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21 毫秒
1.
基于小波包变换和MFCC的说话人识别特征参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静  张飞云 《电声技术》2009,33(2):49-51
研究了小波包变换及MFCC参数的提取,结合二者特点,提取了基于小波包变换和MFCC的新参数DWT-MFCC.并在基于16阶GMM系统上进行说话人识别实验。实验结果表明,相对于传统的MFCC参数,在相同的噪声环境下,DWT—MFCC参数具有更高的说话人识别率。  相似文献   

2.
刘晋胜  周靖 《信息技术》2009,33(8):68-70,73
系统通过提取线性预测倒谱系数作为特征参数进行说话人识别研究.在具有VLIW(甚长指令集)体系结构的DSP芯片上,对提取的特征参数在进行并行遗传算法寻优,以获取说话人的最优参数进行说话人识别.实验结果表明,采用硬件并行遗传算法比简单遗传算法对特征参数进行优化识别,识别时间大幅减少,识别率有较大提高,为说话人识别的应用提供较强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3.
说话人识别是信息技术和生物学的新一代身份验证方式,在说话人识别的研究中,特征参数的提取直接影响到识别系统最终的识别效率.通过对Mel频率倒谱系数特征参数进行分析研究,基于Mel频率倒谱系数改进加权函数,将体现个人语音特性的加权特征参数与反映语音帧间变化的差分Mel频率倒谱系数进行维度筛选,再进行参数混合.实验结果表明,通过改进加权函数提取得到的特征参数与差分Mel频率倒谱系数的混合参数在矢量量化的说话人识别系统中,码本容量为16和32时可以达到100%的识别率.  相似文献   

4.
《现代电子技术》2017,(9):18-21
基于离散小波变换的美尔倒谱系数(DWT-MFCC)~([1])将小波变换引入到MFCC参数的提取中,用DWT代替FFT将语音信号分解为多个频带的小波系数,并将小波系数的频率响应直接拼接为完整频谱后再通过Mel滤波器获得。改进的DWT-MFCC特征提取算法从滤波的角度分析小波分解过程及各子带频谱的变化,提出了新的有效频谱拼接方式。实验结果表明,改进的特征提取算法提高了说话人的识别率;同时,在该算法下随着小波滤波器db N长度的增加,滤波器截止特性变好,识别率也随着增加。  相似文献   

5.
在说话人识别系统中,能够反映说话人个性的语音特征参数是系统的关键问题之一。本文提出了一种新的说话人识别方法:在小波变换的基础上,借鉴MFCC特征参数的提取,基于GMM模型,用小波包变换代替傅立叶变换,提取新的特征参数DWPTMFCC,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简单可靠,有效可行,具有较高的识别率,与已有方法相比,具有广泛的实用性。  相似文献   

6.
王彪 《电子设计工程》2012,20(6):29-30,33
为了提高语音信号的识别率。提出了一种改进的LPCC参数提取方法。该方法先对语音信号进行预加重、分帧加窗处理。然后进行小波分解,在此基础上提取LPCC参数,从而构成新向量作为每帧信号的特征参数。最后采用高斯混合模型(GMM)进行说话人语音识别,实验表明新特征参数取得了较好的识别率。  相似文献   

7.
基于小波包分析特征参数的说话人识别系统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李战明  王贞 《电声技术》2005,(6):46-49,55
介绍了说话人识别系统,研究MFCC提取原理与小波包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种基于小波包分析的新型语音特征参数WPDC。在研究了WPDC提取算法的基础上,建立了一个神经网络模型的说话人识别系统,实验比较了MFCC与WPDC的识别性能,验证WPDC了具有很高的识别率,是一种很好的语音特征参数。  相似文献   

8.
基于鲁棒听觉特征的说话人识别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林琳  陈虹  陈建 《电子学报》2013,41(3):619-624
 为了提高噪声环境中说话人识别系统的性能,本文提出了一种鲁棒听觉特征提取的算法,并将其应用到说话人识别系统中.运用自适应压缩Gammachirp滤波器组模拟人耳耳蜗的听觉特性,对输入的语音信号进行频域子带滤波,将得到的对数子带能量作为听觉特征参数.分别运用离散余弦变换和核主成分分析方法,对提取的特征参数进行特征变换,降低特征参数的维数,提高特征参数的噪声鲁棒性和个性表现力.实验结果表明,将提取的新听觉特征参数应用到说话人识别系统中,新特征参数在鲁棒性和识别性能上均优于梅尔倒谱系数和基于Gammatone的听觉特征参数.  相似文献   

9.
《无线电工程》2019,(7):606-610
针对噪声环境下说话人确认系统性能急剧下降问题,根据人耳听觉感知特性,利用Gammachirp滤波器组来模拟人耳耳蜗听觉模型,提出了一种鲁棒性听觉特征参数(Gammachirp Feature Coefficient,GCFC)的提取方法。在高斯混合模型-通用背景模型(Gaussian Mixture Model-Universal Background,GMM-UBM)下进行仿真实验,研究了不同噪声环境下系统的噪声鲁棒性和适应性。实验结果表明,在说话人确认系统中,新提取的听觉特征参数在噪声鲁棒性、噪声适应性和系统整体确认性能上均优于梅尔倒谱系数和基于Gammatone滤波器的听觉特征参数。  相似文献   

10.
说话人识别中语音特征参数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陈杰  张玲华 《信息技术》2006,30(11):88-90
一般的说话人识别系统包括特征提取和识别模型两部分,其中特征参数的选择对系统的识别性能有关键性的影响,现就特征提取展开研究,介绍了各种常用的语音特征参数及目前主流的两种参数的提取过程,并论述了小波分析应用于语音特征参数提取中的优势。  相似文献   

11.
噪声环境下说话人识别的组合特征提取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芮贤义  俞一彪 《信号处理》2006,22(5):673-677
针对在干净语音环境下识别率很高的说话人识别系统,在噪声环境下识别率显著降低的缺点,本文结合具有多分辨率分析特点的小波变换技术,提出一种基于小波变换的组合特征提取算法,以提高说话人识别系统在噪声环境下的识别性能。对40个说话人的语音库SUDA2002-D2,在噪声环境下进行的识别实验结果表明,本文提出的组合特征提取算法可以在噪声环境下有效地提高说话人识别系统的识别性能。  相似文献   

12.
基于小波变换的鲁棒型特征提取及说话人识别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说话人识别系统在实际应用中面临的主要困难之一是鲁棒性问题,干净语音环境下识别率很高的说话人识别系统,在有噪语音环境下识别性能显著降低。解决这一问题的方法之一是寻找具有鲁棒性的特征参数。本文结合具有多分辨率分析特点的小波变换技术,提出一种基于小波变换的鲁棒型特征提取算法,以提高说话人识别系统在噪声环境下的识别性能。对40个说话人的语音库SUDA2002-D2,在加性高斯白噪声环境下进行的识别实验结果表明,本文提出的特征提取算法可以有效地提高说话人识别系统在噪声环境下的识别性能。  相似文献   

13.
鲁棒性话者辨识中的一种改进的马尔科夫模型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下载免费PDF全文
为了提高话者识别系统的噪声鲁棒性,本文对CHMM 进行了改进,将每帧特征参数之间的差分参数来对应状态之间的转移,从而使帧间信息在模型中得到了体现.利用改进后的CHMM模型对不同的特征参数携带的信息进行信息融合.使得在强噪环境下,鲁棒性好的特征参数起主导作用,而在噪声比较小的环境下,精细度高的特征参数起主导作用.实验证明,这种改进的马尔可夫模型明显提高语音识别系统的鲁棒性能,这种技术具有良好的发展和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4.
全刚  肖熙 《电声技术》2010,34(6):45-47
数字语音识别具有很高的识别率,具有较高的实用价值。为实现在真实噪声环境下能达到高识别率的数字语音识别系统,采用基于段长分布的隐马尔可夫模型(DDBHMM)进行了安静环境和带噪环境下,特定人和非特定人的数字语音识别试验。试验结果表明,基于DDBHMM模型的数字语音识别技术对真实非平稳噪声环境下录制的特定人和非特定人语音都具有较高识别率。  相似文献   

15.
基于加权特征值补偿的说话人识别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于鹏  徐义芳  曹志刚 《信号处理》2002,18(6):513-517
背景噪声的存在,使得说话人识别系统的训练环境和测试环境发生失配,导致系统性能发生急剧下降。本论文提出一种加权特征值补偿算法,把由噪声引起的使带噪语音信号特征值与纯净语音特征值发生偏差的部分去除,从而使进入识别器的特征值接近纯净语音的特征值。在特征值补偿过程中引入了信噪比加权的方法。实验表明,这种方法能够有效的提高说话人识别系统的性能。  相似文献   

16.
基于压缩感知的稳健性说话人识别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单进  芮贤义 《电声技术》2011,35(2):61-63
阐述了在噪声条件下,将基于压缩感知理论的丢失数据重建技术应用于说话人识别系统的系统前端.首先使用Mel滤波器组将带噪语音信号转换成Mel频谱,然后利用带噪MeI谱中可靠数据重建不可靠数据,最后从重建的Mel频谱中提取Mel倒谱特征参数用于说话人识别.稳健性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能够提高在噪声环境下说话人系统的识别率.  相似文献   

17.
We consider the feature recombination technique in a multiband approach to speaker identification and verification. To overcome the ineffectiveness of conventional feature recombination in broadband noisy environments, we propose a new subband feature recombination which uses subband likelihoods and a subband reliable‐feature selection technique with an adaptive noise model. In the decision step of speaker recognition, a few very low unreliable feature likelihood scores can cause a speaker recognition system to make an incorrect decision. To overcome this problem, reliable‐feature selection adjusts the likelihood scores of an unreliable feature by comparison with those of an adaptive noise model, which is estimated by the maximum a posteriori adaptation technique using noise features directly obtained from noisy test speech. To evaluate the effectiveness of the proposed methods in noisy environments, we use the TIMIT database and the NTIMIT database, which is the corresponding telephone version of TIMIT database. The proposed subband feature recombination with subband reliable‐feature selection achieves better performance than the conventional feature recombination system with reliable‐feature selection.  相似文献   

18.
高阶MFCC的话者识别性能及其噪声鲁棒性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在一个以MFCC为特征参数的语音识别系统中,人们通常采用低阶的MFCC系数作为语音帧的特征矢量.本文对MFCC的高、低阶系数在与文本有关的话者识别中体现出的识别性能和噪声鲁棒性分别进行了实验分析,发现高阶的MFCC系数在干净环境下对于话者识别而言具有与低阶MFCC系数相当的识别性能,并且当环境信噪比恶劣时,高阶的MFCC系数表现出比低阶MFCC系数更强的噪声鲁棒性.基于这个结果,本文将高阶系数的取值范围进一步向低阶拓展,只滤除最易受噪声影响的几个系数,并与Delta参数相结合形成新的特征矢量.实验证明,这种经过适当选取的MFCC系数同时具有良好的话者识别性能和噪声鲁棒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