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烟草野火病病原菌对农用链霉素的抗药性测定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为合理防治烟草野火病,减少抗药性产生,减少农药残留,从云南省8个地州分离烟草野火病菌菌株43个,并就分离菌株对农用链霉素的抗药性进行了测定,结果表明,供试43个菌株中高抗菌株8个,中抗菌株比例较高17个,低抗菌株18个。不同来源的烟草野火病原菌株的抗药性存在差异,文山、昆明的菌株抗药性最高,红河菌株抗药性最低,抗性倍数最高达2000多倍,其余地州抗药性居中。不同地州分离菌株高、中、低抗菌株的比例存在明显差别。分离自文山邱北县双龙营镇的25#菌株抗药性最强,抗性倍数达45907.75,来自文山砚山县阿猛镇租白村的34#菌株抗药性最低。43株烟草野火病菌菌株对农用链霉素的EC50值平均为4.65,范围在0.004~183.631。高、中、低抗菌株的平均抗性倍数分别为6124.69、49.72、6.40。  相似文献   

2.
中国局部地区草坪立枯丝核菌的rDNA ITS序列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为了鉴定草坪褐斑立枯丝核病菌的融合群类型并探讨其系统发育关系,本研究对11株分离自草坪草和4株分离自土壤的立枯丝核菌(Rhizoctonia solani)进行了rDNA-ITS测序,结合GenBank中登录的立枯丝核菌14融合群或亚群的代表性菌株及禾谷丝核菌(R. cerealis)、玉蜀黍丝核菌(R. zeae)和水稻丝核菌(R. oryzae)3个近缘种,共45条ITS序列进行了分析,利用MEGA 4.1软件建立ITS聚类分析树状图。结果表明,立枯丝核菌各融合群代表菌株及所有供试菌株聚为一组;该组又可细分为14个遗传聚亚类,隶属同一融合群的代表菌株聚在同一亚组,供试15株立枯丝核菌归入AG2-2和AG1-IA两个融合群。这些结果为该病害的科学防控提供了可靠依据,并进一步验证了ITS序列分析法是区分立枯丝核菌不同融合群或亚融合群菌株的有力工具。  相似文献   

3.
为了筛选植物病原细菌原子力显微镜(AFM)制样方法,对烟草野火病菌(Pseudomonas syringae pv. tabaci)在云母、硅、玻璃和硅烷化玻璃等衬底上的粘附情况进行了系统观察,结果表明硅烷化玻璃衬底能够较好地固定烟草野火病菌  相似文献   

4.
为进一步明确烟草黑胫病菌疫霉的生物学特性,筛选高效化学药剂,采用十字交叉法分别测定不同培养基、碳源、氮源、pH、葡萄糖浓度和光照处理的菌落生长直径,用血球计数板测定产孢量;采用含毒介质法测定烟草疫霉对30%氟吗啉、68.75%氟菌·霜霉威、64%噁霜·锰锌、80%霜脲氰、70%丙森锌、75%百菌清、80%三乙膦酸铝和20%噻菌铜的敏感性。研究发现,供试菌株在燕麦培养基上长势较好,培养5天后长至8.5 cm,菌落呈白色状,菌丝浓密,胡萝卜培养基则有助于产孢,产孢量约为7.92×107个;供试菌株在牛肉膏(氮源)和可溶性淀粉(碳源)培养基生长及产孢量较好;在不同pH培养基处理菌株长势差异不显著,但在pH 6~7区间长势和产孢量较好;葡萄糖浓度为0.02 mmol/L时菌株生长及产孢量显著高于其他处理;不同光照处理下供试菌株差异不显著,但全暗室培养菌丝生长较为浓密,且有利于产孢。8种化学药剂对供试菌株均具有抑制效果,其中30%氟吗啉、68.75%氟菌·霜霉威对病原菌的抑制作用较显著,EC50分别达0.1640、2.3339μg/mL。  相似文献   

5.
应用ISSR与SRAP两种分子标记,研究国内外96份烟草种质的遗传多样性及不同栽培类型种质的遗传演化关系。表明烟属种间具有丰富的遗传多样性,种间的遗传相似性(GS)在0.28~0.58之间,遗传分化系数(Gst)为0.83。普通栽培种品种间遗传多样性水平较低,品种间的遗传相似性在0.61~0.99之间,栽培种内的遗传多样性为烤烟>晒晾烟>白肋烟>香料烟。当相似系数在0.67作切割线时,基于2种标记的96份烟草种质资源的聚类结果为,(1)普通烟草栽培品种材料91份聚在同一大类,而黄花烟、黏烟草、浅波烟草、哥西氏烟草、香甜烟草5个种也分别为单独的个类,同普通烟草栽培种类群完全区别开来;(2)从进化上看,烤烟和晒晾烟间的遗传进化关系最近,香料烟和黄花烟之间的亲缘关系较远;普通烟草栽培种中国内外来源的烟草品种亲缘关系极其相近,遗传分化现象甚微;(3)2种分子标记虽然原理不同,但分析结果趋势相近(r=0.68,P=1.000)。  相似文献   

6.
烟草青枯病和黑胫病拮抗细菌的筛选、鉴定及防效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筛选对烟草青枯病和黑胫病具有良好防效的生防菌株,为烟草根茎类病害的有效防控提供生防资源。从发病烟株根际土壤中分离细菌,采用平板对峙法和滤纸片法测定分离菌株对烟草青枯病菌和黑胫病菌的抑制活性,基于盆栽验证法检测高活性菌株对烟草青枯病和黑胫病的防治效果,通过16S rDNA通用引物对高活性拮抗菌株进行分子生物学鉴定,同时选用9对特异性引物对高活性菌株的促生长和抑菌活性进行PCR检测。共筛选出2株对烟草青枯病和黑胫病均有防治效果的拮抗菌株LF-1和LF-2,经分子生物学鉴定LF-1为枯草芽孢杆菌Bacillus subtilis,LF-2为解淀粉芽孢杆菌Bacillus amyloliquefaciens。室内活性试验结果表明,菌株LF-1、LF-2对烟草青枯病菌抑制率分别为31.16%、56.98%,对烟草黑胫病菌抑制率分别为64.44%、72.44%;盆栽试验结果表明,菌株LF-1对烟草青枯病和黑胫病的防效分别为69.54%和65.49%,菌株LF-2对烟草青枯病和黑胫病的防效分别为72.49%和68.32%。菌株LF-1和LF-2对烟草根茎类病害具有较好的生防效果,在烟草根茎类病害防控中应用前景广阔。  相似文献   

7.
利用均匀分布于烟草24个连锁群上的48个SSR标记对80份烟草材料进行分析。结果显示,48个SSR标记共扩增出211个等位基因,平均每个标记4.396个,Shannon′s信息指数I为1.034,多态信息含量值为0.229~0.905,观测杂合度(Ho)、期望杂合度(He)和Nei′s多样性指数(H)平均值分别为0.320、0.572、0.431。聚类结果表明,在遗传距离为0.68时可以将80份烟草种质分为2个类群。5个烟草居群间的遗传一致度在0.643~0.765范围内,遗传距离分布在0.268~0.442。筛选4对核心引物构建了不同烟草种质资源的数字指纹图谱, 可将这80份烟草种质资源全部区分开。本研究在分子水平上为筛选优质烟草种质资源、挖掘重要基因以及拓宽烟草育种遗传基础等工作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8.
为明确不同基因型烤烟对烟草镰刀菌根腐病的抗性,利用10个烟草品种(系),采用粗毒素幼芽接种、带菌菌谷接种、孢子悬浮液培养等方法进行抗性鉴定。结果表明,供试品种对尖孢镰刀菌抗性表现出显著差异;对尖孢镰刀菌表现出抗的品种(系)有4个,分别是‘Y2001’、‘Y2002’、‘长脖黄’、‘664-01’;对尖孢镰刀菌表现出感的品种(系)有6个,分别是‘7710’‘、7713’‘、Y2007’‘、Y2008’‘、中烟100’、‘小黄金1025’。3种接种方法鉴定结果基本一致,共筛选出4个抗性品种(系)。  相似文献   

9.
为了从分子水平上了解云南玉米大斑病菌遗传变异情况,为玉米大斑病菌种群致病力分化和病害有效控制提供理论依据。本研究采用RAPD分析技术,对采自云南省部分地区的56个大斑病菌株进行了RAPD分析。对供试菌株间的遗传距离进行聚类分析并构建系统树状图,聚类分析结果表明,供试56个菌株被划分为10个遗传聚类组,RAPD分组与菌株的地理来源无明显相关性。云南省不同地区的玉米大斑病菌株整体亲缘关系相近,但各菌株间存在遗传差异。  相似文献   

10.
福建省致病疫霉菌SRAP遗传多样性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解福建省致病疫霉菌的群体遗传结构,为该病原菌的遗传进化提供理论依据,笔者应用SRAP分子标记技术对福建省致病疫霉菌的群体遗传多样性,及不同地区菌株间的关系进行比较分析。利用10个菌株从110对引物组合中筛选出多态性引物10对,对分离自福建省10个不同市(县)的62个致病疫霉菌菌株DNA进行PCR扩增,共产生92条谱带,其中多态性标记90条,多态检测率为97.8%。利用NTSYpc Version2.1软件对供试菌株间的遗传距离进行聚类分析并构建系统树状图。以遗传距离0.57为阈值,可将供试62个菌株划分为4个遗传聚类组,SRAP分组与菌株的地理来源、寄主均无明显相关性。聚类分析结果表明,福建省不同地区的致病疫霉菌整体亲缘关系相近,但各菌株间存在遗传差异。  相似文献   

11.
河北省棉区黄萎病菌系基于RAPD的遗传分化研究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本研究对23个棉花黄萎病菌系,其中19个为河北省棉区不同致病群(VGs)的代表性菌系,用25个可揭示菌系遗传多态性的随机引物进行RAPD扩增,研究了病菌的遗传分化及与其来源和致病性的关系。结果表明,菌系间的遗传相似系数变化在0.442~1.000之间,但大多数菌系间的同源程度较高。基于89个RAPD标记的聚类分析表明,供试菌系被划分为2个RAPD群(RGs)和8个RAPD亚群(RSGs),其中河北省棉区黄萎病菌系的遗传分化程度较小,95%的菌系归属于同一RAPD群(RG1),仅1个菌系属于RG2。RAPD类群与病菌地理来源有一定相关性,但与病菌致病群(VGs)相关性不大。进一步分析表明,RAPD亚群(RSGs)与VGs间存在一定关系,其中RSG1中的8个菌系全部为强致病力的VGⅠ菌系;RSG2中66.7%的菌系为VGⅡ菌系。RGs和RSGs与菌系是否与落叶型无关。  相似文献   

12.
部分烟草种质遗传多样性与亲缘关系的ISSR标记分析   总被引:33,自引:3,他引:33  
烟草遗传资源多样性与亲缘关系研究,是烟草遗传育种与起源演化研究的重要基础,本文首次应用ISSR标记,对烟草属(Nicotiana)4个种30份材料的遗传多样性进行分析。从70个ISSR引物中共筛选出16个多态性明显、条带清晰、反应稳定的引物,对30个样品DNA共扩增出309条谱带,平均每个引物扩增出19.31条带,多态性条带比率(PPB)达93.20%。种间遗传相似系数在0.26~0.96之间,表现出丰富的遗传多态性。系统聚类结果显示,N. glutinosa、N. suaveolens、N. gossei 3个野生种间存在较大的遗传差异,遗传相似系数在0.29~0.52之间;27份栽培品种种内遗传相似性相对较高,在0.54~0.96之间,显示出栽培种内的遗传基础相对比较狭窄,但其中白肋21、台烟7号与其他供试材料有较大的遗传差异。ISSR聚类分析表明,当L1取值为D = 0.475时,可将3个野生种与27份烟草栽培品种明显区分开,反映出种间的遗传差异;当L2取值为D = 0.776时,可将30份材料分为2个大类、3个小类和6个独立的个类,较好地揭示了烟草属种间或栽培种品种类型间的遗传多样性与亲缘关系,可为烟草遗传育种和遗传连锁图谱构建的杂交亲本选择提供科学依据。本研究还表明ISSR标记比RAPD标记具有更高的稳定性,在植物遗传多样性的分子标记或克隆研究中,可优先使用ISSR标记。  相似文献   

13.
烟草青枯病生防菌的筛选及其田间防效评价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为筛选出对烟草青枯病有效防治的生防菌,通过稀释涂布法从烟株根际土壤分离到一株具有明显拮抗作用的菌株69-1,经16S rDNA鉴定该菌株为壮观链霉菌(Streptomyces spectabilis),并用该菌株进行烟草青枯病田间防治试验。结果表明,与对照相比,经菌株69-1处理烟株茎围、有效叶片数、最大叶宽、最大叶长、上中下部烟叶单叶干重、最大叶面积、产量均显著增加,且对烟草青枯病的相对防效达60.42%,同时对不同处理组的初烤烟叶进行化学成分的检测分析,发现菌株69-1处理相对于对照组烟叶品质更佳。该菌株菌剂处理不仅可以提高烟株对烟草青枯病的防效,而且还提高烟叶品质和产量,可为烟草青枯病生物防治提供一定参考。  相似文献   

14.
烟草赤星病菌遗传多样性ISSR和RAPD标记比较分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对分离出的链格孢菌株用ISSR和RAPD分子标记技术分析研究其遗传多样性,比较2种分子生物学方法在链格孢遗传分析中的优劣,为研究烟草赤星病菌遗传多样性及烟草抗病品种的培育奠定基础。采用ISSR和RAPD分子标记方法对来自不同地区的28份烟草赤星病菌进行遗传多样性分析,筛选出10个ISSR引物和10个RAPD引物;ISSR扩增出多态性条带112条,多态性条带比率为86.82%,菌株间相似性系数为0.53~0.97;RAPD引物扩增出多态性条带70条,多态性条带比率为81.39%,菌株间相似性系数为0.57~0.94。用SPSS 17.0 软件对2种标记遗传距离进行相关性分析,发现2种分子标记结果呈显著正相关,表明2种分子标记方法都适合于烟草赤星病菌遗传多样性研究,ISSR是一种多态性优于RAPD的标记技术。根据2种标记的结果,利用NTSYS软件按UPGMA方法进行聚类分析,发现烟草赤星病菌遗传多样性与地理差异没有显著相关性。  相似文献   

15.
尹福强 《种子》2009,28(11)
为充分了解烟草品种资源之问的相似性,对77份烟草品种资源的24个农艺性状及对蚜虫的抗性进行系统聚类,试验结果表明:在欧氏距离为14.71处时可将77个供试材料分成4个大类群,其中品种类群Ⅰ含2个亚群,34个品种,品种类群Ⅱ含13个品种,品种类群Ⅲ含22个品种,品种类群Ⅳ舍8个品种.分析发现,同一类群相似性较大,亲缘关系较近;类群间相似性较小,亲缘关系较远.  相似文献   

16.
为充分了解及更合理地利用无核葡萄的种质资源,辅助无核葡萄育种,本研究采用SRAP分子标记技术,对23 个国内外主流无核葡萄品种的种质亲缘关系进行分析。结果表明:从45 对SRAP引物中筛选出38 对多态性引物,共扩增出236 条谱带,其中171 条为多态性谱带,多态性谱带百分率为72.4%。遗传相似分析显示,供试材料间遗传相似系数的变化范围为0.58~0.90,遗传距离在1.0313~4.9643 范围内变化。在遗传相似系数为0.61 处,可将供试材料分为2 个大类群,在相似系数为0.66 处,Ⅰ类群和Ⅱ类群均可分为2个亚群。说明23个品种总体来讲亲缘关系较远,特别欧美杂种具有较高的遗传多样性,部分欧亚种品种间亲缘关系较近,杂交育种时应注意亲本选择。  相似文献   

17.
烟草黑胫病菌对甲霜灵的抗性测定   总被引:8,自引:1,他引:7  
为合理防治烟草黑胫病,减少抗药性产生,从云南省6个地州分离烟草黑胫病菌菌株34个,就分离菌株对甲霜灵的抗药性进行了测定,结果表明,供试34个菌株中中高抗菌株12个,中抗菌株比例较高5个,低抗菌株17个。不同来源的烟草黑胫病原菌株的抗药性存在差异,以文山、玉溪的菌株抗药性最高,昭通、曲靖菌株抗药性最低,抗性倍数最高达16倍,其余地州抗药性居中。不同地州分离菌株高、中、低抗菌株的比例存在明显差别。分离自楚雄双柏县雨龙乡的113#菌株抗药性最强,来自大理巍山县大仓镇的218#菌株抗药性最低。34株烟草黑胫病菌菌株对甲霜灵的EC50值平均为0.0148μg/ml,范围在0~0.053μg/ml。  相似文献   

18.
MITE (miniature inverted repeat transposable element)是植物中存在的高重复的一类转座元件。基于邻近MITE扩增多态设计的分子标记称为IMP标记(inter MITE polymorphisms)。从133个IMP引物中筛选出32个稳定多态的引物, 并以30个烟草品种为材料, 获得185个多态条带, 平均每对引物检测多态条带5.78个。聚类分析显示, 参试品种间遗传距离的变化范围为0.02~0.81、平均为0.33。30份烟草品种可分为3类, 晒烟、香料烟、北方烤烟品种等属I类; 第II类主要是美国NC系列品种、Coker系列品种和云烟系列烤烟品种; 第III类为两个白肋烟品种。结果表明, IMP标记能够在烟草中扩增并获得品种间多态信息, 可用于品种间的遗传关系分析, 这为烟草的遗传研究及分子辅助育种奠定基础。同时, 聚类结果显示, 30个栽培烟草品种之间亲缘关系较近, 丰富烟草种质资源应是今后育种的方向之一。  相似文献   

19.
盐碱土硅酸盐细菌多样性初步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为了给中国北方盐碱地硅酸盐细菌的分类地位提供依据,笔者以3株芽孢杆菌为参照,对分离得到的48株盐碱地硅酸盐细菌进行形态学特征观察、生理生化特性分析,并对其中43个菌株进行16S rDNA限制性酶切片段多样性分析,最后分别用平均连锁法进行聚类分析。结果如下:①生理生化研究结果表明,供试菌株具有较强的NaCl耐受能力,最适pH值和最高pH值耐受能力均高于参照菌株和其他文献报道;②表型特征数值聚类结果表明,供试菌株在80%相似水平上可划分为4个表观群,群Ⅰ在84%的相似水平上又分为3个亚群;③16S rDNA-PCR-RFLP聚类图谱表明,在87%的相似水平上,43个菌株被分成8个遗传群;④表型及遗传多样性2种聚类分析结果均表明,盐碱土中以胶质芽胞杆菌(B. mucilaginosus)为主,分别占81.25%和65%。由此可见,中国北方盐碱土硅酸盐细菌在表型特征和系统发育进化上均呈现多样性,菌株在聚类图谱中的归属与盐碱地生境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20.
我国棉花黄萎病菌基于SSR的遗传多样性分析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为了对棉花黄萎病菌群体的遗传多样性进行研究,以棉花黄萎病菌基因组DNA为模板,用双因素和单因素水平优化的方法对SSR反应体系的重要参数进行摸索和优化,建立了最适反应体系.从300对引物中筛选出13对多态性较高的引物,并对来自我国12个省96个县(市)的170个棉花黄萎病菌株进行SSR分析.SSR图谱的聚类分析结果将供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