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93 毫秒
1.
5G智慧校园业务场景中MEC分流方案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李伶  王华 《电信科学》2022,38(1):170-178
多接入边缘计算(multi-access edge computing,MEC)技术是5G关键技术之一,通过通信与计算技术融合,实现业务本地化及近距离部署。当前,5G智慧校园催生出诸多新的应用场景,其建设的关键是如何将用户数据分流至MEC平台,实现技术与业务的深度融合。首先,介绍了5G智慧校园整体架构;然后,阐述了3种本地分流技术及其优、缺点,探讨了智慧校园中校内资源访问、电子资源访问、智慧教学和校园安防监控4种业务场景分流方案的选择,以期为即将到来的5G智慧校园专网建设提供理论支撑。  相似文献   

2.
多接入边缘计算(multi-access edge computing,MEC)作为5G网络的核心差异能力,是电信运营商为企业客户打造5G专网的关键技术。随着5G MEC节点数量的增多,安全风险和安全防护方案等问题也日益受到关注。首先介绍了5G MEC系统架构,对其潜在安全风险进行了分析。在此基础上,提出了5G MEC系统安全能力部署架构和方案,并介绍部署案例。最后,针对目前边缘计算安全能力部署存在的问题与挑战进行了讨论,为后续研究开发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3.
多接入边缘计算(MEC)是5G演进的关键技术之一.作为运营商面向2B市场发展的关键抓手,5G MEC可以在靠近行业用户的移动网络边缘提供网络能力.主要介绍了5G MEC的网络特点与行业应用,分析5G MEC的网络能力、网络分流方案与安全方案.  相似文献   

4.
中国移动5G专网业务不断扩大,在智慧矿山、智慧工厂、智慧电力、智慧港口、智慧医院、智慧园区等多个行业实现了规模化复制,但5G专网网络管理存在业务节点分析监控手段缺乏、端到端关联定界定位手段不足、专网网络管理手段少、专网可视化分析手段缺乏等痛点,导致下沉属地化运维难、成本高,IT支撑手段少,客户业务质量监控、故障端到端智能定界能力弱等问题。文章通过融合小站NR软探针、独享边缘UPF软探针、终端软探针和MEC日志等边缘采集技术,实现数据不出园区,并研究多源数据融合技术与专网端到端分析模型,构建一套5G专网客户自管理系统,输出涵盖终端、无线、边缘核心、业务全过程云网边端融合的5G专网数据与应用,有效支撑5G专网的监控与分析,在5G专网客户自管理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5.
作为边缘计算与人工智能融合驱动的新模式,边缘智能已然渗透到各个行业。5G MEC作为运营商新型网络边缘的锚点,需要借助边缘智能来充分释放网络边缘价值。文章初步探讨网络边缘智能化需求,提出一种基于5G MEC的边缘智能优化架构,扩展了面向异构计算的弹性AI加速服务和自适应云边智能协同调度能力,从而实现了MEC平台运营智能化和AI能力服务化。  相似文献   

6.
周承书 《中国新通信》2024,(1):82-84+172
本文以某政务系统建设方案为例,结合5G专网安全性、低时延、高可靠,聚焦智慧政务办公。为了满足省内ToB业务蓬勃发展的势头,更好地支撑各行业垂直业务的接入需求,加大ToB边缘UPF及配套升级改造的建设势在必行。本文主要研究基于移动通信5G专网,建设“5G智慧政务”网络环境的技术实现方案。  相似文献   

7.
文章基于5G与MEC(边缘计算)对高校图书馆新一代网络规划进行探讨,研究高校图书馆可通过5G网络的新特性构建具有3种不同特点的5G图书馆专网并分析其特性。同时,文章展望了5G网络在高校图书馆读者服务、图书馆导览、沉浸式阅读、读者及安防管理方面的应用。  相似文献   

8.
鲁义轩 《通信世界》2017,(12):17-18
4月27日,“2017 MEC技术与发展峰会”在北京盛大召开.MEC(移动边缘计算)由国际标准组织ETSI提出,是基于5G演进架构、将基站与互联网业务深度融合的技术.经过几年的推进,目前业界已就MEC形成共识:MEC将是建设5G网络边缘云的普遍模式.  相似文献   

9.
针对5G+工业互联网隔离方案,行业调研统计数据显示5G+工业互联网在5G 2B应用中占比较大,用户对网络安全尤为关注,特别是公网专网如何有效隔离。首先通过对目前5G ToB专网网络架构进行分析,从终端、网络、边缘MEC、企业私有云、运维管理5个方面分别分析网络存在的风险。其次针对网络侧存在的风险,为满足用户相关安全要求,提出通过无线基站广播新PLMN、TAI+PCF白名单、TAI+切片三种隔离方案并进行可操作性分析,对TAI+切片方案进行了重点阐述。最后通过某工厂5G+工业互联网实际案例对TAI+切片方案进行了验证,得出在现阶段该方案既满足公网专网隔离相关安全要求,同时具备可快速实施性的结论。  相似文献   

10.
MEC (Mobile Edge Computing,移动边缘计算)由国际标准组织ETSI(欧洲电信标准协会)提出,是基于5G演进架构、将基站与互联网业务深度融合的技术.经过几年的推进,目前关于MEC业界已经形成共识:MEC将是建设5G网络边缘云的普遍模式,或将成为5G业务发展的“试金石”.  相似文献   

11.
随着物联网和5G网络的快速发展,单纯依靠云计算的集中式数据处理方式将无法满足以物联网感知为背景的大规模数据处理需求。移动边缘计算(MEC)作为新兴计算范式,是云计算的有力补充。但MEC的开放特性加剧了其面临的非授权访问、敏感数据泄露、网络攻击等安全风险。文章基于MEC在5G网络环境中面临的安全风险,结合MEC网络基础支撑统一化、能力服务化、流程编排化等特点,提出移动边缘计算网络安全防护方案,突破安全功能高效虚拟化、安全云服务联动、安全服务动态编排、安全功能自适应部署与协同调度、态势感知和高级威胁检测等技术瓶颈,形成移动边缘计算网络安全纵深防御体系,对于推进移动通信网络信息安全建设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2.
在5G+新基建的移动互联网时代,一切依托于5G技术、移动通信网络、边缘技术等业务或行业,均获得了新的生机。文章基于5G技术,借助MEC网元,充分利用5G的高可靠性、低时延、高带宽等特性,构建了集边缘云和核心云于一体的5G边云协同平台。文章所给出的接口设计,主要应用于5G边云协同平台的内部通信,该平台服务于车联网、飞联网和物联网等,为5G自动驾驶提供支撑服务。  相似文献   

13.
MEC被广泛应用于CDN边缘下沉解决方案中,利用MEC实现CDN边缘部署,提升CDN应用的服务质量。首先,总结并分析了CDN技术演进历程及未来发展趋势;然后,提出了5G网络场景下MEC与CDN融合体系架构设计方案,所提方案具有MEC与CDN管理层解耦的特点,支持MEC-vCDN集群与传统CDN集群兼容并存;最后,搭建了MEC-vCDN模块及5G网络模块,测试了方案中各模块的功能。  相似文献   

14.
姜鹏  顾红芳 《长江信息通信》2021,34(3):204-206,210
伴随着5G技术的快速发展,5G将激发物联网、边缘计算、人工智能等领域产生大量应用场景落地,边缘计算成为业界关注的热点。边缘云网络是承载边缘计算、各类核心网虚拟化网元以及各类第三方应用程序(APP)的基础设施层,其建设是5G业务顺利开展的基础。文章分析5G业务需求,提出边缘云网络需要具有高安全性、低时延以及低成本的特征。详细介绍了边缘云网络建设主要采用的两种方案,即传统组网方案和SDN组网方案。探讨不同规模的边缘云网络所采用的组网建设方案,满足5G业务稳定承载和多样化的需求。  相似文献   

15.
随着5G这一新兴业务的不断发展,对于网络边缘处理而言需要面对更多的数据信息。而对于这一时代下的新挑战,中国联通则是通过建设MEC边缘云平台,进一步提升各项业务能力,提升品牌市场竞争力。基于此,文章分析了MEC边缘云平台及其建设流程,并深入探讨了对应的应用场景,仅供参考。  相似文献   

16.
随着国内5G建设浪潮如火如荼地展开,业界视角越来越关注面向2B市场的5G专网建设.文章结合3GPP R16规范和国内2B项目实践,基于5G专网标准和通用5G SA网络,从客户对专网建设的几大需求,如独享资源且低成本、专网和公网充分融合、简化网络运维等角度,探讨如何构建多种专网方案.然后文章对多种专网方案,从诸如升级改造...  相似文献   

17.
移动/多接入边缘计算( MEC)技术通过将计算存储能力与业务服务能力向网络边缘迁移,使应用、服务和内容可以实现本地化、近距离、分布式部署,从而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 5G 增强移动宽带、低时延高可靠以及大规模机器通信类终端连接等场景的业务需求。本文在分析 MEC 技术在LTE网络中的应用方案以及对于 5G 网络的价值与意义的基础上,给出了 5G MEC 部署方案以及MEC关键技术的方案。  相似文献   

18.
2019年9月,中国联通与中国电信发布关于5G网络共建共享合作的公告,双方划分了各自5G承建区,由承建方完成5G网络的建设,提供给非承建方进行网络共享。目前5G承载网完成了本地网核心层的互联互通,可以较好地满足toC(面向消费者)业务,但是如何承载toB(面向商企)业务,则暂未形成明确正式的方案,由于不同的toB业务会有不同的MEC(多接入边缘计算)部署模式,本文将分析在不同MEC部署模式下5G承载方案的对比,形成建议的优选方案。  相似文献   

19.
本文介绍了基于5G边缘计算架构的4K云编辑系统,系统利用5G+边缘计算的高带宽、低时延特性,将非编软件部署在MEC边缘计算节点下,采编人员借助于5G背包将现场拍摄的超高清节目素材传输到边缘计算节点下的云非编系统,同时现场采编人员通过5G网络,采用轻量化的终端连接到部署在5G边缘计算节点上的云编辑系统实现基于现场的超高清视频编辑、渲染、打包、发布等操作,提升了超高清节目制作的实时性和便捷性。  相似文献   

20.
《中兴通讯技术》2020,(3):27-30
在业界云边协同应用场景和云边协同通用参考框架基础上提出移动边缘计算(MEC)云边协同参考架构,分析了狭义MEC与广义MEC的云边协同不同点,具体给出MEC边缘网络服务、边缘运营管理、云边平台服务、云边业务应用4大类的协同,为运营商的5G MEC云边协同发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