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食用百合-土壤体系中镉、铅和汞的潜在生态和健康风险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潜在生态危害指数法和靶标危害系数法对甘肃省传统食用百合产区食用百合-土壤中重金属镉(Cd)、铅(Pb)和汞(Hg)进行潜在生态和健康风险分析。结果表明:与1993年甘肃省土壤重金属背景值相比,种植食用百合的土壤中Cd、Pb和Hg含量有明显增加现象,分别提高了1.82、0.27、1.71 倍,但符合绿色食品环境质量标准;以NY/T 391-2013《绿色食品 产地环境质量》作为参比值,研究区域食用百合土壤重金属Cd、Pb和Hg的平均单项潜在生态风险指数分别为18.25、2.78、5.19,均小于40,风险级别为A级,生态危害程度较低;以1993年甘肃省土壤环境重金属背景值为参照值评价,百合土壤潜在生态危害程度顺序是Cd>Hg>Pb,对研究区域生态环境具有潜在影响的主要是镉,综合潜在生态危害程度为B级,属于中等水平;食用百合Cd、Pb和Hg的生物富集系数分别为0.131、0.003和0.022;食用百合Cd、Pb和Hg的靶标危害系数,即食用风险值低于1,重金属未超标的百合不会对人体健康构成危害。  相似文献   

2.
本研究以宁波市某区域一类典型工业集聚区周边小区域尺度范围耕地为例,采用经典描述性统计、单因子污染指数和地质累积指数分析法研究区域土壤重金属污染特征。同时,将污染源监测和主成分分析法(PCA)相结合,解析耕地土壤重金属污染来源,并采用潜在生态风险指数法评估研究区域现存风险。结果表明,重金属单项污染指数统计评价中,Hg、Zn和Cd存在局部轻度或中度污染,污染率分别为12.5%,8.3%和8.3%。地质累积指数分析中,Hg和Ni地质累积指数相对较高,存在无到中度累积的土壤点位比例分别为58.3%,75.0%。主成分分析法共解析出3个主要土壤重金属污染源,结合污染源监测结果,判断因子Ⅰ中Zn、Cr、Ni、Cu、Cd主要来源为工业活动;因子Ⅱ中Hg、Pb、Cd主要来源为石油、煤炭燃烧等大气沉降以及农业活动等因素;因子Ⅲ中As和Cr的主要来源为土壤母质。根据潜在生态风险指数法分析结果,仅12.5%点位的Hg和4.2%点位的Cd处于中等生态危害。从土壤潜在生态危害指数(RI)来看,所有点位均为轻微生态危害,整体上该研究区域的生态风险较低。  相似文献   

3.
参照重金属检测国家标准,采用原子吸收光谱法测定土壤和叶类蔬菜样本中Pb、Cd、Cr、Cu、As和Zn的重金属含量,评价吉林市化工区土壤和4种叶类蔬菜(香菜、小白菜、生菜、菠菜)受重金属污染的情况,并应用单因子污染指数、综合污染指数和潜在危害生态污染指数评价其安全性,旨在为城郊农田土壤重金属污染防治提供科学依据。结果表明:重金属潜在的危害生态指数分别为,机械厂和化工厂163.53和155.54,对当地的生态环境有微量影响,农药厂和化纤厂的重金属潜在生态危害指数值小于150,处在轻微生态环境,目前不会影响该地的生态环境;4个采样区的土壤重金属最大超出国家土壤环境质量二级标准的分别是机械加工厂的Cu、Pb、As 3种重金属;农药厂和化工厂Cu、Cd两种重金属。同时对4个采样点的蔬菜中的重金属进行测定,Cu对蔬菜的污染相对其他金属相比严重,其次是Zn和Pb,只是微量超过蔬菜标准限量值。4个采样区域附近菜地的蔬菜污染程度分别为机械加工厂采样区蔬菜污染程度在污染警戒线,农药厂和化纤厂采样区蔬菜污染程度都在安全范围,化工厂采样区蔬菜污染程度部分在安全范围。  相似文献   

4.
郑州主干道沉积物重金属污染调查及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郑州主干道的沉积物中Cu、Pb、Cd、Mn、Zn、Ni六种重金属的污染情况进行了研究,研究结果显示,生活区范围内道路沉积物中Cd、Zn、Cu、Pb含量分别为0.496mg/kg、209.1mg/kg、156.8mg/kg、41.37mg/kg,分别为A层土壤算术平均值的29.70、3.48、7.96、2.11倍;而商业区内,它们的算术平均值则为0.495mg/kg、299.0mg/kg、78.82mg/kg、65.43mg/kg,分别为A层土壤算术平均值的29.64、4.98、4.00、3.34倍。使用地累积指数法和潜在生态危害指数法对它们的污染水平及潜在生态危害进行评价,结果表明,存在有Cd、Zn、Cu、Pb的污染,其中Cd污染属于强污染,商业区和生活区分别有超过70%的样点受到中等及中等以上生态危害。  相似文献   

5.
目的针对北京地区17家养殖池塘底泥中重金属污染状况进行调查及评价重金属生态风险,为水产养殖环境提供理论依据并指导生产。方法使用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测定底泥中Cu、Zn、Cr、Pb、Cd含量,用原子荧光分光光度法测定底泥中Hg、As含量;采用单项污染指数、综合污染指数法及Hakanson潜在生态风险评价方法对养殖池塘底泥中重金属的污染状况分别进行评价。结果 17家池塘底泥中重金属Cu、Zn、Cr、Pb、Cd、As的平均含量分别为17.85、50.27、33.09、14.50、0.06和1.98mg/kg(均以湿基计),Hg未检出;Zn、Pb、Cd、Hg和As处于安全等级,Cu污染处于警戒线,Cr污染处于轻度污染;底泥中重金属的潜在生态风险顺序依次CdCuPbAsCrZn,潜在生态风险危害程度轻微。结论北京地区17家养殖场池塘底泥中重金属含量的蓄积对养殖水产品质量影响较小,适宜水产养殖。  相似文献   

6.
土壤重金属空间分布与风险评价对土壤重金属污染防治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以传统适宜烤烟种植区山东省临沂市为研究对象,通过布点采样和地理信息系统制图,分析了土壤重金属的空间分布以及地区、土类间的差异,采用地积累指数、污染指数分析了土壤重金属富集污染水平,并对土壤重金属潜在生态风险和人体健康风险进行了评价。结果表明,临沂植烟耕层土壤重金属As、Cd、Cr、Cu、Hg、Ni、Pb和Zn平均含量分别为3.85、0.09、47.56、14.45、0.07、18.04、17.82和29.21 mg/kg;空间分布上,北部、中部和西南地区土壤重金属含量相对较高;8种重金属中仅Cd和Hg在部分土壤中表现出富集和污染;土壤重金属潜在生态风险大小顺序为Hg > Cd > As > Ni > Pb > Cu > Cr > Zn,其中部分土壤Cd和Hg对当地环境具有显著潜在生态风险;而土壤中所有重金属均没有显著的人体健康风险。因此,临沂植烟土壤存在一定程度的Cd和Hg污染风险,应采取措施进行控制。  相似文献   

7.
农田土壤重金属生态风险区划分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基于Hakanson潜在生态风险评价结果,探索应用指示克里格方法进行农田土壤重金属污染风险区的多级划分的可行性。方法对研究区内均匀选取的463个土壤采样点的5种重金属元素Pb、Cd、As、Cr和Hg,采用Hakanson潜在生态危害指数评价研究区的土壤重金属的潜在生态风险,依据评价结果设定阈值参数,运用指示克里格方法绘制有明显污染趋势的各土壤重金属元素(Cd和Hg)在各级潜在生态风险评价标准值下的污染风险区和各级区域综合土壤重金属潜在生态风险评价标准值下的污染风险区,实现农田土壤重金属污染风险区的多级划分。结果验证结果的误判率介于0.45%~26.94%之间,为可接受范围。结论本研究所采用的方法可用于农田土壤重金属污染风险区划分,为土壤污染修复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8.
南柳河是湛江港重要的污水入口,对港湾环境质量影响极大。为了了解湛江市霞山区南柳河底泥的重金属污染状况,在河段及入海口选取了16个泥样,用SK-2003型双道原子荧光分析仪测定了Hg、Cu、Zn、Cd、Pb、As六种重金属元素的含量。结果表明,六种重金属含量由高到低为:Cu>Zn>Pb>As>Cd>Hg。除了Pb的4个站点和As的6个站点以外(Pb与As的超标率分别为75%、62.5%),Hg,Cu,Zn,Cd四种元素超标率为100%,而其中Cu、Zn、Cd三种元素超出10至100倍,应属于重度污染。  相似文献   

9.
为分析东洞庭湖水体中重金属污染情况以及鲢鳙鱼间重金属富集存在的差异性,测定东洞庭湖沉积物以及鲢鱼和鳙鱼不同组织中5种重金属(Cr、Cu、Cd、Pb和Hg)的含量。结果显示,沉积物中Cr的含量低于国家一级土壤标准限值,Cu、Pb和Hg低于二级土壤标准限值,Cd的含量是国家三级土壤环境标准值的6倍;鲢鱼和鳙鱼中重金属的分布排序均为Cr:鳃肝脑肉,Cu:肝脑鳃肉,Cd:肝鳃脑肉,Pb:鳃肝肉脑,Hg:肉肝脑鳃;根据鱼类的生物-沉积物富集因子,相比Cr和Pb,鲢鱼和鳙鱼都更易富集Cu、Cd和Hg,而鲢鱼比鳙鱼更易富集Cd,鳙鱼比鲢鱼更易富集Hg;另外,鲢鱼和鳙鱼肝脏中Cd的含量超出行业标准限量,其它组织中重金属均未超标。表明东洞庭湖中Cd的污染最为严重;不同鱼类对重金属的富集确实存在差异性,不同组织对同一重金属的富集能力也存在显著差异;相比较鱼鳃和肝脏,鱼肉和鱼脑对重金属的亲和能力较弱。  相似文献   

10.
煤矸石长期堆放对周边土壤环境的影响及污染评价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调查了重庆市天府矿业有限公司矸石山周围地表土壤中Zn、Cd、Cr、Cu、Pb和Hg等重金属元素的含量,并结合土壤环境质量标准(GB15618-1995),采用污染指数法进行了污染评价。结果表明:总体来说,矸石山周围土壤均呈弱酸性(pH=5.82~6.21),pH随采样点与矸石山距离的增加而减少;上述6种重金属的检出率均为100%,表土中重金属含量呈现随采样点与矸石山的距离增加而减少的趋势(Pb、Cu除外);土壤中Cd、Cr污染最严重,Hg污染较重,Zn、Cu、Pb等元素基本不造成污染。研究可为保护矿区的土壤、水体环境和当地居民身体健康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1.
目前,针对农田重金属污染问题,人们已经提出了许多解决策略,以保证农田的安全耕作。土壤修复的目的是在重金属污染的农田中生产安全的粮食作物,而不是有目的地去除多余的金属。为深入探究重金属污染农田的修复技术,本研究基于土壤生态修复的相关原理,以贵州省毕节市农田土壤为研究对象,测量了121个农田采样点位土壤中的11种重金属元素含量,其中Pb、Zn、Cd这三种元素变异系数超过了100%;Ni、Co、Mn、Cr、V这几种元素与其他元素相比地质累积指数较低,因此对土壤的污染程度较低。本研究按照常规种植流程在农田种植农作物后,定期对田间种植活动进行管理,包括灌溉、施肥、杀虫、除草等,并应用了绿色土壤改良剂,通过绿色合成方法生产的纳米材料,可以以多种方式辅助土壤的绿色修复。经修复后,农田土壤中重金属Cd、Pb、Zn的有效态含量均降低了35%以上,整体修复效果达到了既定目标。  相似文献   

12.
李玉  冯志华  李谷祺  阎斌伦 《食品科学》2010,31(21):390-393
测定几种海产品(软体类、甲壳类、鱼类)中重金属Hg、Cd 、Pb 的含量,并运用危害商数(target hazard quotients,THQs)评价食用海产品对人体健康的潜在风险。结果发现:Hg 在软体类生物中的含量范围为0.06~1.23mg/kg,其次为鱼类(0.024~1.03mg/kg),甲壳类生物最低(未检出~0.25mg/kg);Cd 在软体类生物中的含量为 0.18~4.02mg/kg,高于甲壳类(未检出~0.05mg/kg)和鱼类(未检出~0.07mg/kg);Pb含量较低,软体类(0.04~0.23mg/kg)、甲壳类(未检出0.03mg/kg)、鱼类(未检出~0.07mg/kg)。Cd 和Pb 的危害商数说明该市场的海产品中这两种金属对人体健康不具有潜在风险,相比之下,重金属汞在某一种鱼中的危害商数可能对人体健康有潜在风险。  相似文献   

13.
《广西轻工业》2013,(3):15-17
本研究于2010年1月(冬季)、4月(春季)、7月(夏季)、11月(秋季)分别对湛江湾海域官渡养殖区(S1)、南油养殖区(S2)、特呈岛养殖区(S3)和东头山岛养殖区(S4)的沉积物重金属含量进行调查,且对养殖区进行重金属污染程度和潜在生态危害评价。结果如下:四个养殖区沉积物中重金属的含量均较低,除特呈岛养殖区Cr的含量属于第二类沉积物质量标准外,其他养殖区的Cr和另外五种重金属含量均达沉积物质量第一类标准,根据Hakanson潜在生态危害指数法对该海域沉积物中重金属进行评价,该海域沉积物重金属的综合效应不具有潜在生态危害。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究施用沼液对槟榔芋根区土壤理化性质及重金属含量的影响。方法 采集连续施用沼液6年和未施用沼液的槟榔芋种植地块土壤, 测定土壤中Cu、Zn、Pb、Cd、Cr、Hg、As共7种重金属的含量并进行污染风险评价, 同时测定土壤的基本理化指标, 分析土壤中重金属含量与土壤理化性质间的相关性。结果 长期沼液灌溉会显著增加槟榔芋根区土壤中有机质、碱解氮和速效钾含量, 但也会导致土壤中Cu、Zn、Pb、Cd、Cr显著累积, 尤其Cu和Zn含量均超出了GB 15618—2018中规定的风险筛选值。连续施用沼液增加了土壤重金属的综合污染水平和潜在生态风险, 总体呈现轻度污染等级, 具有中等水平的潜在生态风险, 其中Cu对综合污染水平的贡献率最大, Cd和Hg对综合潜在生态风险的贡献率最大。土壤中Cu、Zn、Pb、Cd、Cr之间可能存在污染同源性, 其含量基本与土壤有机质、碱解氮和速效钾呈极显著正相关, 与速效磷呈显著负相关。结论 沼液还田虽然会提高槟榔芋根区土壤整体养分状况, 但长期沼液灌溉也增加了土壤重金属的污染风险, 尤其是Cu、Cd、Hg可能引起的污染问题要引起重视。  相似文献   

15.
环神农架地区植烟土壤重金属评价及其富集特征   总被引:6,自引:1,他引:6  
研究了环神农架地区主要植烟土壤91个耕层样品8种重金属元素Cr、Ni、Cu、Zn、As、Cd、Pb、Hg的水平,利用单冈子和内梅罗污染指数法对该区土壤重金属环境质量状况进行了评价,并探讨了该区土壤重金属的富集特征.研究结果显示:环神农架地区土壤重金属元素含量存在较大变异,以Hg和Pb变异最大,变异系数分别为60.22%和59.78%,Ni元素变异最小,变异系数为17.81%.环神农架地Ⅸ植烟土壤Cr、Cu、As、Cd、Pb、Hg含量均符合无公害生产产地标准,Ni和Zn元素分别有3个和2个样品超标,综合污染评价显示供试土壤分别有78%和22%处于清洁和尚清洁水平.以湖北省A层(0~20 cm)土壤元素背景值为基准的研究结果表明,20世纪90年代以来,环神农架地区8种重金属均存在不同程度富集,而As、Pb、Zn、Cd、Ni富集更为明显.  相似文献   

16.
污染物监测调查工作的基础前提是采样,为探索稻谷中重金属污染调查的最佳采样量和布点方法,对研究区域内稻谷中重金属,总As、iAs、Cd、总Hg、Pb的含量进行采样分析,并利用经典统计学和分层抽样技术对该区域水稻中重金属的空间变异性和合理采样方案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研究区域糙米中6种重金属含量均呈对数正态分布,且平均值均低于国家限量。采用半方差函数拟合,总As、iAs、Cd、Pb均符合高斯模型,且决定系数均达到0.815以上,呈现中等或以上程度的空间相关性。比较经典统计学和分层抽样两种方法,得出以土壤类型对应的稻谷种植面积分层方法可减少约46.6%的采样数量,大幅降低采样及分析成本。以半方差函数拟合情况作为最优样点布局准则,得出最优采样布局,经描述性统计、概率分布和半方差函数等验证采样方案对于研究区域糙米中总As、iAs、Cd、Pb元素的适应性。  相似文献   

17.
采用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法(inductive coupled plasma mass spectrometry,ICP-MS)对2016年12月在华南沿海地区采集的近江牡蛎软体部及不同组织中Cd、Al、Pb、Hg、Cu和Zn等重金属含量进行分析,讨论了内脏团对牡蛎重金属含量的影响,并运用单因子污染评价指数法和尼梅罗污染指数法对检测结果进行评价。结果表明,华南沿海地区近江牡蛎中重金属含量存在显著的地区分布差异(p0.001),且同一海域不同种类重金属元素含量也具有明显的差异,其中Zn、Cu、Al含量较高,其平均值分别为255.18、49.61、82.55 mg/kg,Hg含量最低,其平均值为11.80μg/kg。内脏团是重金属的主要蓄积部位,除去内脏团后,Cd、Pb、Hg、Al、Cu含量比牡蛎整体略低,Zn含量则略高,且不同组织重金属含量具有差异性;被检地区近江牡蛎中未受到Pb、Hg污染,部分地区Cu、Al含量较高。  相似文献   

18.
采用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和原子荧光形态检测法分析宁海、象山、舟山3 个养殖区内常见3 种海产贝类(牡蛎、缢蛏、血蚶)中Cd、Cu、Cr、Pb、As、Hg等重金属的总含量,并采用化学逐级提取法系统研究水煮加工前后贝类中Cd、Cu、Cr、Pb重金属的形态分布和As、Hg中有机和无机的形态分布。结果表明,3 个养殖区牡蛎、缢蛏、血蚶中Cd、Cr、Cu、Pb、As均有不同程度的超标,且Cu和Cd、Cr和Pb之间存在显著相关性,As的超标检出率达77.78%,Hg的残留量均低于限量标准;此外金属形态分析研究结果表明,水煮加工方式对Cd、Cu、Cr、Pb中酸可提取态、氧化结合态、有机结合态和残余态的含量影响较大,而对As和Hg的有机态和无机态影响较小。海洋贝类中重金属元素的含量和水煮加工前后该元素形态的变化量可作为评价海洋贝类中重金属生物有效性的指标。  相似文献   

19.
通过对福建竹林土壤156个点位39个要素的数据监测结果,探讨不同评价方法在福建竹林土壤质量现状及潜在生态风险评价中的适宜性和应用。研究结果表明:研究区竹林土壤清洁数量比例占82.7%、尚清洁区域占11.5%、轻度污染占5.13%、中度污染0.64%、元重污染区;RI值显示具有强生态风险的土壤主要分布在南平、漳州、福州地区;各地区综合潜在生态危害指数高低排序为南平〉漳州〉龙岩〉莆田〉三明〉宁德〉福州〉泉州。参评因子累积性污染潜在风险排序:Cd〉Ni〉Hg〉Zn〉Cr〉Pb〉As〉Cu;各地区综合累积性污染指数高低排序:南平〉龙岩〉莆田〉漳州〉三明〉宁德〉泉州〉福kH;笋竹土壤健康风险基准估算值:Cu120mg/kg、Zn119mg/kg、Ni43mg/kg、Cd0.17mg/kg、Pb50mg/kg、Cr21mg/kg、As18.5mg/kg,Hg0.40mg/kg,∑RE972mg/kg,有效态氟化物5.26mg/kg。  相似文献   

20.
张建  杨瑞东  陈蓉  彭益书 《食品科学》2017,38(21):175-181
采集喀斯特地区(遵义虾子与贵阳花溪)的辣椒及种植土壤样品,利用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仪和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原子发射光谱仪检测辣椒和土壤中13种重金属元素(As、Cd、Pb、Hg、Cr、Cu、Zn、Ni、Tl、Co、Sb、Sn、Mn)的含量,探讨土壤-辣椒体系重金属元素的生物迁移积累特征。结果表明:与HJ/T 332—2006《食用农产品产地环境质量评价标准》相比,土壤中Cd平均含量超标了9.33%,点位超标率为57.89%。与GB 2762—2012《食品中污染物限量》相比,遵义地区辣椒中Cd含量部分超标,超标率为85.71%,花溪地区2个辣椒样品Cr含量超标,分别超标了15.36%和12.18%。辣椒的13种重金属生物富集系数大小顺序为CdCuZnHgSnTlMnSbNiCoCrAsPb,辣椒Cd的生物富集系数为1.138,Pb的生物富集系数为0.001 9。辣椒中Co、Ni、Sn含量与土壤对应金属含量呈显著正相关(P0.05),其余重金属含量与土壤对应元素含量无显著相关性(P0.05)。食用辣椒途径的Cd和Cr每周重金属摄入量远小于世界卫生组织提出的专门针对敏感人群临时性每周人体可耐受摄入量,辣椒Cd、Cr超标不会对人体健康造成影响。在贵州喀斯特Cd高背景值地区种植辣椒应注重辣椒对Cd的富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