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1978~1987年我院收治双胎妊娠188例,除去孕周不足28周者6例,现将182例进行统计分析。材料和方法 182例双胎妊娠共有364例围产儿,10年分为两个阶段,1978~1982(简称前阶段),1983~1987(简称后阶段),前、后两阶段双胎妊娠及围产儿分别为95,190例;及87,174例。一、诊断:182例双胎妊娠产前诊断出双胎妊娠168例占92.30%。7.70%于临产后始诊断出。前阶段产前诊断率为87.37%,后阶段为97.70%,后阶段产前诊断率明显提  相似文献   

2.
3.
双胎妊娠的结局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春兰 《广州医药》2005,36(3):39-40
目的探讨双胎妊娠妊娠结局。方法对我院2000~2004年147例双胎妊娠产妇与同期11110例单胎妊娠产妇进行对照分析。结果双胎妊娠早产、胎膜早破、FGF、产后出血、剖宫产率、新生儿窒息率、围产儿死亡率明显高于单胎妊娠,差异有显著性性(P<0.05)。结论双胎妊娠,孕产妇合并症及围产儿死亡率高,要提高认识,加强孕期管理,做好分娩期处理。  相似文献   

4.
双胎妊娠分娩方式选择与围产儿结局劳一平(广西桂林医学附属医院产科桂林市541001)关键词双胎妊娠;分娩方式;围产儿近年来围产医学工作者为降低双胎妊娠孕产期并发症的发生率及围产儿死亡率作了大量工作。双胎妊娠如何正确选择分娩方式,对围产儿的影响也至关重...  相似文献   

5.
150例双胎妊娠围产儿中早产占死亡原因首位(42.2%),其次为窒息(25.3%),其余原因为先天畸形(15.7%)、硬肿症(7.2%)、胎盘、脐带因素(7.2%)、新生儿肺炎(2.4%)文中对死因、预防及处理措施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6.
自1988年1月~1993年12月我院共娩10124例,双胎82例,结果表明,双胎组早产,妊高征,贫血,胎膜早破,产后出血和围产儿死亡率明显高于单胎组,为此提出:①有双胎家族史,由药物诱导排卵的孕妇,孕吐严重,先兆流产和子宫大于停经月份者应作B超检查,有助于双胎的早期诊断,②妊娠32周以后,双胎孕妇应连续卧床休息,注意营养,治疗合并症,对减少早产,增加新生儿体重和降低围产儿死亡率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7.
8.
目的 分析双胎妊娠围产儿病死的原因 ,探讨降低围产儿的病死率。方法 按围产工期标准分析 1 992年至 2 0 0 2年在郴州市第一人民医院住院分娩的 1 0 4例双胎妊娠 ,以 1 997年至 2 0 0 2年在该院定期产前检查中确诊为双胎妊娠 ,并采取综合处理措施的 5 5例为研究组 ,1 992年至 1 996年未经综合处理的 49例为对照组。结果 研究组剖宫产率 67.72 %(对照组 36.73%) ,阴道分娩率 32 .2 8%(对照组 63.2 7%)。围产儿死亡 ,研究组 4例 ,对照组 1 0例 ,两组比较 ,差异有显著性 (P <0 .0 5 )。结论 早产是双胎妊娠围产儿死亡的主要原因 ,加强双胎妊娠孕期监护 ,防治并发症 ,尽量避免胎膜早破 ,预防早产 ,促胎肺成熟 ,适当放宽剖宫产指征 ,是降低双胎妊娠围产儿病死率的主要措施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影响双胎妊娠临床结局的相关因素。方法 :回顾性分析 12 8例双胎妊娠临床结局与胎方位、分娩方式、孕周、新生儿体重、新生儿窒息之间的关系。 结果 :胎方位、孕周、胎儿体重及分娩方式均影响围产儿预后。 结论 :加强孕产期保健 ,提高产科质量能改善双胎妊娠围产儿的预后。  相似文献   

10.
本文对202例双胎妊娠进行研究,其中有20例因产儿死亡(99.01‰),围产儿死因的相关因素有体重、分娩方式及孕周。结果表明:低体重的围产儿,体重越低,病死率越高;分娩方式中以臀位助产的围产儿死亡率最高;与孕周的关系为孕周越小,围产儿死亡率越高,差异均有显著意义(P<0.01)。  相似文献   

11.
两组不同年代双胎妊娠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金碧华 《上海医学》1998,21(4):231-233
  相似文献   

12.
目的:比较双胎妊娠孕产妇与正常单胎妊娠孕产妇妊娠结局的差异。方法:收集2005年9月至2009年12月97例双胎妊娠孕妇(双胎组)与100例正常单胎妊娠孕妇(对照组)的临床资料,分析比较两组妊娠期高血压疾病(PDH)、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症(ICP)、贫血、胎膜早破、早产、产后出血、围生儿情况及剖宫产率。结果:双胎组与对照组的PDH发生率分别为24.7%、6.0%,ICP发生率分别为7.2%、2.0%,贫血发生率分别为72%、50%,胎膜早破发生率分别为13.4%、3%,早产率分别为42.3%、3.0%,产后出血率分别为14.1%、2.0%,围产儿死亡率分别为5.2%、0%,剖宫产率分别为79.4%、41%,两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双胎妊娠可以增加孕产妇的并发症及围产儿死亡率,应予以重视。  相似文献   

13.
石立立  徐友娣 《现代医学》2011,39(4):474-476
目的:比较双胎妊娠孕产妇与正常单胎妊娠孕产妇妊娠结局的差异。方法:收集2005年9月至2009年12月97例双胎妊娠孕妇(双胎组)与100例正常单胎妊娠孕妇(对照组)的临床资料,分析比较两组妊娠期高血压疾病(PDH)、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症(ICP)、贫血、胎膜早破、早产、产后出血、围生儿情况及剖宫产率。结果:双胎组与对照组的PDH发生率分别为24.7%、6.0%,ICP发生率分别为7.2%、2.0%,贫血发生率分别为72%、50%,胎膜早破发生率分别为13.4%、3%,早产率分别为42.3%、3.0%,产后出血率分别为14.1%、2.0%,围产儿死亡率分别为5.2%、0%,剖宫产率分别为79.4%、41%,两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双胎妊娠可以增加孕产妇的并发症及围产儿死亡率,应予以重视。  相似文献   

14.
15.
目的:探讨双胎妊娠患者早产的危险因素,并分析双胎妊娠绒毛膜性对妊娠结局及围产儿预后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168例双胎妊娠孕妇的临床资料,对其妊娠结局的影响因素进行单因素分析,并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进行独立危险因素分析.根据孕妇绒毛膜性分为单绒毛膜双羊膜囊组(MCDA组)和双绒毛膜双羊膜囊组(DCDA组),并分析两组孕妇妊娠结局以及围产儿预后的差异.结果:双胎妊娠不良结局单因素分析显示,孕妇受孕方式、绒毛膜性、是否胎膜早破、是否合并妊娠期高血压以及分娩方式是双胎妊娠不良结局的危险因素,经过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双胎妊娠患者受孕方式、胎膜早破以及分娩方式是其妊娠不良结局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DCDA组患者的低出生体质量儿、新生儿窒息、围生儿病死以及胎儿畸形等围产儿预后发生情况明显低于MCD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孕妇受孕方式、胎膜早破以及分娩方式是双胎妊娠不良结局的独立危险因素.另外,双绒毛膜双羊膜囊双胎患者的低出生体质量儿、新生儿窒息、围生儿病死以及胎儿畸形发生率明显较低.  相似文献   

16.
双胎妊娠产科处理与围产儿预后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双胎妊娠产科处理与围产儿预后的关系。方法 观察46例双胎妊娠的胎方位、分娩方式、妊娠并发症、胎儿娩出间隔时间、新生儿出生体重等,分析上述因素对围产儿预后的影响。结果 胎方位、早产儿、低体重儿、胎膜早破、妊高征及胎儿娩出间隔时间过长均影响围产儿预后。结论 正确的产科处理能改善双胎妊娠围产儿的预后。  相似文献   

17.
双胎妊娠较单胎妊娠孕期并发症多,低体重儿发生率及围产儿死亡率高。作者就本院1987年至1996年间95例双胎妊娠分析如下。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本院1987年1月至1996年12月10年间住院分娩孕产妇10706例中,双胎分娩95例,占同期分娩总数...  相似文献   

18.
通过对1981~1996年间110例双胎妊娠的病例分析,发现双胎并发妊高征、贫血、胎膜早破较单胎多见,早产发生率及围产儿死亡率亦高。其中双胎妊娠合并贫血占373%,重度妊高征占245%,羊水过多占164%,早产发生率345%,新生儿死亡率52%,剖宫产率336%。提示:积极做好双胎妊娠的孕产期保健,及时正确地防治并发症,是降低双胎妊娠围产儿死亡的关键。  相似文献   

19.
双胎妊娠孕期及分娩期的并发症,低体重儿发生率和围生期病死率均明显高于单胎妊娠。积极做好孕产期保健和管理,及时、正确地防治并发症,对于降低围生儿病死率,提高产科质量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现就我院近7年的64例双胎妊娠资料分析如下。1资料来源1.1我院19...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双胎妊娠围产儿不良结局的原因。方法:选取2013年1月1日至2013年12月31日在重庆市妇幼保健院住院分娩的双胎孕妇251例,回顾性分析孕妇及围产儿的临床资料,对影响围产儿不良结局的因素进行分析比较。结果:(1)251例双胎妊娠中,围产儿不良结局有87例,不良结局发生率高达34.66%,围产儿死亡21例,围产儿死亡率8.37%。(2)单因素分析结果:受孕方式、绒毛膜性、孕妇合并未足月胎膜早破、妊娠期糖尿病双胎妊娠围产儿结局有明显差异(P<0.050)。(3)多因素分析结果:剖宫产分娩是双胎围产儿结局的保护性因素(P=0.000,OR=0.086,95%CI=0.023~0.321)。未足月胎膜早破和单绒毛膜性是双胎妊娠围产儿结局不良的危险因素(P=0.010,OR=2.979;P=0.043,OR=5.689)。结论:单绒毛膜性、孕妇合并未足月胎膜早破双胎是双胎妊娠围产儿结局不良的主要危险因素,而分娩方式剖宫产术是保护性因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