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15 毫秒
1.
吴向文 《中国医疗前沿》2009,4(14):124-125,104
目的中药注射剂应该合理应用。方法通过对中药注射剂不良反应产生的原因分析提出中药注射剂不良反应的对策及预防。结果与结论中药注射剂是现代中药剂型的发展方向之一。它改变了传统的给药方式,具备药效迅速,作用可靠,生物利用度高,剂量准确等优点,但随着中药注射剂越来越广泛的应用,被发现的药品不良反应也越来越引起人们的关注。本文对中药注射剂不良反应产生的原因进行了分析并提出预防对策,希望能对中药注射剂的临床应用有所借鉴。  相似文献   

2.
中药注射剂是现代中药剂型的发展方向之一。它改变了传统的给药方式,具备药效迅速,作用可靠,生物利用度高,剂量准确等优点,但随着中药注射剂越来越广泛的应用,被发现的药品不良反应也越来越引起人们的关注。本文对中药注射剂不良反应产生的原因进行了分析并提出预防对策,希望能对中药注射剂的临床应用有所借鉴。  相似文献   

3.
中药注射剂不良反应原因与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了解中药注射剂不良反应ADR的发生情况及相关因素,从药物、机体及生产3个方面探讨其发生的原因、机理,对不良反应的预防提出几点建议,为临床使用中药注射剂提供参考。结论:提倡中药采取口服途径给药,慎用中药注射剂,加强对中药注射剂ADR的监测和相关研究,提高临床用药的安全性。  相似文献   

4.
通过回顾近年来中药注射剂不良反应的相关文献,主要从药物自身因素、生产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临床应用中的问题等方面分析中药注射剂临床不良反应事件发生的原因,提出严格规范药品质量的监控,建立统一的质量标准;坚持辨证用药,注意药物的配伍;控制用药剂型及剂量等方面减少中药注射剂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儿童使用中药注射剂发生不良反应的分析与对策.方法 采用回顾性研究方法,收集1999年以来国内医学文献报道的年龄在0-14岁儿童使用中药注射剂发生不良反应(ADR)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儿童使用中药注射剂发生AOR,男性略多.发生ADR的中药注射剂类别多为抗炎、抗病毒、抗菌、清热解毒类,累及器官多为全身反应,多在用药1-60分钟内发生.结论 儿童正处于特殊的生理发育期,对中药注射剂的酎受力较弱,极易发生药物不良反应,应充分重视儿童使用中药注射剂的安全问题,尽量避免使用中药注射剂.对儿童使用中药注射剂时,要做好各项应急准备,并密切观察反应.  相似文献   

6.
中药注射剂的不良反应分析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结合中药注射剂的特点,我们浅析中药注射剂常见的不良反应及原因: 1中药注射剂存在的问题 1.1澄明度问题中药注射剂在灭菌后或在贮藏过程中易产生混浊或沉淀.中药成分复杂,在生产过程中的杂质未除净,尤其是鞣质、树脂等形成了胶体分散物,由于胶体陈化而呈现混浊或沉淀.  相似文献   

7.
中药注射剂的不良反应分析与预防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中药注射剂的品种日益增多,其不良反应的报道也相应增加。现将中药不良反应情况分析如下:  相似文献   

8.
目的:了解中药注射剂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特点及规律,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方法:采用回顾性研究方法,收集2009年国内公开发表的医药杂志报道的中药注射剂不良反应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在中药注射剂的不良反应中,中老年人的不良反应发生率较高;引起不良反应的品种主要为治疗心脑血管疾病和上呼吸道感染的药物;涉及双黄连注射剂、丹参注射剂、清开灵注射剂等21个品种。结论:应重视中药注射剂的不良反应,完善、充实药品上市后的再评价体系,加强中药注射剂各环节的监管,提高合理用药水平。  相似文献   

9.
田晓亮 《中国乡村医生》2010,12(21):248-248
目的:调查2008年5月~2010年2月中药注射剂不良反应发生情况,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方法:用回顾性研究方法,对此期间中药注射剂产生21例不良反应报告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引起不良反应主要是抗感染和治疗心血管疾病的药物,涉及川琥宁注射液、莪术油注射液、复方丹参注射液、红花注射液等11个品种。结论:应重视中药注射剂不良反应,提高合理用药水平。  相似文献   

10.
目的 了解中药注射剂不良反应的发生特点.方法 收集100例中药注射剂不良反应进行分析,对是否询问患者药物致变态反应史、稀释用的溶剂、药物配伍、滴速等因素进行重点分析.结果 100例不良反应中,男性64例,明显高于女性36例(X2=3.95,P<0.05);从年龄分布来看,中老年患者使用中药注射剂发生不良反应76例,明显高于其他年龄组24例(X2=4.25,P<0.05);100例不良反应中全身性损害(48例,48.0%)高于皮肤及其附件损害(46例,46.0%)、胃肠系统损害(18例,18.0%)、心血管系统损害(12例,12.0%)、中枢及外周神经损害(8例,8.0% )、呼吸系统损害(2例,2.0%)(X2=2.84,P>0.05;X2=3.84,P<0.05;X2=6.74 P<0.01;X2=6.8,P<0.01).结论 中药注射剂的使用应进行合理规范,以减少不良反应的发生.  相似文献   

11.
某三甲医院2007年46例中药注射剂不良反应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了解中药注射剂不良反应的发生特点。方法对某大学附属医院2007年1月-2007年12月上报国家药品不良反应监测中心数据库的中药注射剂不良反应进行分析,对是否询问患者药物致变态反应史、稀释用的溶剂、药物配伍、滴速等因素进行重点分析。结果中药注射剂的不良反应与使用方法有关。结论中药注射剂的使用应进行合理规范,以减少不良反应的发生。  相似文献   

12.
袁忞敏 《中外医疗》2016,(25):126-128
目的:探析活血化瘀中药注射剂药品不良反应的情况,指导临床合理用药。方法整群选取该院2013年1月―2015年12月期间应用活血化瘀注射剂发生不良反应者47例,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总结患者发生不良反应的特点及规律。结果47例发生不良反应的患者,其中舒血宁注射液的不良反应率最高,与其他药物比较明显,P<0.05;造成不良反应的药物从高至低依次为:舒血宁注射液23.40%,注射用红花黄素17.02%、生脉注射液14.89%、七叶皂苷钠14.89%、丹参多酚酸盐8.51%、血栓通冻干粉6.38%、大株红景天6.38%、丹红注射液4.26%、疏血通2.13%、灯盏花素注射液2.13%;不良反应的一般情况40例,严重情况7例(导致住院时间延长﹚,出现新的不良反应的15例,所有患者均好转。结论临床上应用活血化瘀中药注射剂时应用首先考虑药物的安全性,并根据不同的药物进行筛查,询问患者过敏史,尽可能的降低不良反应的发生,提高医疗服务质量,保障患者生命安全。  相似文献   

13.
李冠  夏宁  韩涛  皮勇  潘传桂 《医学综述》2013,19(18):3403-3404
目的 对氟喹诺酮类抗菌药物的不良反应进行调查,确定不良反应发生率及危险因素.方法 对襄阳市中心医院于2009年6月1日至2012年6月1日收治的经氟喹诺酮类抗菌药物治疗的4500例患者的情况进行调查.结果 共有不良事件380例,发生率为8.44%.其中诺氟沙星、环丙沙星、培氟沙星的不良反应发生率较大;临床表现为消化道反应、中枢神经系统反应与变态反应;用药合理情况、年龄、性别、原发疾病为主要的危险因素(P<0.05).结论 氟喹诺酮类抗菌药物不良反应发生具有范围广、比例高等特点,临床主要表现为胃肠道反应与中枢神经系统反应,应积极根据危险因素加强预防处理.  相似文献   

14.
通过中成药的合理用药调查与分析以及查阅相关参考文献,探讨中成药在临床应用中存在不良反应的问题,指导安全用药。  相似文献   

15.
133例中药注射剂不良反应报告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李春晓  徐涛 《中国医药导报》2011,8(25):114-116,121
目的:了解中药注射剂不良反应(ADR)发生的特点和规律,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降低中药注射剂ADR发生率。方法:采用回顾性分析方法,对我院2007~2009年收集的133例中药注射剂ADR报告进行统计分析。结果:中药注射剂的ADR呈多发性,临床表现多样,个体差异、临床使用不规范等原因均可导致ADR的发生。结论:应加强中药注射剂生产和临床使用规范管理,重视中药注射剂ADR监测工作,确保临床用药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16.
中药不良反应的原因及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雪花 《医学综述》2009,15(13):2030-2032
许多人认为中药无毒性反应,中药的不良反应问题往往被忽视。本文对中药不良反应的原因进行分析,旨在引起对中药不良反应的重视和客观评价。通过分析中药不良反应发生的原因,总结出提高质量、合理用药、建立通报制度和加强研究的对策,避免不良反应的发生,促进中药事业的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7.
中药注射剂在治疗小儿常见病和多发病被广泛应用的同时,出现的不良反应问题也引起临床重视。本文查阅近年来医学期刊关于中药注射剂不良反应的报道,对儿科临床常用中药注射剂常见不良反应情况进行整理分析,总结认为儿科应用中药注射剂产生不良反应的主要原因是组方与成分复杂、易过敏、辨证错误、使用不当等。解决的措施应当是根据临床需要合理应用中药注射剂;从源头上提高中药注射剂质量的安全性;用药过程中明确注射剂组方及药物成分,严格控制用法用量;辨证用药,避免联合用药;用药后加强监护。  相似文献   

18.
蔡寸  胡勤晴  刘旭生  产富华  唐莺 《医学综述》2014,(11):2076-2077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预防环磷酰胺不良反应的情况。方法将2010年1月至2011年7月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二附属医院收治的行环磷酰胺治疗的肾炎和肾病患者100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50例,两组患者均连续2 d给予环磷酰胺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行辨证给予中药内服,对照组使用西药对症处理,观察两组患者的不良反应情况。结果两组患者严重不良反应发生率均为0%;观察组患者感染、胃肠道反应、泌尿系毒性、肝肾功能及生殖系统毒性发生率分别为12%、16%、8%、12%、8%,显著低于对照组的40%、30%、26%、28%、22%,两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行环磷酰胺治疗的患者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不良反应少,安全可靠性高,有效降低症状复发率,产生的临床预防效果显著,值得临床上进一步推广。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痰热清注射液致儿童不良反应的临床特点及规律,为儿童合理使用中药注射剂提供依据。方法:以"儿童"、"痰热清"、"不良反应"等为关键词,检索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万方数据库、维普中文期刊数据库(建库到2014年1月),进行统计分析。结果:116例药品不良反应中,以皮肤及其附件损害为主,占比47.41%。男童多于女童,1-3岁年龄组比例最高,达43.10%;不良反应发生在30 min内的占比71.55%,1 h内的占比91.38%。联合用药中以与头孢菌素类联用ADR发生率最高。结论:应重视痰热清注射液的不良反应,加强用药过程中的监测工作,采取积极有效的措施,保障儿童用药安全。  相似文献   

20.
中药注射剂的不良反应现状及注意事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药注射剂导致的过敏反应是中药常见的不良反应之一。本文通过分析我省收到的2 063份中药注射剂不良反应报告数据,探讨中药注射剂发生的不良反应的临床表现及特点,并归纳总结了中药注射剂导致过敏的原因和临床使用注意事项,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