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王敏 《包装世界》2004,(4):56-56
塑料薄膜是塑料中用量最大的一种,约占塑料用量的35%.塑料薄膜难印刷、难粘接、难复合、产生雾滴、生产静电等问题显得较为突出,在国内塑料薄膜表面处理采用电晕技术,但对许多大宗用途不适用.等离子体表面处理性技术至今尚未有技术性突破,主要原因是该技术要求的真空高度,使其很难用于大宗工业产品的表面改性技术.因此,开发新的表面改性技术,扩大塑料薄膜的应用市场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
等离子体表面技术和在有机材料改性应用中的新进展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综述了20世纪90年代以来低温等离子体表面技术及其在有机材料改性应用中的新进展。介绍阻挡放电和远等离子体处理是实现工业化和获得更好的等离子体表面改性的新方法。目前的研究更多地关注于等离子体接枝表面改性,即将不同性能的单体接枝于用等离子体处理过的材料表面获得永久性表面改性,以提高材料的粘附性、吸湿性、吸附性、导电性和生物相容性等。对低温等离子体表面改性技术的研究和应用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3.
介绍了低温等离子体技术及其特点,论述了低温等离子体技术在改善塑料薄膜印刷适性、提高粘接性及增强PET瓶阻隔性等塑料包装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4.
低温等离子体技术在生物材料表面改性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综述了低温等离子体技术在生物材料表面改性中的应用.概述了低温等离子体分类、特征及其与生物材料表面作用的机理;介绍了低温等离子体聚合、低温等离子体处理、低温等离子体接枝聚合对生物材料表面改性的原理以及它们在生物材料领域中的最新应用进展和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5.
介绍了低温等离子体表面改性技术和金属生物材料的主要特性,概述了低温等离子体在金属生物材料表面改性中的应用进展,提出了等离子体改性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并对今后的研究和应用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6.
低温等离子体技术在表面改性中的应用进展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介绍了低温等离子体技术的性质、特点、表面改性原理,从表面处理、表面聚合、表面接枝三个方面综述了低温等离子体技术在表面改性中的应用进展。  相似文献   

7.
张近 《材料保护》1999,32(8):20-21
介绍了低温等离子体技术的性质、特点、表面改性原理、从表面处理、表面聚合、表面接枝三个方面综述了低温等离子体技术在表面改性中的应用进展。  相似文献   

8.
陈方春  张同华  徐梦婷  李智 《材料导报》2021,35(19):19204-19213
改性可改善纺织材料性能或赋予其新的性能.改性方法主要包括生物改性法、化学改性法和物理改性法.等离子体技术是物理改性法中的典型技术,主要基于电离产生的等离子体来实现各种改性目的.近年来,等离子体技术已成为一个非常活跃、发展迅速的研究领域,在纺织材料的表面改性中占有重要地位.相对于其他改性方法而言,等离子体技术具有化学药品使用少、污染小、可操作性强等优势.通过等离子体在材料表面的作用可实现材料改性而不影响材料的内部结构.基于等离子体技术处理纺织材料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以下四个方面:(1)清洁效果;(2)改变表面形态;(3)引入自由基;(4)等离子体聚合.低温等离子体对材料的损伤较小,是目前纺织材料改性中应用较广泛的等离子体技术.通过等离子体技术的刻蚀活化、自由基改性、聚合覆膜三种途径可提升纺织材料的润湿性、耐摩擦性、生物相容性及可染色性能,还能赋予纺织材料抗菌、自清洁以及自修复等功能,从而提升纺织品的应用价值,拓展其应用范围.本文简述了等离子体技术的分类,总结了当前等离子体技术的发展现状,重点综述了等离子体技术在纺织材料领域的应用,详细阐述了基于等离子体技术对纺织纤维、织物和纤维膜进行改性的研究进展.最后,基于以上综述结果,对等离子体技术在纺织材料领域的研究前景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9.
徐洁 《塑料包装》2011,21(3):26-27,18
本文简要介绍了低温等离子体技术,从低温等离子体技术表面处理、表面聚合以及表面接枝三个方面介绍了低温等离子体技术在塑料表面改性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10.
低温等离子体技术在聚合物材料表面改性中的应用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综述了低温等离子体技术在聚合物材料表面改性中的应用研究进展,介绍了聚合物表面低温等离子体技术处理的特点以及在不同聚合物表面的低温等离子体技术处理方法及其应用。  相似文献   

11.
乔乾森  巴德玛 《材料保护》2022,55(2):117-125
低温等离子体作为一种新型分子活化手段,存在着大量的、种类繁多的活性粒子,易于和材料表面发生反应,适用于材料表面的改性处理.综述了适用于材料表面改性的低温等离子体主要放电方式,每种放电方式产生低温等离子体的原理,应用范围;归纳了以低温等离子体对材料表面实施改性后对材料表面微观结构和性能的影响,包括材料的表面化学元素、润湿...  相似文献   

12.
王伟  黄健  王晓琳 《材料导报》2005,19(Z1):232-235
介绍了脉冲等离子体、远程等离子体和低温常压等离子体等3种非常规低温等离子体处理技术的原理和方法.结合与常规等离子体处理特点的比较,对它们在聚合物膜材料表面改性领域的研究与应用作了评价,着重介绍了对膜表面的化学结构和亲水性的影响.  相似文献   

13.
铝合金表面微波等离子体类聚乙二醇涂层的亲水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通过对铝合金低温微波等离子体表面改性,增强其亲水性,减少铝离子扩散,降低生物学毒性,可提高铝合金的生物相容性.采用三乙二醇二甲醚有机试剂,于电子回旋共振低温微波等离子体条件下,在铝合金表面进行沉积对其改性,对所得涂层用X射线光电子能谱、衰减全反射红外光谱和水接触角进行分析表征,以判断表面沉积物的组成及亲水性变化,评价低温微波等离子体处理对提高铝合金亲水性的机理及作用.结果表明,铝合金经三乙二醇二甲醚低温微波等离子体改性后,表面得到一层均匀、致密的涂层,其化学组成为类聚乙二醇结构,表面主要聚集有大量的碳氢和碳氧极性键;与改性前相比,等离子体涂装的铝合金表面接触角大大下降.低温微波等离子体表面改性能显著提高铝合金表面的亲水性.  相似文献   

14.
赵桥桥  刘景  陈宝林  段衍鹏  吕辉  赵云鹏 《材料保护》2019,52(5):116-120,124
低温等离子体技术作为一种涂层制备和表面改性的方法在金属防护中有着广泛的应用。对不同低温等离子体工艺,包括等离子体热喷涂、等离子体化学气相沉积、离子渗氮、双辉光离子渗金属、等离子体微弧氧化等在金属防护中的应用、研究进展以及存在的问题进行了综述。  相似文献   

15.
等离子体是一种优良的导电体,在印染工业中,等离子体印染设备通过放电能使周围气体分子吸收电能形成等离子体,其高能粒子通过辐射、离子流、中性分子流撞击纤维和高分子材料表面,引起材料表面的一系列物理、化学改性,是一种全新的全新制造手段。常压等离子体处理技术避免了低温等离子体和低压等离子体技术存在的技术缺陷,逐渐在工业印染中得到重视。本文对常压等离子体在尼龙染色中的应用进行了分析,结果发现该技术能有效提高尼龙纤维的染色性能,且有效解决了污染问题,具有良好的经济和社会价值。  相似文献   

16.
低温等离子体技术在炭材料改性方面的应用   总被引:20,自引:2,他引:18  
介绍了低温等离子体的基本概念、发生方式及其在炭材料表面改性方面的特点,围绕炭纤维的表面改性讨论了低温等离子体对改怀炭纤维材料的表面性质以及相关复合材料性能的影响,展望了低温等离子体技术的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17.
等离子体技术在CF/树脂基复合材料中的应用   总被引:5,自引:2,他引:3  
彭静  顾彪 《材料导报》1999,13(2):48-50,59
介绍了等离子体技术的特点及其在碳纤维表面处理改性中的应用。综述了低温等离子体处理对碳纤维及其增强树脂基复合材料的化学和机械性能的影响,同时也探讨了等离子体技术在纤维复合材料应用中存在的问题和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18.
聚烯烃是一类性能优良的通用塑料,广泛应用于包装工业、电子工业、建筑工业等领域,但聚烯烃材料难于粘接。在分析聚烯烃材料难粘原因的基础上,综述了聚烯烃表面处理技术及各种聚烯烃用胶黏剂。论述了等离子体处理、底漆促进剂等技术,同时讨论了氯化聚丙烯改性胶粘剂、热熔胶粘剂、SBS热塑性弹性体胶粘剂、丙烯酸酯类胶粘剂、有机硅密封胶粘剂。最后对今后聚烯烃粘结的发展趋势做了简要介绍。  相似文献   

19.
醋酸纤维素超滤膜低温氧等离子体表面改性   总被引:13,自引:3,他引:10  
以经过特殊处理的醋酸纤维素超滤膜、进行低温氧等离子体表面改性。改性处理使超滤膜的性能,尤其是透水性能发生很大变化。实验研究了等离子体处理(处理时间、放电功率、反应腔压力)和铸膜液的组成对改性的影响,初步探讨了表面性机理,研究结果表明,低温等离子体是一个有实用意义的膜改性方法。  相似文献   

20.
周祥兴 《塑料包装》2006,16(6):30-30
塑料包装薄膜一般都要在表面进行印刷,而塑料薄膜表面印刷质量,除了印刷的牢度,即:油墨在制品表面的附着力外,光泽性也是一个重要的指标。为了使印刷品表面有良好的光泽性,一般在表面印刷后,还应当对印刷品的表面进行光泽化处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