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62 毫秒
1.
城市公园是一个城市提供给市民和游人休闲交流的公共空间,城市公园环境设施作为承载人户外活动的物化形式之一,是连接人与环境的重要纽带,同时它又是城市形象的载体和城市文化的传播媒介。本文以城市公园环境设施为研究对象,分析梳理了城市公园环境设施设计的影响因素,希望能对不断发展的城市公园环境设施的理论与创作有所帮助。  相似文献   

2.
视觉设计视角下的城市空间环境设计策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当代城市环境中,"视觉设计"已经不仅仅是一种信息传播的媒介,视觉艺术已经突破了传统平面美术的束缚成为现代城市环境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是对空间环境再设计创造的重要表现手段。在现代空间环境中,形形色色的平面设计作品被不断的融入其间,已成为这个时代最明显的标记。文章从环境图形设计的含义入手,分析了城市空间环境新视觉设计的形式技巧,探索出城市空间环境和视觉设计整合发展的理论支撑。  相似文献   

3.
城市街道空间是城市进行环境设计的重点。随着时代的发展,城市公共设施的建设与人们的生活关系越来越紧密,街道设施的内容和形式越来越丰富。本文以设计师的角度从四个方面探讨了公共设施在街道环境空间中的设计与具体应用。  相似文献   

4.
交互式表达是公园景观设计的重要思路,将其应用于城市口袋公园的设计中,有利于丰富口袋公园的空间环境,提升人们的归属感和体验感。文章先从体验、参与、交流三个维度分析人与空间的交互关系,再简要探究城市口袋公园交互设计中应当遵守的地域性、人性化与艺术性原则,最后从知觉、行为与情感方面论述城市口袋公园设计中交互式表达的应用方法。  相似文献   

5.
"城市家具"指的是在城市公共空间中以满足人们进行户外活动需要为目的的用具。作为城市环境中不可或缺的整体化元素,"城市家具"并不是孤立存在的。本文介绍了"城市家具"在城市空间的地位和角色,试图从"城市家具"形态设计和城市空间整合的角度,为我国城市公共空间的设计提供一个新的视角。  相似文献   

6.
通过对字体在空间生态中与受众、环境的对话中进行设计特征分析,阐述字体设计在公共环境中的应用需置于空间生态观下进行设计与理解方能创作出人与环境相互融洽的公共空间环境。  相似文献   

7.
城市公共空间及其所代表的文化是城市文明建设的一个缩影,集中体现了城市的风貌、文化内涵和气质特色。城市环境设施作为人们在公共空间中活动的道具是城市环境营造中不可缺少的重要元素。环境设施不仅是将人、自然、社会三者紧密联系起来的纽带,同时也成为我们体现城市物质和精神的载体。  相似文献   

8.
城市广场在城市规划建设中具有特殊的地位。城市广场设计成败的关键因素就体现在广场家具的设计。本文以设计师的角度从人本、空间、材料三个方面探讨了广场家具在城市空间中的设计与具体应用。  相似文献   

9.
人的心理感受决定环境空间的设计形式,空间与行为是相辅相成的一对元素,从心理感受使用的意义上去考虑空间的创造,才能形成真正的宜居建筑空间;本文从人的心理、行为的特点出发,阐述办公空间的设计原则,从而创造出真正符合人们心愿的空间环境,达到理论指导实践的目的。  相似文献   

10.
城市内陆湖水域是城市珍贵的资源,也是城市人文精神的表现。城市内陆湖水域代表着一座城市的形象、文化及经济的发展水平。然而,目前很多城市内陆湖水域在设计规划中存在着诸多的安全隐患,影响着城市内陆湖水域的发展及人们的生命财产安全,并且对城市环境设计带来了一定的影响。文章认为,在城市环境设计中,应着重考虑城市内陆湖水域公共设施设计的安全性人文性及其视觉感受,并纳入到网络数字平台系统中,从而打造人性化视觉化的生态城市空间场所。文章对城市内陆湖水域公共安全设施进行分析,探究其对城市环境设计的现实与意义。  相似文献   

11.
中国生产陶瓷的地区众多,陶瓷类型多样,城市陶瓷雕塑与传统地域文化各具特色。当前我国产瓷区城市公共空间的场所精神缺失,城市陶瓷雕塑传承传统地域文化,受到审美倾向、空间环境、工艺技术等因素影响。城市陶瓷雕塑与地域文化的融合,对于城市文化及经济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文章从陶瓷本体语言、传统地域文化、城市空间环境三个方面探索陶瓷雕塑设计的方法。  相似文献   

12.
城市空间演化MAS建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林波  薛惠锋  蔡琳 《微计算机应用》2007,28(10):1092-1097
综述了MAS方法及其在城市仿真中的应用,重点利用MAS方法及机制对城市空间演化进行建模。模型中,选取城市空间中的家庭、工业企业和商业企业三类典型主体,对其影响城市空间演化的迁移、消亡、繁衍等具体行为进行了详细的模型设计,以此实现了城市空间中各类主体以及主体与环境间的交互作用。  相似文献   

13.
家具生活设计是一种适应现代生活的家居设计模式。家具与环境一体化、更衣与储存一体化的整体性生活储存空间的设计,要从人的行为、尺度、心理角度考虑,贯彻人性化设计原则,满足家居环境和人的生活方式的需要,使整体性生活储存空间与环境更协调,使人们的生活更舒适、办事更高效。  相似文献   

14.
导向标识系统在我们日常生活中是最常见最直观的城市空间元素。标识作为环境信息传达的载体,包含信息传达的有效性,设置的合理性与安全性几方面的内容。个性化设计已经是设计流行的趋势之一,标识系统的个性化即是在设计中注入的情感的、心理的、历史文化的、环境特色和谐的因素,从而使设计在发挥标识作用的同时,能给人带来或轻松愉快或亲切温馨或其他想不到的心理感受和体验。  相似文献   

15.
城市生态化公共设施设计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生态设计的理念要贯穿城市公共设施设计的始终,并深入每个人的心中。生态化的公共设施能够提升城市环境的整体质量并唤起人与自然之间天然的情感,沟通人与自然的关系,从而利于整个城市景观的可持续发展,进而促进人与环境的和谐共荣。  相似文献   

16.
失落空间是城市在现代化发展过程中"遗失"或"改变"的空间场所,无法被利用从而影响城市环境,导致土地资源浪费。而现代生活中公众对于生态环境和公共空间的需求越来越重视,口袋公园在恰好解决城市遗留空间问题的同时还可以激活绿色的生态空间。文章从失落空间入手,探究其与现代口袋公园的联系,寻求解决失落空间问题的方法,针对周边环境关系与口袋公园的重要意义,深入探究口袋公园的设计原则。  相似文献   

17.
城市广场是人们外部生活空间的重要组成部分,由于长期以来重视形式、功能分区与经济效益的设计思想,而忽视了使用者的行为、心理之需,造成了一些城市环境发展过程中的非人性倾向。文章从"以人为本"的层面和城市环境的变迁为原点,以环境与行为的研究为指导,从行为和需求两方面对城市环境展开探讨,试图阐明城市广场环境与人的行为、心理之间的互动关系。  相似文献   

18.
城市政务中心作为城市的名片,诠释着城市的意象。本文从当前政务中心景观设计中存在的问题入手,探讨了政务中心景观设计的原则,以永修县政务中心景观设计为例,通过对其设计主题、景观布局、交通、开放空间及重要节点进行分析,从用地及周边环境出发,结合地域文化环境特征,将"海昏八景"融入到设计中,创造人性化的空间环境,塑造庄重、简洁、开放、亲民的形象,向人们展示行政与亲民相结合并具有独特魅力的地方特色的开放空间。  相似文献   

19.
空间的最终形态是环境设计的目的和结果,形态的创造与构成与人的心理和生理有着密切的关系。本文通过对人在形态心理方面的多方的研究和剖析,指出了人的心理和生理特点对空间形态创建的诸多影响和形态形成的相关因素。另一方面为空间形态的设计提供科学的理论依据,并重视形态设计的视觉冲击力和心理感受力,从而更好在空间造型中控制形态的表现尺度。  相似文献   

20.
环境艺术是空间的艺术,是以人为主体的设计活动。在建筑的客观存在和人的主观感知双重作用下,环境艺术不仅仅是传统认识中的三维空间,而是加入了时间线索的四维空间。中国古代建筑很微妙的体现出这种时空观的概念。光和空间序列是创造四维空间的主要元素。设计师应理解和利用第四维空间的设计原理,创造出优质的环境艺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