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异基因外周血干细胞移植是多种血液系统恶性疾病和遗传性疾病的有效治疗方法,对于无HLA全相合同胞的患者,非血缘供者是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的重要来源之一。尤其近年来国际国内骨髓供体登记处的迅速扩容和有效协作,HLA高分辨率基因学配型技术的进展,使得非血缘异基因外周血干细胞移植术日益成为另一个重要的移植选择。本科室自2003年8月率先在重庆市开展非血缘异基因外周血干细胞移植术,  相似文献   

2.
回顾性分析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Allo-HSCT)治疗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MDS)的适应证、治疗时机、移植物的选择、移植预处理方案的选择和移植疗效.22例患者中21例获得造血重建,1例非血缘脐血移植(UCBT)未获得植入的成人患者,于非血缘脐血移植(UCBT)后38 d进行母亲HLA4/6相合的外周血联合骨髓造血干细胞移植解救治疗获得植入.22例中死亡3例,无1例复发.MDS患者何时进行Allo-HSCT需依据国际预后积分系统(IPSS )对患者分组,评分属于高危组的患者宜在疾病确诊后尽早进行移植,而低危组的患者可在其他药物治疗效果不佳的时候进行;不仅可选择血缘关系的骨髓移植(BMT)和外周血造血干细胞移植(PBSCT),也可进行非血缘人类白细胞共同抗原(HLA)不全相合的UCBT;移植预处理如采用减低强度的方案(RIC)并不影响移植效果.  相似文献   

3.
回顾性分析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Allo-HSCT)治疗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MDS)的适应证、治疗时机、移植物的选择、移植预处理方案的选择和移植疗效。22例患者中21例获得造血重建,1例非血缘脐血移植(UCBT)未获得植入的成人患者,于非血缘脐血移植(UCBT)后38 d进行母亲HLA4/6相合的外周血联合骨髓造血干细胞移植解救治疗获得植入。22例中死亡3例,无1例复发。MDS患者何时进行Allo-HSCT需依据国际预后积分系统(IPSS)对患者分组,评分属于高危组的患者宜在疾病确诊后尽早进行移植,而低危组的患者可在其他药物治疗效果不佳的时候进行;不仅可选择血缘关系的骨髓移植(BMT)和外周血造血干细胞移植(PBSCT),也可进行非血缘人类白细胞共同抗原(HLA)不全相合的UCBT;移植预处理如采用减低强度的方案(RIC)并不影响移植效果。  相似文献   

4.
目的 确保重庆市首例ABO血型主次不和非血缘异基因外周血干细胞移植(URD-PBSCT)治疗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成功.方法 对接受ABO血型主次不和非血缘异基因外周血干细胞移植患者的植入效果、血型转换,以及移植近远期并发症进行观察和综合分析.结果 患者造血迅速重建,中性粒细胞> 0.5×109/L、血小板> 20×109/L的时间分别为 11d、 16d;移植 20d血型鉴定可检出供者血型(B型红细胞),之后B型红细胞比例逐渐增高,至移植 73d全部转换为B型红细胞;血清抗A凝集素逐渐升高,抗B凝集素逐渐下降直至完全消失.经STR复检证实患者造血为供者型.移植过程中未见移植物抗宿主病(GVHD)、肝静脉闭塞病(VOD)等严重并发症;移植后复查骨髓提示持续完全缓解.结论 ABO血型主次不合非血缘异基因外周血造血干细胞移植治疗血液病疗效肯定.  相似文献   

5.
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55例GVHD的临床观察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 探索异基因造血干细胞GVHD的有效防治方法.方法 异基因移植患者55例,慢性粒细胞白血病(CML)30例,急性髓系白血病(ALM)12例,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ALL)11例,急性混合细胞白血病(MAL)2例.同胞间人类白细胞抗原(HLA)全相合移植45例,非血缘异基因移植7例,HLA半相合移植3例.43例患者采用MMF、CsA联合短程MTX方案.12例患者采用MMF、CsA、短程MTX联合ATG方案.结果 所有患者造血均顺利重建,12例(21.1%)发生Ⅰ~Ⅱ度aGVHD;11例(20%)发生cGVHD,局限型8例,广泛型3例.aGVHD和广泛型cGVHD经甲强龙冲击治疗后均得到控制.结论 MMF、CsA、MTX、ATG三联方案能有效控制同胞间HLA全相合移植的aGVHD,加用ATG能理想的预防同胞间HLA半相合移植和非血缘异基因移植aGVHD的发生.  相似文献   

6.
近年来,随着血液学及相关领域基础和临床研究的不断发展,造血干细胞移植(HSCT)已成为治疗恶性血液病的有效手段.但人白细胞抗原(HLA)配型相合的血缘相关供者来源不足,极大限制了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Allo-HSCT)的应用[1].无关供体异基因外周造血干细胞(URD-PBSCT)作为造血干细胞移植供体来源的补充,已成为拯救恶性血液病患者生命的一种治疗方法.但由于必须采用较强的预处理方案,故移植后也需应用强免疫抑制剂,移植后相关并发症较高.肺部感染是无关供体异基因外周血造血干细胞移植术中及术后的主要并发症之一.我科2008年5月~2010年3月共实行URD-PBSCT 35例,其中10例发生不同程度的肺部感染.现将护理体会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ABO血型不合异基因外周血干细胞移植后纯红细胞再生障碍性贫血(PRCA)的治疗.方法:3例HLA配型完全相合、ABO血型主要不合的患者进行同胞异基因外周血干细胞移植获得成功,但移植后均出现PRCA.1例经大剂量激素联合大剂量丙种球蛋白治疗,2例经大剂量激素联合血浆置换治疗.结果:3例血型均转为供者血型.血色素逐渐恢复正常,红系造血恢复.结论:大剂量激素联合血浆置换或大剂量丙种球蛋白是治疗ABO血型不合的异基因外周血干细胞移植后PRCA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非血缘供者异基因外周血造血干细胞移植治疗白血病的疗效、造血重建、并发症及长期生存情况.方法 采用非血缘人类白细胞抗原(HLA)配型相合的外周血造血干细胞对37例急慢性白血病患者进行移植.预处理方案为白消安(马利兰)、环磷酰胺联合阿糖胞苷(BU/CY/Ara-c)或环磷酰胺联合全身放疗及阿糖胞苷(CY/TBI/Ara-c).急性移植物抗宿主病(aGVHD)预防措施:采用环孢素A(CsA)、甲氨蝶呤(MTX)、抗胸腺细胞球蛋白(ATG)、霉酚酸酯(MMF)方案.输注非血缘供者异基因外周血造血干细胞的有核细胞中位数为9.42(4.33~16.00)×108/kg(受者体质量),CD+34细胞中位数为6.76(1.06~20.00)×106/kg(受者体质量).结果 35例获造血重建,经血型、性染色体、DNA多态性监测证实植活,2例植入失败.中性粒细胞计数>0.5×109/L的时间为10~26 d,中位时间为15.8 d;血小板计数>20×109/L的时间为10~77 d,中位时间为19.6 d.Ⅰ~Ⅱ度aGVHD发生率为32%(12/37),Ⅲ度aGVHD发生率为5%(2/37),无Ⅳ度aGVHD发生;cGVHD发生率为24%(9/37).随访1.5~90.0个月,30例存活,7例死亡,其中2例因植入失败死亡.结论 非血缘供者异基因外周血造血干细胞移植是治疗急慢性白血病安全有效的方法,可使大部分白血病患者长期无病存活.  相似文献   

9.
造血干细胞移植(HSCT)已成为治疗多种血液病、某些恶性实体肿瘤、部分遗传性疾病、重症免疫缺陷等疾病的最有效措施之一。骨髓、外周血和脐血是造血干细胞的三大来源。但异基因骨髓移植(allo—BMT)或外周血干细胞移植(allo-PBSCT)受HLA匹配供者来源的限制,自体造血干细胞移植又受到干细胞体外净化等问题的困扰,而脐血造血干细胞因其广泛的来源、较强的增殖分化能力及较弱的免疫原性而日益受到重视。  相似文献   

10.
目的分析非血缘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术后的死亡原因。方法对45例接受非血缘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治疗的恶性血液病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随访结束时,生存25例,死亡20例,预期3年总生存(OS)和无病生存(DFS)率分别为55.6%和48.8%;死亡原因分别为疾病复发7例,急性移植物抗宿主病(GVHD)3例,肺部真菌感染5例,间质性肺炎5例。结论疾病复发、感染、间质性肺炎及GVHD是非血缘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的主要死因。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非血缘性(无关供者)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治疗白血病。方法HLA配型不相合非血缘脐血移植治疗儿童白血病3例(ALL,CR2),无关供者异基因外周血造血干细胞移植治疗成人白血病1例(M6,NR),输入的脐血有核细胞(4.98~6.68)×107.kg-1,CD34+(2.24~4.93)×105.kg-1。输入的外周血的单个核细胞7.04×108.kg-1,CD34+1.08×106.kg-l。预处理主要为:阿糖胞苷,马利兰,环磷酰胺,甲基环已亚硝脲,抗胸腺细胞球蛋白。结果4例患者完全植入,+15~+25天白细胞(WBC)>1.0×109L-1,+35天~+51天血小板(PLT)>20×109L-1。例1移植后+12及+51天出现可疑为急性GVHDI度,例4于+16天出现肝静脉闭塞综合征(轻型)(VOD),+17天出现急性消化道GVHDI度,+30天出现出血性膀胱炎(HC),例2于移植后六个月复发,放弃治疗而死亡。余3例正常生活或工作。结论无关供者或对于HLA不相合的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是治疗白血病的有效方法,且可以是安全、可行的。  相似文献   

12.
造血干细胞移植(HSCT)是治愈血液系统恶性肿瘤的重要方法[1-3],异基因骨髓或外周血造血干细胞移植需要严格的HLA配型,否则,会导致严重的移植物抗宿主病(GVHD)而使移植失败[4];自体造血干细胞移植虽无GVHD的发生,但原发病复发的机会较高[4]。脐带血造血干细胞移植(CBT)是近年来应用的新的移植方法,由于脐带血中含有丰富的造血干细胞,因此,移植后能重建造血和免疫功能,从而达到治愈疾病的目的。此外,脐带血中的T淋巴细胞不成熟,对异基因组织细胞的耐受性较好,无需严格的HLA配型,且脐带血来源广泛,因此,特别适合于儿童移植[5-8]。最近…  相似文献   

13.
人类白细胞抗原不完全相合的异基因外周血干细胞移植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杜鹃  陈宝安 《医学研究生学报》2004,17(5):461-463,467
异基因外周血干细胞移植(Allo—PBSCT)是目前治疗恶性血液病最有效的方法。该作者综述了能为临床所接受的人类白细胞抗原(HLA)不完全相合的移植配型要求,以及从预处理、动员、干细胞体外处理、加强免疫重建、移植失败的处理等来提高HLA不全相合的植入率。  相似文献   

14.
造血干细胞(HSC)在治疗白血病、恶性肿瘤、重症非恶性血液系统疾病以及某些遗传性疾病中有肯定的疗效,是某些白血病和恶性淋巴瘤的唯一根治手段[1].HSC移植包括异基因骨髓移植(Allo-BMT)、自体骨髓移植(Auto-BMT)、外周血干细胞移植(PBSCT)及脐带血(UCB)移植.但不论是异基因或自体骨髓移植,还是外周血干细胞移植,都存在一些不足,而UCB移植则可以弥补这些不足.1972年,Ende等首次报道1例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ALL)患者进行小量血型相合的UCB输注后获得短期植入.尽管未广泛应用于临床,但为UCB移植奠定了一定的临床基础.1988年,法国医生Gluckman等[2]首先应用HLA相同的同胞UCB干细胞移植治疗范科尼(Fanconi)贫血患儿获得成功.近年来,很多学者对UCB干细胞移植进行了广泛的研究.UCB干细胞不仅可以替代骨髓HSC,甚至在一些方面更优于骨髓HSC而被临床所认可.本文就此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15.
温建芸  吴学东 《广东医学》2014,35(15):2464-2466
地中海贫血(简称地贫)是世界上最常见的遗传性血液病之一,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HSCT)是目前根治重型β-地贫唯一的治疗方法,通过HSCT治疗的重型β-地贫患者的生活质量明显高于传统输血和去铁治疗的患者.造血干细胞移植应作为有人类白细胞抗原(HLA)相合的同胞供者的重型β-地贫患者首选治疗方案.对于无HLA全相合的同胞供者的重型地贫患者,可选择其他来源的造血干细胞.自1988年Gluckman等对1例Fanconi贫血患者成功实施首例HLA全相合同胞脐血移植(CBT)以来,CBT得到迅速发展,全世界以脐血作为造血干细胞(HSC)代替骨髓供体移植逐年增加,脐带血HSC已成为HLA不全相合血缘或非血缘HSC供体的新来源[1].  相似文献   

16.
上海市红十字会在近日举行的“非血缘关系外周血干细胞移植在沪获得成功”的新闻发布会上宣布:长海医院血液科王建民教授主持的课题组,继1997年国内首例同胞兄妹HLA不全相合异基因外周血造血干细胞移植成功之后,目前成功开展了我国第二、第三例非血缘关系外周血造血干细胞移植治疗白血病。上海市红十字会谢丽娟会长,袁惠章常务副会长,第二军医大学吴灿副校长,肝胆外科医院院长吴孟超院士,长海医院黄伟灿院长,邱长荣政委等领导和20多家新闻单位的记者出席了会议。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CD25单克隆抗体(巴利昔单抗)在HLA全相合同胞供者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对3例白血病患者进行HLA全相合同胞供者异基因外周血造血干细胞移植,应用巴利昔单抗预防aGVHD,增加了造血干细胞输入剂量,观察造血重建和aGVHD情况。结果:3例患者均顺利重建造血,红系恢复明显加快,无1例需要输血,无1例病人发生感染。3例均发生Ⅰ-Ⅱ度aGVHD,无严重aGVHD发生。结论:巴利昔单抗在HLA全相合同胞供者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中的应用是可行的,值得进一步加大病例数进行研究。  相似文献   

18.
首例异基因非清髓性外周血干细胞移植治疗转移性乳腺癌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探索转移性乳腺癌的治疗新方法。方法:异基因非清髓性外周血干细胞移植。结果:移植过程顺利,供者干细胞植入成功,转移病灶明显缩小。结论:异基因非清髓性外周血干细胞移植可选择性地应用于晚期乳腺癌的治疗。  相似文献   

19.
移植物抗宿主病(GVHD)仍是目前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的主要并发症和死亡原因,是跨越HLA不合造血干细胞移植的主要障碍[1 3] 。国外学者多采用体外去除T细胞的方法来减少GVHD的发生率,从而保证HLA不合移植的顺利实施[3] 。但T细胞去除后疾病复发、感染等并发症的增多使移植患者并没有因T细胞的去除而受益[1] 。最近,应用人重组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rhG CSF)动员的未去除T细胞的骨髓和/或外周血干细胞移植成功跨越HLA屏障的临床事实表明rhG CSF动员在诱导外周血T细胞免疫耐受的同时可能也改变了骨髓T细胞的免疫状态[4、5] 。关于…  相似文献   

20.
<正>造血干细胞移植治疗某些恶性和非恶性血,可以达到临床痊愈,是现代医学发展的重要里。造血干细胞移植可分为骨髓移植(BMT)、外干细胞移植(PBSCT)和脐血干细胞移植,按照干细胞来自患者自身与否又可分为自体移植、因移植和异基因移植,而造血干细胞移植的成取决于人类白细胞抗原(HLA)的配型。由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