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目的:分析冠状动脉造影联合FFR在冠心病介入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14年7月-2016年6月我院收治的60例冠心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结合临床治疗差异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分给给予冠状动脉以及冠状动脉造影联合FFR进行应用,对应用价值进行分析.结果:对两组的病变数目、支架植入数、住院费用等进行对比,治疗组的各项系数明显低于对照组,对对照组和治疗组的不良反应率进行对比,治疗组的不良反应率明显低于对照组,组间数据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冠心病介入治疗的患者应用冠状动脉造影联合FFR进行治疗,其优势明显,能减少支架数量,可以结合具体情况进行治疗,值得推广和应用.  相似文献   

2.
目的 观察冠心病介入治疗中应用冠状动脉造影联合血流储备分数(FFR)的效果.方法 选择我院2015年1月—2016年6月收治的行介入治疗的冠心病患者102例,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每组51例.试验组介入治疗中应用冠状动脉造影联合FFR,对照组开展常规介入治疗.观察2组术中支架置入数量,术后随访6个月,观察心脏不良事件及心绞痛复发情况.结果 试验组患者术中支架置入数量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6个月,试验组患者心脏不良事件发生率、心绞痛复发率与对照组相近,差异不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冠心病介入治疗中,联合应用冠状动脉造影及FFR后,可使支架置入数量减少,且不良心脏事件发生率、心绞痛复发率在术后并不会增加,患者生存质量提高,具有良好的应用效果.  相似文献   

3.
《陕西医学杂志》2015,(9):1184-1185
目的:探讨血流储备分数(FFR)在冠状动脉病变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我院78例冠心病患者,其冠状动脉造影示冠脉狭窄为70%~90%病变。分为FFR组与对照组、对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病变个数、支架个数、住院期间心绞痛、心肌梗死、住院费用及出院后MACE事件发生率进行比较。结果:两组在病变数目上无显著性差异(P>0.05);FFR组支架个数、住院费用上明显少于对照组,住院期间心绞痛和心肌梗死发生率上无显著性差异(P>0.05),出院后6月MACE事件发生率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FFR在临床上的应用可以更好评估冠状动脉狭窄所致心肌缺血,同时减少病人痛苦及医疗费用。  相似文献   

4.
黄文军  严激 《中国全科医学》2015,18(28):3443-3447
目的 探讨冠状动脉造影联合血流储备分数(FFR)在冠心病临界病变介入治疗中的指导作用。方法 选取2012年4月-2013年3月在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医院心血管内科就诊且接受冠状动脉造影的冠心病临界病变患者79例。根据是否行FFR,将其分为对照组(n=29)和试验组(n=50)。对照组参照《2006欧洲心脏病协会稳定型心绞痛诊治指南》,决定是否进行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术;试验组患者在行冠状动脉造影的同时行FFR测定,根据FFR决定是否进行PCI术。收集并比较两组患者基线资料、术中所见血管病变数目、1年后主要心血管不良事件(MACE)发生率。结果 两组性别、平均年龄、吸烟史、糖尿病史、高血压史、总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随机血糖、左室射血分数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左冠状动脉前降支(LAD)、左冠状动脉回旋支(LCX)、右冠状动脉(RCA)中的血管病变数目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年随访时,两组再次血运重建、急性心肌梗死、复发心绞痛发生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采用冠状动脉造影联合FFR指导介入治疗,可以降低冠心病临界病变患者的MACE发生率,临床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5.
护理干预在冠心病冠状动脉造影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16层螺旋CT冠状动脉造影检查的临床护理措施。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78例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本组患者均检查顺利,对比剂注入均一次成功,无渗漏现象发生,未发生造影剂过敏等不良反应。图像质量1级72例,心率稳定在55~68次/min;图像质量2级3例,扫描期间心率突然加快;图像质量3级3例,不能满足影像学评价,其中2例未能屏气,1例扫描中出现早搏。所有患者经有效护理,2例出现轻度头昏、恶心,对症处理后缓解。结论:严格有效细心的护理是16层螺旋CT冠状动脉造影检查成功的重要保障。  相似文献   

6.
为了解冠心病患者冠脉病变的X线影像,以便为临床治疗、介入治疗提供依据。对76例冠心病及可疑冠心者,经股动脉穿刺,采用Judkins冠脉造影法,17例同时行左心室造影18例行PT-CA介入治疗15支架置入。76例冠脉造影术结果显示,冠脉正常者39例(51.3%),冠脉异常者37例(48.7%)。冠脉造影术对冠心病具有定性、定量诊断意义,为介入及临床治疗提供客观确切依据。  相似文献   

7.
目的评价冠状动脉造影在冠心病诊断中的价值。方法根据临床表现,心电图、心肌酶变化,选择拟诊冠心病的患者168例,进行选择性冠状动脉造影术,体表心电图和超声心动图检查。之后将冠脉造影结果与体表心电图、超声心动图资料进行对比分析。结果168例患者中,冠脉造影异常者128例,占76.19%,冠脉造影正常者40例,占23.81%。心电图检查敏感性39.84%、特异性42.5%。超声心动图敏感性53.13%、特异性70.0%。结论体表心电图、超声心动图简便、常用,能够帮助诊断冠心病。但存在假阴性和假阳性。冠脉造影具有特异性,但也有局限性。必须全面分析临床资料,选择合理的诊断手段,以减少或避免冠心病的误诊、误治。.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老年冠心病冠状动脉造影的临床特点。方法:回顾82例冠心病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年龄分为老年组和非老年组.并进行比较。结果:老年组冠状动脉病变阳性率明显高于非老年组。男性为非老年冠心病的主要危险因素。结论:冠状动脉造影术是目前诊断冠心病最有效的方法。对于临床上有吸烟、高血压、高血脂、高血糖病史并考虑为冠心病的患者,应尽早做冠脉造影以明确诊断及评估患者疾病的风险。  相似文献   

9.
10.
目的 评价心电图对于冠心病的诊断作用.方法 选择118例于2001年5月至2010年5月在我院心内科住院患者,将冠状动脉造影结果与心电图结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以冠脉造影为对照,心电图诊断冠心病的敏感性为73.0%,特异性为79.5%.结论 心电图是简便、安全、无创,对冠心病的诊断有重要作用,并为冠状动脉造影提供科学性筛选.  相似文献   

11.
冠状动脉造影与心电图在冠心病诊断中的对比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临床上冠状动脉硬化性心脏病 (简称冠心病 )的确定 ,通常是按照WHO在1979年提出的诊断标准 ,根据临床表现、心电图、酶学变化确定[1]。心电图(ECG)诊断冠心病简单 ,快捷 ,无创 ,临床应用十分广泛。但近年来 ,随着介入技术的开展 ,冠状动脉造影 (CAG)以其直观、准确、可靠的特点 ,被公认为诊断冠心病的“金标准"。本文对于2001年1月~2002年6月在本院行冠状动脉造影的155例临床诊断或疑诊为冠心病患者的CAG结果与常规ECG检查结果进行对比分析 ,旨在评价二者对冠心病的诊断价值。1资料和方法1.1病例选择2001年1月~2002年6月临床上诊断…  相似文献   

12.
目的:分析冠状动脉造影与心电图在冠心病诊断中的价值。方法:选取2019年9月-2020年12月常德市第一人民医院收治的125例疑诊冠心病的患者。患者均接受心电图监测,记录心肌心电图改变情况,并行冠状动脉造影检查,对比分析两者的检查结果。结果:心电图检查结果和冠脉造影检查结果对于疑诊冠心病患者而言,二者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8.080,P=0.004)。将冠脉造影检查结果作为金标准,疑诊冠心病患者经心电图诊断的灵敏度为71.15%,特异度为66.67%。结论:心电图检查和冠状动脉造影的检查结果符合度相对较高,具有一定预测价值,但在临床工作中应注重结合患者危险因素、症状表现等进行综合分析,必要可辅助冠状动脉造影等检查明确诊断,以免出现漏诊或误诊等情况。  相似文献   

13.
冠心病是最常见的死亡原因之一,其临床表现多种多样,因其他一些疾病往往亦有不同程度的胸痛、胸闷。气短及心电图改变,因此易导致误诊或漏诊,严重影响了患者的健康,同时也造成了医疗资源的大量浪费。目前选择性冠状动脉造影作为诊断冠心病的“金标准”,是避免冠心病误诊及漏诊的较好办法。我院2005年1月~2007年3月对收治的400例拟诊冠心病的患者进行了冠状动脉造影,现将结果报道如下。[第一段]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冠状动脉造影在冠心病诊断中的价值。方法 :对 60例冠心病患者进行冠状动脉造影并与临床对比分析。结果 :冠状动脉造影阳性率 5 0 % ,其中心肌梗塞组 88.9% ,典型心绞痛组 70 .4% ,不典型心绞痛组仅为 1 2 .5 %。结论 :冠状动脉造影是诊断冠心病最可靠的方法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冠状动脉造影(CAG)联合血流储备分数(FFR)测定对冠心病患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PCI)策略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2年7月-2013年1月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医院经CAG明确狭窄程度为70%~90%且拟行PCI的患者82例为研究对象,按完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观察组(40例,72处病变)和对照组(42例,75处病变)。观察组患者每处病变血管均行FFR测定,仅在FFR≤0.80处行药物洗脱支架(DES)植入,并确保术后FFR>0.80。对照组患者常规CAG检查后行PCI。记录两组患者植入支架数量,PCI术后18个月冠心病病种花费、主要心脏不良事件(心肌梗死、血运重建)及心绞痛发生情况。结果 两组患者性别、年龄、吸烟史、糖尿病病史及总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植入支架数量、冠心病病种花费均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PCI术后18个月内心肌梗死、血运重建和心绞痛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CAG联合FFR测定可减少冠心病患者植入支架数量、降低冠心病医疗费用,PCI术后18个月内未发现主要心脏不良事件及心绞痛发生率增加。  相似文献   

16.
《南华大学学报(医学版)》2000,28(6):577-578,589
目的探讨冠状动脉狭窄病变的分布特点及冠状动脉造影在冠心病中的诊断价值。方法采用Judkins法行选择性左、右冠状动脉造影并结合临床分析46例冠脉造影结果。结果冠脉狭窄的好发部位为前降支,其次为右冠及回旋支;心肌梗塞、心绞痛冠脉造影的阳性率高,而临床仅以心律失常为主要表现,尤其是老年房颤患者阳性率低。结论心电图无病理性Q波,仅凭ST-T改变,对高心病患者拟诊合并冠心痛应慎重。临床无其它冠心病危险因素,单以不典型胸痛为表现,冠脉病变的可能性小。  相似文献   

17.
目的对开源CT冠状动脉造影在冠心病患者冠状动脉狭窄诊断中的应用价值进行分析。方法 2018年3月至2019年3月采集我院冠心病患者310例,并且对所有患者分别进行开源CT冠状动脉造影与冠状动脉造影,对比两种检查方法冠状动脉狭窄检查结果 ,分析狭窄诊断准确性。结果开源CT检查有270段显示为病变,在冠状动脉造影检查有241段显示为病变。结论在冠心病患者冠状动脉检查中,采用开源CT冠状动脉造影可取得更为显著的检查效果,可对患者冠状动脉狭窄程度进行准确诊断,在冠心病临床治疗中具有重要意义,可临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18.
19.
老年冠心病冠状动脉造影临床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老年冠心病患者的危险因素及冠状动脉造影临床特点。方法:对65例老年(〉60岁)和51例中青年(〈40岁)冠心病住院患者的临床和冠状动脉造影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和比较。结果:危险因素中老年组高血压明显高于中青年组(P〈0.01);但中青年组家族史和吸烟因素均明显高于老年组(P〈0.05或P〈0.01);两组高血脂症、糖尿病因素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老年组病变血管的支数以双支和多支病变为主(75.4%),中青年组以单支病变为主(66.7%)。老年组病变血管狭窄程度以中、重度为主,共占92.3%,而中青年组占60.8%,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老年组阳性率为93.8%,中青年阳性率仅为70.6%,两组阳性率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高血压、高血脂症、糖尿病是老年冠心病患者的危险因素,其冠脉病变以双支、多支、中重度病变多见。  相似文献   

20.
老年冠心病患者冠状动脉造影及介入治疗的临床评价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探讨老年冠心病患者的临床、冠状动脉造影特点及介入治疗效果和安全性。方法 老年冠心病患者共122例。年龄≥65a(65~84a),分析其临床及冠状动脉造影特点。有适应症者予以PTCA stents术。结果 老年冠心病主要易患因素为高血压及高血脂,冠脉病变以前降支最为常见。PTCA stents术成功率99.1%。结论 冠心病预防以控制血压、血脂等为主要措施,PTCA stents术对老年冠心病人是安全有效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