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2 毫秒
1.
为解决目前大型散货码头堆场管理的难题,根据堆场管理业务的需求,提出一种基于码头物联网技术和三维地理信息系统(3D GIS)技术的3D数字堆场管理方案。论述系统建设目标和主要功能,介绍堆场料堆动态化管理和堆场利用规划两项关键技术。该系统的应用,可提高散货码头数字化堆场的智能管理水平。  相似文献   

2.
分析露天煤炭堆场粉尘治理存在的问题,论述开放性堆场洒水抑尘的重要性。研制出一种移动式的堆场智能水幕系统,可以实现大范围行走、大容量储水、自动寻源补水、煤堆表面的定量精准洒水。该系统采用与堆场大型移动单机集成式设计、利用移动单机悬臂建立臂架喷淋系统实现煤垛表面的全覆盖均匀洒水,结合堆场喷枪洒水管网实现上水单元在多个固定取水点自动寻源补水。工程应用结果表明,移动洒水系统大幅度提高了堆场的清洁生产水平,有效抑制堆场粉尘的排放,实现了堆场煤垛表层全季节高效洒补水,为大型露天堆场的煤尘污染治理提供一种新的可靠技术方案。  相似文献   

3.
张杰 《港口装卸》2005,(5):67-69
针对港口物流企业散杂货堆放不规则的特点,应用数据库技术和 VB6. 0平台,设计了一种能直观 反映散杂货外形尺寸及堆放位置的堆场平面图系统,以实现堆场平面图的管理,达到充分利用堆场,提高通过能力 的目的。  相似文献   

4.
结合两个码头的实例,介绍集装箱自动导引车系统的发展及应用情况,分析比较系统的设备配置、岸边及堆场的布置情况及技术特点。  相似文献   

5.
介绍了南京西坝码头二期工程工艺系统设计方案及其技术特点,包括堆场斗轮堆取料机正反转送料、静态计量装置等在散货水平运输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6.
为了能使秦皇岛港煤二期预留堆场更加高效、灵活地运营,重新设计相关工艺流程,并进行堆场电控系统改造。介绍相关工艺流程、高压供电系统、控制系统的技术方案。技术方案实施后使预留堆场30万t的堆存能力得以充分利用,提高秦皇岛港在煤炭业务上的竞争力。  相似文献   

7.
我国集装箱专业化码头的堆场主要有轮胎式集装箱门式起重机(RTG)、轨道式集装箱门式起重机(RMG)两种工艺系统。RTG方式发展于20世纪80年代后期,至今仍在集装箱堆场普遍应用。这种工艺方式是用拖挂车把集装箱运至堆场后,RTG在堆场范围内作横向、纵向运行,完成装卸、堆码或取箱作  相似文献   

8.
为降低场桥在堆场作业时出现的交通事故率,制定一套集装箱堆场交通安全质量管理的自动化网络安全管理系统,介绍构成该系统所采用的GPS定位技术、视频监控技术、GPRS网络传输技术等内容,以及这三种技术的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9.
为提高港口危险品集装箱堆场防护水平,以建筑信息模型(BIM)为载体,结合现代化信息技术和安全防护技术,提出一种基于BIM的港口危险品集装箱堆场危害可视化系统构想。利用分层次构建系统的手段,对每个层次系统的构成提出具体要求,给出具体实现方法,并对系统的应用前景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10.
针对集装箱码头堆场重要设施管理工作难以实现标准化、信息化的情况,研究实现集装箱码头可视化管理平台,其是一套以Web GIS技术为主,结合物联网、移动互联网技术的码头生产辅助系统。研究目标是解决码头主要生产系统中数据存储不全面、机械设备和人员不可控、堆场缺乏可视化全方位监控等问题,从而提高集装箱码头堆场的生产效率、管理水平和作业安全系数。  相似文献   

11.
信息模型体系是水运工程BIM技术研究及应用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为解决水运工程信息模型全生命期应用过程中出现的模型层级混乱、难以管理等问题,结合水运工程行业的特点,对水运工程信息模型体系进行了分析研究。提出分层构建水运工程信息模型体系的思路和具体方法,最后以实际项目应用为依托,对分层构建模型体系的方法进行验证。结果表明:分层构建模型体系的方法使模型层级结构清晰明了,便于信息模型的规范化管理及应用。  相似文献   

12.
国土空间规划体系的构建,明确要求港口规划等相关专项规划的有关技术标准应与之衔接,叠加至国土空间规划"一张图"。传统港口规划维度仍停留在二维平面布置层次,多维多源空间信息分析手段缺失,全生命周期规划管理的技术体系尚未建立,空间分析和定量优化水平落后,已难以适应国土空间规划体系的新要求。BIM作为一种集成工程各种信息的数据模型,是一种全新的涉及规划、设计、建造及运营管理的方法,也是一种能够解决国土空间资源相关规划的统筹、衔接问题的有效技术手段。梳理国内外BIM技术在工程领域的应用情况,指出港口规划领域应用BIM技术所面临的应用架构缺失、空间规划技术手段发展滞后、应用标准体系欠完善等问题,进而提出未来BIM技术在港口规划中的应用方向,包括促进BIM+GIS融合发展、拓展港口规划方案优化视角、有效衔接相关领域控制性详细规划成果等,以推动BIM技术应用于港口工程全过程方案优化和科学决策。  相似文献   

13.
李东升  王雪 《水运工程》2014,(9):131-134
研究建设基于LTE的港口视频监控系统的目的在于,利用先进的无线传输技术解决对港口环境下在不易敷设线缆区域的视频监控数据传输问题,为港口视频监控系统的建设发展提供保障。LTE系统通过网络结构的调整,使用了多种关键技术,实现了高带宽、低成本的数据信息无线传输,是今后船舶、港口安全监控的必然需求和选择。本文重点介绍LTE技术的特点网络结构,并通过与其他无线传输手段的比较,分析其在港口视频监控系统中的应用优势。  相似文献   

14.
BIM技术在集装箱港区地面标识系统设计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吴邵强  梁浩 《水运工程》2018,(2):146-150
依托集装箱港口工程项目,利用inventor及revit等三维软件工具,对BIM技术在集装箱港区地面标识系统设计中的应用进行研究。阐述设计过程,并对BIM设计方法的输出成果与传统设计方法的输出成果进行对比分析,说明BIM设计方法的优点。为集装箱港口工程中的地面标识系统详细设计提供一套新的三维设计方法和相应的技术路线,以弥补传统设计方法的不足。  相似文献   

15.
近年来,虚拟现实技术发展较快,已经广泛应用在水运工程设计、施工和运营工作中,主要包括视景仿真、虚拟仿真、辅助设计、远程虚拟监控和虚拟操作训练5个方面。随着水运工程全寿命理论的提出、虚拟现实技术和智能化技术的发展,水运工程全寿命虚拟现实系统、分布式视景仿真系统和智能虚拟港口系统将是今后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16.
Norwegian port connectivity and its policy implications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The importance of a seaport depends on how well it is connected in a transportation network. A port’s connectivity is therefore one of the key issues in determining its competitiveness and developments in regions and countries. We construct a port connectivity index for major Norwegian ports based on a unique dataset derived from the automated identification system (AIS) for multiple vessel types over a 7-year period. Port connectivity is evaluated empirically by the number of unique vessel visits, vessel sizes, and cargo sizes. The research has implications for port authorities and policy makers in the areas of port planning, infrastructure investment, short sea shipping promotion, and environmental policies. The contributions of this research are twofold. First, the methodology linking the AIS vessel-tracking system with port connectivity is a pioneering empirical application of maritime big data. Second, the port connectivity index is constructed for multiple vessel types and regional port groups, which is an improvement from the current literature where conceptual measures are constructed based on hypothetical and usually too simple optimization rules. The methodology can be easily expanded to other regions in the world.  相似文献   

17.
近年来,随着与船舶自主航行相关的信息技术、人工智能技术水平的提高,无人船舶行业取得了长足的发展,其在海上安保、环境监测等领域应用也越来越成熟。为推动无人船在海事管理方面的应用研究,破解港口水域海事监管手段不足的瓶颈问题,文中在分析港口水域海事监管特点和无人船系统建设条件的基础上,定量研究了无人船在港口水域海事监管应用面临的性能指标确定、船型平台选择、载荷设备搭配、运行管理体系建设等方面的具体问题,提出了一种港口水域海事监管无人船系统的应用解决方案。  相似文献   

18.
随着港口信息化基础建设的不断发展,以及无线传感、无线网络、视频监控等技术手段的成熟应用,结合港口物流枢纽危险品作业特点,构建危险品监控与预警系统已经具有可行性.在分析港口物流枢纽危险品监控与预警系统功能需求的基础上,提出系统的五层框架,即:信息采集层、信息传输层、信息管理层、支撑平台层和信息应用层,同时分析信息采集和处理的关键技术,并展望今后的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19.
ABSTRACT

A dynamic model for marginal cost pricing of port infrastructures links costs to system performance by combining a power-law function with time-dependent queueing analysis. Additionally, the model incorporates the marginal cost of capacity, including the effects of economies of scale. This allows the calculation of the marginal cost price under a dynamic framework. The model accounts for nonlinear behaviour of port demand, which is sensitive to price and service levels. The effects over time of cost and service levels on the port’s operational performance are quantified. The proposed model allows determining the optimal timing for capacity investment. The model is a starting point for the application of marginal cost pricing to ports. However, for practical application of such pricing method it is necessary to apply a system’s approach, as productivity and costs must be assessed at the terminal’s component level. This should allow the derivation of a marginal cost function at the terminal’s component level.  相似文献   

20.
集装箱港口危险品堆场的防雷接地系统是整个港区防雷接地系统中需要特别重视的一部分。通过两个实际工程案例,介绍了危险品堆场防雷设计的思路和过程,描述了在不同的工程实践中,独立避雷针和避雷线在危险品堆场防雷设计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