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笔者从1976年10月至1978年1月曾收治流行性出血热68例,男39例,女29例。年龄20岁以下15例(最小的9岁),21岁至50岁45例,51岁以上8例(年龄最大的2例为65岁);发病距入院日期1—2天者12例,3—4天者31例,5—6天者18例,7天以上者7例,1 临床主要症状及体征68例全系来自出血热流行地区,发生于流行季节。发热中毒症状明显。有发热病史者66例;有头痛,全身疼痛或腰痛症状者58例;有恶心呕吐者50例;颜面,颈部或胸前充血潮红者50例;咽部及上腭充血者43例;有出血点者66例。出血点的部位以腋下  相似文献   

2.
3.
孙步策 《右江医学》2001,29(2):F002-F002
目的 :报道中西医结合治疗流行性出血热 76例的经验。方法 :采用中医辨证论治为主 ,配合西医对症支持疗法。结果 :治愈 5 4例 ,治愈率为 71.1% ,显效 2 2例 ,显效率为 2 8.9% ,总有效率达 10 0 %。结论 :中西医结合治疗本病能减轻病势 ,缩短病程 ,预后良好 ,无明显副作用 ,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4.
5.
6.
流行性出血热是由虫媒病毒引起的自然疫源性疾病,属于有肾损伤综合征的出血热(HFRS),主要病理变化为全身小血管内皮细胞的损伤。临床表现为发热,低血压,休克,少尿,多尿和恢复期5期经过,而重症出血热以出血和肾功能不全表现明显,持续时间长,可因顽固性休克和急性肾功衰竭而死亡。我院地处半山区属出血热高发区,现就典型病例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7.
结合《温病条辨》有关原文,从理论和临床两个方面探讨了流行性出血热多脏衰的早期防治,并指出多脏衰之中医辨治先兆指征。  相似文献   

8.
中西医结合分期论治流行性出血热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相似文献   

9.
10.
我院自1996年4月—1998年11月用中药清营汤加减辅助治疗流行性出血热(HFRS)发热期的患者60例,并与常规药物治疗的35例患者作对比,临床效果显著,现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 95例患者的诊断均符合1986年全国流行性出血热学术会议修定的标准,并经血清特异性抗体检查确认。患者入院时均处于该病的发热期,自发病到入院就诊时间平均为3d。根据入院顺序随机分成两组。观察组60例中,男35例,女25例,年龄16~70岁,平均34.5岁。对照组35例中,男23例,女12例,年龄15~65岁,平均35.7岁。两组资料对比相差无显著性(P>0.05)。1.2 治疗方法 …  相似文献   

11.
流行性出血热病因感受温邪疫毒致病,进而酿生热毒、瘀毒、水毒,“三毒”几乎贯穿病变的整个过程,发热、低休期以热毒、瘀毒为主,少尿期以瘀毒、水毒为主,多尿、恢复期则为正气亏虚,余毒不净。因此,治疗当以清瘟解毒为基本原则。在临床实践的基础上,结合中药药理研究,在清瘟解毒类方药中,选用具有抗出血热病毒作用的特异性药物,以加强针对性,同时根据各个病期的不同病理特点,辨证采用相应的治疗大法,结合具体病情,有主次的综合应  相似文献   

12.
13.
流行性出血热主要病机为湿、热、毒三邪杂感有关,属中医疫病范畴。临证按中医辨证分5型治疗,每型各示基本方。同时探讨中医辨证分型与流行性出血热各期的关系。  相似文献   

14.
15.
16.
流行性出血热重度急性肾功能衰竭的中西医结合治疗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刘俊彬  金学良 《医学争鸣》1991,12(2):127-130
  相似文献   

17.
18.
流行性出血热属于中医学的温毒疫斑范畴 ,多由疫毒苛邪直中营血 ,损伤络脉 ,攻窜于肾而发病。临床表现以发热、出血、肾损为主要特征。笔者应用解毒化瘀、滋阴护肾法治疗流行性出血热 2例收到满意疗效。所谓解毒化瘀、滋阴护肾法是依据出血热病机拟定的治疗方法。解毒有泻火解毒、凉血化毒、泻下排毒之意 ,化瘀有凉血化瘀、活血通络之意 ;滋阴护肾即滋益肾阴。毒瘀交结、伤络迫血、肾损阴亏乃出血热的主要病理特征。病案举例 :经某某 ,女 ,38岁 ,农民 ,因持续高热 (T4 0℃ ) ,伴腹痛 1d ,于 1 996年 6月 1 6日入院。自诉在 1周前在田间劳…  相似文献   

19.
本文从营卫不和与斑疹、水血互惠与蓄血、气逆血乱与出血等方面探讨了 EHF血证证治。并举病例数则说明。  相似文献   

20.
在基础治疗前提下,治疗组给予清营凉血、解毒泻下中药口服,并据病情相应加减;对照组配用西药导泻。治疗组服中药4h 后,90%病例尿量为80~200ml;24h 后,84%病例尿量达800~1500ml。尿蛋白转阴、血尿消失、尿素氮及血肌酐恢复时间,治疗组分别为5.55d,3.31d、5.47d,对照组分别为8.9d、6.1d、11.8d。治疗组49例,治愈率为87.8%,总有效率为93.8%;对照组18例,治愈率为66.6%,总有效率为77.8%。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