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15 毫秒
1.
我院自1994年10月~1995年10月应用B超诊断胎儿囊状水瘤2例,现报告如下:例1,女,26岁,停经30周,妇科检查无异常。B超检查:单胎横位,颅骨光环完整,双顶径7.6cm,脊柱连续性好,于颈后部凸出一4.2×3.3cm囊性肿瘤,轮廓清晰,壁薄光滑,囊内透声好,胎儿余各部分未见异  相似文献   

2.
孕妇 23岁.第1胎孕5月超声检查,超声检查所见:宫内孕单胎,胎儿头颅光环完整,脊柱排列规整,胎心搏动良好,双顶径5.1cm,胎儿头颈部及胸腹部可见数个囊性包块,壁薄 ,较大者约为9.8cm×5.4cm,内有分隔,胎儿腹腔可见液性暗区,最深处为 2.3cm,可见肠管漂浮(图1),超声诊断:①宫内孕单活胎;②胎儿畸形:囊状淋巴管瘤合并腹水.次日引产,病理证实为淋巴管瘤.  相似文献   

3.
小儿淋巴管瘤的CT诊断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探讨小儿淋巴管瘤CT表现及CT诊断价值。方法:对经手术(7例)、穿刺(2例)病理证实的9例小儿淋巴管瘤进行回顾性分析,5例行平扫加增强CT扫描,4例仅行平扫。结果:9例淋巴管瘤,6例位于颈部,其中1例向纵隔内生长、3例向肩背部生长,2例位于肠系膜,1例位于后腹膜,CT表现为多房(8例)或单房(1例)、薄壁囊肿,7例囊内密度均匀,呈水样密度,2例囊内密度不均匀,其中1例是囊状合并海绵状淋巴管瘤伴囊内出血,1例是囊内有出血,CT值4—50HU。5例强增扫描,3例囊壁及间隔有强化。结论:CT检查能清楚显示淋巴管瘤的部位、范围及内部特征,指导临床治疗。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超声诊断在胎儿颈部水囊状淋巴管瘤产前诊断中的应用。方法:对29例超声诊断为胎儿颈部水囊状淋巴管瘤的声像图进行回顾性分析,并与临床、引产后病理结果对照。结果:29例中超声误诊1例,诊断正确率为96.6%。本病的声像图特征为:胎儿颈部的不对称性多房性囊性包块,囊壁薄而光滑,内部呈均质性透声暗区并以网状分隔;包膜可与水肿的胎儿头皮及全身皮肤相连续,形成“太空衣水肿征”;部分伴有胸水、腹水。结论:超声诊断是产前诊断该病的唯一影像学手段,且声像图具有特征性,因而及早行超声检查有利于该病的早期产前诊断。  相似文献   

5.
目的:分析胎儿颌面颈部先天性囊性肿块的 MRI特点,提高产前胎儿影像诊断水平。方法:回顾性分析16例胎儿颌面颈部囊性肿块的 MRI表现,并与产后手术病理或尸检结果对照。结果:12例淋巴管畸形多表现为多房状,多数分布于颈后部,呈蔓延性生长,可跨中线,合并出血时囊内可见出血信号及液液平面。3例鳃裂囊肿均呈单囊,分布于颈前胸锁乳突肌前方,T1 WI呈低或稍低信号。1例鞍区的脑膜膨出疝入口腔内形成一巨大囊肿,与脑脊液信号一致。结论:MRI可以清晰显示胎儿颌面颈部先天性囊性肿块的轮廓、部位、形态、信号特点,有助于不同囊性肿块的鉴别。MRI 还能很好地显示气道有无压迫,为产时胎儿宫外处理提供更多信息。  相似文献   

6.
柴军  刘瑞   《放射学实践》2012,27(3):357-358
病例资料患者,女,21岁.因体检发现腹腔占位性病变10天入院.查体:上腹部膨隆,可触及大小约20.0 cm×15.0 cm肿块,质软,表面光滑,无触痛,边界无法确定,无肠型及蠕动波.既往史:否认手术史、过敏史及家族史,有牧区生活史.彩超检查示腹腔内占位性病变,大小约30.0 cm×20.0 cm.进一步行上腹部CT平扫及三期增强扫描.CT表现:右上腹巨大类圆形囊状低密度灶,边界清晰,大小约25.0 cm×30.0 cm,上界至膈顶,下界至脐水平,囊内有多发小圆形更低密度区,大囊、小囊内密度均匀,三期增强扫描均未见强化.胰头及下腔静脉受压向左前方移位(图1~4).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超声检查对颈部水囊状淋巴管瘤的诊断价值。方法应用Philips飞凡超声诊断仪对胎儿进行畸形筛查,检出胎儿颈部水囊状淋巴管瘤后观察胎儿水囊瘤以及合并症的声像图并进行分析。结果在10 112例孕妇中,检出4例胎儿颈部水囊状淋巴管瘤,3例为有分隔水囊瘤,1例为无分隔水囊瘤,4例均发生于颈部,其中3例伴有合并症。结论超声检查在胎儿颈部水囊状淋巴管瘤诊断中具有重要价值,是最直接有效的首选方法。  相似文献   

8.
代庆华   《放射学实践》2012,27(1):108-108
病例资料患者,女,13岁。因活动后轻度胸闷、咳嗽拍胸片发现左心缘肿物。CT平扫示左心缘旁有一大小约5.0cm×6.9cm椭圆形囊状肿块影,内侧壁上见一壁结节,部分囊壁上见细沙状淡薄钙化灶,壁厚0.3~0.5cm;囊内密度均匀,CT值约16HU。  相似文献   

9.
患者,女,36岁。停经62d,不规则阴道流血20d,伴下腹痛14d入院。查体:腹丰满,下腹可扪及约10cm×10cm大小的包块,质中,活动度差,全腹压痛、反跳痛及肌紧张。妇科检查:阴道通畅,子宫颈管大,管口见脓血性白带。 CT扫描显示:盆腔子宫体积增大,宫壁增厚,子宫左前方见一类圆形囊性肿块,切面大小约4.0cm×5.0cm,崖壁不均匀增厚且完整(见图1),增强后明显环形强化,囊内见结节状软组织样密度影并见囊周积液影(见图2)。  相似文献   

10.
病例孕妇,31岁,孕,产。。孕17+1周定期产检,较4周前体重增加4kg、宫高增加11cm(脐上一横指),彩超示:宫内单胎;双顶径3.4cm;股骨长1.6cm;胎心心率155次/分,搏动规律;胎盘位于前壁,厚2.3cm,成熟度0度;羊水深约3.1-3.8cm;胎儿全身软组织回声增厚,尤以头颈部明显,该处膨大呈囊状,最厚径约2.7cm,其内回声不均,大部分为无回声暗区,并可见纤细带样回声分隔,分隔内无明显血流信号。超声提示:胎儿全身软组织回声增厚,以头颈部明显,考虑淋巴管囊肿可能性大。孕妇人院后予利凡诺100mg引产,娩出一死男婴,全身肿胀,颈部有向外膨出的囊性包块,皮肤外观颜色正常,触及柔软有波动感,剥开肿块后见淡黄色微混或较清亮的液体流出,内则壁呈蜂窝状,表面粘有少许胶冻状物;胎儿其它处均未见明显异常。  相似文献   

11.
<正>患者 孕妇,42岁,孕8产1,IVF-ET,停经26+5周,以下腹部隐痛5 h入院,患者无阴道流血、流水。遂行超声检查显示:双绒双羊双胎,胎儿A符合孕27+3周,位于宫腔右下方,头位;胎儿B符合孕26+4周,位于宫腔左上方,横位,于宫底偏左侧宫角处肌层外侧见一7.52 cm×7.90 cm×5.41 cm囊性包块,与宫腔相通,连接处肌层见0.60 cm连续性中断,腹腔内未见明显积液回声(图1~4)。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胰腺囊腺癌的CT表现特征,以提高其诊断准确性。方法:回顾分析9例经手术病理/或经CT引导下穿刺活检证实的胰腺囊腺癌的临床资料和CT征象。结果:9例胰腺囊腺癌均呈多发囊状改变,且囊的大小不等,每例最大囊的直径均大于2.5cm,囊壁厚薄不均,有乳头状结节突人囊腔8例,囊内有分隔5例,囊壁点状,弧形钙化4例,囊壁和实性部分中等增强,CT值升高15—37Hu。结论:胰腺囊腺癌CT表现有一定特征,表现典型者可做出明确诊断。  相似文献   

13.
手术所见 :胰头部囊性肿块 ,约 8cm× 8cm× 10 cm大小 ,表面光滑、界清 ,包膜完整 ,张力较高 ,抽出大量棕黄色液体后切除整个肿物。术后诊断 :胰头部良性肿瘤。病理所见 :病理巨检 :包膜完整类圆形肿物一个 ,体积为 8cm× 8cm× 6 .8cm (手术中已抽出部分内容 ) ,切面呈囊状 ,囊内充满不凝血液及败絮状物 ,囊壁厚 0 .1~ 0 .2 cm。镜检示 :大量炎性伴出血坏死性组织 ,囊壁由增生的纤维结缔组织及炎性肉芽组织构成 ;中心出血坏死并见多量含铁血黄素细胞及凝血块。病理诊断 :“胰腺”炎性假瘤伴出血坏死。讨论 :炎性假瘤是各种致炎因子引起某…  相似文献   

14.
病人,男,70岁。体检时胸透发现右心膈角处见“空洞样”病变,考虑“膈疝?”不排除“食管囊肿”。随后行钡餐检查示:食管中段偏右下方见1 0cm×1 3cm囊肿病变,钡剂能顺利通过食管进入囊内,囊内可见9cm长气液面,并可见钡剂和液体出现分层现象,气体高8cm ,囊壁0 5cm ,局部食管受压变窄,黏膜未见破坏。钡剂能顺利通过食管下段进入胃内,囊状物与胃之间可见一段正常食管影,胃全部位于膈下腹腔内。胃形态正常,黏膜正常,并可见胃下垂。诊断:(1 )食管中段憩室。(2 )胃下垂。讨论 食管憩室为与食管腔相通的囊状突出,是一种常见病,一般憩室较小,巨大憩…  相似文献   

15.
患者女,23岁.因左上腹胀痛2个月余入院.体检:一般情况好,左上腹部饱满,脾左肋缘下约6 cm,质软,腹水征(-).余无异常.实验室检查无特殊.B超示:脾肿大,脾实质内探及一大小约16.2 cm×15.0 cm×13.7 cm的囊性肿块,边界清晰,形态规则,囊内透声差,囊边缘部分可见分隔,囊下部周边区域可见多个小子囊,囊肿相邻器官分界清.提示脾囊性占位.CT平扫示:脾实质内一巨大囊性肿块,最大横截面大小约10.7 cm×15.9 cm,边界尚清,囊边缘部分可见不完整分隔(图1),囊下部周边区域可见多个小子囊(图2).增强扫描示:脾实质呈均匀显著强化,病灶主体、周边子囊无明显强化(图3、4),囊内不全性分隔可见明显强化(图3).CT拟诊:脾囊性肿瘤.  相似文献   

16.
正患者男,37岁。5个月前无明显诱因出现排尿中末期尿中断,近一周症状加重,无发热、无血尿、无腰痛等。常规泌尿系超声检查:双肾大小形态回声未见异常,双肾集合系统未见分离,双侧输尿管上段未见扩张;膀胱右侧璧见一2.7cm×1.8cm隆起型囊状暗区,囊壁回声明显,囊内透声可,随喷尿现象囊状暗区大小形态未见明显改变。彩色多普勒超声动态观察见右侧输尿管喷尿细小、并进入囊腔内(图1),其根部左侧见一细小开口与膀胱腔相通(图2);左侧输尿管膀胱开口处  相似文献   

17.
患者女,24岁。体重减轻1个半月入院。查体:心肺听诊无异常,腹软,无压痛、反跳痛及腹肌紧张,肝脾肋下未及,移动性浊音(-),未触及包块。患者既往体健,无肝炎及外伤史。彩超示脾脏囊性包块。肿瘤标志物 CA19-9662.4 U/ml。入院后两次复查CA19-9结果分别为1573.4 U/ml、14547 U/ml。 CT平扫示脾脏内见大小约9.0 cm ×7.0 cm囊性肿块,边缘可见钙化,CT值约45HU,与正常脾脏分界欠清。增强扫描脾脏内病灶未见强化。术前诊断:脾脏囊性占位病变(真假性囊肿、淋巴管瘤均有可能)。术中所见:脾脏无明显增大,脾脏中间可见一大小约7cm ×8cm囊性肿块,边界清楚。腹腔镜下行脾脏完整切除术,病理结果示:原发性脾脏间皮囊肿。  相似文献   

18.
手术及病理所见 :术中切开增厚胸膜纤维板见一大小约 15cm× 13cm× 12 cm囊状包裹性肿物与右胸壁和右膈粘连 ,切开厚约 0 .4cm囊壁 ,从囊内取出 5 0 0 ml多暗红色液体和血块 ,以及大量絮状结晶物。囊内容物清除干净后 ,从膈面向上逐一剥离与囊壁粘连之胸膜脏层和壁层 ,剥离中见受压肺组织膨胀。壁层因不能完全剥离而有部分残留。肿块内容物送病理检查 ,结果为胆固醇结晶 ,未见癌细胞。讨论 :胆固醇性胸膜炎较少见 ,病因不太清楚。据文献报导 ,与慢性胸膜病变有关 [1 ,2 ] ,如继发于结核性病灶等 ,也有报导与矽肺、梅毒、糖尿病等并发者[3 ]…  相似文献   

19.
囊状淋巴管瘤也成囊状水瘤或水瘤。多发生于儿童,成年人很少见。现将笔者所见1例右颌下囊状淋巴管瘤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20.
孕妇,27岁,孕1产0,既往身体健康,无遗传性疾病。孕31周,因外院超声发现胎儿两股间囊性包块来我院要求进一步超声检查。超声所见子宫内:单胎,头位,双顶径8.1cm,头围29.6cm,腹围28.7cm,股骨长6.2cm,胎儿颅内结构、脊柱排列、胸腔脏器、四肢、胎盘及羊水未见明显异常。胎儿腹部扫查,膀胱未见显示,胎儿下腹壁回声中断约1.8cm,腹壁外探及大小约5.0cm×4.0cm×3.0cm的囊性包块,内见一条状分隔,CDFI示:囊性包块周边见两条静脉血流信号与脐静脉相延续(见图1)。超声诊断:单胎头位晚妊;胎儿泄殖腔外翻畸形。引产一死女婴,可见女婴脐部至外阴腹壁中断,部分肠管及膀胱外翻于体外(见图2)。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