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论招贴设计中的排版艺术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张若滢 《包装工程》2013,34(14):95-97,112
分析了招贴设计的含义、类别、特点及排版的构成要素,论述了招贴设计已不仅仅作为一种信息传播媒介而存在,从简约性、图文结构一体性、艺术性与逻辑性、个性化方面,分析招贴设计中排版设计的特点,从视觉流程的规律、方向和引导形式,分析了招贴设计中排版设计的视觉流程。在此基础上,提出了留白、空间在招贴排版设计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2.
吴婷婷 《包装工程》2021,42(16):231-236
目的 招贴作为一种图像文化,图形语言是承载信息的主要载体,也是设计的主要表现要素.基于模糊理论探究招贴设计中图形语言的模糊性.方法 从招贴设计图形语言的意义入手,认识图形语言的构成要素,接着根据模糊理论分析了招贴图形语言的模糊性特征,然后以此为基础,从语义传达的角度研究了招贴设计图形语言在想象投射、相似性、情感移植方面的模糊性表现,最后提出利用同构图形、混维图形、抽象图形、图底反转4种设计方法来建构招贴设计中图形语言的模糊性,并结合实例加以论述.结论 招贴图形以其独特的想象力承载着主题核心信息,在合适的招贴图形语义中加入模糊性元素,不仅能提高视觉形象的表现力,还能呈现出丰富的视觉感受,使观者在解读中产生想象和思考.  相似文献   

3.
论视觉流程在招贴设计中的应用   总被引:5,自引:5,他引:0  
张苏  周文辉 《包装工程》2006,27(1):144-147
立足于招贴设计的内在结构语言,从视觉流程的角度,创新地提出将视觉流程设计合理应用在招贴设计中,以期为招贴设计的发展提供崭新的思考.  相似文献   

4.
刘筱霞  廉洁 《包装工程》2006,27(1):261-263
从招贴广告的特点出发,探讨了印前设计中对标志图形的应用,专色的使用,渐变效果、特技效果的应用,图像、文字的处理等方面应注意的一些问题.使招贴广告的色彩在视觉传达上优于图形和文稿,能更真实地再现广告设计者的意图,达到视觉传达的最佳效果.  相似文献   

5.
张怡 《包装工程》2012,33(14):143-145,149
分析了招贴设计和通感的涵义,并结合日常生活中的各种现象,论述了通感具有生理基础和心理感应。通过对招贴设计实例的解析,揭示出在招贴设计中可以将触觉、视觉、听觉、味觉及嗅觉相互转化。得出了通感可以使观赏者对招贴设计作品产生全方位的视听共鸣,无限扩充受众对设计作品理解的深度,充分展示出设计师及艺术家的无穷创造力。  相似文献   

6.
吴婷婷 《上海包装》2023,(7):208-210
招贴设计是视觉传达设计专业的核心课程之一,如何解决招贴设计教学现存的一些问题,是招贴设计课程教学实施路径的关键。从模块化、横向层次、纵向层次对教学内容进行分析,探索了线上线下混合教学模式,总结了招贴设计课程育人实施方案,以期为视觉传达设计专业教学提供理论和实践基础。  相似文献   

7.
分析了招贴设计中的民族语境;阐述了招贴设计中民族语境营造的前提是突出文化性,民族文化是现代招贴设计的基础和动力;从国内、外招贴设计的民族文化融入问题说明招贴设计民族语境的营造,并以实例作进一步分析。指出现代招贴设计应深深扎根于民族文化的肥沃土壤,才有可能深入探询现代意义上新的招贴视觉语言和个性风格,提高招贴信息传播的实际功效。  相似文献   

8.
招贴设计中的设计主题与图形元素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通过对设计主题与图形元素的分析,探讨在招贴设计中设计主题与图形元素的关系特点,从而使招贴所传达的信息得到更有效、更合理的表现与传达.  相似文献   

9.
传统水墨和当代水墨在广告招贴中视觉张力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马耕耘 《包装工程》2014,35(20):106-109
目的研究传统水墨与当代水墨在广告招贴中的应用。方法阐述了传统水墨3种优势,论述了当代水墨在广告招贴中的4种表现形式,分析了它们的独特之美及传统水墨和当代水墨之间的关系。结论得出了传统水墨在当代广告招贴设计中的应用,不仅顺应了用户的审美情趣,还利用了传统水墨天时、地利、人和的优势,借鉴了实验水墨、抽象水墨、表现水墨的视觉张力,这不但构建出了当代广告招贴设计体系民族化的必由之路,更加大了广告招贴的视觉张力。  相似文献   

10.
汉字招贴设计中“意象精神”的视觉解构   总被引:17,自引:14,他引:3  
屈梅 《包装工程》2014,35(4):25-28
目的研究汉字招贴设计中"意"与"象"的精神表述方式以及视觉语境。方法通过对汉字本源的关注,感悟"象思维"对汉字的艺术造化,分析了汉字图像化与符号化的再生功能,并通过赏析优秀作品,以多维视角解析了汉字招贴艺术的意象审美思维和视觉语境。结论汉字招贴设计中的"意象精神"是对汉字符号"意"的延伸和"象"的拓展,具有文化隐喻之美和图像符号之美;汉字招贴设计是"意"与"象"的精神融合,体现出了汉字招贴图形化、符号化、本土化、意境化的丰富视觉语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