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国际微生物学会联合会(IUMS)病毒部委托日本病毒学会及日本科学理事会,于1984年9月1日至7日在日本仙召市召开了第六届国际病毒学会议。来自55个国家及地区的1,834人参加了会议。我国有30人,包括台北8人及香港2人。会议学术活动分为综述及论文二大部分。综述有5个专题,多属分子病毒学范畴,分别由22位专家在全体大会上作报告。论文报告配合墙报展览是分组同时进行的,共有52题,个医前包括学、兽医、植物、昆虫病毒,以及水生和海洋动物病毒,各种噬菌体及亚病毒。以人和动物病毒占大多  相似文献   

2.
第六届国际原生质体学术讨论会于1983年8月12—16日在瑞士巴塞尔举行。参加这次讨论会的共有30多个国家300余人,我国有钱迎倩、李向辉及笔者三人出席,并展出墙报三篇。讨论会的学术活动主要以大会报告、分组报告、专题讨论和墙报展出四种方式进行;除大会报告以及开幕式、闭幕式外,均分成高等植物原生质体和微生物原生质体二大组进行,(表1)。会议提供了充分自由交谈的环境,讨论热烈,整个进程安排得井井有条、十分紧凑;尤其值得称赞的是会议组织者将全部墙报内容及各篇评论及时付印成册并附有作者照片,这  相似文献   

3.
第十一届国际病毒学会议于1999年8月9日至13日在澳大利亚悉尼会议及展览中心隆重召开。在热情洋溢的开幕式上,澳大利亚少儿合唱团一曲美妙的旋律,使本世纪最后一次全球性病毒学家大聚会充满着蓬勃与生机。与会代表2429人分别来自世界各国。大会共收到1762篇稿件,其中大会应邀报告51篇、专题报告611篇、墙报1100篇。位于前四位的代表团分别为美国(380人)、日本(181人)、英国(170人)及德国(105人)。中国大陆这次参加会议的人数较以往大为增加,有6人进行了专题发言。这次大会的主要议题有:…  相似文献   

4.
第九届国际生物物理会议于1987年8月23—28日在以色列耶路撒冷召开.参加这次会议的人数为800余人,除东道国以外,以美国、西德、英国和日本的学者人数较多.我国有4名代表参加.会议学术活动的形式和以往相同,即由大会综述报告、分组讨论会和科学墙报三部份组成.这次共有5个大会综述报告,即日本的S.Nurma:神经递质受体与离子通道的结构与  相似文献   

5.
1990年8月27—31日国际微生物学会联合会(IUMS)病毒学部在西柏林国际会议中心召开第八届国际病毒学会议,有来自全世界将近5000位病毒学工作者参加这次盛会。会议安排相当紧张,从上午9时直下午8时。上午为全体会议,进行综述性专题报告,每个专题邀请4—5位专家,共计5个专题:编码策略,膜蛋白与免疫,反录病毒的表达及调控,疾病的分子基础,病毒感染的控制。中午在墙报展示处进行专题讨论,下午为分组专题论文报告,每天的墙报讨论及论文报  相似文献   

6.
第三届中日双边生物物理学学术讨论会于1991年6月14—18日在西安市召开,中方有145位代表参加(其中32位研究生),日方有51位代表参加会议.在开幕式上,会议联合主席、中国生物物理学会理事长梁栋材和日本生物物理学会上届理事长、第二届中日生物物理学学术讨论会(京都)主席大西俊一分别讲话,他们祝贺第三届中日双边生物物理学术讨论会开幕,热烈欢迎中日双方代表前来古都西安出席会议,并预祝这次大会成功.陕西省副省长郑斯林应邀出席了会议,并发表了热情洋溢的讲话.本次会议以大会报告、分组专题报告和墙报展讲三种形式就分子生物物理、膜与细胞  相似文献   

7.
第三届旅美中国学人生命科学年会于1993年1月8日至10日在美国纽约市哥伦比亚大学举行。中国科学院、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国家教委、北京大学、武汉大学都应邀派人出席会议,并给会议予以资助。出席这次会议的中国学人近500人(比前两届会议人数都多,第一届100多人,第二届200多人)。在会上作学术报告:大会报告29篇,分组报告56篇,还有90多份研究成果以墙报形式  相似文献   

8.
首届东亚生物物理学术会议在日本召开首届东亚生物物理学术会议于1994年5月16日至20日,在日本姬路播磨科学园高科技中心大会堂举行。来自日本、中国、韩国、越南及香港、台湾地区的200多位生物物理学者出席了会议。会议学术活动由大会报告、小组专题报告、贴...  相似文献   

9.
第四届环太平洋生物工程学术会议于1995年2月6~9日在澳大利亚墨尔本市召开。参加人数愈400人。大会报告9人,专题报告97人,墙报92个。出版了论文摘要文集(4th Pacific Rim BiotechnologyConforece),共收录了258篇论文摘要。 专题报告涉及的内容有:生物医学,诊断环境生物工程,分子生物学,酶学研究,食品生物技术,发酵工程及下游处理,动植物的生物工程。还有各国情况介绍,知识产权保护,公众观点,管理及资助,商业化与教育问题等内容。  相似文献   

10.
第九届国际病毒学大会于1993年8月8日至13日在英国格拉斯哥市举行。来自世界10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2697名病毒学工作者参加了大会,中国大陆参加会议的有3位代表。大会由美国疾病控制中心的B.W.J.Mahy教授任主席。会议收到论文2145篇,其中大会报告26篇,专题报告624篇,墙报展览1495篇。会议首先由WHO全球AIDS委员会主席M.H.Merson作主题为《AIDS对全球的冲击》的演讲,他说:“HIV感染的大流行在任何一个国家均未停止,亚洲国家发病率急剧上升,全球有  相似文献   

11.
第四届国际细胞生物学大会于1988年8月14—19日在加拿大蒙特利尔召开。来自57个国家和地区的316(?)余名的细胞生物学工作者出席了这次会议。提交给大会的论文共3096篇。我国的参加人员共30余人(其中包括台湾代表5名),共提出论文85篇(其中台湾省8篇)。8月14日举行了隆重的开幕式。著名的细胞生物学家 David L.Brown 担任这次大会主席团(执委会)主席。39名主席团成员中有我国的4位科学家,即罗士伟教授、姚鑫教授,薛绍白教授和左嘉客教授。大会的学术活动分四种形式进行:(1)大会报告;(2)分组专题讨论会;(3)小型专题讨论会;(4)论文墙报。大会报告共7个,报告的题目是:(1)控制胆甾醇的基因和膜蛋白。(2)鸟类胚胎神经系统发育的体内和体外分析。  相似文献   

12.
1987年8月24—29日,在中国古都西安召开了第一届中日国际真菌学会议。与会代表中方为190余人,日方79人。本次会议由中国微生物学会和日本医学真菌学会联合发起召开,并得到中国真菌学会和日本真菌学会以及日本细菌学会的支持和赞助。会议共收到论文143篇,大会专题报告53个,分组专题讨论115个。与会代表通过大会、分组报告等形式进行了交流。主要内容分为四部分:1.真菌分类  相似文献   

13.
中国动物学会贝类学会第二次代表大会暨第三次学术讨论会于1986年11月4日至11月8日在昆明市召开。到会代表105人,其中中青年科技工作者占80%以上。会议共收到162篇论文,其中分类区系26篇,生理生化14篇,生态35篇,形态17篇,医学贝类36篇,古贝类18篇,养殖44篇。 在开幕式上,中国动物学会副理事长潘清华同志讲了话。学术活动分专题报告和分组报  相似文献   

14.
第九届国际光合作用会议于1992年8月30日~9月4日在日本名古屋市国际会议中心召开。会议由日本科学委员会和日本植物生理学会主办。日本世界展览纪念协会等240多个单位和个人给予会议以财力和物力资助,日本首相宫泽喜一还为大会发来了贺信。这些充分反映了日本政府及社会各界人士的爱国心和对生物学领域的重大基础理论课题——光合作用研究的重视程度及寄予的期望。会议期间共举行9个大会综合报告,并分26个专题组进行102个学术报告,展出墙报800多篇,另组织20个墙报交流讨论会。来自世界各地的46个国家的近千名专家学者欢聚在一起,就近几年光合作用研究的进展和未来发展趋势进行了广泛深入的交流  相似文献   

15.
由中国遗传学会主办,北京、天津、江苏、湖南四个分会承办的全国植物染色体分带技术及染色体工程学术交流会于11月9日至13日在长沙召开。代表110名,来自22个省、市、自治区的66个单位。会上印发了汇编有论文摘要67篇的论文摘要集,还有学术论文和研究报告49篇、展出墙报37篇。大会专题报告13篇,分组宣读论文34篇。胡含传达了国际作物遗传操作学术讨论会的主要内容。施立明、夏家辉分别介绍了动物  相似文献   

16.
2001年8月22~26日,第二届全国植物基因组学大会在浙江大学召开,与会322人,听取报告的人数最多时达到500多人。大会收到论文摘要163篇,墙报30篇。共有11人做了大会报告,77人做了分组报告。在为期一天的大会报告期间,来自美国、意大利、比利时、国际水稻研究所及国内的科学家就目前植物基因组学的发展状况及发展趋势作了阐述,内容涉及到水稻杂种优势的遗传  相似文献   

17.
由国际园艺科学学会(ISHS)、日本园艺学会和日本生物环境控制学会召开的国际植物苗生产会议于1992年7月21~26日在日本横滨举行。我国出席这次会议的有2人,包括台湾大学1名。会议有20个大会报告,分组发言50位,收到墙报85篇。内容涉及两大方面。一是有关植物再繁殖(主要是微繁殖)过程中的生理、生化及遗传方面的研究,另一方面是微繁殖生产工业化有关问题的研究。以水稻为例,日本和中国学者从水稻悬浮培养及原生质体培养获得再生植物株。在对培养基中氮源、  相似文献   

18.
第 14届国际植物营养学术研讨会于 2 0 0 1年 7月 2 7日至 8月 3日在德国北部的汉诺威 (Hannover)大学召开。出席这次盛会的共有 6 0 0余名代表 ,我国 (包括在海外的学者 )有 30多人参加了会议。大会活动分为学术交流和田间参观两部分穿插进行。学术交流分为大会报告、专题报告、小组交流和墙报等 4个板块。 14位专家作了大会报告 ,内容有“植物营养在简单和复杂农业生态系统可持续发展中的作用”、“亚洲和美国谷物集约生产系统中的可持续发展与环境质量所面临的挑战”、“精准农业 :作物营养管理所面临的挑战”、“植物矿质营养对…  相似文献   

19.
1978年胰岛素研究学术交流会于3月15日至21日在广西南宁举行。中国科学院有关研究所,卫生部门及大专院校的代表共六十六人参加了会议。学术报告包括国内外关于胰岛素和糖尿病研究动态综述报告及专题工作报告。现将部分专题报告的摘要刊登如下。  相似文献   

20.
由国际轮虫科学委员会发起,泰国孔敬大学生物系承办的第九届国际轮虫研讨会,于 2000年 1月 16日至 23日在泰国孔敬市皇家兰花宾馆召开。来自31个国家的 129位专家和学者参加了这次新千年第一次国际轮虫盛会。大会共收到论文109篇,其中应邀报告8篇、专题报告49篇、墙报交流52篇。本次会议与会人数较多的国家有:泰国(28人)、美国( 13人)、西班牙( 12人)、印度 ( 10人)。中国参加本次会议的人数创历史最高,共8位(包括在新加坡工作的3位),仅次于印度;共递交论文5篇。本次大会的主题是“’H…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