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目的:构建城市医疗集团门诊质量管理指标体系,为规范和提高城市医疗集团整体的门诊质量提供循证管理依据。方法:以“结构-过程-结果”模型为理论框架,通过文献回顾形成初级指标池,采用德尔菲专家咨询法对20位专家开展两轮次函询,根据函询结果对指标体系进行修改完善。结果:两轮次函询问卷有效回收率100.0%,专家权威系数均大于0.75,KendallW协调系数为0.13~0.39,最终构建的城市医疗集团门诊质量管理指标体系共包括3个一级指标、15个二级指标、46个三级指标。结论:本研究构建的城市医疗集团门诊质量管理指标体系全面、科学、实用,为城市医疗集团门诊同质化管理、搭建连续性服务、医疗流程优化、质量考核评价提供循证依据。  相似文献   

2.
目的:构建科学、规范、完整、适用的门诊全面质量管理评价指标体系,为后疫情时代三级公立医院门诊质量管理提供依据。方法:通过文献研究、实地调研、半结构化访谈,并结合质量功能展开模型逐层展开患者需求,匹配质量要素,构建初始指标体系,应用德尔菲法对20名专家进行两轮函询,得到最终评价指标体系。结果:两轮函询问卷有效率均为100%,专家积极系数为1,熟悉程度系数为0.950,判断依据系数为0.860,权威系数为0.905。最终构建后疫情时代三级公立医院门诊全面质量管理评价指标体系包括一级指标6项,二级指标20项,三级指标133项。结论:结合质量功能展开,运用多方法构建的后疫情时代三级公立医院门诊全面质量管理评价指标体系科学、可靠、完整。  相似文献   

3.
目的 构建慢性肾脏病(CKD)管理质量评价指标体系,用于指导临床实践以提升CKD管理水平。方法 采用“结构-过程-结果”三维质量结构模型为理论参考,通过文献回顾、半结构式访谈的方法初步拟定指标体系并编制专家函询问卷,以德尔菲专家函询法对18名专家进行两轮函询,运用层次分析法确定各指标权重。结果 两轮专家函询问卷有效回收率均为100%;专家权威系数分别为0.926、0.961;第2轮函询二、三级指标的肯德尔和谐系数分别为0.220、0.214(P<0.001);各指标权重的一致性测试结果表明,一致性比率<0.1。最终构建的CKD管理质量评价指标体系包含3项一级指标、22项二级指标、81项三级指标。结论 构建的CKD管理质量评价指标体系内容全面、结构完整、科学可靠,对评价CKD管理质量具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4.
目的构建客观结构化临床考试质量评价指标体系, 为评价客观结构化临床考试质量提供参考。方法 2022年4至6月, 采用"结构—过程—结果"三维质量评价模型作为研究理论框架, 通过文献回顾形成评价指标初稿, 采用德尔菲专家咨询对19名专家进行2轮函询, 并通过层次分析法确定各级指标权重。结果 2轮专家函询问卷有效回收率均为100.0%, 专家权威系数均为0.892, 肯德尔和谐系数分别为0.215、0.253。最终构建的客观结构化临床考试质量评价指标体系包括3项一级指标、11项二级指标和56项三级指标。结论构建的客观结构化临床考试质量评价指标内容全面、科学、实用, 可为评价客观结构化临床考试质量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5.
目的 基于“结构-过程-结果”三维质量模型建立手术室医疗设备管理质量敏感指标体系,为提高手术室医疗设备管理质量提供量化及客观的监测依据。方法 基于文献回顾法和小组讨论法初步拟定手术室医疗设备管理质量敏感指标体系;运用两轮德尔菲专家函询法,最终确立符合手术室实际的医疗设备管理质量敏感指标体系及权重。结果 构建的手术室医疗设备管理质量敏感指标体系包含3项一级指标、6项二级指标和16项三级指标;权重排名前三的敏感指标为手术室医疗设备维修率(0.1334)、手术室医疗设备故障报损率(0.1334)、手术室医疗设备参数设置正确率(0.0913)。两轮函询的问卷有效回收率均为100%,专家的权威系数分别为0.881与0.892,Kendall协调系数分别为0.123~0.152与0.257~0.271(P<0.001)。结论 基于“结构-过程-结果”三维质量模型构建的手术室医疗设备管理质量敏感指标体系可为手术室医疗设备规范化管理提供依据,有利于管理质量提升。  相似文献   

6.
王郁  阮满真  王永红 《中国全科医学》2015,18(25):3010-3015
目的 建立健康管理师核心胜任力评价指标体系,为我国健康管理师人才队伍的职业化和人才的培训、考核及评价提供参考。方法 采用文献回顾、半结构化访谈等质性研究方法,初步建立健康管理师核心胜任力评价指标框架并编制专家函询问卷。采用德尔菲专家函询法,通过两轮函询,由专家对指标重要性进行评分,根据专家意见的协调程度和集中程度,对指标进行增减、修改,并采用层次分析法确定一级指标权重,采用百分权重法和乘积法确定二、三级指标权重。结果 两轮专家函询表的回收率分别为80.0%(24/30)和95.8%(23/24);专家整体权威系数为0.79;指标总体协调系数为0.254(P<0.01),各级指标的专家协调系数分别为0.362、0.296、0.230(P<0.01)。最终构建了由5个一级指标、13个二级指标、46个三级指标及其权重构成的评价指标体系。结论 本研究构建了健康管理师核心胜任力评价指标体系,所确立的指标体系具有科学性和实用性,可作为衡量健康管理师核心胜任力的考评工具。  相似文献   

7.
目的:构建适用于麻醉准备室的护理质量评价指标体系,为监测麻醉准备室的护理质量提供依据。方法:基于文献调研法初步构建麻醉准备室护理质量评价指标体系框架,采用半结构访谈法初步构建指标体系,通过2轮德尔菲专家咨询确定护理质量评价指标体系。结果:开展了2轮专家函询,问卷有效回收率均达到100%,专家权威系数为0.945,肯德尔和谐系数分别为0.252和0.260;最终确立了一级指标3项、二级指标11项和三级指标66项,形成麻醉准备室护理质量评价指标体系。结论:麻醉准备室护理质量指标的构建具有科学性及可靠性,彰显麻醉准备室护理工作的特色,为麻醉准备室护理质量提供持续改进的评价方法。  相似文献   

8.
目的:构建高校医学研究生就业质量评价指标体系。方法:通过文献回顾和专家咨询,初步拟定评价指标。选择9名专家采用德尔菲法进行3轮函询,并确定一、二、三级指标及权重。采用Excel 2016和SPSS 22.0对数据进行录入和分析。结果:咨询问卷的有效回收率为100.0%,专家平均权威系数为0.749(>0.700),专家...  相似文献   

9.
目的 初步构建科学性、系统性、适用性的医疗机构伦理委员会利益冲突评价指标体系。方法采用文献检索、法律法规解读、专家小组讨论、德尔菲专家函询法筛选指标,确定利益冲突评价指标体系及各项指标权重。结果 两轮函询问卷回收率均为100%,权威系数Cr值分别为0.855、0.865,协调系数W分别为0.817、0.826,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最终形成体系包括一级指标3项,二级指标10项,三级指标25项。结论 医疗机构伦理委员会利益冲突评价指标体系具有一定的科学性和可靠性。  相似文献   

10.
目的:构建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项目绩效评价指标体系,为天津市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规范完善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采用德尔菲法进行两轮专家函询,确定了包含4个一级指标(预算指标、产出指标、效益指标、满意度指标)、8个二级指标和31个三级指标在内的指标体系,并采用层次分析法进行权重的计算。结果:两轮问卷均达到了100.0%的有效回收率,专家权威系数为0.81,高于0.7,专家回答问卷的积极程度较高,研究结果较为可信,两轮问卷咨询后专家达成一致意见,最终形成包括4个维度31个三级指标的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项目绩效评价指标体系。结论:评价指标体系对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的调整和完善具有一定的现实指导意义,但也要视具体情况对评价指标体系进行动态调整,以切实反映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效果。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构建护理院校教师岗位胜任力的评价指标,为护理院校教师的评价与监测提供标准和量化的依据。方法 基于循证理论基础以及访谈护理院校教师了解实际情况,运用Delphi法进行专家函询,确定指标的关键内容。结果 本研究共进行两轮专家函询,两轮专家函询问卷回收率为100%。第一轮专家权威系数为0.883;第二轮专家权威系数为0.899;本研究共构建了包括两个一级指标(护理院校教师岗位能力、护理院校教师核心胜任能力)、8个二级指标、29个三级指标的护理院校教师岗位胜任力的指标体系。结论 本研究指标体系具有科学性和可操作性,有利于为护理院校师资人才的培养、评价与考核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2.
目的 基于层次分析法构建医学生就业质量评价指标体系,为科学、客观地评价医学生就业质量提供依据和参考。方法 通过德尔菲法对21名专家进行两轮函询,确立医学生就业质量的指标及评价标准,并应用层次分析法确定各指标及评价标准的权重。采用Excel 2007和SPSS 21.0软件分析专家咨询结果,计数资料采用频数、百分比表示。采用均数、变异系数描述专家对各级指标的重要性评分,计算专家积极系数、权威系数及意见协调程度,并进行Kendall协调系数(W)检验。采用Yaahp 6.0对层次分析法中两两对比矩阵进行分析,计算指标的权重。结果 专家函询权威程度为0.77~0.94,专家积极系数为100.00%;确定了包含3个一级指标、9个二级指标及35个三级指标的医学生就业质量评价体系;并应用层次分析法计算出了各指标的权重系数。结论 本研究构建的医学生就业质量评价指标体系合理,可为医学生就业质量评价提供参考标准,具有一定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3.
目的构建消毒供应中心灭菌质量评价指标体系,为医疗用物灭菌规范化提供客观依据,确保无菌物品质量,降低院内感染率。方法在文献回顾、行业指南标准解读和专家访谈的基础上,以结构过程结果质量模型为基本框架编写专家函询问卷,进行2轮德尔菲专家函询,研究小组根据统计分析结果和专家意见修订质量评价指标,用层次分析法根据各指标重要性评分均数(第二轮)计算各指标权重,通过统计学检验,保证良好的一致性。结果两轮德尔菲专家函询法的专家权威系数分别为0.76和0.82,问卷的有效回收率分别是77%(20/26)和100.0%(20/20);第2轮各条目重要性赋值均大于4分,变异系数均<0.20;2轮的Kendall和谐系数分别是0.232、0.345(P均<0.001)。消毒供应中心灭菌质量评价指标体系包含3个维度,11个二级指标和58个条目。结论结合结构-过程-结果质量模型和德尔菲专家函询法构建的消毒供应中心灭菌质量评价指标体系,研究方法科学,过程严谨,为规范化的灭菌管理提供依据,预防院内感染,保障患者生命安全。  相似文献   

14.
目的:构建一套适用于卫生综合管理信息平台的基层卫生服务评价指标体系。方法:采用Delphi专家咨询法和界值法筛选并确定最终纳入的指标,结合百分权重法和乘积法计算各指标权重。结果:两轮函询的专家积极系数均超过80%,第一轮和第二轮函询的专家权威系数分别为0.95和0.91,第二轮函询中指标的重要性和可操作性的Kendall协调系数分别为0.333、0.249,均具有统计学意义。构建的指标体系包括一级指标3个、二级指标9个、三级指标100个。结论:专家的权威程度较高,专家对本课题的研究较重视而且意见趋于一致,所构建的指标体系能够指导我国卫生综合管理信息平台的研发。  相似文献   

15.
背景  为应对老龄化,我国对医养事业给予大力扶持,致使医养结合社区居家养老服务机构数量剧增。但因我国“未富先老”的国情及养老事业起步较晚,医养结合养老模式存在医疗服务不规范和服务质量评价体系不健全等诸多问题。目的 构建医养结合社区居家养老中心供给服务质量评价指标体系。方法 于2017年6—8月,采用目的抽样法抽取北京市、天津市、河北省20个社区养老服务驿站(中心)和15个社区日间照料中心进行实地调研和访谈,形成医养结合社区居家养老中心供给服务质量评价指标体系(初版);于2017年11月—2018年1月选取23名专家,通过亲自发放或电子邮件发放3轮函询问卷,由专家对指标的合适性、重要性、熟悉程度及判断依据做出判断;函询结束后,整理专家咨询结果,计算专家积极系数、权威系数、协调程度和指标重要性赋值、满分比、变异系数。结果 3轮函询专家积极系数分别为88.5%、100.0%、100.0%,专家权威系数分别为0.905、0.909、0.922,变异系数分别为0.06~0.24、0~0.17、0~0.22,Kendall's W系数分别为0.249、0.252和0.316。依据指标筛选标准,综合专家意见后,第1轮删除12个指标、增加16个指标,第2轮删除5个指标、修改1个指标、增加1个三级指标,第3轮无删除、修改、增加指标,最终形成了3个一级指标、15个二级指标、64个三级指标的医养结合社区居家养老中心供给服务质量评价指标体系。结论 构建的医养结合社区居家养老中心供给服务质量评价指标体系的专家意见集中度较高,结果可靠性较强,可为医养结合社区居家养老中心服务质量的评价、建设和改进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6.
目的构建基于加速康复外科理念的胃癌围手术期护理质量评价指标体系,为评价胃癌围手术期护理质量提供参考。方法以Donabedian的三维质量结构模式为理论框架,在文献回顾、半结构式访谈基础上拟定指标体系初稿,采用德尔菲法进行两轮专家函询。结果2轮函询问卷的有效回收率分别为92%、100%,专家权威系数(Cr)分别是0.866和0.874,肯德尔协调系数分别是0.367和0.416(P < 0.01);各指标权重的一致性检验显示,变异系数(CV) < 25%,说明一致性好。最终形成的指标体系包括3个一级指标、16个二级指标、33个三级指标。结论构建基于加速康复外科理念的胃癌围手术期护理质量评价指标体系科学合理、贴近临床、有专病特色,能有效规范护士的行为, 评价胃癌的围手术期护理质量。  相似文献   

17.
目的运用特尔菲法构建北京老年疾病医疗服务模式评价指标体系并确定各指标的权重。方法根据研究主题选择专家,采用特尔菲法进行问卷咨询。结果 19位参与问卷咨询的专家大部分具有副高级及以上职称,从事专业包括老年病管理、卫生行政管理、卫生管理教学、临床医学等。两轮咨询专家的权威系数分别为0.68和0.69,第二轮专家的协调系数为0.264。两轮咨询后形成的评价指标体系包括4项一级指标、15项二级指标及46项三级指标。结论初步构建了北京老年疾病医疗服务模式的评价指标体系并确定了各指标的权重,为今后此模式在其他地区的推广应用提供了一个可操作的测量工具。  相似文献   

18.
目的:构建三级综合性医院医教研综合质量评价指标体系。方法:运用德尔菲专家咨询法,完成指标的筛选和各指标权重的确定。结果:专家平均年龄43岁,平均工作年限20年;三轮咨询问卷有效回收率均为100%;权威系数均值为0.844;协调系数有显著性差异(P<0.01);最终共确定3个一级指标、9个二级指标、36个三级指标。结论:专家的代表性较好,积极性很高,权威性和协调性较好,构建的指标体系具有合理性和可操作性,可以为三级综合性医院医教研综合质量持续改进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9.
目的以柯式模型理论为依据,构建三级中医医院新入职护士培训效果评价指标体系。方法通过文献分析法、调查法、德尔菲法构建陕西地区三级中医医院新入职护士培训评价指标体系,并应用层次分析法确定各级指标的权重。结果2轮专家函询后最终形成4个一级指标(反应层、学习层、行为层、结果层),14个二级指标,70个三级指标。2轮专家函询的积极系数均为100%,专家的权威系数分别为0.819、0.838,各级指标的肯德尔和谐系数分别为0.168、0.176、0.159(P < 0.05~P < 0.01)。结论本研究构建的陕西地区三级中医医院新入职护士培训评价指标科学合理、内容全面、可操作性强,可为中医医院开展新入职护士的培训提供评价依据。  相似文献   

20.
连国华  陈亮  张向杰  张辰  程菊 《中国全科医学》2022,25(31):3955-3959
背景 社区全科医生作为居民健康的"守门人",其服务能力的高低直接决定着服务质量的好坏。但目前对社区全科医生岗位胜任力的要求尚不明确,应用性研究相对较少。 目的 构建适合社区全科医生的岗位胜任力评价指标体系。 方法 于2021年1月,采用文献研究法,基于洋葱模型构建社区全科医生岗位胜任力评价指标体系的初始条目池。于2021年2—3月,采用目的抽样法选取全科医疗和管理领域专家52名,开展两轮专家咨询,根据函询结果对指标体系进行筛选、完善;采用层次分析法,确定各项指标的权重。 结果 两轮函询的问卷回收率均为100.0%(52/52),专家权威系数为0.91,判断依据系数为0.904,对指标的熟悉程度系数为0.916。最终构建的指标体系包括6个一级指标、15个二级指标、48个三级指标。其中,一级指标及其权重分别为基本条件(0.085 7)、临床业务能力(0.436 1)、公共卫生能力(0.244 5)、人文素养(0.110 4)、职业发展(0.082 7)、其他方面(0.040 6)。一级指标的肯德尔协调系数为0.254,二级指标的肯德尔协调系数为0.302,三级指标的肯德尔协调系数为0.341(P<0.001)。 结论 本研究构建的社区全科医生岗位胜任力评价指标体系具有较好的科学性和可靠性,可用于评价或考核全科医生的综合素质,具有一定的推广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