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提高双列角接触球轴承合套率的方法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王大力  王玉金  宋丽 《轴承》2000,(9):1-4,15
推导了双列角接触球轴承径向游隙、轴向游隙、接触角和沟心距及原始径向游隙之间的相互关系 ,给出了双列角接触球轴承内、外圈沟心距及公差的确定方法。利用该方法 ,在轴承合套时 ,不用对沟心距进行分组就能保证1 0 0 %的合套率。附圈 2幅 ,表 2个。  相似文献   

2.
刘志英  李国庆 《轴承》2002,(2):20-21
为了解决双列角接触球轴承轴向游隙难以控制、合套率低的问题 ,采取修磨内圈小端面的方法较好解决此类轴承轴向游隙超差的问题。附表 2个。  相似文献   

3.
双列角接触球轴承合套时,常常出现部分成品装配高达不到技术要求或中间垫尺寸留量不合适而使游隙不能满足技术要求的情况,需经过反复配套和修磨才能组配出合格成品。经分析,主要原因是成品零件公差要求较宽,改进的方法是根据成品零件标准压缩加工尺寸公差,提高了合套率,降低了劳动强度。  相似文献   

4.
余挺  张雪萍 《轴承》2004,(11):1-4
较全面地考虑双列角接触球的变形因素和双列轴承问的变形协调条件,实现了该类轴承的精确受力计算。同时还能计算出轴承的变形和承载区域大小。基于此,该方法为轴承实现精确的承载判定、寿命计算、类型选用和性能分析等提供了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5.
双列角接触球轴承结构为:一个外圈、两个内圈;标准要求该类轴承装配时,不仅要保证其径向游隙还要保证其轴向游隙。生产该类轴承存在着不能完全达到标准要求的问题。为了提高轴承的产品质量和综合使用寿命,研究探索出符合轴承质量标准要求的双列角接触球装配方法。  相似文献   

6.
李彬 《轴承》2000,(4):8-10
52 0 5双列角接触球轴承用于轿车空调装置 ,要求其刚性好 ,传动平稳 ,噪声低 ,安装后轴与毂的中心偏移小 ,偏斜角小。介绍了轴承主要参数设计。附图 4幅  相似文献   

7.
轿车轮毂双列角接触球轴承结构设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轮毂轴承单元是汽车上最重要的部件之一。本文对轿车用第二代轮毂轴承单元中双列角接触球轴承的结构、尺寸进行系统探讨分析。附图 2幅  相似文献   

8.
蒋蔚  孟庆伟  徐浩 《轴承》2000,(3):10-11
为使双列角接触球轴承的使用性能得到充分保证 ,必须对其施加一定的预紧力。同时 ,主机对此类轴承多有高灵敏度和低摩擦力矩的要求 ,那么对其施加的预紧力必须准确 ,通过实际测量和理论计算可以达到这一要求。附图7幅 ,参考文献 2篇  相似文献   

9.
基于弹性接触理论,建立了双列角接触球轴承弹性接触模型,利用Neton-Raphson法计算了轴承钢球和滚道的接触载荷,分析了径向载荷、轴向载荷与力矩载荷作用下的接触载荷分布和接触角的变化。结果表明:受纯径向力时,两列轴承的承载情况相同;受纯中心轴向力时,仅单列轴承受载;当外载荷考虑力矩时,两列轴承同时受载,且载荷主要作用在一列轴承上;钢球与内滚道的接触载荷会随着外载荷的增大而增大,但接触角变化情况与它们的接触载荷大小并不直接相关。  相似文献   

10.
通过测量双列角接触球轴承关键尺寸,利用接触角的公式计算出实际接触角。并进一步分析了沟径、沟心距及游隙对接触角的影响,为接触角的控制提供了保证。  相似文献   

11.
王东峰  叶军  杨伯原  宋丽 《轴承》2007,(8):8-10
利用优化设计的方法,对汽车空调用双列角接触球轴承进行设计,提出了双列角接触球轴承的多目标优化设计方法,建立了以额定动载荷较大、摩擦力矩及旋滚比较小的优化数学模型。  相似文献   

12.
高速角接触球轴承静态刚度的分析与计算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在Hertz接触理论的基础上,结合Newton-Raphone法,针对定位、定压两种不同的预紧方式,分析计算了轴向力和径向力联合载荷作用下高速角接触球轴承的静态刚度。计算数据表明,轴向刚度的精确计算与简化计算结果相差较大,而径向刚度的精确计算与简化计算值相差不大。  相似文献   

13.
角接触球轴承的预紧技术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介绍角接触球轴承预紧的类型及工作原理,给出了预紧选择原则和确定预紧力的计算方法。对中低速组配轴承而言,其最小预紧力可承组配方式以及承受的额定外载荷确定。  相似文献   

14.
国外组配角接触球轴承技术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以国外各主要轴承公司关于组配轴承的基本技术内容为参考依据,对该类轴承的结构形式及精度、组配方式、承载能力及极限转速等方面进行了系统的介绍和归纳.  相似文献   

15.
针对传统角接触球轴承冲压保持架工艺复杂,加工周期长,模具加工复杂,制造成本高且生产质量不稳定的问题,提出以下改进措施:将下料、拉伸、切底合为一道工序,采用偏摆料机构送料,模架采用四导柱结构;将冲孔和压坡合为一道工序,通过直线导轨式气动传动及伺服电动机带动实现自动化操作;冲孔冲头与冲孔凹模采用精密机床仿形加工.改进后工艺...  相似文献   

16.
通过几何分析,推导了单列深沟球轴承和双列角接触球轴承的自由偏转角的计算公式,并对单列、双列球轴承的自由偏转角进行了计算分析与比较。  相似文献   

17.
高速角接触球轴承动态刚度的分析与计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Hertz接触理论的基本上,结合Newton-Raphone法,针对定位、定压两种不同的预紧方式,分析计算了轴向力和径向力联合载荷作用下高速角接触球轴承的动态刚度,结果表明:定位预紧下轴向刚度和径向刚度随转速增加而增大;定压预紧下轴向刚度随转速增加而减小,径向刚度随转速增加而增大。  相似文献   

18.
宋如英 《轴承》2021,(4):45-47
高精度组配角接触球轴承的凸出量测量和修磨工艺是其生产过程中质量控制的关键手段,通过多年角接触球轴承的设计、生产、检测以及仪器设计等方面理论知识的积累和实践经验,对比了国内外各种凸出量测量方法的差异,提出将修磨过程中的加载验证当作凸出量测量是使用中的一个误区,无载荷凸出量测量才是组配角接触球轴承生产中的合理测量方式.  相似文献   

19.
角接触球轴承保持架动力学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角接触球轴承拟动力学分析基础上,建立了保持架动力学方程,并对保持架动态性能进行分析,着重研究了轴承工况和结构参数对保持架动态特性的影响,给出轴承适合的工作条件和相应的结构参数最佳选择范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