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
在美国一个农村,住着一个老头,他有三个儿子。大儿子、二儿子都在城里工作,小儿子和他在一起,父子相依为命。突然有一天,一个人找到老头,对他说:"尊敬的老人家,我想把你的小儿子带到城里去工作。"老头气愤地说:"不行,绝对不行,你滚出去吧!"这个人说:"如果我在城里给你儿子找个对象,可以吗?。"老头摇摇头:"不行,快滚出去吧!"这个人又说:"如果我给你儿子找的对象,也就是你未来的儿媳妇是洛克菲勒的女儿呢?"老头想了又想,终于让儿子当  相似文献   

2.
齐天下 《职业圈》2008,(7):66-69
老话儿说"爷不爷先看鞋".北京人出门在外,没双好鞋可不成.脚底有了劲儿,脸面上才有光.老北京的好鞋上哪儿买去?内联升啊.老年间那阵子,洋车夫穿的是内联升做的靸鞋,朝廷文武大员穿的是内联升做的朝靴,就连那清朝末代皇帝登基坐殿,穿的也是内联升做的龙靴.旧北京曾有"头戴马聚源,身穿瑞蚨祥,脚蹬内联升,腰缠四大恒"的顺口溜.……  相似文献   

3.
老话儿说"爷不爷先看鞋".北京人出门在外,没双好鞋可不成.脚底有了劲儿,脸面上才有光.老北京的好鞋上哪儿买去?内联升啊.老年间那阵子,洋车夫穿的是内联升做的靸鞋,朝廷文武大员穿的是内联升做的朝靴,就连那清朝末代皇帝登基坐殿,穿的也是内联升做的龙靴.旧北京曾有"头戴马聚源,身穿瑞蚨祥,脚蹬内联升,腰缠四大恒"的顺口溜.  相似文献   

4.
一天,学生和教授一起散步。他们在小道上看到了一双旧鞋子,估计这双鞋是属于在附近田间劳作的一个穷人。学生转向教授说:"让我们给那人来个恶作剧吧——把他的鞋藏起来,然后躲到树丛后面,这样就可以等着看他找不到鞋子时的困惑表情。""我年轻的朋友,"教授回答道,"我们绝不能把自己的快乐建立在那个穷人的痛苦之上。但是因为你有钱,你或许可以通过那个穷人给自己带来更多的乐趣,在每个鞋子里放上一枚硬币,然后我们躲起来观察他发现这件事后的反应。"  相似文献   

5.
跟你说不清     
一日,上小学三年级的儿子兴高采烈地跑回家,说:"爸爸,我得奖了!"爸爸:"得了什么奖?"儿子:"全国规范化汉字书写二等奖。"爸爸:"那是假的。"儿子:"为什么是假的?"爸爸:"是不是让交钱了?"儿子:"你怎么知道的?老师让我们得奖的同学每人交10元  相似文献   

6.
我大学时的老师,现在已经是教授职称了。有一天闲了和他聊天,我问他现在有这么好的条件和机遇,怎么不去别的城市发展?他笑了笑说:"曾经想过去别的地方发展,可时机不成熟,现在有条件了,可先我离开这个学校去外地发展的朋友告诉我说,千万不要离开这里,离开你将后悔一辈子。"我不禁纳闷。老师又告诉我说:"你看现在报纸上到处都是某某院校招聘教授、博士,年薪几十万,管住房,替家属安排工作等等,那都是嚎头、骗人的,打这么高的诱惑只是学校为了迎接评估的一种手段,等把你招过去了,那就不是这样一种情况了。"他给我举例说:"杭州某高校为了迎接教育部的评估,在很短的时间里采用高薪诱饵,在全国‘挖’了很多教授、博士,可等评估一过,这些‘挖’来的老师全部采用末位淘汰制,先前承诺的什么  相似文献   

7.
二蛋上学     
也许因为难产的缘故,二蛋生下来就是个白痴。长大后,他见到舅舅常叫叔叔,见到叔叔常叫舅舅。二蛋还有一手绝活,就是把一百元的钱当做十元的用掉。父亲拿一百元的钱和十元的钱放在一起教他:"一百元的钱上面有四个大人头,看清楚没有?"二蛋趴在桌上看半天,抬起头嘟哝:"十元钱上面人头也不少。"二蛋九岁那年,父亲完全出于一种责任心,把他送进了学校。二蛋的父亲对老师说:"我的儿子是个白痴,让他在教室里坐就行了,不必给他发课本。"老师说:"那怎么生?我们要教他学知识。"  相似文献   

8.
换鞋与换路     
一位哲人与门徒雨后走在土路上,他的新布鞋上沾了许多泥点儿. 穿了雨鞋的门徒问他:"出来时为什么不换双鞋呢?"哲人望望连着村子与外界的泥泞的路,意味深长地说:"换鞋不如换路呀."门徒顿觉心头一震.后来,在哲人的带领下,大家一块儿硬化了路面,从而一劳永逸,不必再受"换鞋"之苦.  相似文献   

9.
童心的价值     
有位小学老师给同学们讲寓言故事<乌鸦和狐狸>.分析完了课文之后,老师布置了两道"说话"练习题.第一道题是:请你试着用自己的口吻对上当受骗之后的乌鸦说一句话.第二道题是:如果乌鸦和狐狸再次见面,它们之间将发生怎样的故事?  相似文献   

10.
玩偶3+1     
一位贤哲送给王子一套三个小玩偶的礼物。王子没有被逗开心,"你给我这些玩偶当我是女孩吗?"他问道。"这是一件给未来国王的礼物,"贤哲说,"如果你仔细地看,你会发现每个玩偶的耳朵上有个小孔。"贤哲递给他一根绳子说,"试着从每个玩偶的耳朵穿进去。"王子的好奇心被激起来了。他把绳子穿进第一个玩偶的耳朵,绳子从另一个耳朵穿了出来。"这是第一种人,"贤哲说,"无论你告诉他什么,他都会从这个耳朵进,那个耳朵出,他不会把任何事情记在心里。"王子又把绳子穿进第二个玩偶的小孔里,这一次绳子从玩偶的嘴里穿了出来。  相似文献   

11.
那是一天深夜,电话铃响.拿起听筒,是一个女人的声音:"老师,我是您班学生郑亮的妈妈--这么晚了打搅,真不好意思--有件事想问问您:郑亮这两天没出什么事吧?"我吓了一跳,忙问:"郑亮没有回家?"郑亮妈妈说:"回了,只是着了魔似的反反复复地说:‘这是不公平的'.现在,他睡下了,我放心不下,就给你拔了这个电话."  相似文献   

12.
姥爷和树     
正大年初一回姥姥家。姥爷突然说:"隔壁单元楼上的一个姥姥昨天去世了。"又自言自语道:"我不想过下一年了。"尴尬了两秒钟,表姐说:"您就好好活着,啥也别想。"姥爷小声说:"可我不想让他们走啊。"说着,佝偻着身体微微向后,艰难地用手背擦眼泪。这是我第一次看见姥爷哭。之后,姥爷眼睛紧紧盯着窗外那棵茂盛生长的香椿树,喃喃地说:"20多年了,那是我亲手栽的树啊,长得多好啊。"  相似文献   

13.
我在课堂上讲了《司马光砸缸》的故事,然后提问。结果学生的问题差点让我郁闷死。第一个学生:"老师,什么是缸?"我晕!现在的初中生不知道什么是缸?只好在黑板上画了个缸的形状。告诉他:"缸是一种常见的家用容器。"第二个学生:"哪儿买的缸?多少钱一个?"这个问题不重要,下一个!可那个学生还问:"很重要的,老师,如果那个缸很贵,我总不会把我家最贵重的东西砸了吧?"我瞪了他一眼:"那缸不是司马光家的!下一个同学!"第三个同学问:"缸是干什么用的?"又是一个超幼稚的问题。一个学生抢着说:"我知道,我爷爷奶奶家用缸腌泡菜。"如此出色的学生是谁教出来  相似文献   

14.
里根的鞋     
美国前总统罗纳德·里根小时候曾到一家制鞋店定做一双鞋.鞋匠问年幼的里根:"你是想要方头鞋还是圆头鞋?"里根不知道哪种鞋适合自己,一时回答不上来.于是,鞋匠叫他回去考虑清楚后再来告诉他.过了几天,这位鞋匠在街上碰到里根,又问起鞋子的事情.里根仍然举棋不定,最后鞋匠对他说:"好吧,我知道该怎么做了.两天后你来取新鞋."  相似文献   

15.
当《综艺大观》主持人的时候,周涛就给人 留下了端庄大方的印象,不论是穿晚礼服还是穿制服、穿职业装,即便是穿着牛仔裤上台,那印象也不可磨灭,加上她1.70左右的高挑个,往那儿一站,也都和朱时茂那“革命者的形象”差不离。加之去年,周涛又当上了央视《真情无限》栏目的  相似文献   

16.
10多年前,在长江岸边,一群学生面临着毕业。在一位高数老师的最后一堂课上,他问学生:"你们见到的阳光是现在的吗?"学生说:"当然是现在的阳光了。"老师说:"错了,太阳是距离地球最近的恒星,它发出的光线需要走8分钟才能到达地球。我们现在所见到的阳光,是太阳8分钟之前发出的,而不是现在的。"  相似文献   

17.
他愈来愈不喜欢坐火车旅行--光是购买车票就伤透脑筋:车站售票窗口那儿永远是闹哄哄的,票价的浮动使人想起证券交易所跳跃的显示屏.这还算小事一桩,要命的是临到你掏钱包,那幽深窗口内的小姐冷若冰霜地说"票没有了",那就只好再到人头攒动的车站广场去找"黄牛"商量.特别恼人的是,你花了更多的钱从"黄牛"手里搞到一张高价票,上了火车一瞧,嘿,三分之一的座位都空着.  相似文献   

18.
咨询台     
如何把技术变成商机时老师:我现从事的是财务工作,但平时喜欢电脑软硬件技术。我工作5年了,前前后后给朋友、同事修电脑不下几百台次,现在好像大家都习惯了,我也不好意思拒绝,但如此下去总是心有不甘。您说我该怎么办才能让自己的劳动变成利余价值呢?(郝明宇)答:遇到你这样的情况的确令人深感无奈!要是偶尔给朋友和同事帮帮忙,那是完全没有关系的,助人为乐好啊!但是情况并不是我们所想象的那样,电脑的毛病是会越来越多的,再加上要是你的技术挺过关,服务周到,说不定朋友再给你来个“美名远扬”,呵呵,那你就只有做全职“雷锋”了,不然怎么忙得…  相似文献   

19.
在火場上     
森警一支队的政委李文化带领支队机关的干部队,在三号火场的西线上打了一个晚上,早晨七点多和负责北线的三大队二中队扣上了头.二中队长一瘸一拐地过来给他敬礼,李文化抬抬胳膊算是还了礼.对身边的刘参谋说:"给前指报情况吧."说完身子一栽歪就倚靠着一棵倒木泥似地瘫在那里.要说他现在的状态,这会儿用"精疲力尽"四个字来形容最恰当不过了.支队的刘参谋给他盖上一件棉大衣,轻声地对通信员说:"让政委睡一会儿,别让别人打扰他."  相似文献   

20.
诡辩     
有一天,两个学生去请教他们的希腊教师.问道:"老师,究竟什么叫诡辩呢?" 希腊老师望望两个学生,想了一会儿,说:"有两个人到我这里做客,一个很爱干净,一个很脏.我请他们两个洗澡,你们想想,他们两人中谁会洗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