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8 毫秒
1.
排球场上脚步动作直接影响着技术动作的效果,接发球、二传、防守、接应、保护、扣球、拦网等,都要在各种脚步动作的基础上才能完成。因此,在青少年排球训练中,要抓好主要技术步法训练。训练方法有:1接发球接发球不仅是比赛的关键,同时也是二传和进攻的基础。训练方法:1.1原地跑小步,  相似文献   

2.
二传在排球比赛中的重要性是众所周知的,但在实际训练中,传球的基本功与二传的专门训练却往往被忽视。特别是在体校,这种情况也普遍存在。从自己在几年的训练实践中体会到如果一棵很好的排球苗子,一个少年排球队,没有很好的传球基本功和缺乏二传的专门训练,是很难完成体校所担负的双重任务的(即为优秀队输送人才和打好国内安排的少年比赛)。所以我们在安排训练时除了狠抓全面基本技术的动作规格化、身体素质外,又根据少年排球比赛的规律,狠抓了二传队员的传球训练。因为少年队员接发球和扣球控制球能力差,适应球的能力也不强,如果二传技术提高了,将可弥补接发球差和扣球技术上的不足,保证队内简单  相似文献   

3.
探讨和分析接发球快速脚步移动训练在山东青年女子排球运动员接发球效果的作用。以山东省10名青年女子排球运动员为研究对象,进行为期1年的下肢基础力量训练、下肢最大力量训练、下肢爆发力训练、核心力量训练、灵敏素质训练,并对移动速度、身体素质和一传到位率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训练前后运动员的移动速度、身体素质和一传到位率均有显著性积极变化。一年的排球接发球脚步移动训练,可以有效的提高排球运动员的脚步移动速度,并对运动员的一传到位率的提高提供了较大的帮助。  相似文献   

4.
<正> 可调式排球传、垫球练习控制器是在排球教研室全体教师总结我院教学与训练经验的基础上,经过7期普修课和专修课的试用并取得了可靠数据后,又进行了多次改进而设计研制出来的。定型后又在84级普修课和82级专修课中实践使用证明效果良好,基本达到了设计的目的和要求。以往在排球传、垫球技术教学与训练中,教师只是给学生讲解动作要领,示范技术的动作方法以建立基本技术概念,学生对接发球一传和二传球的孤度、高度、落点没有明确地判断标准,缺乏空间范围的直观感。因此教师难以客观地评定学生传出和垫出的球是否  相似文献   

5.
接发球是排球运动员的基本技术之一。但是,在训练中对这个技术动作还没有给予应有的重视,就是在国际排坛上也可看到,很多队的接发球动作是不正确的。本文作者对特伦钦高等体育学校队的两年观察表明,该队大多数队员的身体、技  相似文献   

6.
第二部分 排球战术训练理论与实用方法   一、排球战术的训练内容   (一 )排球战术   战术是技术在比赛中的运用与发挥。排球运动是集体隔网对抗性项目,运动员在比赛中个人技术的运用与发挥必须通过一定的组织形式才能得以实现。在长期训练比赛经验总结的基础上,根据攻防对抗的内容与形式,人们将排球战术划分为接发球进攻战术系统、接扣球进攻战术系统、接拦回球进攻战术系统、接推吊球进攻战术系统等四种攻防战术体系。简称四攻系统。   (二 )排球战术的训练内容   四攻系统均由防守开始,防守起球后经二传组织进行扣球进攻…  相似文献   

7.
瞿昶 《湖北体育科技》2017,36(7):609-611
目的探寻中国女排在第31届巴西奥运会比赛中防守端存在的主要缺陷和不足。方法采用文献资料法、录像观察法、数理统计法和对比分析法,对中国女排球在比赛中的防守实力进行比较分析。结果在接发球技术方面,中国女排与世界强队不存在明显差距;在防守技术方面,存在一定差距;在二传球方面,中国女排在场均传球总数和有效次数上不如对手,且传球有效率也稍低于对手。结论建议中国女排在今后的训练中应继续加强各项防守技术的训练,积极构建以自由人为核心的接发球阵型和后排防守体系,同时也要进一步提升二传手的传球组织进攻能力。  相似文献   

8.
核心力量训练对排球各个技术动作的高质量完成运动具有重要的作用。本文通过查阅与整理相关资料,总结出核心力量在排球运动中的重要作用及主要训练方法,为排球的教学、训练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
三米移动是排球运动的一项重要的基础技术,是加强对排球运动员移动速度和脚步灵活性的一种训练方法,也是报考专业排球专项中的考试内容之一。下面就自己带队训练取得成绩的体会谈谈如何提高排球三米移  相似文献   

10.
众所周知,在现代排球运动中,发球技术不断得到发展,发球的攻击性在比赛中日趋强化。因此,如何提高接发球到位率,减少失误率?多年来,这一问题一直为国内外排球界高度重视。实际上,接发球动作中相当多动作是要移动去接球的。而且,来球的落点大部分是在接球队员的体侧或体后。尤其是接对方发来的平快急冲飘球,运动员动作稍  相似文献   

11.
以高校排球技术教学训练过程的优化控制为研究内容。在对高校排球技术教学方法与训练特征进行分析的基础上,应用"二论"基本原理对高校排球技术动作教学训练过程进行了模式化的设计与应用,旨在为提高高校排球技术教学训练的效果及实施科学化的教学训练方法提供理论与实践依据。  相似文献   

12.
1.防守战术   排球的防守战术是组织进攻或反攻战术的基础,没有严密的防守,进攻就无从组织。而一切防守战术都应从积极为进攻和反攻创造条件的角度进行设计和考虑。   1)接发球的防守战术   当对方发球时,本方处于防守地位,也是组织第一次进攻的开始。事先站好位置,摆好阵形,是接好发球的基础。站位的阵形,不仅要有利于接球,也要有利于本方所采用的进攻战术。同时,还要根据对方发球的特点,采取不同的阵形。通常多采用 5人接发球和 4人接发球。   5人接发球站位阵形:除 1名二传队员站在网前或从后排插上准备二传不接发球…  相似文献   

13.
排球接发球技术要领●王伟一、判断准确首先要准确判断对方发球的左右方向、力量大小、速度快慢、前后距离,然后迅速移动脚步对准来球方向去主动接球。判断准确是接发球的重要环节。二、姿势正确接发球时,身体重心要适当降低,还要含胸收腹。尽量把对方发来的球让到自己...  相似文献   

14.
排球粮仓——接发球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随着现代排球特别是跳发球技术的发展,接发球的作用愈加突出。由于一攻系统与接发球后的二传组织、进攻水平的高低直接相关,因此,接发球作为一攻系统的起始环节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接发球与一攻体系接发球与一攻体系由于当前发球技术的迅速发展,特别是最快的跳发球时速已高达120公里以上,在国际排球大赛中接发球成功率因而从以往的85%以上降到目前的70%左右。但由于发球水平并不相同,就造成了接发球效果在不同等级的比赛中存在着差异。就我国国内男排比赛与俄罗斯国内男排联赛相比,我国接胜队一方发球的成功率为77%左右,而俄罗斯仅…  相似文献   

15.
排球比赛中,一传接发球是组织进攻的开始,一传的好坏将直接影响二传的质量和进攻战术的组织,而一传接发球多采用垫球技术。我们在比赛中发现学生对垫球技术掌握的比较粗糙,接发球判断能力较差、脚步移动缓慢、用力不协调,比赛精力不集中,这就直接影响了一传的质量,从而使整个进攻战术难以组织。本文就此对一传接发球的技术、接球心理、预判能力、全身协调能力以及脚步移动技术作一分析论述,以期在教学中引起重视,从而提高一传教学质量,使大中专学校基层比赛更加精彩。  相似文献   

16.
运用文献资料法、录像分析法、数理统计法等方法,对第十二届男排世界杯得分最多的球员在比赛中发球、接发球、拦网、扣球等方面的数据进行分析,得出如下结论:(1)本届男排世界杯得分最多队员的各种基本情况;(2)跳发大力球是得分最多队员的主要发球方式;(3)绝大部分接应二传放下接发球任务,且大部分是本队的得分最多队员。本文对各种数据的分析希望能为以后得分最多的男排队员的选材、发球,扣球及拦网技术的训练、比赛过程中各种技术数据的统计分析以及排球运动员的管理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7.
当前,在女子各种运动项目中,采用举重过重,以免受伤。训练方法的已越来越普遍。排球教练发现,举重训练对运动员掌握排球基本技术有很大的好处。排球最主要的三种动作是  相似文献   

18.
垫球是排球基本技术重要环节之一,它主要用于接发球、接扣球、接拦网球等。垫球技术的好坏,直接关系到一场比赛的胜负。尤对小学排球队,垫球技术的训练,显得更为重要。垫球是用手臂接触球的下部并利用来球的反弹力向上击球的技术动作。看起来简单易学,但要使垫起的排球随心所欲,就必须进行严格训练。  相似文献   

19.
我的二传观     
一、二传手的气质传球基本动作是排球项目的基础。二传要适应进攻者的需要,就必须努力为进攻者创造条件。我感到二传手是一个非常有趣的工作,因此在传球时“请您扣”的心情和感觉就形成了。小岛教练决定让我担任二传手,而且使我逐渐形成具有个性的二传特点。随着二传训练的加强和比赛经验的提高,逐渐培养形成了我的二传手气质。二传手首先在思想上要做到在任何困难情况下也应该把球传起来,并为进攻者创造条件,理想的二传  相似文献   

20.
随着现代排球技术战术的发展,二传在排球比赛中起到越来越重要的关键性作用.在实际训练中,二传队员传球的基本功与二传的专门训练也越来越受到重视.通过对国内外有关二传训练的教学资料进行学习和分析,结合自身对青少年排球队训练的实践体会,就青少年排球队二传队员的技术训练手段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