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韭园沟流域坝系工程安全评价方法研究是在调查、分析研究的基础上,确定坝系安全评价指标和指标标准,应用层次分析法建立了坝系工程安全评价方法.通过计算流域骨干坝安全度均大于0.8,骨干坝布局均衡系数0.9,坝系安全度0.892 62,从计算结果看,韭园沟流域坝系基本处于安全状态,骨干坝布局比较合理,评价结果基本上与实际相符.因此,认为这一评价指标体系和评价方法可以在黄土高原小流域坝系安全评价中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2.
在分析赵石畔流域坝系发展过程的基础上,根据流域的实际情况,建设流域拦、蓄、淤、种有机协调、循环提高的坝系工程防护体系,对流域坝系相对稳定情况进行分析,结果表明:该流域坝系实现相对稳定是完全可能的,该流域坝系防护体系建设对黄土丘陵沟壑区第一副区小流域沟道坝系建设具有一定的指导价值.  相似文献   

3.
在分析赵石畔流域坝系发展过程的基础上,根据流域的实际情况,建设流城拦、蓄、淤、种有机协调、循环提高的坝系工程防护体系,对流域坝系相对稳定情况进行分析,结果表明:该流城坝系实现相对稳定是完全可能的,该流域坝系防护体系建设对黄土丘陵沟壑区第一副区小流城沟道坝系建设具有一定的指导价值。  相似文献   

4.
洪水沟流域坝系工程安全评价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基于坝系工程现状调查资料,建立评价指标体系,采用层次分析法,对洪水沟流域治沟骨干工程的安全性和坝系工程的安全性进行了分析评价,结果表明:洪水沟流域7座骨干工程安全度均大于0.8,均为基本安全状态;坝系安全度为0.892 62,基本处于安全状态.  相似文献   

5.
孙太旻 《中国水利》2003,(17):53-54
元坪流域坝系建设,通过对淤地坝和产权制度改革,提高了群众建设和管理淤地坝的积极性;针对坝系工程存在的问题,提出了沟道坝系工程建设的基本对策,即完善坝系结构,提高防洪能力和水沙资源利用率,建设高产稳产的基本农田,实现坝系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6.
申雷 《陕西水利》2016,(4):163-164
本文在分析元坪流域沟道特征、水土流失规律、建坝资源、沟道工程运行现状及存在问题的基础上,对元坪流域坝系的工程布局、建设方案、防洪能力进行了的探讨和比选优化,提出了最佳的元坪流域坝系建设方案,以供情况相近流域治理时借鉴。  相似文献   

7.
黄土高原地区淤地坝坝系相对稳定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阐述了淤地坝坝系相对稳定的内涵和标准,在此基础上分析了天然聚湫和不同类型地区的坝系相对稳定系数,并初步探讨了不同类型地区洪量模数、土壤侵蚀模数和稳定系数的关联性,研究表明流域洪量模数、土壤侵蚀模数均与坝系稳定系数呈较好的线性关系,坝系相对稳定系数随流域洪量模数和土壤侵蚀系数的增大而增大。且以延安市淤地坝建设为例,分析研究了坝系相对稳定的骨干坝与中小型坝的配置比问题。  相似文献   

8.
苏瑜 《水利天地》2016,(4):77-80
延安市淤地坝建设历史悠久,但淤地坝系统监测和研究却相对滞后。为认识和掌握淤地坝对流域水沙的拦截、调节和蓄存机理,揭示坝系相对稳定规律,分析坡面侵蚀与沟道侵蚀间的相互联系和作用,选择距延安市8km的麻庄流域、50km的高庄流域开展淤地坝示范坝系建设,通过分析坝系概况、监测内容与方法,提出了科学的监测站网布置方案。  相似文献   

9.
应用系统动力学原理建立了韭园沟流域坝系相对稳定的优化规划SD模型,并进行长时间(1975-2100年)动态仿真研究。得到该流域19座骨干坝、251座生产坝的优化布局和坝高、拦泥坝高、滞洪坝高、坝结构及坝系相对稳定状态的优化规划方案,它为相对稳定坝系优化规划提供了一种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0.
西北地区水污染防治对策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元坪流域坝系建设,通过对淤地坝和产权制度改革,提高了群众建设和管理淤地坝的积极性;针对坝系工程存在的问题,提出了沟道坝系工程建设的基本对策,即完善坝系结构,提高防洪能力和水沙量濠利用率,建设高产稳产的基本农田,实现坝系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1.
腾王沟流域坝系建设是河南省第一批黄土高原淤地坝建设工程,共规划31座淤地坝,工程总投资1681万元。该流域坝系建设受到了黄河上中游管理局等单位领导和专家的一致好评。作者对在腾王沟流域坝系建设中特别推行旁站监理制发挥的重要作用作出了深刻论述,为新时期、新形式下在水保工程建设中大力推行旁站监理制,确保水保工程建成精品优质工程,具有良好的示范性和推广性。  相似文献   

12.
小流域坝系优化规划模型及其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蔺明华  程益民 《人民黄河》1995,17(11):29-33
在水土保持治沟坝系规划中,采用非线性规划方法,建立了适用于新建坝系规划和已成坝系改造规划的小流域坝系优化规划模型,利用该模型可求出坝系中诸坝较优的建坝高度和适宜的建坝时间。以孙家沟流域为例,对建立的优化模型进行了验证。  相似文献   

13.
韭园沟流域相对稳定坝系防洪标准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韭园沟流域相对稳定坝系防洪标准研究是在相对稳定坝系优化规划的基础上,通过建立坝系防洪标准研究数学模型,对不同洪水频度下坝系投资与跨坝损失进行计算、分析加以确定。研究表明,当韭园沟坝系中骨干坝取相同设计标准,坝系防洪标准为100-200年一遇设计频率时是经济、合理的。  相似文献   

14.
通过分析黄道峁骨干坝所处区域自然条件以及病险情况,为了巩固已有的拦泥成果,充分发挥该坝在坝系中的作用通过水文计算,根据流域洪水、泥沙情况,提出科学的加固方案,以确保除险加固方案科学可行.  相似文献   

15.
马轶  张维江 《人民黄河》2012,34(11):72-75
为了解决好水川流域生活、生态、农业等用水与供水的矛盾,在现有坝系工程布局的基础上,提出新建引、提、输、配水工程,使流域内已建成的1座水库、11座骨干坝和15座中型淤地坝形成统一调配的供水水源,应用最优化原理建立流域水资源联合调度模型,并采用MATLAB优化工具箱进行模型的求解。结果表明:流域水资源联合调度工程实施后,坝系年可供水量为295.7万m3,较现状供水量增加了203.7万m3;可改善灌溉面积330 hm2,恢复灌溉面积400 hm2,新增灌溉面积200 hm2;流域水资源利用率可由现状的33%提高到60%。好水川流域坝系水资源联合调度后的资源效益、农灌效益、工程效益、生态效益显著。  相似文献   

16.
沟道坝系发展相对稳定是完全可能的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本文在论述淤地坝相对稳定的条件后,从山西省王家沟坝系的现状出发,分析了该流域淤地坝坝高与淤地面积的关系,以及已达到相对稳定的条件,并利用建立的相应关系式,计算了王家沟坝系达到相对稳定的淤地面积、坝高及坝内水深。计算结果经与现状坝高对比,发现王家沟坝系达到相对稳定是完全可能的,需要增加的工程量并不大。  相似文献   

17.
治黄方略研究的新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黄土高原的淤地坝建设虽已有久远的历史,但作为一种完整水土保持思想的坝系农业却是很新的事,其理论还仅仅处于形成的最初期。坝系农业的关键在于均衡坝系的实现,而这又要依赖于流域综合治理开展。应该说,以流域综合治理与开发为中心的更完整水土保持体系的建立方是真正的治黄之本。  相似文献   

18.
《人民黄河》2017,(12):85-89
为提高传统淤地坝规划设计水平和效率,基于现有的黄土高原小流域基础数据,运用"3S"技术、计算机图形技术、数据库技术、虚拟现实技术等,开发了小流域坝系规划三维可视化决策支持系统,实现直观、准确、快速的坝系规划。该系统充分考虑了坝系规划设计的实际业务特点,开发了坝系规划核心业务流程中的10多个关键自动算法,实现了三维可视化环境下流域现状的真实感模拟、坝系规划实时计算与动态显示以及坝系工程未来生态效果预测模拟,有效提高了坝系规划辅助的自动化程度,减轻了坝系规划人员繁重的计算工作量,并已应用于山西省太原市娄烦县雷家庄小流域的坝系可研规划。  相似文献   

19.
韭园沟流域坝系效益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张金慧  徐立青 《人民黄河》2003,25(11):37-38,43
韭园沟流域1953年被绥德水土保持科学试验站选为试验研究基地,开展了以坝系建设为中心的综合治理试验研究。通过对韭园沟流域坝系的蓄洪拦泥效益、经济效益、生态效益以及社会效益的分析,认为坝系建设不仅改善了农业生产条件,提高了耕地的单位面积产量,而且能够促进退耕坡地,并使农民群众的粮食产量及经济收入有了显著提高。  相似文献   

20.
通过实地典型调查,得知农村在利用淤地坝增加收入的方面还存在或多或少的产业结构不合理的现象.结合当前黄土高原淤地坝建设规划、发展农村经济和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需要,通过综合分析,提出了在坝系流域所在的村镇,依靠坝地巨大的增产效益,建立坝系经济区,面向国内市场,打出品牌,充分利用农产品资源建立小型加工厂,对农产品进行深加工,提高其经济附加值,积极发展农村经济的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