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本文采用美国台风联合警报中心整编的1981—2012年的best-track热带气旋资料、中国大陆743站逐日降水数据、亚太经合组织气候中心的北半球夏季季节内振荡(BSISO)指数和美国国家环境预报中心及大气研究中心的再分析资料,分析了中国东南部地区热带气旋暴雨特征及其与BSISO 8个位相的联系。结果表明:7、8月,中国东南沿海地区的热带气旋暴雨发生的频次最多,多个站点热带气旋暴雨占总暴雨频次的比例达40%以上。7、8月热带气旋暴雨主要发生于BSISO1的第1、2、7、8位相,发生的暴雨频次占总频次的78.4%,主要分布于福建省沿海地区和西南部;BSISO2的第5、6、7位相热带气旋暴雨发生的频次也较多,占总频次的73.6%,主要分布于福建省沿海地区及西南部和广东省西南沿海地区。对发生较多热带气旋暴雨的BSISO1和BSISO2位相背景下的环流合成异常的诊断显示,西北太平洋伸向中国东南沿海地区,大尺度引导气流为显著的异常东风带,有利于热带气旋登陆中国大陆;显著异常的纬向东风切变、气旋性相对涡度和整层水汽的异常辐合,有利于热带气旋登陆过程强度的维持,促使热带气旋暴雨发生在中国大陆。  相似文献   

2.
广西特大暴雨的特征分析   总被引:12,自引:5,他引:12  
对1971-2001年发生在广西的特大暴雨和特大暴雨天气过程的时空分布特征及其环流形势特点作一较系统的分析,得出广西特大暴雨的月际分布具有明显的“单蜂型”,多发区域在沿海地区,造成广西特大暴雨的影响系统主要是热带气旋或热带低压系统。  相似文献   

3.
应用1965-2003年39a《台风年鉴》等资料,选取直接造成南宁市日降水量达50mm以上的热带气旋,对其时空分布、移动路径、登陆地点、暴雨前24h关键影响区等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表明:39a中由热带气旋引起的暴雨以上降水有50次,主要出现在7、8月份,Ⅰ类路径最多达22次,Ⅱ类路径次之19次,Ⅲ类路径最少。日降水量达100mm以上的路径,以Ⅱ类路径居多,台风暴雨的Ⅱ、Ⅲ类路径08时主要关键影响区,其东部界限比原影响广西区域界限偏东。对于已进入广西台风警戒线内,时速达20km以上的台风,更要有高度警觉性。  相似文献   

4.
9902号热带气旋,在南海北部经历了热带气旋发生、发展完整的生命史全过程,于5月2日减弱成热带低压在惠东县沿海地区登陆并减弱消失.本文拟从对9902号热带气旋的生命史分析着手,探讨冷空气对该热带气旋移动路径及其对天气的影响,并就部分数值预报产品在该热带气旋移动路径及影响天气预报中的指导作用进行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5.
南宁市热带气旋暴雨的统计特征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应用1965-2003年39a《台风年鉴》等资料,选取直接造成南宁市日降水量达50mm以上的热带气旋,对其时空分布、移动路径、登陆地点、暴雨前24h关键影响区等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表明:39a中由热带气旋引起的暴雨以上降水有50次,主要出现在7、8月份,Ⅰ类路径最多达22次,Ⅱ类路径次之19次,Ⅲ类路径最少。日降水量达100mm以上的路径,以Ⅰ类路径居多,台风暴雨的Ⅱ、Ⅲ类路径08时主要关键影响区,其东部界限比原影响广西区域界限偏东。对于已进入广西台风警戒线内,时速达20km以上的台风,更要有高度警觉性。  相似文献   

6.
杨梦兮  班欣 《气象科技》2014,42(3):524-529
在对江苏北部沿海9个国家基本(一般)气象站近60年来热带气旋样本统计分析基础之上,结合近4年闪电定位仪资料,分析了影响江苏北部沿海地区的热带气旋、沿海大风和闪电的时空分布规律及其可能对该区域风电场造成的影响。结果表明:①影响江苏北部沿海地区的热带气旋以西北行路径和登陆后北上出海居多,占总数的73.2%;②建国以来影响该区域的热带气旋中,有87.7%的热带气旋可为风电场带来经济效益,进行适当防御后不会造成损失的占12.3%,尚无破坏型热带气旋个例;③江苏北部沿海地区雷雨季节(6—8月)应加强对机组的防雷检查,特别是江苏北部沿海地区的盐城区段更应加强雷电防护监测工作;④江苏北部沿海地区50年一遇最大风速和极大风速符合国家Ⅲ/Ⅱ型风机安全运行标准。  相似文献   

7.
通过综合利用ECMWF提供的热带风场、气压场、高度场等资料,对24例影响广西的热带气旋环境流场和一些物理量特征进行了较为深入的分析。结果表明:大多数热带气旋的发生、发展都与赤道西风急流向东扩展或热带气旋东侧南风急流向北扩展有关;造成广西大范围台风暴雨的因素不仅取决于台风登陆地点和登陆后的路径以及中心是否直接进入广西内陆有关,而且还与副热带高压脊线的位置和面积指数、强度指数的变化关系密切。登陆台风在影响广西的过程中,其台风东侧的偏南风急流中心涌进广西和正涡度中心进入广西对产生大范围的暴雨起着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8.
西北太平洋和南海热带气旋的气候特征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王东生  屈雅 《气象》2007,33(7):67-74
对1949—2005年共57年西北太平洋上和南海中心风速≥8级的热带气旋活动的若干特征进行了统计学分析,结果表明:57年在西北太平洋和南海热带气旋年平均发生频数为27.47个,登陆我国年平均数6.89个,近10年发生和登陆频数处于57年的低值区;7—9月是发生和登陆我国最多的月份,华南沿海是登陆最频繁的区域。我国东北地区、华北、黄淮、江淮、江南、华南和西南地区东部均可出现TC暴雨,高频区在东南沿海地区,中心在海南和广东东部沿海,次频中心位于广西沿海和福建东南部沿海。此分析可为登陆热带气旋的暴雨预报提供气候背景。  相似文献   

9.
根据1949-2009年热带气旋路径资料,分析影响粤东沿海地区的TC气候特征,包括TC频数、路径趋向及强度变化等气候特征。结果表明,影响粤东沿海地区的TC频数自1982年以来呈减少趋势,台风季缩短;TC移动路径的主导方向为西北偏西(WNW),出现频率为36.9%;自1982年以来,无论是在TC生命史阶段,还是进入影响区后.达到台风量级的TC数量占总数的比例均有所上升,而强台风和超强台风的比例则均明显下降。文章最后根据历年TC资料建立极端TC风速、气压序列,利用皮尔逊-Ⅲ型概率分布法,计算了影响粤东沿海的可能最大热带气旋(PMTC)中心附近最大风速和中心最低气压,计算得到的100年一遇最大风速和最低气压分别为67.9m.s-1和914.0hPa。  相似文献   

10.
影响广西热带气旋暴雨的环境流场和一些物理量特征分析   总被引:16,自引:2,他引:16  
通过综合利用ECMWF提供的热带风场、气压场、高度场等资料,对24例影响广西的热带气旋环境流场和一些物理量特征进行了较为深入的分析。结果表明:大多数热带气旋的发生、发展都与赤道西风急流向东扩展或热带气旋东侧南风急流向北扩展有关;造成广西大范围台风暴雨的因素不仅取决于台风登陆地点和登陆后的路径以及中心是否直接进入广西内陆有关,而且还与副热带高压脊线的位置和面积指数、强度指数的变化关系密切。登陆台风在影响广西的过程中,其台风东侧的偏南风急流中心涌进广西和正涡度中心进入广西对产生大范围的暴雨起着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