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05 毫秒
1.
一项可提高标准单模光纤波分复用(WDM)系统传输容量的技术可能会影响大多数现已使用的光纤网络.来自意大利米兰的Pirelli Cables and Systems公司和纽约Red bank的AT&T Labs的研究者们在75km长的单模光纤上演示的4个信道均以40Gb/s的速率进行WDM传输的实验.他们还把320Gb/s速率信号通过32个10Gb/S的速率通道传输375km.这些实验更为重要的是,有可能使用光纤光栅使一个波长的信号以40Gb/s的速率传输.(NO.38)  相似文献   

2.
全波光纤及其在城市网中的应用前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徐乃英 《电信快报》2000,(4):7-9,30
简要地回顾了单模光纤的主要传输性能 ,阐述了城市内的光纤网络与长途用的光纤网络对光纤的不同要求。介绍了朗讯科技最新开发的全波光纤 ,并讨论了在我国大中城市中全波光纤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3.
影响单模光纤通信的偏振模色散及其补偿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阐述了偏振模色散(PMD)的基本概念,着重讨论了PMD对传输高速率数字和模拟信号的单模光纤系统的影响,在分析了目前光纤网络铺设现状的基础上,介绍了适用于现有光纤网络的PMD补偿技术,对现已铺设的光纤网络系统的未来扩容作了有益的探讨。  相似文献   

4.
针对海上石油作业平台和输油管道等水下安防日益严峻的形势,提出一种高可靠性的并联型水下光纤网络系统设计方案.该方案利用一根两芯光纤、FPGA和网管软件,实现了水下分布式传感器以光纤并联型通信传输.该系统可广泛应用于水下传感信号的大面积组网传输,有效提高水下信息感知及控制面积.  相似文献   

5.
介绍了一种实用的单纤双向模数信号混传光纤传输系统的原理及特点,该系统采用不同波长的同种光源, 通过双向波分复用解复用器,可在一根单模光纤中同地同时单向传输模拟彩电信号和逆向传输数字信号。  相似文献   

6.
本文介绍了一种实用的单纤双向模数信号混传光纤传输系统的原理及特点,该系统采用不同波长的同种光源,通过双向波分复用解复用器,可在一根单模光纤中同地同时单向传输模拟彩电信号和逆向传输数字信号。  相似文献   

7.
广播电视通过采用光纤信号传输技术来向多个电视节目进行信号传输,从而有效提升电视节目质量。因为光纤网络通常较为分散,所以相互之间会造成一定的干扰,导致传输质量达不到理想的标准。想要提升广播电视信号传输质量,需要在光纤传输系统的应用上进行研究和探讨。本文首先对于光纤传输系统的概念和构成进行阐述,同时对于光纤传输系统在广播电视中的重要作用进行分析,最后对于光纤传输系统在广播电视中的应用进行研究,希望通过本文,能够为广播电视信号传输质量的提升提供一些参考和帮助。  相似文献   

8.
单模光纤传输系统的扩容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综述最近几年来在扩大单模光纤传输容量方面的进展,包括密集波分复用,光纤有效截面与色散斜率的优化,第四、第五窗口的应用等;还介绍了几个光纤制造厂在这些方面所推出的新型单模光纤;最后对我国今后扩充光纤网络方面提出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9.
陈郁芝  李学金 《红外与激光工程》2020,49(12):20201055-1-20201055-5
光纤表面等离子体共振(SPR)传感器结合了光纤传感器的微型化、可在线传输、易操作和SPR生物检测技术的高灵敏、高选择性、免标记等优势,是当前免疫学生物传感器的研究热点。但传统多模光纤SPR传感器的信号在远距离传输中易损耗、失真。文中提出了一种单模-无心-单模光纤型SPR传感器,能有效减小信号传输中的损耗与失真,且适合与当前的光纤网络衔接。为了消除传感器中的干扰信号,改变无心光纤的芯径,采用去除背景干扰,高斯拟合等方法,最终选取了具有芯径为61.5 μm无心光纤的此类传感器,并从中提取出了有效的SPR光谱信号。传感器的灵敏度为1153.40 nm/RIU,分辨率为1.70×10?4 RIU。此类光纤生物传感器的成功开发,为智慧医疗、远程医疗提供了一种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10.
光纤的传输损耗和色散是限制光纤通信中传输距离的主要因素。而色散又是限制光纤通信系统传输带宽的决定性因素,因为色散使在光纤中传输的光脉冲随着传输距离的增加而展宽。在单模光纤中,脉冲展宽主要起源于折射率随波长变化所引起的模内材料色散和单个模的群速度随频率略有变化所导致的波导色散。因此单模光纤的总色散,或者说波长色散或色度色散,主要就包括这两部分。单模光纤色散的测量对于研究单模光纤的传输特性,控制和改进预制件的质量;监测单模光纤通信系统的性能具有很大的理论意义和实用价值。本文主要介绍国内外单模光纤色散测量的各种方法及其特点。  相似文献   

11.
分析了单模光纤中光信号传输延时随环境温度变化的原因,通过实验方法研究了单模光纤中光信号传输延时和环境温度变化的数值关系,给出了温度漂移系数的取值区间.  相似文献   

12.
提出了一个千兆容量的光纤无线系统,该系统通过使用一个集中式光学频率梳(optical frequency comb,OFC),能够应用于高速无线网和密集波分复用(DWDM)接入网之间,每个DWDM用户可以同时获得有线和无线服务,通过该系统传输速率为2.5Gb/s的信号,成功实现了在有线25km单模光纤和6m无线60GHz频段的信号传输,系统传输误码率低于2×10-3。  相似文献   

13.
直接检测的光正交频分复用信号光纤传输系统实验研究   总被引:6,自引:3,他引:3  
研制了直接检测的光正交频分复用(OOFDM)光纤传输实验系统.实验中产生了2 Gbit/s的正交相移键控(QPSK)、正交频分复用(OFDM)光信号,并成功地在标准单模光纤中传输了200 km.测量得到在误码率为10-6时,单模光纤传输200 km后的功率代价小于2 dB.比较了光纤传输前后OFDM信号的波形、频谱以及星座图,发现光正交频分复用信号能很好地抵抗光纤中的色散效应.  相似文献   

14.
一种用于HBTV电视分量信号光纤传输的新的脉冲模拟技术一脉冲频率宽度调制(PFWM)技术已开发。采用这种技术,HDTV电视的三个分量信号可以复合组合成一列脉冲信号。该脉冲信号的频率随亮度信号的幅度成正比变化,而脉冲宽度随两个色度信号的幅度成正比变化。这样就可以实现体积小、价格低的HDTV电视传输系统。本文介绍了PFWM光纤传输系统的基本工作原理及其实验结果。实验结果表明,采用单模光纤,该系统传输的HDTV电视分量信号和二路脉冲编码调制(PCM)音频信号超过了20公里。在该系统中,采用了一个1.3μm激光二极管(LD)和一个锗雪崩光电二极管(Ge-APD)分别用作电-光转换和光-电转换。  相似文献   

15.
单模光纤的偏振模色散 (PMD)是两个垂直的偏振模之间的差分群时延。它会引起数字通信系统中脉冲展宽与模拟系统中的信号失真 ,从而会限制光纤的传输距离与传输容量。本文介绍了测试非零色散位移单模光纤 PMD的波长扫描法以及在制造光缆过程中对光纤 PMD值的控制 ,最后 ,根据目前制造光纤、光缆的技术工艺水平与电信公司等对光缆 PMD的要求 ,探讨了光缆中继段上 PMD的标准  相似文献   

16.
加拿大与辽宁邮电科研所合资生产光纤传输系统加拿大北方电讯公司与辽宁省邮电科研所合资生产高容量的同步数字分级(SDH)光纤传输系统。同步数字分级是一种光学信号接口标准,适用于城市和地区之间传输数字话音、数字视像信号的光纤网络。同步数字分级传输系统为本地...  相似文献   

17.
单模光纤的偏振模色散(PMD)是两个垂直的偏振模之间的差分群时延。它会引起数字通信系统中脉冲展宽与模拟系统中的信号失真,从而会限制光纤的传输距离与传输容量。本文介绍了测试非零色散位移单模光纤PMD的波长扫描法以及在制造光缆过程中对光纤PMD值的控制,最后,根据目前制造光纤、光缆的技术工艺水平与电信公司等对光缆PMD的要求,探讨了光缆中继段上PMD的标准。  相似文献   

18.
提出了一种基于线性光子射频移相器的光相位漂移主动抑制方案,方案中采用了双平行马赫-曾德尔调制器(DPMZM)和本地微波信号光滤波器,通过控制DPMZM的偏置电压补偿光纤传输产生的相位漂移.建立了20km频率传输实验系统,在时间抖动均方根小于0.5ps的20km单模光纤中传输了0.5GHz的参考信号.  相似文献   

19.
提出了一种高速率、偏振复用、正交幅度调制信号的色散平坦光纤传输系统,传输速率分别为160 Gbps和256 Gbps,调制格式为PM-16QAM。实验研究了色散平坦光纤链路系统的传输特性,并分别与非零色散位移光纤和标准单模光纤链路传输特性做了比较。实验结果表明,较低输入光功率情况下,PM-16QAM信号在160 Gbps传输50 km时,经色散平坦光纤传输后的误差矢量幅度EVM优于经非零色散位移光纤传输情况0.5%,比特误码率BER优于非零色散位移光纤传输情况两个数量级;色散平坦光纤链路能更好地衰减旁瓣噪声;256 Gbps传输50 km和75 km时,仅在色散平坦光纤链路传输后可以较好地解调出信号;传输距离越长,保持较好特性时输入光功率范围越小。对比160 Gbps和256 Gbps情况,高速率PM-16QAM信号在色散平坦光纤链路的传输特性优于非零色散位移光纤和标准单模光纤链路的传输特性,传输速率越高、传输距离越长效果越明显。  相似文献   

20.
新型大模场光子晶体光纤传输系统及其传输特性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银  陈明阳  张永康 《中国激光》2012,39(12):1205001-108
通过在多模光子晶体光纤的两端分别连接一根单模光子晶体光纤,对其选择合适的参数,形成一种可以实现低弯曲损耗、大模场单模传输的光纤传输系统。运用数值仿真,分析了该传输系统在模场面积、弯曲损耗、连接损耗等方面的特性。研究结果表明,多模光子晶体光纤与单模光子晶体光纤所组成的系统可实现有效的单模传输;工作波长为1064nm时,多模光子晶体光纤在直波导状态时的基模模场面积可达1593μm2;在弯曲半径低至10cm时,多模光子晶体光纤仍然可以保持低损耗传输。经过对多模光子晶体光纤结构参数的优化,其与单模光子晶体光纤的连接损耗降低至0.085dB。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