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丹参穴位注射对股骨头缺血性坏死患者X线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观察丹参穴位注射治疗股骨头缺血性坏死的疗效.方法:将注射用丹参(冻干)用5mL生理盐水溶解,于股骨头缺血性坏死侧的环跳穴、居醪穴注射,每穴注射2.5mL,每周3次,连续治疗6个月.并与髓芯减压手术治疗相比较.结果:两种治疗方法均可以明显减轻股骨头缺血性坏死患者的疼痛症状,P<0.05,但丹参穴注明显优于髓芯减压,P<0.05.在髋关节活动度的改善上,髓芯减压组疗前疗后比较无明显改善,P>0.05,丹参穴注组在治疗3个月、6个月时均有明显改善,P<0.05;丹参穴注明显优于髓芯减压,P<0.05.X线表现丹参穴注优于髓芯减压,P<0.05.结论:丹参穴位注射可以明显减轻股骨头缺血性坏死患者的疼痛和髋关节活动度,在6个月时可以维持X线表现无恶化,部分病例有好了转.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丹参穴位注射治疗股骨头缺血性坏死的疗效.方法:将注射用丹参(冻干)用5 ml生理盐水溶解,于股骨头缺血性坏死侧的环跳穴、居髎穴注射,每穴注射2.5 ml,每周3次,连续治疗6个月.并与髓芯减压手术治疗相比较.结果:两种治疗方法均可以明显减轻股骨头缺血性坏死患者的疼痛症状,P<0.05,但丹参穴注明显优于髓芯减压,P<0.05.在生活能力评分上髓芯减压组疗前疗后无明显改善,P>0.05,丹参穴注组有明显改善,P<0.05.X线表现丹参穴注优于髓芯减压,P<0.05.结论:丹参穴位注射可以明显减轻股骨头缺血性坏死患者的疼痛并改善其生活能力,在6个月时可以维持X线表现无恶化,部分病例有好转.  相似文献   

3.
髓芯减压术结合中药治疗股骨头缺血性坏死的临床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计髓芯减压术结合中药治疗股骨头缺血性坏死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将65例80髋分为两组,单用髓芯减压术治疗为对照组,髓芯减压术结合中药治疗为治疗组,对其接受治疗的Fieat Ⅰ-Ⅲ期股骨头缺血性坏死进行回顾性研究.结果:两组术后均随访6-36个月,其中对照组治愈3髋,治愈率为11.5%,症状无变化8髋,总有效率为69.2%;治疗组治愈18髋,治愈率为33.3%,症状无变化4髋,症状加重2髋,总有效率为88.9%.结论:与单用髓芯减压术对比,髓芯减压术结合中药治疗股骨头缺血性坏死疗效明显提高,治疗方法简单易行.  相似文献   

4.
目的 观察股骨头髓芯减压与动脉置管药物灌注介入治疗股骨头缺血性坏死临床疗效.方法 观察组采用股骨头髓芯减压并配合经动脉穿刺、中药丹参注射液灌注双介入治疗,对照组采用股骨头髓芯减压介入治疗;分别于治疗后3、6、12个月评效.结果 在股骨头髓芯减压治疗后,患者症状均得到有效改善,其中双介入观察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 采用双介入治疗股骨头缺血性坏死比单纯髓芯减压疗效更具优越性.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骨复生胶囊联合髓芯减压自体髂骨植骨术治疗早期股骨头坏死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4年1月至2020年6月诊断为股骨头坏死(ARCOⅡA~ⅢA期)的住院患者70例(83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每组35例,对照组采用髓芯减压自体髂骨植骨术治疗,观察组在其基础上口服骨复生胶囊6个月,观察两组在治疗12个月后的视觉模拟量表(VAS)评分、髋关节功能日本骨科协会(JOA)评分、国际骨循环学会(ARCO)分期影像学表现变化。结果:治疗12个月后两组患者VAS评分、髋关节功能JOA评分均有明显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观察组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ARCO分期影像学表现也均有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观察组改善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骨复生胶囊联合髓芯减压自体髂骨植骨术治疗早期股骨头坏死能显著提高髋关节功能评分,缓解髋关节疼痛,改善影像学特征,比单纯髓芯减压植骨术具有更好的临床效果。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益肾逐瘀汤结合微创髓芯减压植骨术治疗早期股骨头坏死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90例100髋股骨头坏死的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单纯给予微创髓芯减压植骨术治疗,治疗组给予益肾逐瘀汤结合微创髓芯减压植骨术治疗。分别用影像学与Harris髋关节评分进行对比。结果:随访1年,两组的影像学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两组的Harris髋关节评分术前较术后均有提高,但治疗组较为明显,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益肾逐瘀汤结合微创髓芯减压植骨术较单纯微创髓芯减压植骨术治疗效果优势明显。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髓心减压配合丹参注射液动脉灌注治疗股骨头缺血性坏死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近年收治的86例早期股骨头坏死的患者为研究对象,分为观察组50例和对照组36例,对照组单纯采用髓心减压术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采用seldinger法技术经股动脉穿刺,注入丹参注射液40 mL,3周1次,治疗2次,于治疗后6个月常规双髋正、蛙位X射线摄片、MRI及髋关节功能检查(Harris髋关节功能评分)评价两组患者的疗效,并比较两组患者的疼痛、关节活动度评分。结果:治疗后6个月观察组Harris髋关节功能评分、优良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在疼痛、关节活动度方面均有改善,与治疗前比较(P<0.05)。但观察组改善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丹参注射液动脉灌注联合髓心减压术治疗股骨头缺血性坏死能够起到提高疗效、显著改善关节功能的作用。  相似文献   

8.
中西医结合治疗早中期股骨头缺血性坏死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早中期股骨头缺血性坏死的治疗作用.方法:采用髓芯减压法手术配合中医综合治疗早中期股骨头坏死48例(治疗组),并与用髓芯减压法手术治疗的22例(对照组)进行对照观察.结果:总有效率治疗组为91.7%,对照组为72.7%;治疗组在总有效率、改善髋关节功能方面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能改善患者的髋关节功能,对股骨头缺血性坏死具有确切的治疗作用.  相似文献   

9.
中药配合髓芯减压术治疗早期股骨头缺血性坏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应用中药配合髓芯减压术治疗早期股骨头缺血性坏死的临床疗效。方法:68例(82髋)Ⅰ、Ⅱ期股骨头缺血性坏死患者,行髓芯减压术后应用中药扶元荣骨汤治疗,3月为1疗程。结果:治愈35髋,显效22髋,好转18髋,无效7髋,总有效率91.46%。结论:中药配合髓芯减压术是治疗早期股骨头缺血性坏死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0.
李海音  徐佳  韩申 《四川中医》2011,(7):104-105
目的:探讨在髓芯减压基础上,应用骨髓干细胞移植配合中药治疗股骨头缺血性坏死的疗效。方法:在行髓芯减压的同时植入自体骨髓干细胞及自体髂骨,配合中药辨证施治。结果:本组14例20髋,按F icat分期:Ⅰ期12髋,Ⅱ期6髋,Ⅲ期2髋,经1年随访观察,患者髋关节功能明显改善。结论:本疗法安全,有效,对治疗早中期股骨头缺血性坏死是一种理想的选择。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口服补骨片加中药浴推拿治疗Ⅰ、Ⅱ期非创伤性股骨头坏死的髋关节生存率及临床疗效。方法选取Ⅰ、Ⅱ期非创伤性股骨头坏死94例,随机分为治疗组47例(57髋),对照组47例(59髋)。治疗组给予口服补骨片加中药浴推拿治疗,对照组给予口服补骨片治疗。2组病例均以ARCO分期法作为影像学分期标准,以髋关节手术作为观察终点进行生存率分析,用Harris评分系统进行临床疗效评价。结果治疗组髋关节生存率为88%,对照组髋关节生存率为86%,2组股骨头生存分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治疗组和对照组的Harris评分分别为(79.02±8.66)分和(73.17±8.88)分,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口服补骨片加中药浴推拿和单纯口服补骨片均可以提高股骨头的生存率,但前者在改善患者的髋关节疼痛、关节活动、行走及生活能力等方面更有效。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年龄因素对保守疗法治疗发育性髋关节脱位患儿股骨头坏死发生率的影响。方法:将68例(99髋)患儿根据患儿年龄大小分为≤12个月、13~15个月、≥16个月组3个年龄段。3个年龄段患儿均采用相同的保守治疗方法,统计治疗结果及股骨头坏死发生情况。结果:优良率12月以下患儿为93.75%,13~15个月以下患儿为81.48%,16个月以上患儿为70.00%。≤12个月年龄组与13~15个月年龄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13~15个月年龄组与≥16个月年龄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12个月年龄组与≥16个月年龄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99髋中出现股骨头缺血坏死41髋(41.4%,41/99),其中12个月以下患儿5髋(15.6%,5/32),13~15个月患儿18髋(66.7%,18/27),16个月以上患儿18髋(45.0%,18/40)。股骨头缺血坏死发生概率3个年龄段间两两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年龄因素与中西医结合治疗儿童发育性髋关节脱位后并发股骨头坏死发生率、治疗效果及脱位程度等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3.
目的 观察钽棒植入联合经股动脉骨髓基质干细胞灌注术治疗成人非创伤性股骨头坏死疗效并报告护理体会.方法 选取成人非创伤性股骨头坏死患者30例(40髋),采用多孔钽棒植入联合经股动脉骨髓基质干细胞灌注术治疗,术前术后予以适宜护理措施,通过临床指标、影像学指标及髋关节Harris评分对患者进行临床疗效评价.结果 28例(38髋)患者均获得随访,32髋关节疼痛有不同程度的缓解,20例行走间距延长,17例关节功能改善.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示股骨头血供较治疗前明显改善,X线摄片示27髋股骨头坏死区域未进展,MRI扫描示15髋股骨头坏死区可见部分骨质病变获得修复.随访髋关节Harris功能评分满意.结论 钽棒植入联合股动脉骨髓基质干细胞灌注治疗成人非创伤性股骨头坏死近期疗效满意.实施合理的护理措施,可以让患者更好地配合治疗,同时减少相关并发症发生,促进患者的康复.  相似文献   

14.
陈星  丁永利  赵明明 《新中医》2021,53(5):102-105
目的:观察肾痹汤联合玻璃酸钠治疗酒精性股骨头坏死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56例酒精性股骨头坏死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28例。对照组采用玻璃酸钠治疗,研究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采用肾痹汤治疗。比较2组临床疗效,检测治疗前后髋关节功能评分、血脂指标[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和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及血液流变学指标(血浆黏度、红细胞压积、全血黏度高切和全血黏度低切)]。结果:研究组优良率为92.86%,高于对照组71.4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2组疼痛、行走距离、关节活动度、生活能力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疼痛、行走距离、关节活动度、生活能力评分较治疗前升高,且研究组各项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2组全血黏度低切、血浆黏度、全血黏度高切、红细胞压积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全血黏度低切、血浆黏度、全血黏度高切、红细胞压积较治疗前降低,且研究组各项指标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2组HDL-C、LDL-C、TC、TG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HDL-C水平较治疗前升高,LDL-C、TC、TG水平较治疗前降低;且研究组HDL-C水平高于对照组,LDL-C、TC、TG水平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肾痹汤联合玻璃酸钠可改善酒精性股骨头坏死患者血液流变学指标和血脂水平,提高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髓芯减压并植骨配合二仙通痹丸治疗早中期股骨头坏死的临床疗效。方法:在坏死的股骨头上行髓芯减压后植入自身髂骨空心螺钉支撑配合二仙通痹丸(A组)和单纯行髓芯减压后植入自身髂骨空心螺钉支撑(B组),A组20例(35髋),B组20例(34髋),分别观察两组病例的髋关节活动度、行走能力、疼痛程度、X线影像学进展情况并进行评分及对比,以2个月为1个观察周期。结果:两种方法治疗后临床症状体征、X线表现均较治疗前明显改善,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髓芯减压并植骨配合二仙通痹丸对早中期股骨头坏死具有确切的治疗作用,能预防或延缓股骨头的塌陷,且有方法简单、操作方便、恢复快、费用少等优点。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根据中医辨证施治方法,应用骨络通胶囊治疗早期股骨头缺血性坏死病程的干预治疗的影响。方法:观察60例患者治疗前、后的疼痛程度、髋关节活动度、行走距离及生活能力等方面变化并进行分级评定。结果:该组患者疼痛程度、髋关节活动度、行走距离及生活能力在治疗前、后均有不同程度的改善;治疗前、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骨络通胶囊治疗早期股骨头缺血性坏死,具有肯定的疗效。  相似文献   

17.
《山东中医杂志》2016,(5):409-414
目的 :探讨带缝匠肌肌蒂髂骨瓣移植术配合中药辨证治疗早中期股骨头坏死的临床疗效。方法 :2010年9月至2013年9月,20例32髋股骨头坏死患者(ARCO分期Ⅱa-Ⅲa期)接受带缝匠肌肌蒂髂骨瓣移植术,男16例24髋,女4例8髋,年龄30~55岁,平均42.2岁;病程3个月~2年,平均6个月。其中激素型10例18髋,乙醇型8例12髋,创伤型2例2髋。取Smith-Petersen入路,于股骨头颈部开窗直视下清除坏死区死骨,取自体髂骨松质骨或异体松质骨填入股骨头并打压后将带缝匠肌肌蒂髂骨瓣移植于头颈开窗部。术后水平外展位牵引3周并限制负重至少3个月,同时根据辨证口服中药汤剂3个月。手术前后采用Harris评分进行髋关节功能状态评定,并于术后12个月进行百分法评定近期疗效,拍摄髋关节正蛙位X线观察股骨头坏死修复情况。结果:20例患者均得到随访,随访时间12~47个月,平均26个月,患者髋关节Harris评分由术前的(74.5±5.5)分增加至术后12个月的(84.5±6.9)分,末次随访Harris评分(86.0±7.3)分,与术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百分法评定结果为优16髋,良12髋,可4髋,差0髋,优良率87.5%;末次随访X线显示30髋股骨头内骨愈合良好,结构稳定,ARCO分期改善或无进展,2髋塌陷明显进展,分别为激素型和创伤型,塌陷髋关节术前ARCO分期均为Ⅲa期。结论:带缝匠肌肌蒂骨瓣移植术配合中药辨证治疗早中期股骨头坏死近期疗效较为满意。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缝匠肌骨瓣移植术结合股骨头坏死愈胶囊治疗股骨头坏死的近期疗效。方法:对32例早期股骨头坏死病例行缝匠肌骨瓣植骨术,术后给予服用股骨头坏死愈胶囊。结果:全部患者均获随访,平均随访17.6个月。短期内治疗效果均满意。远期疗效:优11髋,良18髋,可5髋,差2髋,优良率80.6%,有效率94.4%。结论:缝匠肌骨瓣结合补肾壮骨中药治疗早期股骨头坏死疗效确切,以缝匠肌骨瓣植入术为基础,给予股骨头坏死区强有力的生物力学及血供支持,结合股骨头坏死愈胶囊益气活血祛瘀止痛、补精益髓健骨的临床疗效,可提高患者生活质量,有效保髋。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芒针深刺环跳穴辅以龙虎交战手法治疗慢性下肢缺血性疼痛的临床疗效。方法将2017年7月—2019年6月石家庄市中医院治疗的100例慢性下肢缺血性疼痛患者随机分为2组,每组5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西药治疗,观察组在其基础上给予芒针深刺环跳穴辅以龙虎交战手法治疗,隔日治疗1次,共治疗14 d。观察2组干预后临床症状评分、最大步行及无痛行走距离、踝肱指数(ABI)、足背动脉、腘动脉血流动力学参数、生活质量的变化,比较2组临床疗效。结果治疗后2组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下肢麻木评分、皮肤色泽评分、皮肤温度感评分及血管生存质量量表(VascuQOI)各维度(疼痛、其余症状、日常生活、社交活动、情感问题)评分及总评分均明显降低(P均<0.05),且治疗后观察组上述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均<0.05)。与治疗前比较,治疗后2组最大步行距离、无痛行走距离、ABI及足背动脉、腘动脉的血流量与血管内径均明显增加(P均<0.05),且治疗后观察组上述指标均高于对照组(P均<0.05)。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0%(45/50),对照组为72%(36/50),观察组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芒针深刺环跳穴辅以龙虎交战手法治疗慢性下肢缺血性疼痛疗效确定,不仅可有效缓解下肢缺血性疼痛,改善下肢血液循环,还能提高最大步行及无痛行走距离,改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20.
目的:研究电针联合关节松动治疗早中期股骨头坏死的临床疗效及对患者髋关节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106例早中期股骨头坏死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n=53)、观察组(n=53)。对照组采用关节松动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采用电针疗法,比较两组髋关节死骨修复率、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Harris评分以及生活质量综合评定问卷-4(GQOL-74)评分。结果:治疗后,观察组髋关节死骨修复率84.91%高于对照组的64.1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VAS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疼痛、功能、畸形、活动度、Harris总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治疗后,观察组GQOL-74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关节松动联合电针治疗早中期股骨头坏死,可促进死骨修复,减轻疼痛,改善髋关节功能,提高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