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 复制燃煤型氟中毒大鼠模型并观察其对海马CA1区形态学影响.方法 24只SD大鼠随机分为3组,对照组、低、高氟组;染氟组以地氟病区燃煤烘烤的玉米为主要饲料,复制氟中毒动物模型,6个月后用氟离子选择电极法检测动物尿、骨及脑氟含量,观察大鼠海马CA1区神经元病理变化,用Biornias2000图象分析系统测试大鼠海马CA1区神经元胞体平均面积、周长及平均灰度值.结果 低、高氟组大鼠尿氟为(2.87 ±0.12)、(5.27±0.15)mg/L,骨氟(2 912±140)、(4 624±20) mg/kg,脑氟(1.14±0.04)、( 1.79 ±0.04) mg/kg;与对照组尿氟(1.68±0.02)mg/L、骨氟(1479±127) mg/kg、脑氟(0.52±0.05) mg/kg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尼氏染色显示,与对照组大鼠神经元平均灰度值( 115±4)比较,染氟组大鼠均明显增加[低氟(157±7),高氟(164±8)].结论 长期食用燃煤型氟中毒病区燃煤烘烤的粮食可以引起氟中毒;并导致动物尿、骨、脑氟含量增高,使大鼠海马CA1区神经元蛋白合成功能下降.  相似文献   

2.
燃煤型氟中毒仔鼠大脑皮质超微结构改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复制燃煤型氟中毒仔鼠模型并观察其对大脑皮质超微结构影响.方法 32只SD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高氟组;高氟组以地氟病区燃煤烘烤的玉米为主要饲料,复制氟中毒动物模型,饲养6个月后雌雄合笼,取30日龄仔鼠,用氟离子选择电极法检测动物尿、骨及脑氟含量,透射电镜观察动物大脑皮质超微结构改变.结果 高氟组仔鼠尿氟(8.52±1.61) mg/L、骨氟(1 874±544) mg/kg、脑氟(0.74±0.26)mg/kg,含量均明显升高,与对照组仔鼠尿氟(0.98 +0.26) mg/L、骨氟(1 124±395) mg/kg、脑氟(0.36±0.12) mg/kg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高氟组仔鼠体质量(163±11)g、脑组织重量(1.80±0.10)g、脑器官系数(0.011 1±0.0004)明显低于对照组仔鼠( 147±13)g、(1.54±0.11)g、(0.010 5±0.0004)(P<0.05或P<0.01);超微结构显示,与对照组仔鼠比较,高氟组仔鼠大脑皮质神经细胞细胞核染色质边集,核膜局部缺如、突触间隙融合、突触结构模糊不清.结论 燃煤型氟中毒可以引起仔鼠尿、骨、脑氟含量增高,脑组织重量下降,大脑皮质神经细胞超微结构损伤.  相似文献   

3.
目的 通过给实验大鼠饮用不同浓度的氟化钠溶液,造成慢性氟中毒,测定实验大鼠睾丸组织匀浆中总抗氧化能力(T-AOC)、超氧化物歧化酶(SOD)与一氧化氮合酶(NOS)活力和一氧化氮(NO)的含量.方法 选用Wistar雄性大鼠24只,分为对照组、低氟组、高氟组,每组8只,染氟组分别自由饮用含氟化钠(NaF)100 mg/L、200mg/L的自来水,对照组自由饮用自来水.20周后处死动物,留取睾丸,制备匀浆.采用比色法检测T-AOC及NOS活力;采用黄嘌呤氧化酶法检测SOD活力;采用硝酸还原酶法检测NO含量.结果 低氟组与对照组比较,T-AOC明显增加(P<0.01);而高氟组与对照组比较,则明显降低(P<0.01).SOD活力在各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与对照组比较,低氟组NOS活力、NO含量均明显减少(P<0.01);而高氟组NOS活力、NO含量均明显升高(P<0.01).结论 低剂量氟可能通过抑制NOS活力和NO的合成而使T-AOC代偿性增加;高剂量氟可能使活性氧增加,诱导型一氧化氮合酶(iNOS)开始异常表达而使NO合成增加.  相似文献   

4.
选用Wistar雄性大鼠24只,分为对照组、低氟组、高氟组,每组8只,染氟组分别自由饮用含氟化钠100mg/L、200 mg/L的自来水,对照组自由饮用自来水,喂养20周。取股动脉血离心出血清,采用比色法检测总抗氧化能力(T-AOC)及一氧化氮合酶(NOS)活力,黄嘌呤氧化酶法检测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力,硝酸还原酶法检测一氧化氮(NO)含量。低氟组大鼠血清T-AOC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而高氟组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低氟组NO含量比对照组明显增高,高氟组的NO含量明显高于低氟组(P<0.01)。提示低剂量氟使T-AOC代偿性增加,氟可能通过刺激诱导型一氧化氮合酶(iNOS)异常表达而使NO合成大量增加。 更多还原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丙酮酸乙酯(EP)对氯气染毒大鼠肺组织中一氧化氮(NO)含量及一氧化氮合酶(NOS)活性的影响.方法 30只SD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染毒组和EP治疗组,每组各10只动物.正常对照组以空气为对照.染毒组给予2 536 mg/m的氯气动态染毒,染毒时间为20 min.染毒后立即给予生理盐水对照或EP(40 mg/kg)治疗.于染毒后6h麻醉后采集样本进行肺组织病理检测,并测定组织匀浆中NO含量以及总一氧化氮合酶(TNOS)和诱导型一氧化氮合酶(iNOS)活性.结果 氯气中毒后病理检查结果显示肺组织呈急性肺损伤(ALI)表现,肺组织中NO含量以及总TNOS和iNOS活性显著增加.EP治疗后显著改善了氯气中毒导致的ALI,降低了肺组织中NO含量以及总TNOS和iNOS活性.结论 EP治疗可以有效缓解氯气中毒导致的ALI,这可能与其抑制NOS活性,降低NO含量有关.  相似文献   

6.
慢性氟中毒对雄性大鼠肝脏的损伤及其抗氧化能力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慢性氟中毒大鼠肝脏中总抗氧化能力(T-AOC)、一氧化氮(NO)含量、一氧化氮合酶(NOS)活力的变化,以探讨氟中毒对肝脏损伤的机制。方法将18只6周龄健康 SPF-VAF 雄性 Wistar 大鼠随机分为高氟组(200 mg/L 氟化钠溶液)、低氟组(100mg/L 氟化钠溶液)和对照组(自来水),每组6只。各组动物可自由饮水,连续染毒6个月。染毒期间,每月测定各组大鼠体重。染毒结束后,取出肝脏称重,并计算肝脏系数。采用比色法测定肝脏匀浆中 T-AOC 和 NOS 活力,采用硝酸还原酶法测定 NO 的含量。结果对染毒期间各月大鼠体重进行组间比较,差异均元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比较,低氟组和高氟组大鼠肝脏重量及肝脏系数均明显增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NO 含量和 NOS 活力也均明显增高,而 T-AOC 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与低氟组比较,高氟组大鼠肝脏组织中 T-AOC 降低,NO 含量和 NOS 活力增高(P<0.05)。结论不同剂量慢性氟染毒对实验大鼠肝脏有明显毒性作用。机体摄入过量的氟,可使肝脏内 NOS 异常表达,NO 合成量增加,从而造成肝脏内氧自由基水平的提高,降低了肝脏的抗氧化能力。  相似文献   

7.
目的动态观察燃煤型氟中毒对雌鼠卵巢生殖功能影响。方法 SD雌鼠自由食用织金病区原煤烘烤的玉米饲料复制燃煤型氟中毒动物模型;动态观察雌鼠染氟期间牙齿的变化情况;测定大鼠尿氟、骨氟含量;分离卵巢计算卵巢系数,光镜下观察卵巢组织形态、各级卵泡及黄体的数量变化;于不同时间段(60、120、180 d)动情期处死雌鼠,分离血清,放射免疫法检测血清中雌二醇含量。结果与对照组比较,随染氟时间增加,染氟组雌鼠尿氟与骨氟含量明显升高,呈时间效应关系;各染氟组雌鼠卵巢卵泡颗粒细胞呈现渐进性水肿变化,闭锁卵泡和黄体退化逐渐增多,成熟卵泡偶见;与对照组比较,中氟组雌鼠染氟180 d闭锁卵泡数量[(24.700±4.138)个]与高氟组雌鼠染氟120、180 d时闭锁卵泡数量[分别为(24.200±3.706)、(25.000±4.714)个]明显升高(P<0.05);与对照组比较,染氟60 d时,中、高氟组雌鼠血清中雌二醇含量[分别为(43.875±7.180)、(45.625±5.780)pmol/L]升高(P<0.05)。结论燃煤型氟中毒对雌鼠卵巢具有毒性作用,其机制可能与加速各级卵泡退化、闭锁、导致卵泡颗粒细胞水肿、卵泡细胞受损,进而影响雌二醇合成和分泌有关。  相似文献   

8.
目的:了解掌握农村改灶降氟后地方性氟中毒病情动态,以便制定防治措施与对策.方法:按<常山县燃煤污染型地方性氟中毒病区监测方案>要求,对常山县芳村、洁湖村进行病情、外环境氟含量调查,采用氟离子选择电极法.结果:居民饮用水氟含量缸水为(0.254±0.106)mg/L,源(井)水氟含量为(0.236 ±0.086)mg/L,T=-0.294,P=0.772.居民户室内空气氟含量为(0.002 ±0.0008)mg/m3,燃煤型户儿童尿氟含量为(1.016±0.728)mg/L,非燃煤型户儿童尿氟含量为(0.617 ±0.344)mg/L,T=1.718,P=0.102.8~12岁儿童氟斑牙患病率为5.88%.结论:常山县燃煤污染型地方性氟中毒病情得到控制,已不构成当地重要的公共卫生问题.  相似文献   

9.
目的 研究褪黑素(MLT)和氨基胍(AG)对锰致大鼠肝毒性的影响,重点观察肝脏诱导型一氧化氮合酶(iNOS)活性和一氧化氮(NO)、丙二醛(MDA)含量的改变.方法 大鼠按体重随机分成4组,每组10只,第1组为对照组,第2组为单纯染锰组,第3、4组分别为MLT和AG干预组.第1和2组腹腔注射生理盐水,第3、4组分别腹腔注射MLT 5 mg/kg和AG 40 mg/kg;2 h后,第1组皮下注射生理盐水,第2、3、4组分别皮下注射MnCl2溶液200 μmol/kg,注射容量5 ml/kg.每周5次,共4周.4周后,测定血清乳酸脱氢酶(LDH)、丙氨酸氨基转移酶(GPT)以及肝脏一氧化氮合酶(NOS)活性和NO、MDA含量.结果 与对照组比较,单纯染锰组大鼠血清LDH和GPT的活性以及肝脏NO、MDA含量和iNOS活性明显升高,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MLT干预组与单纯染锰组比较,血清LDH和GPT的活性以及肝脏NO、MDA含量和iNOS活性明显下降,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AG干预组与单纯染锰组比较,血清LDH和GPT的活性以及肝脏NO含量和iNOS活性有所下降.结论 锰致肝损伤与肝细胞内iNOS活性升高和产生过多的NO和MDA有关,而且MLT和AG对锰的肝毒性有一定地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10.
目的动态观察燃煤型氟中毒对雌鼠动物模型影响。方法以45只SD雌鼠为研究对象,定期称体重,观察雌鼠体重的变化,氟斑牙的变化,测定雌鼠尿氟、骨氟含量。结果染氟30天左右,高氟组雌鼠开始出现轻度氟斑牙。随着染氟时间的延长,各模型组均呈现出程度不同的氟斑牙,且氟斑牙损伤程度呈现逐渐加重。相同时间点(60、120、180天),各模型组雌鼠尿氟[(中氟组:2.96±0.68、6.55±1.68、14.58±1.73 mg/L)、(高氟组:9.64±0.76、15.04±1.96、21.11±3.26 mg/L)]和骨氟[(中氟组:75.90±18.52、110.08±32.35、148.39±15.01 mg/kg)、(高氟组:112.65±13.50、149.87±14.06、234.97±24.02 mg/kg)]含量与对照组[(尿氟:0.66±0.10、0.72±0.12、1.21±0.28 mg/L)、(骨氟:13.54±3.80、21.00±3.55、27.06±9.75 mg/kg)]比较,逐渐增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随染氟剂量的增高,尿氟、骨氟含量均逐渐增加,中氟组与高氟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各模型组组内比较,随染氟时间的延长,骨氟和尿氟含量均逐渐增加,中氟组和高氟组的尿氟和骨氟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燃煤型氟中毒对雌鼠动物模型毒性可表现在氟斑牙发生率,尿氟和骨氟含量显著增高。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外源性蛋氨酸(methionine,Met)对饮水砷暴露小鼠脑中砷形态分布及NO代谢影响。方法将小鼠随机分为对照组、染砷组及低、中、高剂量Met干预组。饮水染砷4周,最后1周在染砷同时腹腔注射不同剂量Met,末次注射后24 h处死小鼠,取血和脑组织检测砷、NO等指标。结果与染砷组比较,各Met干预组小鼠血中无机砷(iAs)、一甲基胂(MMA)和总砷(TAs)含量及脑中iAs、二甲基胂(DMA)和TAs含量明显降低;与对照组比较,染砷组小鼠脑中一氧化氮合酶(NOS)活性〔(1.526±0.185)U/(mg.pro)〕及一氧化氮(NO)含量〔(0.472±0.129)μmol/(g.pro)〕明显降低;高剂量Met干预组小鼠脑中NO含量〔(0.666±0.135)μmol/(g.pro)〕明显升高。结论给予外源性Met可减少血液和脑组织中的砷负荷,进而改善砷对脑内NO代谢影响。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外源性谷胱甘肽(glutathione,GSH)对饮水砷暴露小鼠脑中砷形态分布及一氧化氮(nitric oxide,NO)代谢的影响.方法 将40只雌性昆明小鼠随机分为对照组、单独染砷(NaAsO_2)组及低剂量(200mg/kg)、中剂量(400mg/kg)或高剂量(800mg/kg)GSH干预组,每组8只.染毒组小鼠饮水染砷4周,在最后一周,在染砷同时腹腔注射不同剂量GSH.末次注射后24h处死小鼠,取血和脑组织,分别检测无机砷(iAs)、一甲基胂酸(MMA)和二甲基胂酸(DMA)含量及脑中一氧化氮合酶(NOS)活力和NO含量.结果 GSH干预组小鼠血中iAs、MMA和总砷(TAs)含量及脑中DMA和TAs含量与单独染砷组比较显著下降.与对照组相比,单独染砷组小鼠脑中NOS活力及NO含量显著降低.与单独染砷组比较,中、高剂量GSH干预组小鼠脑中NOS活力显著升高.结论 给予外源性GSH可减少血液和脑组织中的砷负荷,进而改善砷对脑内NO代谢的影响.  相似文献   

13.
氯菊酯对大鼠脑组织一氧化氮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蔡红梅  李龙  李涛  石年  刘毓谷 《中国公共卫生》2000,16(12):1094-1096
为了研究氯菊酯对大鼠脑组织一氧化氮(NO)的作用,采用腹腔注射,按200mg·kg-1·d-1分别给予大鼠氯菊酯1天、3天和5天后,测定氯菊酯对大脑皮层、海马和小脑组织中一氧化氮合酶(NOS)活性、亚硝酸根(NO2-)含量和环鸟苷酸(cGMP)含量的影响.结果显示1天组所测脑区NOS活性和cGMP含量无明显变化;3天组小脑NOS活性降低,大脑皮层和小脑cGMP减少,而海马cGMP明显增加;5天组大脑皮层和小脑NOS活性明显降低,小脑cGMP含量明显减少;3个时间组所测脑区NO2-含量与对照组相比无明显变化.结果表明氯菊酯染毒持续时间不同对大鼠脑组织NO的作用不同,可能在其毒作用的发生发展中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燃煤型氟中毒对大鼠骨组织形态计量学影响。方法建立低蛋白低钙条件下燃煤型氟中毒大鼠模型;测定大鼠24 h尿氟、骨氟,根据氟斑牙判断损伤程度;采用X线骨密度仪测定大鼠股骨及胫骨骨密度;扫描电子显微镜下观察大鼠股骨松质骨超微结构的形态学改变,观察大鼠胫骨上端骨形态静态计量学参数改变。结果染氟组大鼠100%发生氟斑牙;染氟组大鼠骨氟含量[(199.90±106.84)mg/kg]与骨密度(0.205 3 g/cm2)明显高于对照组[分别为(30.06±6.11)mg/kg、0.185 4 g/cm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形态计量学结果显示,染氟组大鼠胫骨上端骨小梁面积[(67 612.02±1 662.23)mm2]、骨小梁周长[(7 655.44±918.05)mm]、骨小梁个数[(38.25±4.99)个/mm]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分别为(50 951.43±9 046.88)mm2、(5 172.42±789.70)mm、(27.75±4.19)个/mm](均P<0.05)。结论单纯低蛋白低钙条件下,过量氟暴露可导致大鼠骨形态计量学出现以骨软化为主的病理改变。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不同铅暴露水平对发育期小鼠学习记忆能力的影响及脑一氧化氮(NO)、总一氧化氮合酶(NOS)与小鼠学习记忆能力的关系.方法 采用自由饮水(含醋酸铅)的方式对刚断乳小鼠染毒,染毒剂量为0.3,1和3 g/L,每组30只.开始染铅记为第0 d,分别在第7,14,21 d进行血铅、小鼠Morris水迷宫试验及小鼠脑铅浓度、脑NO含量和脑总NOS活性的测定.结果 与正常对照组比较,染毒组小鼠血铅和脑铅浓度增加(P<0.05);迷宫实验中,第21 d,正常组及染铅0.3,1,3 g/L组平均潜伏期分别为(33.8±7.8),(73.0±12.1),(85.9±12.7),(101.3±19.7)s,各铅暴露组与对照组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正常组,0.3,1,3 g/L组脑NO含量分别为(10.27±4.28),(6.07±1.95),(5.63±2.03)和(3.74±1.89)μmol/(g·prot),各铅暴露组与对照组之间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正常组,0.3,1,3 g/L组脑总NOS活性分别为(6.22±2.42),(4.36±1.76),(2.84±1.42)和(3.25±1.76)U/(mg·prot),各铅暴露组与对照组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第21 d,小鼠脑NO含量和脑总NOS与血铅、脑铅浓度及Morris水迷宫逃避潜伏期均呈负相关(r=-0.540,P=0.000;r=-0.520,P=0.000;r=0.755,P=0.000;r=0.709,P=0.000).结论 铅暴露对发育期小鼠学习记忆能力的影响与铅暴露导致的脑NOS活性降低和NO含量减少密切相关,且影响程度与铅的暴露时间及浓度有关.  相似文献   

16.
为研究高氟对新西兰兔组织抗氧化酶和一氧化氮合酶(NOS)的影响以及硒的拮抗作用,将20只健康清洁级雄性新西兰兔随机分为加氟组(含氟100 mg/L)、加硒组(含硒1 mg/L)、加氟加硒组(含氟100 mg/L、硒1 mg/L)和对照组(去离子水),每组5只,采用自由饮水方式染毒,连续染毒6个月.测定血清氟含量和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总一氧化氮合酶(NOS)、诱导型一氧化氮合酶(iNOS)活力以及丙二醛(MDA)含量.结果 显示,各组体重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相比,加氟组和加氟加硒组的血清氟含量较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与加氟组相比,加硒组和加氟加硒组血清氟含量较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高氟可引起心肌、肝脏组织中SOD、GSH-Px活力下降、MDA含量升高、总NOS和iNOS活力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染硒可使高氟新西兰兔上述各项指标有所改善(P<0.05或P<0.01).表明氟中毒可导致组织抗氧化酶活力降低,脂质过氧化物含量增加,适量硒对其有拮抗作用.  相似文献   

17.
铅对大鼠海马一氧化氮合酶和一氧化氮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 探讨慢性染铅过程中,大鼠海马一氧化氮合酶(NOS)、一氧化氮(NO)的变化。方法 Wistar大鼠经饮水加0,18.4,184.0mg/L醋酸铅(PbAc)方法染毒。海马NOS活性测定采用NOS催化L-Arg和氧分子生成NO法,海马NO(NO3^- NO2^-)浓度采用硝酸还原酶法。结果 与对照组相比,高剂量染铅组海马NOS活性在早期(7d)显著升高(P<0.05),30d后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低剂量组大鼠海马NOS活性第7天开始有增高趋势,但差异无显著性,直到60d后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低剂量染铅组大鼠海马NO含量90d时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高剂量组大鼠海马NO含量在60d后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铅可导致海马NOS活性降低,NO含量降低。NOS活性降低及NO含量减少,可能是铅对海马产生神经毒作用的机制。  相似文献   

18.
给大鼠腹腔注射染毒硫酸镍1.25mg/ks、2.5mg/kg、5.0mg/kg,每日1次,连续2周。用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检测脑组织中Ni含量;酶法检测脑组织中一氧化氮(NO)含量和一氧化氮合酶(NOS)活性。结果显示硫酸镍腹腔注射染毒后脑组织中镍含量显著增多,使一氧化氮合酶(NOS)活性增强的同时引起一氧化氮(NO)含量的升高。提示镍可透过血脑屏障进入脑组织,引起一氧化氮(NO)过量合成而致中枢神经损伤。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自噬基因Beclin-1、凋亡基因Bcl-2、Bax在慢性氟中毒大鼠肾脏中的表达变化,探讨Beclin-1、Bcl-2、Bax在氟中毒肾脏损害过程中的作用。方法将SD大鼠24只随机分为3组,每组8只,对照组(饮用含氟量0.5 mg/L自来水),低、高氟组(自来水含氟量分别为50、100 mg/L);饲养9个月后,观察大鼠氟斑牙发生情况;氟离子电极法测定尿氟、骨氟含量;显微镜下观察大鼠肾组织病理形态学变化;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大鼠肾组织中Beclin-1、Bcl-2、Bax表达量;用原位杂交法测定大鼠肾脏Beclin-1 mRNA含量。结果低氟组大鼠氟斑牙检出率为75%,高氟组为100%;与对照组比较,低、高氟组大鼠尿氟和骨氟含量分别为[(10.09±0.88)、(18.09±0.89)mg/L和(5 500.84±1 093.47)、(7 477.94±1 315.88)μg/g]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染氟大鼠肾脏肾小管上皮细胞水肿、间质血管扩张充血,且随染氟剂量增加损伤改变逐渐加重;与对照组比较,低、高氟组大鼠肾组织中Beclin-1、Bax表达[分别为(168.90±8.68)、(146.32±10.02)和(153.74±10.56)、(134.29±9.85)]明显降低(均P0.05);与对照组比较,低、高氟组大鼠肾组织中Bcl-2表达[分别为(167.64±7.51)、(185.32±8.55)]明显升高(P0.05);与对照组比较,低、高氟组大鼠肾组织中Beclin-1 mRNA表达[分别为(166.94±13.21)、(146.11±17.66)]明显降低(P0.05)。结论慢性氟中毒可诱导肾小管上皮细胞自噬和凋亡相关分子的异常表达,自噬和凋亡可能共同参与慢性氟中毒肾脏损伤过程。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自噬相关因子LC3A、Beclin-1及凋亡因子Bcl-2、Bax在慢性氟中毒大鼠肝脏中的表达意义。方法将36只健康SD大鼠按体重随机分为对照组、低氟组、高氟组,分别用含氟量1 mg/L的自来水和含氟5、50 mg/L的含氟水饲养6个月,观察氟斑牙形成情况;测定尿氟、骨氟含量以及大鼠肝功能;苏木素-伊红染色观察肝脏病理形态学改变;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大鼠肝组织中微管相关蛋白轻链3A(LC3A)、哺乳动物ATG6同源蛋白(Beclin-1)及B细胞淋巴瘤/白血病-2蛋白(Bcl-2)、B细胞淋巴瘤/白细胞基因伴随蛋白x(Bax)的蛋白表达水平。结果与对照组比较,低、高氟组大鼠尿氟含量分别为[(2.18±0.14)、(2.40±0.19)mg/L]、骨氟含量分别为[(237.42±18.48)、(248.00±14.72)mg/kg]均明显升高(P0.05);染氟组大鼠肝脏肝细胞索排列紊乱,肝细胞肿大,部分肝细胞胞质透亮,呈空泡样改变;与对照组比较,染氟组大鼠血清中谷丙转氨酶活性及谷草转氨酶活性明显升高(P0.05);低、高氟组大鼠肝脏LC3A[(35.35±2.71)、(44.10±6.72)]、Beclin-1[(57.56±12.1)、(74.76±18.67)]及Bax[(51.1±9.23)、(62.32±10.3)]蛋白表达明显高于对照组,Bcl-2蛋白表达分别为[(55.18±8.36)、(39.05±6.91)]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过量氟可激活大鼠肝组织中自噬和凋亡因子,自噬和凋亡可能共同参与慢性氟中毒所致肝脏损伤的发病过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