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5 毫秒
1.
 

目的 分析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简称新冠肺炎)确诊病例首发症状和流行病学特征,为制定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措施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选取重庆医科大学附属永川医院收治的90例新冠肺炎确诊患者,根据国家卫健委制定的《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病例流行病学调查方案》,对患者进行回顾性流行病学调查。结果 该院收治的90例确诊新冠肺炎患者均无野生动物接触史,武汉及周边地区旅居史(A型流行病学史)病例29例(32.22%);有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者接触史病例49例(54.44%),有病例报告社区的发热或有呼吸道症状的患者接触史12例(13.33%),均为B型流行病学史病例。聚集性发病73例(81.11%)。年龄为3~89岁,平均(48.19±17.85)岁。A型流行病学史病例主要集中在18~60岁,且以务工人员为主;B型流行病学史病例中≥60岁患者所占比例高于A型流行病学史病例,以农民为主。A、B型流行病学史两组患者不同年龄、职业构成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首发症状为发热及寒战(43例,47.78%)、咳嗽(干咳为主,27例,30.00%)等。发病初期有73例(81.11%)自行服药。患者患病前行为心理状态调查总均分为(15.16±7.64)分。A型流行病学史患者在知晓新型冠状病毒、了解防护措施、知晓开窗通风及室内消毒等方面优于B型流行病学史患者,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B型流行病学史患者在知晓不去人口密集地方面优于A型流行病学史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新冠肺炎具有早期散发,后期聚集性发病,人传人感染的强传染性。中老年人群为高发人群,新型冠状病毒感染与职业暴露密切相关,具有人群普遍易感性。早期诊断、早期隔离、综合治疗,积极控制慢性基础疾病对控制新冠肺炎病情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2.
目的系统阐述医院在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期间的管控措施和经验,为进一步夯实医院重大传染疾病管控能力提供理论和实践依据。方法紧密结合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相关管理制度和规范,分别就组织架构、人力调配、物资调配、前线保障和后方防疫监督、发热门诊建设等方面对医院防疫工作进行归纳总结。结果顺利完成医院防疫任务,为医院抗击新型冠状病毒肺炎工作提供有力保障,进一步积累医院对重大传染性疾病的管理经验。结论健全的组织架构、战备队伍的日常培养、防疫经验的积累总结、前线后方的有机协调以及应急举措的高效迅速等,能够有力保证防疫工作顺利开展,也为今后医院感染性疾病暴发流行的应急策略提供坚实的基础。  相似文献   

3.
目的 了解新冠肺炎疫情期间某校大学生个人防护行为现况及认知,为制定和完善校园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采取匿名网络调查方式,于2020年4月9-13日通过在线问卷平台发放自行设计的调查问卷,对某校居家学习的在读学生进行问卷调查,利用SPSS统计软件对调查数据进行统计描述,采用配对t检验进行疫情前后比较分析.结...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个人防护用品穿脱培训的有效形式。方法 将医务人员随机分为三组(第一组:视频培训;第二组:现场演示培训;第三组:一对一实操培训)进行个人防护用品穿脱培训,培训结束后对三组人员进行考核,评价培训效果。穿脱个人防护用品步骤考核采用评分表评分和定性的方法(脱防护服之前涂荧光粉以判断脱时荧光粉是否沾染衣服或皮肤的定性方法)考核。结果 每组考核169人,第三组考核合格率为85.21%,高于第二组(56.21%)、第一组(34.32%);护理、医技、医疗三类岗位中,以护理人员考核合格率最高(71.57%,141/197),医技人员合格率最低(42.11%,64/152);在穿脱个人防护用品步骤考核中,以佩戴医用口罩的密合性试验、脱连体防护服+手卫生合格率最低(分别为64.69%、60.95%)。三组培训成员、三类不同岗位类别,以及穿、脱个人防护用品各步骤考核合格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05)。荧光定性检测合格率为69.43%。结论 一对一实操的培训优于现场演示和视频培训,培训时应着重强调医用防护口罩的密合性试验,脱防护服时避免其污染衣服或皮肤。  相似文献   

5.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在武汉及周边地区出现了大量的病例,为做好救治工作,全国万名以上医务人员组成医疗队驰援湖北承担病例的诊治工作。医务人员是感染的高风险人群,做好医务人员驻地感染防控的管理,防止在驻地发生感染传播事件是援鄂医疗队防控工作中的重要环节。本文从管理要求、个人清洁与物品消毒、生活中的感染防控、环境消毒与空气净化等方面做了探讨。  相似文献   

6.
医疗机构新型冠状病毒肺炎防控中的若干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是一种新发传染病。本文就新型冠状病毒特性、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的流行病学和临床特点,以及感染防控中的若干问题进行探讨,提出医疗机构新型冠状肺炎防控须加强预检分诊,早期识别患者,及时管理传染源:切实落实标准预防措施:接触疑似患者和确诊患者时,采取补充预防措施,预防医务人员感染:培训、监测与督查:采用环境与工程控制措施和加强感染、感控学科建设等。  相似文献   

7.
目的:设计一体化头面部医用防护用品,以解决个人防护用品存在舒适度不高、穿脱时间过长以及穿脱步骤过多等问题.方法:将面屏、护目镜、医用防护口罩及防护服头部部分设计为一体,并与防护服无缝连接,口罩边缘采用气囊结构使密封更加完好,面屏采用阔视野,高清晰,防雾效果好的材料.结果:经检测,一体化头面部医用防护用品增强了防护效果和...  相似文献   

8.
通过对新冠病毒肺炎患者的护理,整理出临床一线护理人员个人防护的有效办法。包括:改善配戴N95口罩与护目镜引起的不适感;加强同患者的沟通,做好治疗时的防护;定时消毒病区空气、环境物体表面,确保相对安全;提高自身操作技能,养成良好的工作习惯;科学合理轮换班次,均衡日常饮食营养;保持居住环境清洁,按时通风消毒;增强体质锻炼,保持积极乐观心态,可有效提高新冠肺炎患者护理工作的质量。  相似文献   

9.
 科学日新月异,人工智能、高速网络、精准控制、自动化技术不断发展,智能机器人的应用已日趋成熟,逐步走进生活的各个领域。2019年12月以来,新型冠状病毒肆虐全球,人类抗击疫情,直面病毒的高传染性、感染后较高的致死率,以及社会恐慌等各种挑战。随着科学技术发展和医疗需求的变化,发现智能机器人应用于医疗领域,可以减轻医护人员的工作负担,减少交叉感染的风险;用于科普及防控宣传,可以增加全社会对疾病的认知,减少社会的恐慌。智能机器人与医疗技术的有效结合能达到科学抗疫1加1大于2的效果,具有极大的应用前景,能顺应社会的需求。  相似文献   

10.
11.
 

目的 调查新型冠状肺炎疫情暴发期间群众居家隔离防护依从性及其对焦虑程度的影响。方法 采用横断面研究方法,通过问卷星发送问卷到微信及朋友圈,以滚雪球的方式进行匿名线上调查,调查时间为2020年2月4-6日。采用自行编制的一般资料调查表、居家隔离防护知-信-行问卷,以及SAS焦虑自评量表调查群众居家隔离防护依从性及焦虑程度。结果 共调查454名人员。被调查人员SAS焦虑程度平均得分为(38.74±8.46)分,高于中国常模,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知-信-行调查得分分别为:知识知晓程度(24.70±3.96)分,信念态度(12.75±1.10)分,行为依从性(65.54±5.02)分;行为依从率为93.63%。不同新冠肺炎疫情相关人群、家中居住人口数量、是否接触感染者或疑似患者人群的SAS焦虑得分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不同年龄、婚姻状况、文化程度、职业、新冠肺炎疫情相关人群的行为依从性得分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SAS焦虑程度与信念态度、行为依从性呈负相关(P<0.01);知识知晓程度与信念态度呈正相关(P<0.01);信念态度与行为依从性呈正相关(P<0.01)。结论 群众居家隔离防护期焦虑情绪较明显,并与群众居家隔离防护知识知晓程度、信念态度、行为依从性有着紧密的相互影响的关系。

  相似文献   

12.
 

目的 在防控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VID-19,简称"新冠肺炎")防护消毒物资极其短缺的情况下,优化驰援医疗队防护消毒物资配置,保障派出医疗队所属医院自身需求与驰援队员防护消毒物资平衡供给。方法 以沈阳市某三甲医院在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期间,先后派出至不同城市的7批共85名驰援医疗队队员为调查对象。首先确定医疗队防护消毒物资初始配置方案,应用微信应用程序,设计针对初始配置的每一种防护消毒物资实际消耗量的调查问卷,通过微信对医疗队员进行电子问卷调查。结果 获得有效问卷80份,38.75%(31名)被调查队员所在的援助医院能按需提供防护消毒物资,其中50.00%能按需提供防护用品,57.50%能按需提供消毒用品,仅有38.75%队员所援助的医院能完全提供防护用品和消毒用品,3.75%的调查对象援助医院不能提供防护消毒用品。三个驰援地的医用外科口罩、乳胶手套、长款乳胶手套、医用护目镜、提桶、袋装卫生消毒湿巾、单片装卫生消毒湿巾、清洁纱布、100 mL装快速手消毒剂、含氯消毒剂泡腾片的总消耗量与初始配置方案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不同驰援地间医用外科口罩、医用防护服、长款乳胶手套、医用护目镜、防护面屏、分体式工作衣、白大衣、工作鞋、提桶的消耗量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 防护消毒物资初始配置方案按照高风险职业暴露,每日8 h满负荷工作量预期进行的最低量配置,能满足驰援队员初期的实际需求,预期方案与实际需求无明显偏差,使防护消毒物资短缺时期派出医院与医疗队员间的防护资源配给得到平衡,是保障双方有效执行消毒隔离与防护措施的基础和关键。

  相似文献   

13.
 

目的 了解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期间住院患者陪护人员防护行为现状,以及陪护人员防护知识水平。方法 采用便利抽样法,选取2020年2月3-6日某三级甲等综合医院肿瘤科、呼吸科、血液科、骨科非确诊或疑似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患者的陪护人员为研究对象。采用现象学研究法及自行设计的防控知识调查问卷进行调查。结果 共发放问卷208份,有效回收率为100%。研究人员直接观察结果显示,佩戴口罩执行率为84.62%(176/208),佩戴口罩正确率为50.57%(89/176)。手卫生执行率为75.00%(156/208),正确率为22.44%(35/156)。病房通风执行率达100%,90.38%的陪护人员能够做到每日2次病房通风。防护知识水平问卷调查显示,陪护人员对新型冠状病毒肺炎临床表现认识的正确率最高,达98.08%;仅50.48%的陪护人员认为75%乙醇可以杀灭新型冠状病毒;46.15%的陪护人员认为自己体温升高有必要告知医护人员;有8名被调查陪护人员认为可以和认识的亲朋好友聚众聊天。结论 陪护人员防护行为执行正确率较低,病区应重视对陪护人员进行新型冠状病毒肺炎防控知识与行为的教育,以提高其防护执行正确率,从而避免医院聚集性疫情发生。

  相似文献   

14.
 

目的 评价某驰援武汉医疗队感染风险管理的方法和效果。方法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期间,某定点医疗机构某医务人员感染新冠肺炎,驰援该定点医疗机构的武汉医疗队通过风险识别寻找风险点,在线问卷工具评估队员风险,根据风险评估结果采取风险应对措施。结果 通过梳理医疗队医务人员工作和生活流程,制定接触风险识别表。采用在线问卷评估队员风险,发现4名队员可能有接触风险。再次访谈4名队员,综合判断,排除4名队员暴露高风险并强化感染防控措施。经过14 d的观察,截至2月22日该医疗队队员均未发生感染。结论 在疫情期间,开展风险管理可以有效控制感染风险。

  相似文献   

15.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是一种新发的传染病,某院作为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疑似病例和确诊病例的收治场所,为确保医务人员的安全,个人防护用品的正确使用尤为重要。在临床实际操作中,医务人员在个人防护用品使用中面临很多的困惑,本文探讨医务人员穿脱个人防护用品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及困惑,对该院采取的相应措施进行梳理和总结。

  相似文献   

16.
 为抗击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全国各地医疗队驰援湖北进行医疗救援,感染控制(感控)人员是援鄂医疗队不可或缺的力量。做好感控工作,可以有效地降低医疗队员被感染的风险。本文基于实践,总结援鄂医疗队中感控人员开展感控工作的经验,包括成立感控小组、进行感控培训、制定驻地感控措施、感染和暴露的监测处置、优化三区布局和穿脱个人防护用品流程、督导穿脱个人防护用品、指导清洁消毒、制定各项疫情时期的感控制度,以及督导临床感控问题等方面。  相似文献   

17.
 

目的 了解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VID-19)确诊病例、排除病例的流行病学特征及临床特征,为临床诊疗提供建议。方法 将某院留观的COVID-19疑似患者,新型冠状病毒(2019-nCoV)核酸检测阳性的患者列为确诊病例组(确诊组),2019-nCov核酸检测至少二次阴性,经上海市静安区专家组会诊后予以排除的患者列为排除病例组(排除组),比较两组患者在流行病学、 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以及影像学资料方面的差异。结果 确诊组14例 患者中,男女性别比1.33∶1,年龄中位数为 51.5(38.3,63.0)岁,有明确流行病学史的10例(71.43%);排除组 84例患者中,男女性别比0.95∶1,年龄中位数37(29.0,59.75)岁,有明确流行病学史的14例(16.67%);两组在年龄分布、流行病学史上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在性别、居住地分布以及临床表现上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确诊组白细胞正常或降低的患者数占比高于排除组(92.86% VS 72.6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淋巴细胞百分比减少的患者数占比低于排除组(P=0.001)。两组胸部CT结果比较,确诊组患者磨玻璃样渗出影、斑片渗出影等改变所占的比例高于排除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确诊组患者由散在或多发肺炎进展为 磨玻璃样肺炎的中位时间为3(2,5)d。结论 患者年龄、明确的流行病学史、白细胞计数、淋巴 细胞百分比,肺部磨玻璃样等CT表现是 COVID-19的特征因素,临床医生在诊疗时应加以甄别,进一步提高 COVID-19诊断的准确性。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几种防雾方法对新冠隔离病房医务人员使用护目镜的防雾效果。方法 采用防雾喷剂(泳镜专用)法、碘酒涂抹法、洗手液涂抹法、洗洁精涂抹法4种防雾方法各处理护目镜10副,医务人员佩戴处理后的护目镜在新冠隔离病房开始一线工作,调查其工作2、4、6 h后护目镜起雾情况,比较4种方法的防雾效果。结果 4种防雾方法不同时间段起雾情况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防雾喷剂(泳镜专用)法效果欠佳,医务人员佩戴护目镜工作2 h 7副护目镜起雾,佩戴6 h 10副护目镜均起雾;碘伏涂抹法略好,医务人员佩戴护目镜工作2 h 2副护目镜起雾,佩戴6 h 7副护目镜起雾;洗手液及洗洁精涂抹法防雾效果较好,医务人员佩戴护目镜工作2 h 无护目镜起雾,佩戴6 h 分别有3、2副护目镜起雾。结论 洗手液及洗洁精涂抹法可用于医用护目镜的防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