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78 毫秒
1.
目的探讨艾司西酞普兰合并丁螺环酮对于提高抗抑郁药的疗效作用。方法 88例抑郁症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分别给予艾司西酞普兰合并丁螺环酮(研究组,n=46)和单用艾司西酞普兰(对照组n=42)治疗6周。采用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定临床疗效。结果研究组和对照组的显效率分别为55.6%和48.76%(P0.05),有效率分别为95.5%和85.4%(P0.05)。结论艾司西酞普兰合并丁螺环酮对于抑郁症疗效的改善及起效时间优于与单用艾司西酞普兰。  相似文献   

2.
目的比较艾司西酞普兰结合认知-行为疗法与单用艾司西酞普兰治疗产后抑郁的临床疗效。方法首先使用爱丁堡(Ed-inburgh)产后抑郁量表(EPDS)筛选患者,将确诊为产后抑郁的52例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26例,给予艾司西酞普兰20 mg/日结合认知-行为疗法,对照组26例,给予单用艾司西酞普兰20 mg/日治疗,疗程6周。用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在治疗前及治疗后1、2、4、6周末评定疗效,副反应量表(TESS)评定不良反应。结果艾司西酞普兰结合认知-行为疗法与单用艾司西酞普兰治疗产后抑郁均有良好的效果,但前者疗效更佳(t=3.18~5.91,P〈0.01)。结论艾司西酞普兰结合认知-行为疗法治疗产后抑郁效果更好。  相似文献   

3.
周国庆 《中外医疗》2014,(32):18-19
目的探讨丁苯酞胶囊联合艾司西酞普兰治疗卒中后抑郁短期疗效临床观察。方法 80例卒中后抑郁患者,随机分为丁苯酞胶囊联合艾司西酞普兰治疗组(实验组)40例和单用艾司西酞普兰治疗组(对照组)40例,疗程12周,采用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评价临床疗效。结果两组治疗12周以后HAMD评分与同组治疗前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12周以后实验组有效率高于对照组,两组有效率及HAMD总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丁苯酞胶囊联合艾司西酞普兰治疗治疗卒中后抑郁比单用艾司西酞普兰治疗临床疗效更加确切。  相似文献   

4.
唐祖贵 《中外医疗》2013,32(4):122-122,124
目的评价艾司西酞普兰联用坦度螺酮治疗青少年强迫症的临床疗效和不良反应。方法将到该院治疗的青少年强迫症患者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对照组(32例)单独口服艾司西酞普兰,起始剂量10mg/d,最大剂量60mg/d;研究组(32例)在口服艾司西酞普兰的基础上,加服坦度螺酮,起始剂量15mg/d,最大剂量60mg/d。采用Y-BOCS和不良反应量表(TESS)评定药物的疗效和不良反应。结果艾司西酞普兰联用坦度螺酮治疗青少年强迫症亦得到较好的效果,且不良反应比单用艾司西酞普兰有较好的倾向。结论艾司西酞普兰和坦度螺酮联用疗效与单用艾司西酞普兰相当,对于儿童青少年强迫症群体而言耐受性更好,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5.
目的比较艾司西酞普兰与米氮平治疗焦虑性抑郁症的疗效和副反应。方法将65例焦虑性抑郁症的患者分为艾司西酞普兰组33例和米氮平组32例,疗程均为8周。采用汉米尔顿抑郁量表(HAMD)和汉米尔顿焦虑量表(HAMA)及副反应量表(TESS),评定疗效和副反应。结果 2组从治疗第2周起,HAMD、HAMA评分较治疗前明显下降(P〈0.05),从治疗后第2周起~第6周末HAMD、MAMA评分艾司西酞普兰组均低于米氮平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6周后2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艾司西酞普兰组副反应少而轻微。结论艾司西酞普兰治疗焦虑性抑郁症的疗效确切,起效快,副反应低。  相似文献   

6.
目的:研究支持性心理治疗结合草酸艾司西酞普兰治疗脑卒中后抑郁的临床疗效。方法:首先将确诊为脑卒中后抑郁的48例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24例,给予草酸艾司西酞普兰10mg/天,结合支持性心理治疗。对照组24例,给予单用草酸艾司西酞普兰10mg/天,治疗6周。用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在治疗前及治疗后2、4、6周末评定疗效,副反应量表(TESS)评定不良反应。结果:研究组与对照组均有良好的效果,但研究组起效快,疗效更好(P0.05)。两组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支持性心理治疗结合草酸艾司西酞普兰治疗脑卒中后抑郁效果更好。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艾司西酞普兰合并氨磺必利提高抗抑郁的疗效。方法:将88例抑郁症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分别给予艾司西酞普兰合并氨磺必利(研究组,n=46)和单用艾司西酞普兰(对照组,n=42)治疗6周。采用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定临床疗效。结果:研究组和对照组的显效率分别为56.52%和47.62%(χ2=0.70,P〉0.05),有效率分别为95.65%和85.71%(χ2=2.26,P〉0.05)。结论:艾司西酞普兰合并氨磺必利抗抑郁症疗效优于单用艾司西酞普兰,拟进一步增加临床观察病例数。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艾司西酞普兰合并阿立哌唑治疗难治性抑郁症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将64例难治性抑郁症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艾司西酞普兰合并阿立哌唑)和对照组(单用艾司西酞普兰),疗程8周。采用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和副反应量表(TESS)评定疗效和不良反应。结果:治疗后两组HAMD、HAMA评分均较治疗前有显著降低(P〈0.05)。治疗后第2、4、6、8周末,研究组的HAMD和HAMA评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或P〈0.01)。两组不良反应均较轻微。结论:艾司西酞普兰合并阿立哌唑治疗难治性抑郁症能明显提高疗效,安全可靠。  相似文献   

9.
目的研究艾司西酞普兰治疗老年脑卒中后抑郁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将80例老年脑卒中后抑郁症患者随机分为两组,艾司西酞普兰治疗组40例,帕罗西汀治疗组40例,疗程8周。用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评估患者疗效。用副反应量表(TESS)评估患者的药物不良反应。结果在第1周末时艾司西酞普兰组HAMD总分低于帕罗西汀组(t=4.07,P<0.01)。在治疗8周末,艾司西酞普兰组有效率75.0%,对照组有效率为72.5%,两组有效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且艾司西酞普兰组不良反应率低于帕罗西汀组。结论艾司西酞普兰与帕罗西汀治疗老年脑卒中后抑郁疗效相当,但艾司西酞普兰起效快,依从性好,不良反应轻微,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艾司西酞普兰联合阿立哌唑治疗抑郁症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将60例抑郁症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艾司西酞普兰联合阿立哌唑)30例,对照组(单用艾司西酞普兰)30例.疗程8周.于治疗前和治疗第2、4、8周分别采用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及治疗中出现的症状量表(TESS)评定疗效和不良反应.结果:研究组HAMD量表分于2周显著下降,对照组HAMD量表分于治疗4周显著下降.两组HAMD评分较治疗前均显著下降(P<0.01);两组不良反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艾司西酞普兰联合阿立哌唑治疗抑郁症起效快,疗效确切,不良反应少.  相似文献   

11.
目的:比较逍遥散加减联合草酸艾司西酞普兰片与单独使用草酸艾司西酞普兰片治疗抑郁症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将确诊为抑郁症的60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逍遥散加减联合草酸艾司西酞普兰片组)30例,对照组(草酸艾司西酞普兰片组)30例,用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在治疗前及治疗后2、4、6、8周评定疗效,用不良反应量表(TESS)评定安全性。结果:治疗组有效率为93.33%,对照组为83.33%,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4、6、8周,治疗组HAMD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出现不良反应4例,对照组出现12例,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逍遥散加减联合草酸艾司西酞普兰片治疗抑郁症起效快,疗效好,不良反应少。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艾司西酞普兰与舍曲林治疗脑卒中后抑郁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将60例脑卒中后抑郁患者随机分为艾司西酞普兰组与舍曲林组,疗程6周,分别采用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评定临床疗效,不良反应量表(TESS)评定不良反应和安全性。结果:艾司西酞普兰与舍曲林治疗脑卒中后抑郁患者疗效相当,艾司西酞普兰组患者治疗1周有效率高于舍曲林组,疗程结束时两组患者疗效和HAMD评分差异无显著性,不良反应少。结论:艾司西酞普兰起效快,安全有效,更适合脑卒中后抑郁患者的治疗。  相似文献   

13.
曹宇  张玥 《中国民康医学》2020,(1):112-113,121
目的:观察解郁丸联合米氮平治疗卒中后抑郁症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80例卒中后抑郁症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使用米氮平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联合解郁丸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不良反应发生率及抑郁状态。结果:观察组治疗有效率为95.0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0.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汉密尔顿抑郁量表评分均明显低于治疗前,且观察组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与单用米氮平相比,米氮平联合解郁丸治疗卒中后抑郁症的效果更显著,可有效缓解患者抑郁症状,且安全性高。  相似文献   

14.
目的:比较氟西汀合并心理治疗与氟西汀单独治疗脑卒中后抑郁症的疗效及不良反应。方法:将126例脑卒中后抑郁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66例,对照组60例。研究组在氟西汀治疗的基础上合并心理治疗,对照组单用氟西汀,疗程6周。以Hamilton抑郁量表(HAMD,24项),抑郁自评量表(SDS),及副反应量表(TESS)为评定工具。结果:两组均在治疗1周即起效(P均〈0.01),但6周治疗结束时,研究组显效率87.8%,对照组显效率73.3%,差异有显著性(P〈0.05)。两组均未见明显不良反应。结论:氟西汀是一种治疗脑卒中后抑郁安全有效的药物,而心理治疗能进一步提高疗效,是一种良好的辅助治疗手段。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艾司西酞普兰治疗脑卒中后抑郁障碍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将68例脑卒中后抑郁的患者分为艾司西酞普兰组(36例)和氟西汀组(32例),所有患者均采用艾司西酞普兰或氟西汀胶囊口服用药。分别在用药前和用药后1、2、4、8周末采用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评定患者的临床疗效、采用治疗中出现的症状量表(TESS)评定患者的不良反应。结果:在治疗第1周末时艾司西酞普兰组患者的HAMD总分低于氟西汀组(P<0.05),而在第2、4、8周两组患者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均无明显药物不良反应,不良反应发生率无统计学意义。结论:艾司西酞普兰与氟西汀治疗脑卒中后抑郁疗效相当,但艾司西酞普兰起效快。  相似文献   

16.
杨华  裴静云 《中国民康医学》2012,24(17):2066-2067
目的:探讨西酞普兰合用丁螺环酮对老年抑郁症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90例老年抑郁症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西酞普兰合用丁螺环酮)和对照组(单用西酞普兰),疗程8周,采用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17)、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和治疗中出现的症状量表(TESS)进行评定.结果:治疗两周,治疗组HAMD、HAMA评分较对照组显著下降(P<0.01),起效快.治疗4、6、8周末,两组间差异有显著性(P<0.01).治疗组不良反应少,两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西酞普兰合并丁螺环酮治疗老年抑郁症起效快,安全性好.  相似文献   

17.
刘素萍 《中外医疗》2016,(30):103-105
目的:探讨对帕金森合并抑郁患者采用艾司西酞普兰治疗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该次研究对象来源方便选取该院2014年6月-2016年6月收治的帕金森合并抑郁患者120例,依据治疗药物分组,其中对照组(n=60)采用阿米替林治疗,观察组(n=60)采用艾司西酞普兰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及治疗前后HAMA(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D (汉密尔顿抑郁量表)、TESS(药物不良反应量表)评分。结果观察组临床疗效为93.3%,高于对照组80.0%,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前HAMA与HAMD评分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HAMA评分为(5.2±1.0)分,HAMD评分为(5.5±1.2)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两组治疗后HAMA、HAMD评分均明显低于治疗前,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第1周TESS评分为(9.5±1.6)分,第6周为(5.2±1.1)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艾司西酞普兰治疗帕金森合并抑郁患者临床疗效优良,且安全性高,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8.
狄慧 《中国民康医学》2012,24(6):654+689
目的:探讨艾司西酞普兰联合低剂量舒必利治疗抑郁症的疗效与不良反应。方法:将52例抑郁症患者随机分为合用组(艾司西酞普兰联合小剂量舒必利)和单用组(单用艾司西酞普兰)各26例,疗程6周。采用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及治疗中出现的症状量表(TESS)评定疗效与不良反应。结果:两组HAMD评分治疗后均显著下降(P<0.01),以合用组更明显;两组不良反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艾司西酞普兰联合低剂量舒必利治疗抑郁症疗效好,起效快,且不良反应轻微。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维生素B6与艾司西酞普兰配伍治疗抑郁症的临床效果。方法:将90例抑郁症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每组45例。两组均给予艾司西酞普兰治疗,研究组在此基础上给予维生素B6治疗,疗程8周。并于治疗前及治疗第2、4、8周末采用汉密顿抑郁量表和抑郁症状学记录(临床医师评估)QIDS-C16评定临床状学记录。结果:两组治疗第2周末疗效相当(P>0.05);第4、8周末研究组汉密顿抑郁量表评分和抑郁症状学记录较对照组显著下降(P<0.05)。结论:艾司西酞普兰联合维生素B6治疗抑郁症较单用艾司西酞普兰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