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
贵阳和全省一样,随着改革开放和经济建设的蓬勃发展,旅游业一直保持着持续、快速、健康发展的势头。全市1995年与1990年比较,接待海内外旅游者人数和旅游营业总收入,分别增长2.3倍和29.67倍,年均增长27%和96.96%。其中,接待海外游客人数和旅游创汇,分别增长2.68倍和14倍,年均增长29.77%和71.88%;接待国内旅游者人数和旅游营业总收入,分别增长2.3倍和31.64倍,年均增长26.97%和1倍。这些旅游经济主要指标的增长速度均高于全省和全国的平均增长速度。1995年,全市接待海外游客人数7.27万人次,占全省的53.38%;旅游创汇2239万美元,占全省的77.26%;接待国内游客人数720.45万人次,占全省的41.09%;旅游营业总收入4.93亿元人民币,占全省的51.41%,始终保持着全省旅游中心的地位。  相似文献   

2.
2006年是全省旅游业发展形势最好的一年。预计全年接待入境旅游者4.2万人次,旅游外汇收入1322万美元,分别较2005年增长20%和20.2%;接待国内旅游者810万人次以上,国内旅游收入34.5亿元人民币,增长27.9%和39%;实现旅游总收入35.6亿元人民币,增长38.4%,旅游接待总量和旅游收入创历史新岛。  相似文献   

3.
随着人民生活的改善,收入的增加,城市化、工业化水平的提高,越来越多的人把旅游当作休闲陶冶情操的高雅行为。于是,旅游业便成了世界上综合性最强的产业,也被公认为越来越火红的“朝阳产业”。1978年—1993年,我国共接待入境旅客3.14亿人次,年均增长12.33%,旅游收汇274.7亿美元,年均增长12.12%。1994年入境旅客4368.5万人次,外汇收入73.23亿美元,国内旅客4.5亿人次,回笼货币950亿人民币;在全球十大旅游目的地中跃居第8位。贵州省旅游业虽然起步较晚,但近几年也得到迅猛发展。1991年—1994年,全省共接待海外旅游者33.7万人次,创汇4332万美元,1995年接待海外旅游者14万人次,创汇3000万美元。1995年接待国内游客1750万人次,回笼货币7亿元人民币。可以说,日益繁荣的旅游业促进了贵州  相似文献   

4.
近两年来,全省旅游业呈现出持续快速健康发展的势头。2001年全省共接待境外(含港、澳、台地区)旅游者3.97万人次,较2000年增长21%;创汇902万美元,同比增长21.9%;接待国内游客370万人次,同比增长16.5%;旅游总收入13.25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25.6%,相当于全省GDP的4.4%。  相似文献   

5.
正贵州旅游业持续"井喷"增长。2018年第一至第三季度,贵州旅游业继续保持"井喷"增长态势,全省接待游客总人数7.77亿人次,比上年同期增长31.5%;旅游总收入7599.27亿元,增长35.2%。旅游"井喷",早已经成为贵州旅游发展的标签。2016年,贵州接待游客5.31亿人次;2017年,这一数字变成7.44亿人次。2018年,全省接待游客人次、旅游总收入达到9.67亿人次、9460亿元,同比分别增长30%、33%以上。  相似文献   

6.
近年来,旅游业在我省经济发展中的支撑地位越来越明显,旅游总收入已经相当于全省GDP的7.8%。2002年,全省共接待入境旅游者66.72万人次,比上年增长16.1%;外汇收入2亿美元,比上年增长20.7%;接待国内旅游者7217.97万人次,比上年增长  相似文献   

7.
省委、省政府日前召开的旅游发展大会,进一步明确了旅游产业的地位和目标任务。“十一五”期间,全省旅游产业将进一步快速发展,预计到2010年,全省接待游客数量将由现在的500万人次跃升至1000万人次,旅游总收入达到50亿元人民币,年增速保持在17%左右,旅游产业将以其强大的生命力和吸引力,为全省经济社会的健康持续快速增长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做出贡献.  相似文献   

8.
正针对同质化、产品少、层次低等问题,贵州各地不断完善基础设施建设、丰富供给,打造特色化、品牌化乡村旅游产品模式和经营业态,助力全域旅游及乡村振兴发展。古镇、名村、山水、田园、乡愁……乡村游已经成为旅游新时尚。得益于迅速增长的休闲市场需求影响,贵州乡村旅游接待人数和收入连年攀升。2017年,全省乡村旅游接待游客3.46亿人次,同比增长42.97%,占全省接待游客的46.6%;乡村旅游总收入1572.79亿元,同比增长53.51%,占全省旅游总收入  相似文献   

9.
春节后,四川省旅游产业发展领导小组办公室发布消息:2011年春节黄金周,全省共接待游客2430.06万人次,同比增长25.4%;实现总收入83.13亿元,同比增长35.8%,名列全国第二。其中,成都、德阳、绵阳、广元、雅安、阿坝等6个重灾市(州)共接待游客1042.53万人次,旅游总收入达33.59亿元。  相似文献   

10.
丽江是我国西南边陲滇西北高原上的一个多民族聚居区,因其优美秀丽的自然风光、独具特色的民族文化和丰富多彩的旅游资源,赢得了国内外游客的特别青睐。2001年,全区共接待海内外旅游者322.1万人次,其中海外旅游者10.52万人次,分别比1995年增长2.8倍和2.4倍,年均增长25.1%和22.9%;旅游业总收入20.43亿元,其中旅游外汇收入3038万美元,分别比1995年增长5.3倍和1.8倍,年均增长35.8%和19.0%。以旅游业为主的第三产业增加值在国内生产总值中的比重也从1995年的32…  相似文献   

11.
2006年,成都扎实推进"创佳"工作,完善了城乡旅游文化功能,优化了城乡旅游文化环境,提升了城乡旅游文化产业发展的竞争力.全年旅游总收入370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29.03%.其中,接待入境旅游者57.5万人次,旅游外汇收入2亿美元;接待国内旅游人数4200万人次,国内旅游收入310亿元人民币.……  相似文献   

12.
《当代贵州》2012,(22):11
2012年上半年贵州省旅游总收入超过830亿元,全省旅游业主要经济指标增速领先西部、高于全国,呈现出效益提升、转型加速、动力强劲的良好态势。据了解,上半年贵州省实现旅游总收入831.23亿元,同比增长34%;接待旅游人数超过1亿人次,同比增长32%。据测算,上半年全省旅游业增加值可达240亿元左右,约占全省GDP的7.5%,旅游业增加值在全省第三产业增加值中所占比例达17%左右,旅游业带动城乡就业新增1.6万人左右。为加快文化旅游发展创新区建设,《贵州生态文化旅游  相似文献   

13.
正贵州依托对旅游资源的充分挖掘与开发,推动旅游业"井喷式"增长,让更多群众分享旅游发展红利,助力多彩贵州跨越发展。清爽的气候、独特的山水、多彩的人文、优质的服务,吸引着世界游客一路向黔游。贵州顺势扬帆,起航全域旅游。今年上半年,全省旅游接待人次、旅游总收入分别为3.51亿人次、3140.58亿元,分别增长36.6%、40.1%,实现了旅游经济持续"井喷式"增长,凸显着全域旅游发展的巨大活力。  相似文献   

14.
改革开放十多年来,特别是“八五”以来,宁波旅游业由小变大、稳定发展,锻炼了队伍,积累了资金和经验;旅游接待规模有了一定扩大,经济效益有较大提高。“八五”期间,全市接待海外游客31.17万人次,比“七五”期间增加2.85倍,平均年增长13.6%;创汇5680万美元,同比增长3.63倍。累计接待国内游客1367万人次,同比增长32.08%,旅游收入26.37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1.5倍。由于原先宁波旅游业发展水平低、基数小,所以从自身纵向比较看,增长是比较迅速的。但横向一比,差距就凸现出来了:1996年,宁波游客总接待  相似文献   

15.
郑桂章 《新湘评论》2007,(12):39-39
随着人们的旅游消费观念进一步增强,旅游消费越来越看好,被喻为“无烟工业”、“朝阳产业”的旅游产业成了全国各地极力推崇的新型产业。永顺县依托丰富的生态文化资源,大力培植旅游产业,发展旅游经济,已经取得一定的实效。2007年上半年,接待游客55.27万人次,实现旅游收入1.19亿元,同比分别增长21%、36.9%,预计全年接待游客可突破115万人次,旅游总收入可实现3亿元。  相似文献   

16.
六盘水按照“全域旅游”发展理念,积极招商引资、完善配套设施、丰富旅游业态、提升景区品质、带动贫困户脱贫……昔日“煤都”华丽变身为今日“凉都”,旅游发展亮点纷呈. 2016年,六盘水市接待游客达1901.41万人次,同比增长52.1%;实现旅游总收入124.65亿元,同比增长68.9%,旅游总收入增速全省第一,实现旅游业“井喷式”增长发展目标,呈现出十大亮点.  相似文献   

17.
宁士敏 《奋斗》2002,(1):12-13
2000年,我省接待海外旅游者55.16万人次,旅游创汇1.89亿美元,分别比上年同期增长35.52%和27.84%,旅游入境人数和创汇在全国排名分别由“八五”末期的第19位和第21位上升至第12位和第14位。接待国内旅游者达2712万人次,旅游收入达121.2亿元,分别比上年同期增长10.92%和20.32%。比上年增长21.12%,占全省国内生产总值的4.3%,  相似文献   

18.
改革开放以来,我省服务业得到较快发展:1990-2003年服务业增加值年均增长9.7%,超过同期GDP年均增速,全省服务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由25.8%提高到35.3%。服务业对增长的拉动作用也不断增强:2003年服务业GDP的贡献率为35%,比第一产业高出24.2个百分点;2003年与1990年相比,第一产业比重下降了16.5个百分点,第二产业比重上升7个百分点,服务业比重上升9.5个百分点。服务业为劳动力就业提供了更多的就业机会:2003年全省服务业从业人员达353.31万人,比1990年增加了162.96万人,服务业从业人员占整个从业人数的比重由1990年的11.5%提高到16.5%;与第二产业比较,服务业从业人数是第二产业从业人数的两倍多。服务业成为全省税收增长的重要来源:2003年  相似文献   

19.
正"山地公园省,多彩贵州风。"贵州将构建"全域旅游"新格局,建设山地旅游大省,让山水美景成为地方经济发展"助推器"。今年一季度,贵州旅游总人数达1.07亿人次,比上年同期增长41.5%,旅游总收入975.28亿元,增长38.1%,两项指标增速分别比上年同期提高22.5和15.9个百分点。"十三五"期间,贵州将举全省之力推动旅游业从小旅游格局向大旅游格局转变,把旅游业培  相似文献   

20.
李坤 《当代贵州》2012,(31):34-35
"中秋、国庆"长假8天,贵州全省共接待国内外游客2327.41万人次,实现旅游总收入106.97亿元。其中10月1日至7日,共接待国内外游客和实现旅游总收入分别同比增长37.7%、39.2%。"双节"长假以来,贵州秀丽的自然风光、厚重的历史文化、浓郁的民族风情,以及热情周到的服务,让中外游客流连忘返。据全省各市州假日办统计数据测算,"中秋、国庆"长假8天,全省共接待国内外游客2327.41万人次,实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