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正> 例1 男性37岁,既往无心脏病史,因突发心悸、心跳加快一周就诊。就诊前一直坚持司机工作。查体:血压14.6/10kPa(110/75mmHg),心界不大,心率188次/分、律齐。余无异常。血糖、血脂、X线胸片、彩色多普勒二维超声心动图(简称心脏B超)检查均正常。发作时心电图示:QRS波群宽大畸形、闻期0.12s,呈不典型的右束支传导阻滞(RBBB)图型,电轴左偏—95°。因考虑室上性心动过速伴室内差异性传导(简称室上速伴差传),先后给予ATP 20mg静脉注射二次、异搏定5mg静脉注射二次,均无效。后改用利多卡因100mg,在静脉注射过程中即转为窦性心律。复津后Ⅱ、Ⅲ、aVF、V_1~V_5导联出现ST段下移,T  相似文献   

2.
特发性室性心动过速(idiopathic ventriculartachycardia,IVT)是指一组没有明显心脏结构和功能异常的室性心动过速(VT),是临床上较少见的心律失常,其发生率约占所有室速的10%左右。根据其起源部位有特发性左心室室性心动过速(ILVT)和右心室流出道室性心动过速(RVOT-VT),以起源于左心室间隔部的ILVT最为常见。近年来,随着对IVT的发生机制、电生理机制和治疗方法等方面的深入发展,尤其是心内标测技术的发展和导管射频消融技术在根治这类室速中的应用,不仅对ILVT和RVOT-VT有了深入  相似文献   

3.
室性心动过速(室速)通常被认为是一种十分危险的心律失常,绝大部分发生在缺血性、瓣膜性、先天性心脏病或原发性心肌病等有严重心肌损害的病例,易引起休克、心力衰竭和心室颤动,预后严重。然而,室速可以发生在无器质性心脏病基础的人身上,这个发现首先由Gallavardin报告。现已发现室速患者中10%左右临床上无器质性心脏病依据。80年代一些学者使用“特发性室速(Idiopathic Ventricular Tachycardia)这个名词,意指发生在无明确心脏病亦无致心律失常因素  相似文献   

4.
特发性室性心动过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特发性室性心动过速张杰,浦寿月待发性室性心动过速(Idiopathicventriculartachycardia,IVT)是一种发生于无明显器质性心脏病的室性心动过速(VT)。据统计,IVT约占VT的10-15%[1,2]。本病患者多较年轻,病因不...  相似文献   

5.
例1 患者男性,24岁。1999年12月因运动后突发心悸入院,心电图为室性心动过速(室速),心率214次/min。超声心动图无异常。静脉注射利多卡因、普罗帕酮、维拉帕米、艾司洛尔等多种抗心律失常药物均不能终止室速,但均能减慢室速频率,其中以静脉注射艾司洛尔明显。出院后一直口服美托洛尔,随访11个月,患者室速呈无休止发作,心率多维持在90-110次/min左右。复查超声心动图示左心室、左心房扩大。于 2000年 11月再次入院行射频消融术。术中室速持续发作,I、aVL呈大 R波,Ⅱ、Ⅲ、aVF及 V1…  相似文献   

6.
室性心动过速多为严重致命性心律失常.由于导致室性心动过速的基础疾病及电生理学改变机理的不同,不同类型的室性心动过速,在其治疗与预后方面是显然有异的.特发性室性心动过速是近年受到注意的特殊类型之一.晚近,特别是动态心电图在临床上日益广泛应用之后,室性心动过速的检出率较前有所增加。饭沼宏之指出,非持续发作的室性心动过速中,约半数查不出引起短阵室性心动过速发作的基础疾病,即所谓特发性室性心动过速。目前对此型室性心动过速的临床意义以及有无治疗的必要性,尚无定  相似文献   

7.
特发性室性心动过速   总被引:21,自引:0,他引:21  
特发性室性心动过速 (idiopathicventriculartachycardia ,IVT)是指目前的诊断技术未能发现明确器质性心脏病临床证据且无促心律失常因素存在的室性心动过速[1 3 ] 。早在 192 2年Gallavardin[4 ] 就报道了无心脏病临床证据的患者中有频发的室性早搏(室早 )及阵发性室性心动过速 (室速 ) ,随后的研究均证实此种心律失常的存在 ,这种心律失常较少见 ,其发生率约占所有室速的 10 %左右[1] 。对IVT的分类方法较多 ,较广为接受的是根据心动过速的起源部位进行分类 ,将其分为起源于右心室的特…  相似文献   

8.
患者男性,48岁。反复发作性心悸2年余,加重1个月。近2年来常因情绪激动突然出现心慌、气短、头痛、头晕,严重时偶有胸痛,每月约2~3次,一般持续10余min,有时不用任何药物也可缓解。近一个月来,发作频繁,达5~6次,持续30min至1 h,故来院就诊,心电图诊断为心律  相似文献   

9.
特发性室性心动过速一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患者,女,19岁,学生。两年前于运动后觉胸闷、气促、心悸,须强迫坐位,无晕厥及黑朦,自摸脉搏190~200bpm,持续约1小时,在当地医院治疗好转,诊断为“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此后上述症状时有发生,常持续2~3小时不等。此次发作于慢跑后,突觉心悸、气促,脉搏197bpm,静脉推注“心律平”治疗无好转并出现恶心、呕吐,来我院时上述心动过速已持续约5小时。查体:体温36.6℃,  相似文献   

10.
郁昭华 《心电学杂志》2002,21(4):213-214
Lsech将特发性室性心动过速分为持续型和反复型两类^[2]。其中持续型很难与室上性心动过速区分,如本文例1—3。这3例患者均为年轻人,无器质性心脏病证据,有反复发作病史,血流动力学影响不大,临床一般情况尚好,心电图上R—R间期规则,并且图2、3中Ⅲ导联QRS波群终末部挫折酷似逆行P波,尚须考虑以下诊断:①室上性心动过速伴束文传导阻滞,②室上性心动过速伴心室内差异性传导,③室上性心动过速伴预激综合征,④心房扑动伴束文传导阻滞或心室内差异性传导。但是通过仔细寻找P波,加作食管导联,发现P波与QRS波群无关,可以排除,确诊为特发性室性心动过速。因此在鉴别宽而整齐的QRS波群心动过速时,加作S5导联、A导联(剑突下E点及胸骨右缘第3肋间A点)及食管导联以明确P波,这是诊断的关键和重要步骤。若有房室分离则支持室性心动过速。  相似文献   

11.
患者男性,38岁。发作性心慌30年。每次均在感冒、发热、咳嗽时突然发作,经用药(“ATP”、心律平)或电击后可突然终止,每次发作持续1~3d,最快心率240次/分,伴胸闷,无黑噱、晕厥及胸痛。至今已发作9次,发作间歇期无心跳过缓,1d前再次发作伴发热入院。查体:体温38.4℃;脉搏195次/分;血压98/76mmHg;自主体位,心音有力、率快、律齐、无杂音。查心脏超声无异常,电解质、心肌酶谱、肝功能、血、尿、粪常规未见明显异常。  相似文献   

12.
特发性室性心动过速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室性心动过速(简称室速)通常是继发于缺血性、瓣膜性、先天性心脏病或原发性心肌病的致命性心律失常。而特发性室速则指发生于无明确心脏病或致心律失常因素存在的基础上的一种室速。早在1962年,就有人相继报道了无器质性心脏病依据的阵发性室速。Lsech等在1967年报道了无器质性心脏病的复发性、持续性室速。后又有人详细描述了此类室速多发于青年人。70年代末到80年代初,不少学者已引用特发性室速一词。确定特发性室速,必须先确定患者不存在器质性心脏病。目前大多数医院是通过下列方法确定:①体检无异常心脏  相似文献   

13.
特发性室性心动过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室性心动过速(VT)通常被认为是一种十分危险的心律失常,绝大多数发生在缺血性、瓣膜性、先天性心脏病或原发性心肌病等有严重心肌损害的病例,易引起休克、心力衰竭和心室颤动,预后严重。但自1962年报告无器质性心脏病依据的阵发性室性心动过速以来,这方面的报道日益增多。现已发现在 VT 患者中有  相似文献   

14.
室性心动过速(室速)为严重的心律失常,特发性室速较为少见,容易误诊,现报告一例如下。患者男性,23岁。2月前突感心悸、气促,外院心电图报告:“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心电轴左偏;完全性右束支传导阻滞。”此次2小时前又发心悸入本院。心电图检查:窦性心律;正  相似文献   

15.
患者男性,10岁。发热、咽痛、胸闷2天,心跳加快9小时。95年6月28日上年9时就诊入院。既往健康,体检:T:37.2℃,BP:11/8KPa,HR 210次/min,律整,无病理性杂音,心界叩诊不大。双肺(一),咽红,扁桃体稍大。9时10分查心电图示:P波辩别不清,QRS波时限0.12s,频率214次/min,呈完全性右束支阻滞图形  相似文献   

16.
男,35岁。因乏力,胸闷,反复发作,在当地医院多次就诊,曾用心律平等药物治疗无效,均诊断为预激综合征合并室上速。于2000年7月25日因上述症状持续发作而来院就诊。查体时,T36.7℃。两肺(-)。彩超无异常。心电图诊断:特发性室速。 图中Ⅱ导联QRS波之间可见散在的P波且与QRS波无关。QRS波有规律发生,频率136次/min,律略不整,时限为0.12s。Ⅰ导联呈rS型,aVL、aVR  相似文献   

17.
患者女性,15岁。因心悸2日就诊,既往有类似反复短暂发作史3年,当地医院诊断为室上性心动过速,先后静脉注射毛花甙丙0.2mg,普罗帕酮70mg,均无效,转来我院。体检:一般情况好,BP120/80mmHg,心率157次/分,心律齐,未闻及心脏杂音,X线胸片、心脏超声检查,未发现器质性心脏病。图1:为发作时12导联同步心电图描记。可见P波(箭头处),R—R间距规则157次/分,QRS波时间为0.12s,QRS波呈右束支传导阻滞,P波与R波无传导关系,电轴左偏。临床拟诊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PSVT),经治疗后无效,随即作心脏电生理检查。食管导联心电图检查,证实P波与QRS波完全无关,呈完全房室分离,心电图诊断:特发性室性心动过速(IVT)。  相似文献   

18.
例1 患者男,48岁。阵发性心悸反复发作10年,多次治疗,予以异搏定、心律平等静脉注射均可恢复窦性心律,超声心动图检查无异常。2000年7月1日因心动过速发作来院记录心电图,P波频率36次/min,与QRS波无关,心室率111次/min,节律规则匀齐,宽QRS波,时限0.14s,呈RBBB型,电轴左偏-80°,T波与QRS主波方向相反。诊断为特发性左心室心动过速,在心电监护下,静注心律平75mg后即转为窦性心律,记录12导联心电图为正常心电图,P波形态与室速时的P波相同。  相似文献   

19.
小儿特发性室性心动过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室性心动过速 (VT)是指异位搏动起源于希氏束分叉以下 ,QRS波增宽至少连续 3次 ,如为顺序刺激后发生则至少连续 6次 ,心率在 10 0~ 2 5 0次 / min。VT是一种危重急症 ,由于心率快 ,心肌收缩期与舒张期缩短 (舒张期缩短更为显著 ) ,同时由于搏动起源于心室 ,心肌收缩不协调 ,搏血量显著减少 ,造成惊厥 (心脑综合征 )、心源性休克或急性心力衰竭。临床表现的轻重程度决定于心室率快慢和心脏起搏点高低 (反映在心电图 QRS波延长程度 )。VT的病因极为复杂 ,常见的有心肌炎 ,心肌病 ,各种严重感染 ,电解质紊乱和酸碱平衡失调 ,药物中毒 ,缺…  相似文献   

20.
临床上,将常规检查无器质性心脏病、室性心动过速(VT)持续30秒钟以上的VT,称为持续性特发性VT。此类发作时,心电图呈右束支阻滞图形伴心电轴左偏的VT,有其独特的临床及心电特征。我院近年来收治此类VT患者7例,现报道如下: 临床资料本组中男4例,女3例。年龄14~35岁,平均27岁。病史最短半个月,最长11年。每次发作持续时间最短数小时,最长半个月。VT时心率120~180次/分,平均160次/分。患者除感心悸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