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8 毫秒
1.
目的 探讨普伐他汀对2型糖尿病(T2DM)并发高血压患者血清中炎症因子和血脂水平的影响.方法 将112例T2DM并发高血压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56例.对照组患者给予控制饮食、降血糖、控血压等治疗;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普伐他汀进行治疗,比较治疗前后两组患者血清白细胞介素6(IL-6)、高敏C反应蛋白(hs-CRP)、总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及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的水平.结果 与治疗前比较,治疗后观察组患者血清中IL-6、TC、hs-CRP、TG及LDL-C水平均明显降低,HDL-C水平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患者的各项检测指标虽有改善,但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患者治疗后IL-6、hs-CRP、TC、TG及LDL-C水平明显降低(P<0.05),HDL-C水平明显升高(P<0.05).结论 普伐他汀能有效地控制T2DM并发高血压患者血中炎症因子和血脂水平.  相似文献   

2.
目的 了解2型糖尿病(T2DM)患者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IMT),探讨IMT与血脂的相关性.方法 选取68例T2DM患者(T2DM组),其中IMT增厚组36例,MT正常组32例;另选30名健康者作为对照组.检测空腹血糖(FBG)、餐后2 h血糖(2hPG)、总胆固醇(TC)、甘油 三酯(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和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结果 T2DM组TC、TG、LDL-C、FPG、2h PG、IMT均明显高于对照组,HDL-C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IMT增厚组血脂、FBG、2h PG和IMT值明显高于IMT 正常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T2DM伴发颈动脉粥样硬化者存在明显脂代谢紊乱、糖代谢紊乱,且IMT增厚组更明显,检测血脂与IMT对及早发现糖尿病患者大血管病变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3.
《中国现代医生》2018,56(35):37-39
目的探讨甘油三酯(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总胆固醇(TC)与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相关性,为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诊断提供临床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1月~2018年1月在我院内分泌科确诊为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48例作为DPN组,将同期我院收治的48例2型糖尿病患者作为T2DM组,分析两组甘油三酯(TG)、总胆固醇(T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载脂蛋白B(ApoB)等指标差异。通过Logistic回归方程分析上述指标与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相关性。结果 DPN组TG、TC、LDL-C、ApoB水平均显著高于T2DM组,HDL-C显著低于T2DM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Logistic回归方程分析得出,TG、TC、HDL-C、LDL-C、ApoB均为DPN发病的危险因素(P0.05)。结论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血脂水平高于单纯糖尿病患者,TG、TC、HDL-C、LDL-C、ApoB水平与DPN发病关系密切,是导致神经微血管病变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1型糖尿病(T1DM)患儿血清25羟维生素D3[25(OH)D3]水平及其与临床常用相关指标糖化血红蛋白(HbA1C)、空腹C肽、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甘油三酯(TG)、总胆固醇(TC)等生化指标的相关性。方法:对新发的26例T1DM患儿(T1DM组)、24例健康儿童(对照组)用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检测空腹血糖(FBG)、TC、TG、HDL-C、LDL-C、Ca、载脂蛋白(Apo)、脂蛋白A(Lp-A)等指标;用Bio-Rad糖化血红蛋白检测仪(高效液相色谱法)检测HbA1C;用电化学发光法检测空腹C肽水平;用酶联免疫吸附(ELISA)法测定血清25(OH)D3,并分析其相关性。结果:两组TC、LDL-C、Apo-A、Apo-B、Lp-A、Ca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T1DM组TG、ALP、HbA1C水平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T1DM组25(OH)D3、HDL-C、空腹C肽水平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0.01);血清25(OH)D3浓度与TG、HbA1C、空腹C肽呈负相关(P<0.05~0.01),与HDL-C呈正相关(P<0.01),与钙离子、TC无明显相关性。结论:维生素D与T1DM的发生密切相关,通过补充维生素D可能为预防和治疗T1DM提供新的途径。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新诊断2型糖尿病(T2DM)合并代谢综合征(MS)患者血清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比值变化及其与各临床指标的相关性。方法 选择新诊断T2DM患者140例,根据是否合并MS分为MS组73例、非MS组67例,另设立正常对照组73例。所有研究对象均行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OGTT)及胰岛素释放试验,并检测血糖、胰岛素、血脂等相关生化指标,计算各组LDL-C/HDL-C比值。比较各组临床指标及LDL-C/HDL-C比值水平变化,分析LDL-C/HDL-C比值与各指标的相关性。根据LDL-C/HDL-C水平三分位分组,比较各组MS患病率。结果MS组(3.18±0.85)及非MS组(2.61±0.93)LDL-C/HDL-C均高于对照组(2.26±0.70),且MS组的LDL-C/HDL-C亦高于非MS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根据LDL-C/HDL-C水平三分位分组,各组MS患病率分别为11.27%、35.21%、56.34%,随着LDL-C/HDL-C水平升高MS患病率升高(P<0.05)。相关分析显示,LDL-C/HDL-C比值与体质指数(BMI)、腰围(WC)、腰臀比(WHR)、收缩压、舒张压、餐后2h血糖(PPG)、空腹胰岛素(FINS)、餐后2h胰岛素(PSI)、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三酰甘油(TG)、血浆总胆固醇(CHOL)、LDL-C呈正相关(P<0.05),与HDL-C呈负相关(P<0.01)。以LDL-C/HDL-C为因变量作多元逐步回归分析,有HDL-C、LDL-C、FINS进入方程(P<0.01)。结论 T2DM合并MS患者LDL-C/HDL-C的比值升高,且高水平LDL-C/HDL-C比值患者的MS患病率高,LDL-C/HDL-C比值较单纯LDL-C浓度能更好地评估MS发生的危险性,为MS的预防和治疗提供更简便、有效的方案。  相似文献   

6.
2型糖尿病患者血脂水平检测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比较2型糖尿病(T2DM)患者与正常人血脂水平的差异。方法将48例2型糖尿病患者和80例正常人分为两组,分别测量体重指数(BM I)、腰臀比(WHR)、空腹血糖(FPG)、甘油三酯(TG)、总胆固醇(T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载脂蛋白A1(APOA1)、载脂蛋白B(APOB)、脂蛋白a[LP(a)]。结果2型糖尿病患者与正常对照组(NC)比较,FPG、TG、LDL-C、APOB、LP(a)高于NC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HDL-C低于NC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TC、APOA1,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2型糖尿病患者与正常对照组相比,血脂水平明显增高,在控制高血糖的同时,必须控制血脂水平。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初诊2型糖尿病(T2DM)患者的血脂水平与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的相关性。方法:选取初诊T2DM患者87例设为研究组,另选取我院同期健康体检者69例设为对照组。检测两组血清Lp(a)、FFA、空腹血糖(FPG)、空腹胰岛素(FINS)、低密度脂蛋白(LDL-C)、高密度脂蛋白(HDL-C)、甘油三酯(TG)和总胆固醇(TC)水平,比较两组血清Lp(a)、FFA、LDL-C、HDL-C、TG、TC水平及HOMA-IR指数,以Spearman分析患者的血脂水平与HOMA-IR的相关性。结果:研究组血清Lp(a)、HDL-C水平较对照组低,而血清LDL-C、TG、TC、FFA水平及HOMA-IR指数较对照组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患者血清Lp(a)、HDL-C水平与HOMA-IR指数呈负相关(P<0.05),血清FFA、LDL-C、TG、TC水平与HOMA-IR指数呈正相关(P<0.05)。结论:初诊T2DM患者血脂水平与HOMA-IR存在相关性。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T2DM)患者血尿酸(SUA)水平与周围神经病变(PNP)的相关性。方法 120例T2DM患者根据是否伴有PNP分为观察组(T2DM伴PNP组)63例和对照组(单纯T2DM组)57例,比较2组患者的空腹血糖(FBG)、糖化血红蛋白(HbA1c)、三酰甘油(TG)、总胆固醇(T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C-反应蛋白(CRP)、白细胞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红细胞沉降率(ESR)、神经功能缺陷量表(NDS)评分及SUA水平,并对T2DM患者的SUA水平与NDS评分的相关性进行分析。结果 2组患者TG、TC、HDL-C、LDL-C、CRP、ESR、IL-6、TNF-α及HbA1c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FBG和SUA水平及NDS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P<0.05)。SUA水平与NDS评分呈正相关(P<0.01)。结论 SUA水平对T2DM患者PNP的早期诊断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西格列汀联合胰岛素对2型糖尿病(T2DM)患者糖脂代谢的影响。方法选取2018年1—10月于淮阳县第二人民医院就诊的107例T2DM患者,采用随机数表法将患者分为对照组(53例)和观察组(54例)。两组患者均皮下注射甘精胰岛素,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口服磷酸西格列汀片。两组均治疗12周。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空腹血糖(FBG)、餐后2 h血糖(2 h PBG)、糖化血红蛋白(HbA1c)、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等血糖指标,以及血清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等血脂指标。结果两组治疗后FBG、2 h PBG、HbA1c和HOMA-IR水平均较前下降,观察组FBG、2 h PBG、HbA1c和HOMA-IR水平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治疗后,两组TC、TG、LDL-C水平均较前下降,HDL-C水平均较前上升,观察组TC、TG、LDL-C水平均低于对照组,HDL-C水平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西格列汀联合胰岛素注射可有效调节T2DM患者糖脂代谢,改善胰岛素抵抗。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运动疗法对2型糖尿病(T2DM)患者血糖、糖化血红蛋白(HbA1c)、血脂的干预效果。方法随机抽取新城辖区90例T2DM患者,将其分为两组:干预组和对照组,各45例。两组均接受原来的药物治疗,此外,干预组还实施运动疗法,为期6个月。对每例患者在运动干预前后均监测空腹血糖(FBG)、餐后2 h血糖(2hPBG)、HbA1c、三酰甘油(TG)、总胆固醇(T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结果实施运动干预前,两组患者的血糖、血脂水平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6个月的运动干预后,干预组糖尿病患者的FBG、2hPBG、HbA1c、TG、LDL-C水平与干预前及对照组干预后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T2DM患者在药物治疗及饮食疗法的基础上,结合持续有效的运动疗法,更利于糖尿病病情的控制。  相似文献   

11.
余倩  乔虹 《中级医刊》2014,(12):36-38
目的:探讨血清肝酶与2型糖尿病及空腹血糖受损的相关性。方法选取初诊2型糖尿病患者(T2DM组)及空腹血糖受损患者(IFG组)各300例,检测血清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谷氨酰转肽酶(GGT)、空腹血糖(FBG)、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高密度脂蛋白(HDL-C)、低密度脂蛋白( LDL-C)水平。结果 T2DM 组 ALT、AST、GGT、FBG、TG、LDL-C 水平明显高于 IFG 组(P<0.05);AST、ALT、GGT三分位分为高水平、中水平、低水平组,高水平组年龄、舒张压、FBG、TG、LDL-C水平与低水平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Pearson相关分析AST、ALT、GGT均与FBG、TG、LDL-C间具有正相关性(P<0.05);多元线性逐步回归分析 FBG、TG、LDL-C 水平与 ALT 水平呈正相关(P<0.05)。结论血清肝酶AST、ALT、GGT升高与T2DM、IFG关系密切,FBG、TG、LDL-C水平与ALT水平间呈正相关,提示ALT升高与T2DM、IFG关系最为密切。  相似文献   

12.
罗君华 《海南医学院学报》2013,(11):1539-1541,1544
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合并视网膜病变患者血清同型半胱氨酸(Hcy)、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及超敏c反应蛋白(hs—CRP)的表达及临床意义。方法:选择100例2型糖尿病(T2DM)患者,根据视网膜病变程度分为增殖期糖尿病视网膜病变(PDR)组32例,背景期糖尿病视网膜病变(BDR)28例,无视网膜病变(NDR)组40例,另选择同期健康体检者26例作为对照组。常规血检包括: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空腹血糖(FBG)、糖化血红蛋白(HbAlC)、餐后2h血糖(PBG)。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血清标本中Hcy、VEGF和hs—CRP的含量。结果:血常规检查结果显示,三组DM患者TC、TG、LDL—C、FBG、HbAlC和PBG均显著高于对照组,HDL—C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相比,PDR和BDR组血清Hcy、VEGF和hs—CRP明显升高,且PDR组Hcy、VEGF和hs—cRP较BDR升高更明显,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Hcy、VEGF和hs—CRP可能参与了2型糖尿病合并视网膜病变的过程,有可能作为视网膜病变程度的重要参考指标。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患者并发视网膜病变的多重危险因素。方法选取2010年1月~2013年6月在岳阳市第二医院就诊的2型糖尿病患者368例及体检中心正常对照个体285例,根据有无眼底病变,分为三组:单纯糖尿病组(DM组,188例),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组(DR组,180例)与正常对照组(NC组,285例)。检测各组临床与生化指标,对糖尿病患者易于发生视网膜病变的危险因素进行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①DM组与DR组的空腹血糖、餐后血糖、糖化血红蛋白(HbA_1c)、总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均显著高于NC组,而DM组与DR组的空腹C肽与餐后C肽均显著低于NC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DM比较,DR组病程、空腹血糖、餐后血糖、HbAhTC、TG、LDL-C均显著增高,而空腹C肽与餐后C肽均显著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DR组合并糖尿病肾病的比例[47.2%(85/180)1显著高于DM组[10.6%(20/188)],差异有高度统计学意义(χ2=60.555,P=0.000)。DM组与DR组BMI、HDL-C、收缩压、舒张压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②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病程(OR=4.258,P=0.001)、HbA_1c(OR=1.298,P=0.002)、TC(OR=1.477,P=0.005)、LDL-C(OR=2.187,P=0.008),合并糖尿病。肾病(OR=1.812,P=0.000)与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发生相关。结论病程、HbA_1c、LDL-C、合并糖尿病肾病与2型糖尿病患者易于发生视网膜病变相关,且均为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14.
倪利英 《中国现代医生》2011,49(33):153-154
目的探讨非酒精性脂肪肝(NAFLD)与2型糖尿病(T2DM)患者胰岛素抵抗的关系。方法98例确诊为2型糖尿病的患者根据是否合并非酒精性脂肪肝分为两组,比较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实验室血清学指标。结果98例2型糖尿病患者中,合并非酒精性脂肪肝组的体重指数(BMI)、空腹血糖(FPG)、空腹血清胰岛素(FInS)、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血清总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低密度脂蛋白(LDL—C)、血尿酸水平(uA)均显著增高;高密度脂蛋白(HDL—C)显著低于未合并非酒精性脂肪肝组。上述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合并非酒精性脂肪肝的糖尿病患者存在更高的胰岛素分泌水平和更明显的胰岛素抵抗。  相似文献   

15.
两种不同方法治疗2型糖尿病的结果比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观察罗格列酮应用于单用胰岛素治疗血糖控制欠佳的2型糖尿病患者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80例2型糖尿病患者随机分成两组:单用胰岛素治疗组(DM+INS组)40例、联合治疗组(DM+INS+RSG组)40例,在继续应用胰岛素治疗的基础上加服罗格列酮4mg/d,共3个月。观测两组治疗前后空腹血糖及餐后血糖、糖化血红蛋白、甘油三酯、胆固醇、高密度脂蛋白、低密度脂蛋白和体重指数的改变。结果DM+INS+RSG组与DM+INS组治疗前FPG、PPG、HbAlC、TC、TG、HDL-C、LDL-C和胰岛素用量无明显统计学差异(P〉0.05)。DM+INS+RSG组治疗后1个月和3个月FPG、PPG、HbAlC均有明显的下降(P〈0.05,P〈0.01)。结论对单用胰岛素治疗血糖控制欠佳的2型糖尿病患者,可加用胰岛素增敏剂罗格列酮治疗,使血糖和糖化血红蛋白得以良好的控制。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T2DM)患者血清C肽(C—P)水平与神经传导速度(NCV)的关系及临床意义。方法选取128例T2DM患者,根据NCV情况将其分为两组:NCV正常组76例,NCV异常组52例。另设40名健康人作为对照组。分别检测各组的病程、体重指数(BMI)、糖化血红蛋白(HbA1C)、空腹血糖(FPG)、餐后2h血糖(2hPG)、空腹C肽(VC-P)及餐后2hC肽(2hC-P)值。结果与NCV正常组相比,NCV异常组病程明显增长(P〈0.01)、2hPG明显升高(P〈O.01)、FC—P和2hC—P水平均明显降低(P〈0.01);T2DM患者的HbA1C、2hPG、2hC—P水平与对照组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NCV与病程(t=10.329,P〈0.01)、2hPG(t=8.715,P〈0.01)呈负相关,与FC—P(t=2.402,P〈0.05)、2hC.P(t=19.696,P〈0.01)呈正相关,尤其与2hC-P密切相关。结论血清C肽水平与T2DM患者的神经功能密切相关,C肽对神经具有保护性作用。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新型胰岛素增敏剂天麦消渴片对肥胖伴胰岛素抵抗(IR)型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患者排卵、糖、脂代谢及生殖激素方面的影响。方法:在饮食运动控制基础上应用天麦消渴片治疗肥胖伴胰岛素抵抗型多囊卵巢综合征患者70例,持续12周,采用自身对照法观察患者治疗前、后体重指数(BMI)、腰臀比(WHR)、空腹血糖(FPG)、餐后2h血糖(2hPG)、相同时间点空腹胰岛素(FINS)、餐后2h胰岛素(PINS)、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糖化血红蛋白(HbA1c)、总胆固醇(TC)、甘油三脂(TG)、低密度脂蛋白(LDL—C)、高密度脂蛋白(HDL—C)、黄体生成激素(LH)、卵泡刺激素(FSH)和睾酮(T)、LH/FSH水平的变化。结果:70例患者中57例(81.4%)月经和排卵功能改善,其中2例(2.85%)妊娠。BMI较治疗前相比有所下降,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O.05),WHR较治疗前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FPG、2hPG、FINS、PINS、HbA1c、HOMA—IR较治疗前显著下降(P〈0.05);治疗后TC、TG、LDL—C较治疗前显著下降(P〈0.05),HDL—C较治疗前显著升高(P〈0.05);治疗后LH、T和LHWSH均显著下降(P〈0.05),但FSH无明显变化(P〉0.05)。结论:天麦消渴片可通过增加胰岛素敏感性改善胰岛素抵抗,从而改善肥胖伴胰岛素抵抗型多囊卵巢综合征患者异常的糖代谢、脂肪代谢、调节生殖激素水平,恢复排卵功能。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红细胞沉降率(ESR)、C反应蛋白(CRP)升高对类风湿性关节炎(RA)合并2型糖尿病(T2DM)患者血糖血脂水平的影响。方法选择62例RA合并T2DM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检测血清三酰甘油(TG)、总胆固醇(T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空腹血糖(FBG)、餐后2 h血糖(PBG)、CRP、糖化血清白蛋白(GA)、糖化血红蛋白(HbA1c)和ESR。按照ESR是否升高将62例患者分为2组,比较各指标的差异;按CRP是否升高将62例患者分为2组,比较各指标的差异。结果 ESR升高组患者TC/HDL-C高于ESR正常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GA及CRP水平显著高于ESR正常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CRP升高组患者HbA1c、GA水平高于CRP正常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ESR水平显著高于CRP正常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RA合并T2DM患者高水平炎症状态可引起血糖血脂代谢紊乱,可能导致其患心血管疾病风险增加。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老年2型糖尿病(T2DM)患者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hs2CRP)水平与动脉硬化的相关性。方法:选择T2DM患者60例,分为糖尿病斑块组30例(超声检查颈内动脉见斑块)和糖尿病非斑块组30例(超声检查颈内动脉未见斑块),对照组健康体检者30例,检测空腹血糖(FPG)、糖化血红蛋白(HbAlc)、血浆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和hs2CRP。结果:糖尿病斑块组与非斑块组患者的FPG、HbAlc、TC、TG、LDL—C水平均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P〈0.05),HDL—C低于对照组(P〈0.05);三组间的hs2CRP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斑块组hs2CRP水平高于非斑块组,且均高于正常对照组(P〈0.05)。结论:hs2CRP与老年T2DM患者颈动脉硬化的发生有密切相关性,在老年T2DM颈动脉硬化的发展中起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