煤炭生产国和消费国,同时又是以煤炭为主要能源的国家,如何转变煤炭工业目前的困难局面,同时又减少由于煤炭的直接燃烧对大气环境的污染呢 ?利用已获得工业性试验成功且具有良好经济性和环保性的煤炭地下气化技术是煤炭工业和我国能源战略的选择之一。  相似文献   

9.
本文从煤炭开发和利用两个维度,对我国煤炭绿色发展战略思想、目标以及煤炭绿色革命的关键性技术路径进行了研究与思考。从2020年到2050年分三个不同阶段,设计出我国煤炭绿色发展3.0版、4.0版、5.0版发展战略蓝图,描绘了煤炭绿色发展总体实施路径,并提出了推进我国煤炭绿色发展的相关建议,为未来我国煤炭绿色发展提供了可参考的方案。  相似文献   

10.
生物质气化高温燃料电池一体化发电技术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介绍了国内外生物质气化高温燃料电池一体化发电技术的研究现状,主要包括高温燃料电池的特点和研究现状;一体化发电技术的理论模拟;国外相关的试验研究和一体化示范工程。分析了生物质气化高温燃料电池一体化发电技术在我国应用的可行性,提出了目前需要解决的关键技术问题。  相似文献   

11.
叙述了中国煤炭工业在产量、技术、安全以及控制污染等方面取得的显著成效,指出,上述诸多方面仍面临严峻挑战,根据煤炭在未来较长时期仍将是中国主要能源的格局,提出促进中国煤炭工业健康发展的对策。  相似文献   

12.
我国煤炭清洁利用战略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许红星 《中外能源》2012,17(4):1-13
中国在一定时期内能源结构仍将以煤为主,而煤炭的清洁利用将是我国未来能源战略的关键问题。目前煤炭清洁利用单元技术主要有整体煤气化联合循环(IGCC)、煤炭地下气化技术(UCG)以及以煤气化为龙头,以碳一化工技术为基础,合成、制取化工产品和燃料油的现代煤化工。现代煤化工包括煤制油、煤制天然气、煤制烯烃、煤制乙二醇、煤制乙炔等,其产品大多属于石油化工产品的替代品。现代煤化工在世界范围内还没有完全成熟的技术和成功的工业化经验可借鉴,尚处在探索、验证阶段,发展前景仍存在不确定性。为此有学者提出,煤化工项目应与IGCC发电等一起发展多联产系统,从而实现经济效益最大化、环境污染最小化。煤基多联产比单纯的IGCC发电具有更好的经济性、更高的能量效率以及更加灵活的操作性,而作为先进的洁净煤技术,IGCC将成为未来能源系统的核心技术和重要基础之一。煤气化是IGCC的核心技术,煤炭地下气化技术开辟了煤炭高效、清洁、低碳开发利用的新途径,是从根本上解决传统开采方法存在的一系列技术和环境问题的重要途径。近年来,我国现代煤化工产业发展迅速,但同时也呈现出过热和无序发展态势。目前煤化工的经济性并没有得到充分论证和认可,国内当前正在运营的项目较大部分仍处于试点阶段。以煤气化为龙头的IGCC多联产是我国煤炭清洁利用的战略方向。目前我国IGCC和多项现代煤化工技术已具备技术推广的条件,国家应该从管理体制、政策法规、融资等方面给予大力扶持。  相似文献   

13.
我国现代煤化工技术发展路线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周溪华 《中外能源》2008,13(3):25-34
根据我国的能源状况分析了我国必须发展现代煤化工的理由:2005年我国能源生产和消费结构中,煤炭分别占73.3%和68.7%,煤炭现在是,将来仍然是我国能源的主力;我国原油进口量不断增加;传统的煤炭利用方式不仅效率低,而且造成了严重的环境污染。因此发展以煤气化为核心的生产洁净和可替代石油的能源和化工产品的现代煤化工已成为解决我国能源与环境问题的关键。介绍了我国有关的发展煤化工的政策和规划。分析了煤基甲醇路线是适合我国国情的现代煤化工技术路线.指出煤制油项目虽是国家能源安全的萤要组成部分,但要谨慎发展.  相似文献   

14.
摘要:通过对煤炭在我国目前能源中的地位及煤炭高效洁净利用技术的发展情况分析,认为要治理当前的大气严重污染,就应搞好煤炭的高效洁净利用。同时,文章认为要治理当前京津冀地区的大气污染,还要注意汽车尾气、粗放的冶金、建材工业、房地产、道路建设等容易产生污染的源头治理,要通过调研分析确定主要矛盾和矛盾的主要方面,对症下药才能立竿见影。治理方法要用污染源根治,代替只是“关”“停”的简单方式。文中还介绍了一些洁净煤技术和涉及国家能源安全战略方面的一些看法。  相似文献   

15.
阐述了中国煤炭资源的主要特点,以采煤工艺、方法和矿井准备、开拓方式为切入点,重点分析了中国井下采煤技术的主要现状和存在的问题,提出井下煤炭开采的主要发展方向——采煤方法与现代科学技术相结合,朝着采煤作业环境优、产量高、机械化水平高的方向发展.  相似文献   

16.
Underground coal gasification (UCG) is a promising option for the future use of un-worked coal. UCG permits coal to be gasified in situ within the coal seam, via a matrix of wells. The coal is ignited and air is injected underground to sustain a fire, which is essentially used to “mine” the coal and produce a combustible synthetic gas which can be used for industrial heating, power generation or the manufacture of hydrogen, synthetic natural gas or diesel fuel. As compared with conventional mining and surface gasification, UCG promises lower capital/operating costs and also has other advantages, such as no human labor underground. In addition, UCG has the potential to be linked with carbon capture and sequestration. The increasing demand for energy, depletion of oil, and gas resources, and threat of global climate change have lead to growing interest in UCG throughout the world. The potential for UCG to access low grade, inaccessible coal resources and convert them commercially and competitively into syngas is enormous, with potential applications in power, fuel, and chemical production. This article reviews the literature on UCG and research contributions are reported UCG with main emphasis given to the chemical and physical characteristic of feedstock, process chemistry, gasifier designs, and operating conditions. This is done to provide a general background and allow the reader to understand the influence of operating variables on UCG. Thermodynamic studies of UCG with emphasis on gasifier operation optimization based on thermodynamics, biomass gasification reaction engineering and particularly recently developed kinetic models, advantages and the technical challenges for UCG, and finally, the future prospects for UCG technology are also reviewed.  相似文献   

17.
本文阐述了中国能源结构现状并归纳分析集中式低碳能源、分布式低碳能源与单项低碳能源研究技术进展;从大气、固废、水环境及煤矿油田角度分析了与低碳能源相关的环境污染控制研究现状;系统汇集分析了我国低碳能源与环境污染控制方面的立法、政策与保障措施;提出了中国低碳能源与环境污染控制的技术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18.
中国燃煤发电节能技术的发展及前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周一工 《中外能源》2011,16(7):91-95
我国一次能源结构决定了发电以煤电为主的基本格局,当前国内火力发电行业需要解决的两大突出问题是高能耗和严重的环境污染。2009年全国发电机组平均供电煤耗341g/(kW.h),高于330g/(kW.h)的国际平均水平。大力发展新型高效节能性火力发电技术,对进一步提高我国火力发电机组的发电效率,减少燃煤大气污染物排放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发达国家正积极发展更高参数的超超临界火力发电技术(600℃/700℃),我国也把"超(超)临界燃煤发电技术"列入"863计划"。可以预见,在我国近中期电力事业的发展中,会把发展更高参数的超临界技术作为火电建设的主要方向。IGCC发电技术是未来煤炭能源系统的基础,被公认为是世界上最清洁的燃煤发电技术。随着煤气化技术和燃气轮机技术的不断发展和进步,IGCC将朝着大容量、高效率、低排放的方向发展。大型直接空冷发电技术是解决我国西北部富煤贫水地区火力发电的有效手段,以2×600MW机组为例,空冷机组比湿冷机组节水约80%左右。通过对火力发电机组各系统的集成与优化,可在现有超超临界机组技术不变的情况下,最大限度地利用余热回收,提高整个机组的发电效率,从而降低煤耗,实现机组在运行过程中的节能。  相似文献   

19.
张建民  李春梅 《中国能源》2010,32(10):38-40
煤炭产业是我国重要的能源产业,在其生产中对煤泥资源的利用可以达到节约资源、减少环境污染的目的,是合理利用资源、促进煤炭产业可持续发展的有效途径。本文分析了我国煤泥利用的现状、问题,对促进其发展提出了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