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建立了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测定人体尿液中双酚A(BPA)、双酚F(BPF)、四氯双酚A(TCBPA)、四溴双酚A(TBBPA)、壬基酚(NP)、4-正辛基苯酚(4-n-OP)的检测方法。尿液样品通过酶解和固相萃取法进行前处理,采用Acquity UPLC HSS T3色谱柱(2.1 mm×100 mm,1.8μm)分离,负离子电喷雾多反应监测模式检测,同位素内标法定量。6种待测物在0.5~50μg/L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相关系数均大于0.995,检出限为0.05~0.60μg/L,定量下限为0.17~2.00μg/L,2、10、50μg/L加标水平下的回收率为81.4%~112%,相对标准偏差(RSD,n=6)为6.8%~30%。应用此方法测定160份人体尿液样品,双酚A的检出率为93.8%,检出范围为0.24~29.54μg/L,其余目标物未检出。该方法操作简便、重现性好、定量准确,适用于人体尿液中双酚类及烷基酚类物质的测定。  相似文献   

2.
高效液相色谱/荧光法测定罐头食品中双酚A类物质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建立了罐头食品中7种双酚A类物质的液相色谱/荧光检测法,样品用乙腈提取,苯乙烯吡咯烷聚合物(PLS)固相萃取柱净化,苯基柱(250 mm×4.6 mm,5μm)分离,以乙腈-水作为流动相,梯度洗脱,7种双酚A类物质得到基线分离,荧光检测的激发波长和发射波长分别为227 nm和313 nm。7种双酚A类物质的浓度在0.010~5.0μg/m L范围内,其峰面积与浓度呈良好线性关系,相关系数(r2)大于0.99。7种双酚A类物质在加标浓度为0.015~5.0 mg/kg时,方法的平均回收率为83.7%~95.5%,相对标准偏差为7.2%~19.8%。方法的检出限(LOD)和定量下限(LOQ)分别为5~18μg/kg和15~50μg/kg。该方法准确、灵敏、可靠,已应用于实际样品的分析。  相似文献   

3.
提出了罐头食品中的双酚A、双酚A二缩水甘油醚及双酚A二缩水甘油醚的衍生物等7种化合物的液相色谱-串联质谱分析方法。样品经乙腈提取后,用正己烷净化,然后取下层清液蒸发至干。用乙腈-水(3+7)溶液溶解残渣,经Hypersil GOLD C_(18)色谱柱(2.1mm×100mm,3μm)分离,不同比例的乙酸铵溶液和甲醇的混合液为流动相作梯度淋洗,采用正离子模式多反应监测。7种化合物的质量浓度与其峰面积均在一定范围内呈线性关系,检出限(3S/N)均不大于2μg·L~(-1)。以罐头食品为基体,加入3种不同浓度的7种标准溶液做回收试验,测得平均回收率在80.0%~105.6%之间,相对标准偏差在3.2%~14%之间。  相似文献   

4.
潘胜东  何仟  陈晓红  王立  邱巧丽  金米聪 《色谱》2017,35(9):980-986
建立了固相萃取-超高效液相色谱-高分辨质谱(SPE-UPLC-HRMS)快速测定食用油中4种痕量酚类环境雌激素(双酚S(BPS)、双酚F(BPF)、双酚A(BPA)和4-壬基酚(4-NP))的分析方法。食用油样品经乙腈涡旋提取和SLC玻璃固相萃取小柱净化后,以0.05%(v/v)三乙醇胺和甲醇溶液为流动相进行梯度洗脱,采用Waters ACQUITY UPLC HSS T3色谱柱(100 mm×2.1 mm,1.8μm)进行分离,在电喷雾离子源负离子模式(ESI-)和选择性离子监测(SIM)模式下进行检测,内标法定量。4种目标物在各自的范围内有良好的线性关系,相关系数(r)0.999。方法的检出限(LOD,S/N=3)和定量限(LOD,S/N=10)分别为0.03~0.11μg/kg和0.10~0.36μg/kg。在1.0、10.0和80.0μg/kg 3个加标水平下,4种目标物的加标回收率为86.3%~96.1%,相对标准偏差(RSD)为2.2%~8.8%(n=6)。基质效应实验表明方法在低、中、高3个浓度水平下均无明显的基质干扰。该法简便、快速,能用于食用油中双酚S、双酚F、双酚A和4-壬基酚残留的快速检测。  相似文献   

5.
建立在线固相萃取-高效液相色谱法(On-line SPE-HPLC)同时测定水样中双酚A(BPA)和双酚S(BPS)的新方法。水样经过滤,用C18柱在线富集,用Spherigel C18分析柱(250 mm×4.6 mm,5μm)进行HPLC分析,以乙腈-水为流动相梯度洗脱(0~15 min,乙腈-水由70/30(V/V)变为80/20(V/V)),用高效液相色谱-二极管阵列检测器(HPLC-DAD)进行定量分析,检测波长为323 nm。BPA在0.05~5μg/L范围内,BPS在0.07~5μg/L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相关系数R~20.999。BPA和BPS检测限(LOD)分别为0.017和0.028μg/L,定量限(LOQ)分别为0.033和0.057μg/L。加标0.2μg/L BPA和BPS时,回收率在90%~98%内,相对标准偏差(n=6)在2%~6%内。本法适用于环境水样中BPA和BPS的同时测定。  相似文献   

6.
采用磁固相萃取-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环境水样中双酚A的含量。优化的试验条件如下:1 50mL水样中加入20mg磁性微球进行萃取;2水样的pH为3.0;3萃取时间为15min;4解析溶剂为甲醇(80+20)溶液;5解析时间为10 min。采用C18色谱柱为分离柱,以甲醇-水(85+15)混合液为流动相,在检测波长224nm处进行测定。双酚A的质量浓度在5.0~500μg·L-1范围内与其峰面积呈线性关系,方法的检出限(3S/N)为1.0μg·L-1。方法应用于环境水样的分析,加标回收率在81.4%~109%之间,测定值的相对标准偏差(n=6)在5.7%~8.6%之间。  相似文献   

7.
建立了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测定食品接触材料中双酚A、四溴双酚A、壬基酚和辛基酚迁移量的方法。样品经蒸馏水、3%乙酸溶液、10%乙醇溶液、20%乙醇溶液、50%乙醇溶液和异辛烷6种食品模拟物浸泡处理,浸泡液经C18色谱柱分离,以多反应监测(MRM)模式进行定性和定量。检测结果表明:在水基、酸性、酒精类食品模拟物中,双酚A、四溴双酚A、壬基酚、辛基酚的质量浓度均在0.001~0.50μg/mL范围内与其质谱响应值具有良好的线性关系,相关系数均不小于0.9995,方法检出限为0.01~0.25μg/kg,定量限为0.03~0.83μg/kg;在油基食品模拟物中,双酚A、四溴双酚A、壬基酚、辛基酚的线性范围均为0.01~0.50μg/mL,相关系数均不小于0.9989,方法检出限为0.10~2.50μg/kg,定量限为0.33~8.32μg/kg。双酚A、四溴双酚A、壬基酚、辛基酚的加标回收率为87.2%~101.2%,相对标准偏差为1.5%~3.4%(n=6)。该法样品处理步骤简单,准确度高,灵敏度好,可用于食品接触材料中烷基酚类化合物的检测。  相似文献   

8.
建立了高效液相色谱分析食品罐内涂料中双酚A(BPA)和双酚F(BPF)环氧衍生物的方法.样品经乙腈提取后,旋转蒸发浓缩至干,以V(乙腈)∶ V(水)=50∶ 50混合液溶解并定容;采用Lichrospher C18柱,以乙腈/水为流动相梯度洗脱,进行高效液相色谱分离;荧光检测器检测,激发波长230 nm,发射波长301 nm.在2.3~230 μg/L浓度范围内,各BPA和BPF环氧衍生物的响应峰面积与其相应浓度呈良好相关性,检出限为0.57~6.55 μg/L;在80~400 μg/L添加水平范围内,平均添加回收率为85%~107%;相对标准差小于7.4%.结果表明,本方法适用于食品罐内涂料中BPA和BPF环氧衍生物残留分析.  相似文献   

9.
采用机械剥离石墨烯修饰电极快速检测食品接触材料中双酚A的迁移量。X射线电子衍射表征显示机械剥离石墨烯表面不存在含氧官能团,与化学还原石墨烯相比,机械剥离石墨烯对双酚A具有更好的电催化性能,降低了双酚A的氧化过电位,提高了电流响应。在优化的试验条件下,双酚A的浓度在1.0×10-7~1.5×10-5mol·L-1范围内与氧化峰电流呈线性关系,检出限(3S/N)为3.0×10-8mol·L-1。采用该电极对食品模拟物中的双酚A进行检测,加标回收率在85.1%~104%之间,测定值的相对标准偏差(n=6)在2.7%~5.9%之间。  相似文献   

10.
建立了饮用水中苯并(a)芘(Bap)和双酚A(BPA)同时测定的固相萃取/高效液相色谱方法。水样中苯并(a)芘和双酚A经ENVI-18固相萃取小柱富集后,采用C18色谱柱分离,以乙腈-水为流动相,梯度洗脱,荧光检测器检测。结果表明,苯并(a)芘和双酚A在0.1~20.0μg/L浓度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相关系数大于0.999,检出限分别为0.2 ng/L和2.0 ng/L,样品加标回收率为86.1%~101%,相对标准偏差为2.9%~4.6%。该方法灵敏度高,选择性好,方便快捷,适用于饮用水中苯并(a)芘和双酚A的测定。  相似文献   

11.
Bisphenol A (BPA) is a typical environmental endocrine disruptor that exhibits estrogen-mimicking, hormone-like properties and can cause the collapse of bone homeostasis by an imbalance between osteoblasts and osteoclasts. Various BPA substitutes, structurally similar to BPA, have been used to manufacture ‘BPA-free’ products; however, the regulatory role of BPA alternatives in osteoclast differentiation still remains unelucidated. This study aimed to investigate the effects of these chemicals on osteoclast differentiation using the mouse osteoclast precursor cell line RAW 264.7. Results confirmed that both BPA and its alternatives, bisphenol F and tetramethyl bisphenol F (TMBPF), were nontoxic to RAW 264.7 cells. In particular, tartrate-resistant acid phosphatase (TRAP)-positive multinucleated cell staining and activity calculation assays revealed that TMBPF enhanced osteoclast differentiation upon stimulation of the receptor activator of nuclear factor-kappa B ligand (RANKL). Additionally, TMBPF activated the mRNA expression of osteoclast-related target genes, such as the nuclear factor of activated T-cells, cytoplasmic 1 (NFATc1), tartrate-resistant acid phosphatase (TRAP), and cathepsin K (CtsK). Western blotting analysis indicated activation of the mitogen-activated protein kinase signaling pathway, including phosphorylation of c-Jun N-terminal kinase and p38. Together, the results suggest that TMBPF enhances osteoclast differentiation, and it is critical for bone homeostasis and skeletal health.  相似文献   

12.
用双酚A型环氧树脂(E-51)和2-丙烯酰胺基-2-甲基丙磺酸(AMPS)合成了可用于紫外光固化的双酚A型环氧磺酸酯(AMPS-EP).研究了影响反应的多种因素,优化的合成条件为:以N,N-二甲基甲酰胺(DMF)为溶剂,AMPS与E-51的摩尔投料比为1:0.5,对苯二酚为阻聚剂,用量为环氧树脂质量的0.2%,反应时间...  相似文献   

13.
以苯酚和甲醛为原料,合成了双酚F(BPF)和双酚F二酐(BPFDA),用BPFDA分别和间苯二胺(m-PDA)、4,4'-二氨基二苯醚(4,4'-ODA)、1,4-(4-氨基苯氧基)苯(TPEQ)反应,得到了3种双酚F型聚酰亚胺,分别对其结构、溶解性、热性能和力学性能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聚合物的比浓对数黏度为0.5~...  相似文献   

14.
李媛  李桂娟  丁孟肾  王震 《应用化学》2011,28(12):1370-1374
以4-氯代酞酰亚胺和双酚F为原料,在N,N′-二甲基乙酰胺溶剂中,经水解、酸化、脱水,合成了一种新型的双酚F型二酐(BPFDA)单体,并用1H NMR和IR测试方法确认了其结构。 采用传统的一步法,用N,N′-二甲基乙酰胺作溶剂,BPFDA分别与4,4′-二氨基二苯醚(ODA)和4,4′-二氨基二苯甲烷(MDA)聚合,得到聚酰胺酸,并进一步热亚胺化得到聚酰亚胺薄膜,并对其进行了表征。 结果表明,BPFDA/ODA薄膜和BPFDA/MDA薄膜的玻璃化转变温度分别为200和204 ℃; 热失重分析表明,质量损失5%的温度分别为506.50和459.10 ℃;其拉伸强度分别为110和100 MPa。  相似文献   

15.
氧化羰化法直接合成双酚A型聚碳酸酯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使用Pd系氧化还原催化体系氧化羰化双酚A和CO直接合成了聚碳酸酯。在PdCl20.016mmol,n(Pd):n(Cu):n(对苯醌):n(四丁基溴化铵)=1:4:40:40,双酚A22mmol,CH2Cl250mL。4A分子筛4g,CO5.5MPa,O2O.5MPa,反应温度100℃,搅拌速度800rpm的条件下反应12h,得到的聚碳酸酯重均分子量M。为2450。探索了杂多酸和杂多酸的四丁基铵盐对氧化羰化双酚A直接合成聚碳酸酯的促进作用。使用Pd-Mn-(TBA)8SiW12O42啦催化剂体系,在上述相同的实验条件下反应8h,得到的聚碳酸酯重均分子量Mw为2225,好于Pd-Cu-苯醌催化体系的结果(Mw=1720)。对合成得到的聚碳酸酯进行了IR光谱分析,并通过与相同条件下得到的商品聚碳酸酯(Mw=22000)的IR光谱对照,对实验结果进行了确认。  相似文献   

16.
双酚A 型聚冠醚的合成与性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由于聚冠醚具有选择性配位阳离子的性能,同时具有毒性低、易于回收等优点,所以它们在相转移催化、金属分离浓缩等方面有重要的应用前景。我们曾报道用2,6-二(羟  相似文献   

17.
合成双酚AF的新方法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戴燕  吕春绪  李斌栋  李晶晶 《应用化学》2009,26(11):1292-1296
由六氟丙酮三水合物和苯胺,经缩合、重氮化、水解、Friedel-Crafts烷基化等4步反应在常压下合成了双酚 AF。首先,以五氧化二铌为催化剂,在 n (HFA•3H2O) : n (aniline) : n (Nb2O5) = 2 : 1 : 0.1,回流 6 h 条件下,合成出中间体(Ⅰ),收率高达96.3%。然后在重氮化温度为 ﹣2 ~ 2 ℃,硫酸质量分数为 14.7%,n (Ⅰ) : n (H2SO4) : n (NaNO2) = 1 : 4.1 : 1.1,及水解时硫酸质量分数为 50%,n (H2SO4) : n (Ⅰ) = 11.0 : 1、108~112 ℃反应 1.5 ~ 2 h 的优化条件下,化合物Ⅰ经重氮化、水解后以 92.7%的高收率得到中间体 2-(4-羟基苯)六氟异丙醇(Ⅱ);再在甲磺酸存在下,化合物Ⅱ与苯酚经Friedel-Crafts烷基化反应以 72.4% 的收率合成了目标产物双酚 AF(Ⅲ),总收率为 64.6%(以苯胺为基准计算)。  相似文献   

18.
研究了四溴双酚A双缩水甘油醚的合成方法,探索了不同原料摩尔比、溶剂、反应温度、第一步反应中碱的用量以及第一步反应时间对反应的影响,并对产品进行了环氧当量的测定。  相似文献   

19.
氯铝酸室温离子液体中双酚A的合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Et3NHCl-AlCl3离子液体为催化剂,通过苯酚和丙酮缩合反应合成双酚A。考察了离子液体的催化活性,较系统地研究了催化剂路易斯酸性、催化剂用量、反应物摩尔比、反应温度、反应时间对产率的影响。最佳反应条件为:丙酮10mmol,n(酚):n(酮)=8:1,催化剂Et3NHCl-AICl3[n(AICl3):n(Et3NHCl-AICl3)=0.6]10.7mmol,硫醇(助剂)0.2mmol,反应温度60℃,在25mL的甲苯中反应4h。此条件下收率可达85.1%。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