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78 毫秒
1.
2.
3.
本文采用还原一冶炼法,试样经王水溶解弃沉淀,亚硝酸钠还原,采用直接用溶剂和相当量的试金铅共熔,生成铅金合金,用铁模使合金与熔渣分离。根据铅在强热下能被磷酸钙所吸收的原理,900℃下吹灰除铅,称重。  相似文献   

4.
金—金试剂—DDMAA络合体系显色反应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薛光 《化学试剂》1989,11(3):180-182
研究了金-金试剂-DDMAA 络合体系的显色反应。研究表明,体系显色反应的最佳酸度为 pH4.5~5.6。在 DDMAA 存在下,络合物的组成比为金∶金试剂=1∶4。络合体系的表观摩尔吸光系数ε=1.43×10~3。金量在0~12.5μg/25ml 范围内符合比尔定律。采用 TBP-泡沫塑料富集分离干扰元素,一般元素的存在不干扰测定。用以测定地质样品中的金,结果满意。  相似文献   

5.
低品位金生产氰化金钾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了氯化金钾生产新工艺,当提高沉淀雷金的PH值,加入适当的螯合剂并严格控制KCN加量时,能有效地除去低品位金中的杂质,生产符合英国BS5658:1979标准的氰化金钾。  相似文献   

6.
7.
金在试样当中通常显示出单质状态,并且分布不均,故而,若想确保分析结果准确性,首先试样细度应不大于0.074mm,均匀性应满足要求.针对金精矿当中含硫、砷、碳进行实验分析,对样品进行分段焙烧来消除干扰,使准确度、精密度明显提升,从而满足检测要求.  相似文献   

8.
采用氢醌分取法测定载金炭,可加大载金炭试样的称取量,从而提高试样的代表性。试样经高温灼烧除炭后,加1:1王水5毫升,于水浴锅上加热,将金完全溶解。然后转至100毫升容量瓶,用蒸馏水定容。视炭样品位高低,用移液管分取1-5毫升于瓷坩锅中,用氢醌标准溶液滴定金的含量。滴定时采用微量滴定管,以便降低滴定误差,该方法对于分析较高品位的载金炭样,准确可靠,易于操作。  相似文献   

9.
电连接器镀金工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池建明  王丽娟 《电镀与涂饰》2002,21(5):34-36,50
金镀层具有优良的各项性能,采用合金化镀金可进一步提高镀金层的硬度和耐磨性。本文介绍了镀金工艺的分类,比较了几种常用镀金工艺如金钴、金镍和金铁合金的特点及应用。  相似文献   

10.
11.
金配合物中析出金机理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郑大中  郑若锋 《化学世界》1996,37(3):129-134
评述了从若干金配合物中析出单质金的机理和条件。提出了一些比较符合实际的见解和观点。  相似文献   

12.
应用兔疫金银染色法(IGSS)、使用不同的第Ⅰ抗体,自制胶体金标记的第Ⅱ抗体,如金标羊抗兔IgG(SARG)、金标羊抗鼠IgG(SAMG)及金标蛋白A(PAG)等,检测石蜡切片中的流行性出血热病毒(EHFV)、乙型脑炎病毒(JBEV)和乙肝病毒的表面抗原(HBs Ag)和核心抗原(HBc Ag)等,均获得满意的结果。该法特异性强、敏感度高、制备简单、无毒性、经济实用,仅用普通光学显微镜即可判定结果。  相似文献   

13.
金催化剂采用王水分解定容后,经试验,取适量金催化剂溶液经活性炭分离富集、然后灼烧灰化,采用氢醌法滴定,对其已有的测量方法进行改进与讨论,建立了一套快速测定金催化剂中高含量金的方法。此方法快速准确,精密度在1.8%~3.39%,金的加标回收率在97%~102%。  相似文献   

14.
论述了样品直接称取湿态样灰化、酸溶分解、加还原剂富集分离出海绵金,用火焰原子吸收光谱法测定金的含量,通过对影响测定结果的各种实验因素进行筛选,确定最佳测定条件,消除活性炭吸附金的不均匀性所引起的偏差。结果表明:通过加大称样量等方式,测定栽金炭中的金,其相对标准偏差小于1%,加入标准物质回收率为99.8%~100.5%。该方法与经典火试金法对比,测定结果完全符合。  相似文献   

15.
为考察碱性硫脲体系对不同类型金矿浸出的适应性,选用理化性质不同的6种含金物料,分析了其化学组成及矿物物相,并对其浸出行为进行了研究. 结果表明,稳定剂Na2SO3和Na2SiO3大大降低了碱性硫脲的分解率,随稳定剂浓度的增大,硫脲分解率逐渐降低;而且Na2SiO3对碱性硫脲的稳定效果明显优于Na2SO3,当Na2SiO3浓度为0.3 mol/L时,硫脲的分解率由72.5%降至33.8%. 铁氰化钾为适合碱性硫脲浸金的温和氧化剂. 碱性硫脲体系中金矿物浸出前后物相基本无变化. 所选择的金矿物中均含有大量耗碱物质,使溶液的pH值由12.5很快降至中性,但稳定剂Na2SiO3能维持体系的pH值在12左右,有利于浸出过程的进行. 碱性硫脲体系中伴生金属浸出率小于0.1%,浸金具有显著的选择性. 碱性硫脲体系适合浸出经预处理的物相主要为SiO2的氧化矿,浸金率高达82.68%,为碱性硫脲成功应用于黄金工业生产提供了一定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6.
提高仿金电镀层抗变色能力的试验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前言近年来,人们在光亮镍(或光亮铜)上再镀一层黄铜使镀层的颜色显得光彩夺目,改变了传统黄铜得到镀层色泽暗淡的弱点,从而标志着这一古老工艺跨入了新时代目前,国内对仿金电镀配方研究较多,诸如焦磷酸盐镀液;各种中、低、高氰镀液;HEDP镀液等,其中以中氰仿金镀液应用最广,但是,目前仿金电镀还存在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其中主要是镀层抗变色能力差。本文从镀液,钝化液和涂料配方入手,通过硫化氢气体的腐蚀试验,进行分析,对比,确定了较佳镀液配方,  相似文献   

17.
矿石中氰化堆浸提金若干问题的研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论述了矿石浸法提金的可行性论证的重要性。点评了氰化溶金机理,研讨了工艺中的若干问题。  相似文献   

18.
19.
以金为阳极、石墨为阴极、饱和甘汞电极为参比电极、盐酸溶液为电解质,采用离子膜电解法制备了氯金酸。探究了制备过程中金的阳极行为以及实验条件氯离子浓度、pH、双氧水含量对制备过程的影响,并对反应机理进行了分析探究。结果表明:实验所得样品化学式为HAuCl4.4H2O,实验过程中基本上无金的损失,产率可达94%以上;电化学测试表明,金被电解为Au3+发生在0.8-1.3V之间,致钝电压为1.3V;在pH为1.0的情况下最佳制备条件为电解电压1.25V,双氧水加入量5mmol,;在电解过程中减小电解液pH、增大电解液中氯离子浓度可以促进金的电解,此外峰电位随着pH的减小而降低;奈奎斯特图表明制备过程受电荷转移与扩散混合控制,随着溶液中Cl-浓度的增大与双氧水的加入,扩散控制影响减弱由混合控制向电荷转移控制过渡。与传统工艺比较,隔膜电解法制备氯金酸具有无污染、易操作、安全性高、盐酸损失小等优点。关键词:氯金酸;电解法;金;盐酸中图分类号:TG146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1003-5214 (2020) 01-0000-00  相似文献   

20.
介绍了无氰电铸硬千足金的工艺流程,主要包括:制作模型,配制亚硫酸金溶液,电铸液开缸,电铸,脱除模型,除底镀层,执模,表面处理.从模型制作质量、亚硫酸金液制备、电铸沉积、执模、表面处理、废料提纯等方面分析了产生金耗的主要工艺环节,提出了相应的控制措施,并强调了加强管理是降低硬金电铸金耗的必然途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