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甘肃东海金矿矿石浮选试验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杜世勇 《黄金》2009,30(12):45-47
甘肃东海金矿矿石采用堆浸工艺处理,金回收率仅为50%,银回收率为58%。为提高金、银回收率,根据该矿石性质,进行了浮选工艺回收金试验。浮选闭路试验结果表明,金的回收率达到87.13%,银的回收率达到90.23%。  相似文献   

2.
一种新的提金工艺—硫脲炭浸提金新工艺,最近研制成功。这项工艺与目前使用的直接优先浮选工艺相比较,在磨矿细度、药剂费用以及铜浮选指标相同条件下,金、银回收率可分别提高5%以上。混合精矿再磨后,进行硫脲炭浸提金,可产出48%左右的成品金,比氰化法增加一倍以上。该工艺除适用于一般金矿  相似文献   

3.
以浮选难处理金矿产焙砂为原料,试验氰化工艺提金效率可达55%,硫脲法提金效率可达60.34%,均较低。而试验氯化工艺时,研究出当盐酸加入量1.3倍(焙砂Fe理论耗量倍数)、氯化钠加入量90g/L、氯酸钠加入量为矿样量的10%,浸出时间6h和浸出温度85%时的浸金效率最佳可达87%。通过对氯化提金工艺进行简单热力学分析,得出增加盐酸和氯化钠的含量有利于氯酸钠浸金。  相似文献   

4.
一种新的提金工艺——硫脲炭浸提金新工艺,最近研制成功。 这项工艺与目前使用的直接优先浮选工艺相比较,在磨矿细度、药剂费用以及铜浮选指标相同条件下,金、银回收率可分别提高5%以上。混合精矿再磨后,进行硫脲炭浸提金,可产出48%左右的成品金,比氰化法增加一倍以上。该工艺除适用于一般金矿  相似文献   

5.
龙山金锑矿部分优先-混合浮选新工艺的研究与应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王文凡 《黄金》2005,26(1):37-40
细泥干扰与不同矿物在气泡上的“竞争吸附”是影响龙山金锑矿选矿指标提高的关键因素。通过采用分散矿泥、强力捕收措施及部分优先-混合浮选工艺,即先在弱碱性介质中选金,后在中性或弱酸性条件下选锑工艺,极大地改善了载金矿物的浮游效果,使金、锑回收率分别由工艺改造前的75%~78%和85%~88%提高到改造后的84%~85%和90%~93%,取得了明显的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  相似文献   

6.
细磨氰化浸金新工艺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研究了搅拌磨细磨氰化的浸金工艺,考察磨矿细度、液固比、氰化钠用量和助浸剂对金浸出率的影响。与常规氰化浸金工艺相比,细磨氰化法浸金大大缩短了浸出时间,降低氰化钠用量60%,金浸出率提高10%,效果十分显著。  相似文献   

7.
搅拌磨机械化学氰化浸金新工艺的研究   总被引:8,自引:3,他引:5  
杨华明  邱冠周 《黄金》1998,19(4):36-38
研究了搅拌磨机械化学氰化的浸金工艺,考察了磨矿细度、液固比、氰化钠用量和助浸剂对金浸出率的影响。结果表明,与常规氰化浸金工艺相比,机械化学氰化浸金大大缩短浸出时间,降低氰化钠用量60%,金浸出率提高10%,效果十分显著。  相似文献   

8.
添加亚硫酸钠焙烧-氰化提高金、银回收率的试验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薛光  任文生 《黄金》2006,27(2):33-35
进行了添加亚硫酸钠焙烧—氰化浸出金、银的工艺试验研究。试验结果表明,在矿样中加入1%~3%亚硫酸钠进行焙烧。可使焙烧一氰化工艺金、银的浸出率分别提高2%和25%以上。  相似文献   

9.
某难浸金精矿细菌预氧化工艺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郑存江  柏全金  熊英  林滨兰  胡建平 《黄金》2002,23(11):31-35
通过对陕西省某金矿难浸金精矿工艺矿物特性和细菌预氧化工艺的研究,说明了该金精矿为低砷低硫微细粒包裹型难浸金精矿,金精矿中金的直接氰化浸出率为35.3%,经过5d细菌预氧化后,金的氧化浸出率可达到92.5%。  相似文献   

10.
高硫含砷金精矿加碱焙烧—氰化浸出工艺的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温建康  阮仁满 《黄金》1996,17(9):34-37
本文对某高硫含砷金精矿进行了加碱焙烧-氰化浸出工艺的试验研究,取得了满意的结果。硫、砷固定率分别大于93%和96%,金氰化浸出率大于95%。与传统氧化焙烧-氰化浸出工艺相比,金浸出率基本相同。该工艺环境污染小,设备简单,投资小,易操作,具有发展。  相似文献   

11.
某微细粒浸染难选金矿石新工艺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某低品位金矿石类型低硫半氧化微细粒浸染,常规选矿方法难以回收其微细粒金.工艺矿物学显示其脉石包裹金占总金的23.05%,采用全泥氰化浸出、细磨浮选等工艺回收率低.试验结合工艺矿物学研究,采用超细磨技术,使连生体得到充分解离,联合全泥浸出提金工艺,得到了浸出率为94.33%的良好指标.与常规氰化浸出相比金浸出率提高了近25%.  相似文献   

12.
高硫含砷金精矿加碱焙烧-氰化浸出工艺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对某高硫含砷金精矿进行了加碱焙烧-氰化浸出工艺的试验研究,取得了满意的结果。硫、砷固定率分别大于93%和96%,金氰化浸出率大于95%。与传统氧化焙烧-氰化浸出工艺相比,金浸出率基本相同。该工艺环境污染小,设备简单,投资小,易操作,具有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13.
含铜金精矿焙烧—水浸—氰化提金工艺研究   总被引:6,自引:4,他引:2  
陈庆邦  聂晓军 《黄金》1998,19(1):39-41
对广东某金矿含铜金精矿焙烧-水浸-氰化提金工艺进行试验研究,试验结果证明工艺是成功的。Cu浸出率〉95%,金浸出率〉97%。  相似文献   

14.
薛光  于永江 《黄金》2005,26(5):34-37
提出了一种提高含砷铜金精矿焙烧-氰化工艺金、银、铜回收率的新方法。该方法是将金精矿加入硫化钠后进行焙烧预处理,可有效地提高金、银、铜的回收率。试验结果表明,金、银、铜的浸出率分别提高8.22%,57.43%,7.82%,且不影响制酸和电解铜工艺。  相似文献   

15.
漆正文  梁景晖 《黄金》1999,20(11):29-31
探讨了煤金团聚提取砂金过程中的影响因素,并获得了金回收率达95.53%,富集比达2300倍的较好指标。阐述了煤金团聚提金工艺是可以取代混汞,氰化的无毒提金工艺。  相似文献   

16.
某难浸金精矿预处理新工艺试验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介绍了某难浸金精矿预处理工艺试验研究,研究结果表明:不经预处理,该金精矿的氰化浸出率仅为56%;经预处理后,氰化金浸出率可达93%。该预处理工艺具有对环境污染小,投资少,易操作等特点。  相似文献   

17.
湖北某地高砷高硫金精矿固化焙烧—氰化浸出试验研究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对高砷高硫金精矿采用固化焙浇 氰化浸出工艺提取金,结果令人满意,固砷率大于94 % ,金的浸出率大于90 % 。该工艺具有环境污染小、设备简单、易操作、适用性强等特点,有着良好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8.
某地砂金煤金团聚提金试验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探讨了煤金团聚提取砂金过程中的影响因素,并获得了金回收率达95 .53 % ,富集比达2300 倍的较好指标。阐述了煤金团聚提金工艺是可以取代混汞、氰化的无毒提金工艺。  相似文献   

19.
高硫高砷金精矿细菌氧化-氰化浸金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细菌氧化-氰化浸金工艺处理高砷高硫金精矿,研究了不同矿石细度、矿浆浓度、细菌接种量、氧化温度、氧化时间和矿石硫、铁、砷的脱除率对金浸出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在矿浆浓度为10%,氧化温度为32℃,氧化时间10d条件下,金浸出率可达85.1%;矿石中铁、硫、砷的脱除率分别为70.5%,58.7%和41.1%时,金的浸出率高达87.7%。该工艺与常规直接全泥氰化浸出相比,金的浸出率明显提高。  相似文献   

20.
新疆哈图金矿矿石易浮选,难氰化浸出。金精矿直接氰化试验金浸出率仅为50%。采用细菌氧化-氰化提金工艺,金浸出率达到97.12%,试验指标较为理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