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稀释式自身输血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稀释式自身输血是指急性正常血容量血液稀释(acute normovolemic hemodilution,ANH).它通常在麻醉后或手术主要出血步骤前抽取患者一定量的自身血在手术室常温下保存,同时输入胶体液及晶体液(按1:3的比例)维持正常血容量。放血后患者处于血液稀释状态。术中失血流出的是稀释血,可以减少红细胞的损失,也就减少对同种异体输血的需求。手术即将结束时再将术前放出的血液全部回输给患者,由于自身血在体外贮存仅几小时,富含血小板及凝血因子,可减少患者术后出血。该项技术已经成为限制术中输异体血总体策略中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2.
贮存式自身输血在骨科手术中的应用   总被引:11,自引:2,他引:9  
自身输血不仅可以避免同种异体输血引起的多种不良反应 ,对稀有血型和曾回输同种血产生异型抗体导致的配血困难患者 ,也不失为一种较好的解决办法[1] 。自身输血目前有贮存式、稀释式和回收式[2 ] 3种方式 ,可根据患者病情需要和手术出血情况选择。笔者在择期手术的 10 0名骨科患者中 ,开展贮存式自身输血 ,取得了良好效果 ,现报告如下。1 对象与方法1 1 对象  10 0名自身输血患者选自 2 0 0 1年 1月~ 11月份在本院骨科住院的患者 ,其中男性 80名、女性 2 0名 ,Rh阴性 1名 ;年龄 2 2~ 6 8岁 ,Hb男 12 0 g/L、女 110 g/L ,无心…  相似文献   

3.
目的采用自体成分输血联合急性等容血液稀释的方式在体外循环心脏手术中为患者输血,评价其安全性,为高难度外科手术开展自体输血提供参考。方法在充分了解患者的临床资料和病史的基础上,采用术前蛙跳式自体成分贮血联合术中急性等容血液稀释的方式进行血液的采集和回输。结果患者在未输注异体血的情况下完成了体外循环下冠状动脉搭桥手术,患者在血液采集和回输过程中生命体征平稳,手术顺利,未出现输血不良反应。结论自体输血作为一种有效的血液保护手段,对于符合条件的择期手术患者应该积极开展自体成分输血,特别是稀有血型患者可以节省宝贵的血液资源,贮存式联合急性等溶血液稀释自体输血对心脏手术患者是安全、实用、经济的输血方式,值得临床上广泛使用。  相似文献   

4.
目的 对比改良贮存式自体输血和异体输血对心脏外科瓣膜置换术患者手术及术后恢复的影响,确定改良贮存式自体输血采血法在心脏外科手术中应用的效果.方法 选取2013年1~5月本院行心脏瓣膜置换术的择期手术患者200例,其中使用改良贮存式自体输血采血法进行术前自体备血的患者100例,年龄21~73岁,心功能分级Ⅱ~Ⅲ级,采血前平均Hb为(147.34±12.69) g/L,Hct为(43.41土3.72)%;使用异体血术前备血的患者100例,年龄18~71岁,心功能分级Ⅱ~Ⅲ级,术前平均Hb为(133.93±25.94) g/L,Hct为(38.24±9.41)%,对比两组患者在围术期各项指标的差异.结果 100例改良贮存式自体输血组使用血液总量319U,100例输注异体血组使用血液655U,两者相比,自体输血组手术血液使用总量、平均异体红细胞量、平均异体血浆量均明显降低(P<0.05).自体输血组采血后血红蛋白浓度、红细胞压积轻度降低,但在正常范围内.术后1d血红蛋白浓度及红细胞压积均明显高于异体输血组患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出院前血红蛋白浓度、红细胞压积两组患者比较差异不明显;自体输血组患者术后到出院的平均时间为(6.58±1.9)d,异体输血组患者为(10.01±3.87)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使用改良贮存式自体输血的患者术后未发生感染,而异体输血组患者术后感染率为3%.同时自体输血组患者的住院成本明显降低(P<0.05).结论 改良贮存式自体输血采血法,较异体输血法对红细胞破坏少,血液输注量少,患者术后各项指标恢复快,感染率低,经济实用,可广泛应用于心脏外科瓣膜病等择期手术.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贮存式自体输血和异体输血对髋关节置换术患者手术及术后恢复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将台州医院2013—2014年181例髋关节置换术患者分为自体血组(n=100)和异体血组(n=81),对2组患者的手术前后各项血液指标进行分析。结果术后3 d自体血组的血小板分布宽度明显低于异体血组(P0.05),其他血常规、凝血指标指标均无明显差异(P0.05);异体血组术后3 d丙氨酸氨基转移酶、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明显高于自体血组(P0.05);异体血组术后1 d前白蛋白明显低于自体血组(P0.05),术后3 d总蛋白、白蛋白明显低于自体血组(P0.05);异体血组腺苷脱氨酶术后1 d、术后3 d明显高于自体血组(P0.05);自体血组的出血量、输血量明显低于异体血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贮存式自体输血是1种安全、有效的输血方式,可避免大多数关节置换术中输注异体血带来的潜在危险,又节约了血液资源,值得在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6.
《中国临床医生》2001,29(1):19-19
自身输血可以避免血源传播性疾病和免疫抑制 ,对一时无法获得同型血的患者也是唯一血源。自身输血有三种方法 :贮存式自身输血、急性等容血液稀释(ANH)及回收式自身输血。1 贮存式自身输血术前一定时间采集患者自身的血液进行保存 ,在手术期间输用。( 1 )只要患者身体一般情况好 ,血红蛋白 >1 1 0g/L或红细胞压积 >0 .33,行择期手术 ,患者签字同意 ,都适合贮存式自身输血。( 2 )按相应的血液储存条件 ,手术前 3天完成采集血液。( 3)每次采血不超过 50 0ml(或自身血容量的1 0 % ) ,两次采血间隔不少于 3天。( 4)在采血前后可给患者铁…  相似文献   

7.
急性血液稀释自身输血应用于手术的临床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院自1998年10月以来对74名施行手术的患者行术中急性血液稀释自身输血,以观察利用输入自身血替代同种异体血进行择期手术,取得了满意的效果,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8.
自身输血在择期手术患者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自身输血在择期手术患中的应用效果和可行性。方法 随机选择23例心脏病择期手术患,在术前1~10天应用“蛙跳式”采血法采集自身血液200~1600ml,在术中或术后进行自身回输。结果 患在采血及回输过程中均无不良反应,手术过程及恢复顺利。自身输血组围手术期人均输血量866.5ml,比异体输血组人均输血量1383.3ml减少516.8ml,减少异体输血量471.7ml(占54.4%)。血液检测指标显示,自身血回输后除血红蛋白、血小板较异体输血组升高外,其余指标无显性差异。结论 对择期手术患采取术前采血贮存,在术中或术后回输的方法,具有安全、节约血源及减轻患经济负担的优点,值得进一步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9.
自身输血作为一种安全的输血疗法已是众所周知 ,它可以避免同种异体输血引起的感染疾病、血型抗体副作用、移植物抗宿主病及抑制免疫功能等不良后果 ,而且对于稀有血型、曾因输同种血产生异型抗体者和疾病导致的配血困难的患者不失为一种解决办法 [1 ] 。自身输血的方法有三种 :贮血式、稀释式、回输式。由于后两种为术中进行 ,需要丰富的经验和敏锐的观察力 ,不易为手术人员所接受 ,而贮血式自身输血为术前进行 ,操作简便 ,易于掌握。我院从1 998年 8月开始至今 ,已对 1 0例外科择期手术的病人进行了术前贮血 ,取得了良好效果。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0.
近年来,由于输血血源的日益紧张以及人们对输血相关的并发症认识的加深,各种减少术中失血以及减少输注同种异体血的方法和措施纷纷出现并被运用于临床,从而有效地避免了传播血液相关疾病和异体输血的并发症,节约了有限的血液资源。一些复杂的骨科手术,尤其是大型的关节手术,由于手术区域骨组织血供丰富,关节骨髓腔和骨创面渗血不易控制,往往会导致术中术后失血较多,增加输血的风险,因此,围术期综合采用有效合理的血液保护措施可以最大限度地减少术中失血,血液保护主要包括最大限度地减少围术期失血和减少围术期输注同种异体血液两个方面。本…  相似文献   

11.
正贮存式自体输血是指在术前采集患者的血液,并将血液预存起来,术中或术后回输给患者以满足输血需求的一种输血疗法[1]。自体血的采集使骨髓细胞增生加速,刺激造血功能,提高患者手术耐受能力[2],同时也避免了输血不良反应及经输血传染疾病的风险。有报道自体输血可以降低关节置换术后血栓发生率[3]。我科对关节手术备血量在3U以上  相似文献   

12.
RhD(-)孕妇择期剖宫产手术贮存式自身输血2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贮存式自身输血是自身输血的方式之一,从1980年代起由国外开始逐步应用于临床,近来我国也有诸多报道.贮存式自身输血可以避免异体输血造成的传染性疾病传播、移植物抗宿主病等不良反应[1],其已作为一种标准操作应用于择期手术.  相似文献   

13.
自体输血在肿瘤外科领域中的应用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Burrows于1982年首先报告结直肠癌手术,接受同种异体输血的患者5年生存率明显低于未输血患者,此后大量的研究提示输血对肿瘤患者术后复发有促进作用,并且降低患者生存率。但给肿瘤患者施行的手术多为大型手术,手术前后的输血往往是不可避免的,外科医师所能做到的是尽可能减少不必要的输血。作为同种异体输血的一种替代技术——自体输血正在逐渐被接受。  相似文献   

14.
目的回顾性分析妇科患者用血情况,探求减少异体血输注的方法。方法检查2013年1~12月妇科输血病历,分析用血合理性及自身输血的可行性。结果 114例输血病例中有5例可避免异体血输注,13例已实施回收式自身输血,另有11例可实施贮存式自身输血。结论可通过自身输血、严格掌握输血适应证、选择合适的手术方式、用药物替代输血治疗等方式减少异体血输注。  相似文献   

15.
自身输血包括术前储血、术中血液稀释、术中出血回收等[1]。对于矫形术,回收术中流出的血液进行自身回输较术前贮血和术中稀释更为方便。笔者用细胞回收机对20名矫形术病人手术野废血回收后自身输血,并与20名输同种异体血的矫形术病人作对照,观察比较了两组病例...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在异住妊娠所致腹腔内出血的手术中进行回收式自体输血的安全性和临床效果。【方法】时手术证实为异位妊娠所致的腹腔内出血,且无回输式自体输血禁忌证患者96例,采用自体型血液回收机,经过抗凝、回收、洗涤、浓缩、净化处理后回输给患者;将其中仅靠自体输血完成手术的7例作为自体输血组(A组),其余18例因同时给予异体输血作为自体+异体输血组(B组),并将同时期异位妊娠采用同种异体输血的27例作为异体输血组(C组)。对三组患者自体及异体输血量、发热及输血反应情况、术后24h血常规及电解质情况做观察比较。【结果】A、B组平均输血量(异体输血与自体输血之和)虽高于c组,但异体输血量明显降低,三组比较,术后发热和输血反应A、B组较C组明显减少。而三组患者术后24h血常规及电解质情况比较差异无显著性。【结论】回收式自体输血既节约了大量血源,又减少了输血后并发症。是抢救和治疗急性腹腔内出血安全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17.
在择期主冠状动脉旁路搭桥(CABG)手术中,术前阿斯匹林(ASA)治疗不增加同种异体输血,但在有更大量出血危险的心脏手术中,ASA用量对输血影响未被调查。作者调查了317例再次接受CABG手术患者ASA用量对胸腔纵膈引流、同种异体输血的影响。手术前7天内服用ASA,或含有ASA药物治疗的215例患者,与102例未服用ASA的对照组相比,手术中特征相似,但年龄较大,输入红细胞量少。所有患者均用了氨基乙酸,但未使用胸腔缴脯血液的自体输血、富血小板血浆、抑肽酶、desmopressin。手术后血细胞比容、胸腔纵膈引流、由于大失血再次探查术的频率、输注同种异体压积红细胞、冰冻新鲜  相似文献   

18.
目的自身输血临床应用分析。方法回顾多年贮存式自身输血与同期相同类型的异体输血进行统计分析;稀释式自身输血与同期相同类型异体输血进行统计学分析;回收式自体输血与相同类型异体输血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使用异体输血与自身输血两种方法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自身输血是有效的、可行的。  相似文献   

19.
现代输血医学已成为一门新的学科,输血在治疗和抢救病人中占有不可替代的重要地位。同种异体输血由于存在血源紧张和输血不良反应及各种输血传染病的危险,越来越受到社会的关注和患者自身的重视,从而使自体输血得到更加广泛的应用。笔者就78例自体输血在部分外科手术中开展贮存式和稀释式自体输血,取得效果满意。为了使自体输血积累更多的经验,现在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探讨术中回收式自体输血和异体输血对剖宫产手术产妇肝功能指标和血浆蛋白的影响。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7年2月~2018年10月某三甲医院产科剖宫产手术产妇病例资料,共100例,分为自体输血组(术中回收式自体输血,n=50)和异体输血组(同种异体输血,n=50)。对两组产妇的一般临床资料、手术前后肝功能指标[丙氨酸转氨酶(ALT)、天冬氨酸转氨酶(AST)、碱性磷酸酶(ALP)]及血浆蛋白[总蛋白(TP)、白蛋白(Alb)、球蛋白(Glo)]进行统计学分析,并将术中自体血回输量与术中失血量、术后肝功能指标、血浆蛋白进行相关性分析及线性回归分析。结果两组间临床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自体输血组比异体输血组的异体血用量明显减少(P0.05);两组间平均住院时间及1分钟新生儿评分均无明显差异;同术前相比,两组术后ALP、TP、Alb、Glo均有明显变化(P0.05),而ALT、AST变化不明显(P0.05);两组间术后各指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自体输血组术后ALP、TP、Glo与术中自体血回输量呈明显负相关(P0.05)。结论 术中回收式自体输血是一种安全有效的节约异体血液资源方式,不会引起剖宫产产妇肝功能损害及同种免疫反应,值得在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