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观察活血消栓胶囊治疗气虚血瘀型中风后遗症的临床疗效。方法:气虚血瘀型中风后遗症患者80例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观察组给予活血消栓胶囊胶囊每次3粒,每日3次,配合针灸治疗,对照组予西药阿司匹林治疗,观察其临床疗效。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两组患者均连续治疗2个月,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神经功能缺损程度及不良反应。结果:两组药物对血脂影响不大;在改善血液流变学方面,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 <0.05;在改善临床症状方面,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 <0.05。观察组未发现明显的不良反应。结论:气虚血瘀证仅用活血化瘀药是不够的,应在此基础上注重补气,说明辨证论治的科学性与重要性。活血消栓胶囊治疗气虚血瘀型中风后遗症疗效显著,具有较好的补气行血,活血通络之效,扶正祛邪,标本兼治。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活血消栓胶囊治疗气虚血瘀型中风后遗症的临床疗效.方法:将气虚血瘀型中风后遗症患者6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0例.2组均予中风后遗症常规康复治疗,在此基础上治疗组加以活血消栓胶囊治疗,对照组加以阿司匹林肠溶片、吡拉西坦片治疗.观察2组综合疗效及治疗第15、30、45天神经功能缺损程度(NIHSS)评分以及不良反应.结果:总有效率治疗组为88.67%(26/30),对照组为76.67%(23/30),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治疗第15、30、45天的NIHSS评分均明显低于治疗前,且降低幅度大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药物不良反应表现中治疗组优于对照组.结论:活血消栓胶囊治疗气虚血瘀型中风后遗症能明显改善患者生活自理能力及语言功能,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3.
化栓通脉汤治疗中风后遗症78例临床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笔者根据益气活血、化栓通脉、祛风消痰法自拟化栓通脉汤治疗78例中风后遗症,从1987年起,在临床上治疗观察五年,取得了较好疗效。现报告如下:临床资料本组78例,均属住院病例。其中男51  相似文献   

4.
消栓通脉丸治疗血栓闭塞性脉管炎:99例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小续命汤加减治疗中风后遗症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8例中风后遗症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32例和治疗组36例。对照组采用西医常规治疗,治疗组在西医常规治疗基础上配合小续命汤治疗。两组疗程均为14d,疗程结束后观察临床疗效及神经功能缺损评分的变化。结果:总有效率治疗组为91.67%,对照组为78.13%,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治疗前后组内比较及治疗后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中风后遗症可以减轻临床症状,改善患者生活质量,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6.
中风经过救治,生命体征稳定后多留有后遗症,如意识欠清、半身不遂、言语不利、口眼歪斜等。笔者于2006年5月~2011年8月采用中西医结合康复治疗经上级医院治疗后生命体征平稳的中风后遗症患者36例,疗效满意,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7.
将临床缺血性中风患者 5 36例随机分为治疗组 (消栓降脂丸组 )与对照组 (消栓再造丸组 ) ,进行疗效观察。结果 :两组患者治疗后症状改善情况无明显差异 (P >0 0 5 ) ,在调节血压 ,降低血脂的作用上 ,治疗组优于对照组 (P <0 0 5 )。结论 :消栓降脂丸对缺血性中风患者具有良好的治疗效果 ,并且能够调压降脂 ,防患于未然  相似文献   

8.
采用综合疗法治疗淋巴水肿36例,将消栓通脉散装袋封包患肢,每日封包1~2次,15 d为1个疗程;患肢封包结束后,间隔3 h使用空气波压力治疗仪,每次20 min,日1次,15 d为1个疗程;同时配合血塞通注射液静脉滴注15 d。结果:本组有效率为94.4%。  相似文献   

9.
中西医结合治疗气虚血瘀型中风45例临床观察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气虚血瘀型中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符合纳入标准的88例气虚血瘀型中风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45例和对照组43例.两组患者均接受西医常规治疗,治疗组另口服中药补阳还五汤加减和"醒脑开窍"针刺法治疗,两组均治疗4周后,对比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日常生活能力评分、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和临床疗效.结果:两组患者...  相似文献   

10.
魏霞  李道宽  吕哲 《四川中医》2005,23(12):57-58
目的:探讨通脉丸系列药物治疗中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285例病人随机分为治疗组200例,对照组79例,治疗组用通脉丸系列药物,对照组用复方丹参片治疗,比较观察两组疗效.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达95.6%,对照组总有效率为84.8%,两组总有效率比较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通脉丸系列中成药治疗中风既辨证用药,又有其共同点.临床上根据不同证型,灵活用药,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院内制剂雪莲通脉丸配合基础西药治疗缺血性中风的疗效对血清干扰素(TNF-α)白介素-1(IL-1β)的影响。方法:口服雪莲通脉丸配合西药阿托伐他汀钙及拜阿司匹林治疗缺血性中风76例,并设对照组64例,观察两组临床疗效对炎性因子的影响。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4%,对照组总有效率74%,两组临床疗效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1)。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和TNF-α、IL-1β较对照组均有意义(P<0.05)。结论:雪莲通脉丸配合基础西药在缺血性中风的治疗上,可以进一步改善临床症状,降低炎性因子、改善神经功能评分。  相似文献   

12.
王晓青 《光明中医》2011,26(8):1654-1655
目的 探讨中西医结合治疗中风后遗症临床疗效观察.方法 回顾分析42例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对照组21例中,基本痊愈3例,显著进步6例,有效7例,无效4例;治疗组21例中,基本痊愈5例,显著进步8例,有效8例,无效0例;两组总有效率比较P<0.05,说明治疗组优于对照组.结论 通过本组观察表明,中西医结合治疗中风后遗症,...  相似文献   

13.
中西医结合治疗中风后遗症110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们于2006年5月至2008年6月用中西药联合方法治疗中风后遗症110例,收到一定的疗效,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4.
魏霞  吕哲  李燕玲 《国医论坛》2005,20(2):33-33
自1997年2月-2003年6月,我们运用我院吕哲主任医师的自拟方归芪通脉丸治疗中风586例,疗效显著,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中风后遗症的疗效。[方法]将8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单纯西药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用补阳还五汤加味治疗。[结果]治疗组40例,治愈16例,显效14例,有效7例,无效3例,总有效率92.5%。对照组40例,治愈4例,显效13例,有效13例,无效10例,总有效率75%。[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中风后遗症疗效确切。  相似文献   

16.
中西医结合治疗中风后遗症120例临床观察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相似文献   

17.
笔者近年自拟通脉消栓汤治疗脑血栓形成36例,取得较好疗效。现报告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36例均为我院门诊病例,诊断符合《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相关标准,其中男性20例,女性16例;年龄最小28岁,最大78岁;病程最短1d,最长8个月。绝大部分为脑动脉硬化症,其中三高(高  相似文献   

18.
陈燕  谢玲玲 《新中医》2016,48(3):20-22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中风后遗症的临床疗效。方法:将98例中风后遗症患者随机分为2组各49例。对照组采用阿司匹林肠溶片、弥可保、康欣片口服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补阳还五汤治疗,疗程均为14天,观察比较2组神经功能缺损程度(NIHSS)评分、日常生活能力(ADL)评分以及甘油三酯、胆固醇、全血黏度高切、全血黏度低切等生化指标变化,并评价其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结果:治疗后2组NIHSS评分均较治疗前下降(P0.05);且治疗组NIHSS评分下降较对照组更显著(P0.05)。总有效率治疗组为93.88%,对照组为75.51%,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ADL评分均较治疗前升高(P0.05);且治疗组ADL评分升高较对照组更显著(P0.05)。治疗后治疗组甘油三酯、胆固醇、全血黏度高切、全血黏度低切值明显降低,与治疗前及对照组治疗后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均未见严重不良反应。结论:补阳还五汤联合西药治疗气虚血瘀证中风后遗症疗效显著,可明显改善患者神经功能。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补阳还五汤加减治疗气虚血瘀型中风后遗症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5年12月—2016年12月在东港市中医院神经内科就诊的80例气虚血瘀型中风后遗症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对照组40例采取普通措施,试验组40例,在对照组的基础上使用补阳还五汤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MESS评分、ADL评分、运动功能积分。结果试验组各项指标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气虚血瘀型中风后遗症患者使用补阳还五汤治疗,临床效果显著,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20.
目的:观察温针灸治疗中风后遗症气虚血瘀型的效果。方法:92例分为两组各46例,对照组用电针治疗,观察组用温针灸治疗。结果:治疗后神经功能评分观察组(14.89±2.31)分、对照组(17.45±2.59)分,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总有效率观察组91.30%、对照组76.09%、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生活自理能力评分观察组(68.46±6.91)分、对照组(63.54±6.35)分,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温针灸治疗中风后遗症气虚血瘀型能更明显改善症状,提高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