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兆仿  李敏  宝立荣 《现代康复》1998,2(4):384-385
急救是急诊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急救措施必须保证病人安全,掌握事故情况,反复评估病人.决定抢救措施。  相似文献   

2.
为提高对灾害事故的应急反应能力和医疗救援质量 ,对灾难现场的伤员受害病情作出快速分检 ,准确评估 ,发挥迅速有效的救灾能力 ,有效地避免和减少人员伤亡。这在整个急救过程中将起到相当重要的作用。依据国家卫生部对《灾害事故医疗救援工作安全管理办法》规定 ,在现场医疗救援中按轻、中、重、死亡进行病情分类。我们分别以“红、黄、蓝、黑”四种颜色制作便于医疗救护人员辨认并能采取相应急救措施的伤员病情色别带 ,置于病人上臂 ,现场急救应用收到良好效果 ,现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从 1997年 5月~ 1999年 3月共救护 8起灾害事故 ,受…  相似文献   

3.
风险管理在急诊护理安全工作中的实施及效果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李小平 《护理研究》2007,21(12):3367-3368
护理风险管理是指对病人、工作人员、探视者可能产生伤害的潜在风险进行识别、评价并采取正确行动的过程。急诊科是高风险科室,急诊护理面临各种创伤,车祸伤、殴打伤以及意外灾害事故所致突发伤,成批伤员的救治,伤情危重凶险,病人在存活与死亡之间的时间宽限度非常狭小,护理工作预见性差,使急救护理风险加大。鉴于此,我院急诊科重新识别和确认护理风险,2006年1月开始将风险管理运用于急诊护理中,建立护理风险管理机制,实施安全管理措施,取得了良好效果。  相似文献   

4.
民航灾害事故的特点及其医疗急救对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李彪 《中国急救医学》2006,26(8):609-610
随着现代社会航空运输业的快速发展,空难事故的发生并不少见,对于空难伤员的医疗救护保障,在当今已是一个现实而又重要的问题。空难事故属于灾害范畴,其特点是具有突发性和群发性,发生的时间、地点以及空难现场的情况都很难预测。空难人员的伤情特点是复合伤多,伤者情况错综复杂,受灾伤员死亡率高、伤残重,而大多数在事发地的现场抢救力度不足,给救治工作带来更大困难。本文就民航灾害事故的特点、事故现场医疗急救的重点以及民航突发灾害事故医疗救援对策加以阐述。  相似文献   

5.
目的 调查江苏省急诊急救专科护士灾害护理能力现状并分析其影响因素。方法 采用一般资料问卷和灾害护理能力评估量表对江苏省13个城市53所三级医院182名急诊急救专科护士进行问卷调查。结果 江苏省急诊急救专科护士灾害护理能力总分为(211.57±34.90)分,多重线性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是否接受过专门针对灾难护理的相关培训、当前的知识和技能是否能满足灾难救援需求是江苏省急诊急救专科护士灾害护理能力的影响因素(P<0.01或P<0.05)。结论 江苏省急诊急救专科护士灾害护理能力处于中等偏上水平,相关部门应关注急诊急救专科护士灾害护理培训内涵建设;重视专科护士师资力量建设及实践积累;依托专科护士再认证机制,完善灾害护理培训体系。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急诊糖尿病酮症酸中毒病人的紧急评估与急救护理。[方法]对29例急诊糖尿病酮症酸中毒病人进行紧急评估,采取急救措施,合理补液、胰岛素治疗、纠正电解质、酸碱平衡紊乱,严密观察病情变化,做好心理护理、健康教育等措施。[结果]29例糖尿病酮症酸中毒病人经过积极的抢救病情好转,血糖趋于稳定。其中1例因严重感染合并重要脏器功能衰竭,经抢救无效而死亡。[结论]通过对急诊糖尿病酮症酸中毒病人进行紧急评估,积极的治疗与护理是有效的。  相似文献   

7.
急诊医学是当前迅速发展的一门新兴学科,而院外急救是急诊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做好院外抢救工作是提高成功率的重要措施。现就门诊护土在急救中的作用讨论如下。1强化急诊意识,提高急救Xi作快速反应能力院外急救不同于一般出诊,而是发现病情后迅速到达现场,实施综合急救措施,使伤者得到最快的、最有效的急救治疗。尤其是突如其来的灾害性事件,现场急救更为重要。现场急救正确与否,直接影响到伤员生命,其特点就是快速反应,迅速出诊,争分夺秒,及时抢救,确保急诊的各个环节通畅无阻。在整个急救过程中,突出“急”字,强调“快”…  相似文献   

8.
古勇霞  黄春燕 《全科护理》2014,(25):2368-2369
[目的]探讨急救评估与危险分层在急性心肌梗死(AMI)急诊救治中的应用,总结护理措施。[方法]对32例 AMI病人应用急救评估与危险分层法(极高危、高危分层)救治,根据危险分层指导护理措施的落实在急诊救治过程中加强护理。[结果]32例病人急救处理时间缩短1/3,其中10例及时溶栓治疗,8例行急诊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术(PCI);除2例病人在发病后由于严重的心律失常2 h~4 h死亡外,其余病人因救治及时准确均在住院期间内达到临床治愈或明显缓解。[结论]急救评估与危险分层在 AMI病人中的应用能提高救治率,但良好、紧密的护理配合是提高 AMI病人救治率的关键。  相似文献   

9.
介绍严重多发创伤病人的现场急救护理措施,包括紧急出车、现场评估、现场急救与护理、安全转运等.  相似文献   

10.
对急性心肌梗死的发病特点、病情评估、急救护理措施进行综述,以期为急诊护士快速识别急性心肌梗死、缩短病人等待救治时间、降低病死率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1.
621例急诊昏迷病人的呼吸道护理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对621例急诊昏迷病人进行急救,结果99例抢救无效死亡,其余522例经过2天 ̄5天急救,无一例发生呼吸系统并发症,安全转入病房治疗,提出:采取正确体位,及时清除呼吸道异物,保持呼吸道通畅及吸氧是抢救急诊昏迷病人的重要措施。  相似文献   

12.
对621例急诊昏迷病人进行急救,结果99例抢救无效死亡,其余522例经过2天~5天急救,无一例发生呼吸系统并发症,安全转入病房治疗。提出:采取正确体位、及时清除呼吸道异物、保持呼吸道通畅及吸氧是抢救急诊昏迷病人的重要措施。  相似文献   

13.
急诊医学是一门跨专业的综合性科学,急诊科是急诊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急诊急救工作的前沿。其任务应致力于急危重病人的抢救,强化抢救措施,提高抢救质量。由于我国急诊医学的滞前发展,使急诊急救任务的完成主要还在急诊室。急诊,急救质量的优劣一方面取决于急救设备的现代化,更重要的是取决于急诊科医护人员抢救意识、预诊意识、较高的技术素质以及一个组织严密的急诊急救系统。同此,加强急诊急救工作的管理,是提高服务质量的关键。1建立一个较完善的急诊急救组织系统包括急诊、观察、抢救等科室和急救指挥,急诊抢救、急诊接诊…  相似文献   

14.
李菁 《全科护理》2012,10(24):2218-2219
[目的]总结严重创伤现场急救与转运途中护理方法。[方法]对116例严重创伤院前急救护理病人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经积极现场急救,116例中急救成功110例,现场死亡6例。[结论]严重创伤病人重视黄金抢救时间,快速准确伤情评估,积极的组织管理,有效的呼吸循环支持,正确固定及转运等措施是急救成功的关键。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急诊急救患者的护理风险管理,降低护理差错事故的发生.方法 识别和评估临床急诊急救患者的护理风险,制定和完善急诊急救患者护理风险防范制度,针对重点环节落实急诊急救患者护理风险防范措施,对比风险管理前后护理缺陷、投诉的变化.结果 急诊急救工作护理缺陷和护理投诉的发生率下降.结论 加强对临床急诊急救患者的护理风险管理,对预防护理缺陷的发生,减少护理投诉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6.
基层医院院前急救护理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何秀凤 《护理研究》2005,19(3):545-546
院前急救是指各种遭遇危及生命的急症、创伤、中毒、灾难事故等病人的医院前急救,包括病人发生伤病现场对医疗救护的呼救、现场紧急处理及途中监护和转运等环节。规范、科学的院前急救护理对抢救生命、降低病死率、减少伤残率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但目前由于基层医院急救服务体系的不完善,急救设备、交通工具陈旧、落后。加之,目前我国还没有专门的急救护理训练规范,护理人员缺乏专业培训,  相似文献   

17.
构架灾害事故的紧急医疗救援体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四川成都灾害事故医疗救援模式在全国众多医疗救援运行模式中采取加强急救医疗网络建设;装备医疗急救系统,着重人才培养;制定结合本地实际的救灾医疗预案、组织演习;提高现场灾害事故紧急医疗救援品质;普及急救知识、危机意识,做好“第一目击者”的培训,独具特色。构架灾害事故紧急医疗救援体系,并与当地政府、医疗、公安、消防、军队等密切配合,很好地完成日常院前急救和突发灾害事故的医疗紧急救援。  相似文献   

18.
概述一、急诊医学的概念急诊医学是一门新兴的边缘学科。从宏观上看,急诊医学包括现场救助(firstaid)、院内急诊、急救危重症强化治疗、灾害医学(disastermedicine)、毒物学以及急诊医疗服务体系(emergencymedicalservicessystem,EMSS)的管理等。从微观上,急诊医学包括各种急救措施,如复苏术,抗休克,清创止血,固定断肢,纠正水电解质和酸碱平衡,各种单器官或多器官功能衰竭等,以及各种急症的鉴别诊断和初步处理(急腹症、昏迷、高热、眩晕、胸痛、呕吐、头痛等)。目前国际上已经广泛推行组织“急诊医疗体系”,它把院前急救、院内急救和重症…  相似文献   

19.
急诊医学作为一门新兴学科,已在国际与国内引起广泛重视,也是社会所关注的热点之一,特别是占急诊病人总数1%-2%的生命垂危病人,尤需迅即投入有效的抢救。但此类病人的急救并非某一局部可独立完成,而必须通过从发生现场到医院一系列的现场急救,安全运送与院内抢救治疗方能争取到有效时间,提高抢救成功率。因此,国内急救专家借鉴国际上成功经验,不断呼吁并致力于城市急诊医疗体系的建设,以形成城市急救网络,并结合本地区的实际情况进行了研究、实践与探讨,取得了不少成功经验。回顾国内的急救网络建设,近年来发展较快,无论是…  相似文献   

20.
<正>急救护理是临床急诊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病种多、病情急、突发事件、抢救事件频繁等特点,使此项工作更具有高风险性和高压力性[1]。我国护士职业的核心能力之一为:"对急危重症病人进行应急处理和配合抢救的能力"[2]。鉴于国内外迄今为止尚无急诊专科护生的相关培训,护理高校和医院需注重护士系统的岗前培训,使护士掌握一定的灾害急救专科知识和技能,增强灾害急救意识,并且尽快缩短急诊护士的成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