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徐州22号小麦品种的选育及高产稳产性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徐州22号(原名徐州319)系从徐州2962(叶考拉×32331)中系统选育而成。自1985年参试以来,表现高产、稳产,适应性广,品质优良,是适于淮北地区早中茬、中高肥力水平种植的优良小麦品种。 一、选育经过 徐州2962是我所1981年育成的小麦品种。该品种产量突出,品质优良,但分离严重,熟相差,穗顶部小穗不实,易感赤霉病,不适于亩产300千克以下的中等肥力田块种植。为保持该品种高产优质的特点,改造其不良性状,从1981年起我们对该品种进行了系统选育。1981年入选205个单株。1982年入选9个株系,19个单株,其中2962-47株系入选3个单株。1983年入选8个株  相似文献   

2.
1999~2002年三个生长季节,选用长江中下游地区常见的和扬州大学农学院小麦育种研究组选育的25个小麦品种(系),测定了其穗、粒发芽敏感性。对穗、粒发芽率数据的方差分析表明:小麦的穗、粒发芽敏感性受阴雨时问长短和品种的遗传基础共同作用;收获前小麦的穗发芽性和种子的休眠性存在极显著的相关性。对25个品种(系)进行聚类分析,根据其抗性可分为强、中、弱三类。  相似文献   

3.
皖农398(审定编号:皖审麦20211003)系安徽省皖农种业有限公司自主选育的半冬性小麦品种。亲本来源:宿8802//(丰华8829 / 泰农18)F5,后代经系谱法选育;2017-2018和2018-2019年参加安徽省淮河以北地区区域试验,两个年度较对照品种济麦22分别增产5.42%和3.55%,2019-2020年生产试验较对照品种济麦22增产4.94%。皖农398对条锈病和叶锈病抗性达到高抗水平,抗倒伏能力强,适宜在安徽淮河以北地区种植。该品种以其矮杆、大穗等品种特性,深受广大种植户和经销商喜爱。本文对皖农398的选育过程、特征特性、产量表现及其栽培技术等方面进行了阐述,为其大田生产和大面积推广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4.
抗旱节水高产小麦育种及研究体会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针对山西省干旱缺水的气候特点,以抗旱节水高产优质为育种目标,育成了晋麦47号、晋麦54号、运旱22—33等优良小麦新品种。在选育研究中,采取协调型的选育思路,合理组配亲本,使抗旱与丰产、高产与节水有机结合。通过早代适当稀播、选穗、看籽、及早测产、优组多选、异地鉴定、系统观察和系统选育的有效选择,提高了育种效率。  相似文献   

5.
为科学合理地开展优良谷子品种的选育工作,对《中国谷子品种志(1986—2010)》记载的230个谷子品种株高、穗形、穗粒质量、千粒质量、穗长、穗码密度、米色、粗蛋白含量、粗脂肪含量等重要品质性状进行统计分析。建议育种工作者结合育种规律和市场需求,合理制定谷子育种目标,进行优良品种的选育。  相似文献   

6.
有苗头的小麦新品种皖宿8802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皖宿8802是安徽省宿县地区农科所利用博74—22与豫麦2号杂交选育而成,在黄淮南片麦区是一个有希望的小麦新品种。 该品种1992~1994年度连续两年参加全国黄淮南片小麦区试,表现优异。1994年4月经安徽省审定,并直接推荐参加了1994~1995年度河南省小麦高肥组生产示范。现根据1992~1994年黄淮南片小麦区试结果,探  相似文献   

7.
超高产小麦新品种小偃216的选育及其配套栽培技术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大穗优质品种兰考906对陕西省主栽品种小偃22进行改良,经有性杂交,成功选育出超高产小麦新品种小偃216.小偃216保持了小偃22高产稳产、适应性广的突出优点.克服了小偃22高感条锈病和白粉病的缺点,且丰产性和品质得到进一步提高和改善,具有高产稳产、综合抗病性好,综合性状优良,优质,适应性广等优点.本文对小偃216的亲本选配及选育经过,特征特性、主要特点.配套栽培技术和几点育种经验等进行了介绍和分析.  相似文献   

8.
福建省晋江地区农科所小麦育种研究工作针对本省小麦产量低而不稳、种麦损稻的问题,开展育种研究。经过廿多年的努力,先后育成四批、22个小麦品种。1959年开始,从南大2419和抗锈5204的杂交组合中选出敌锈早、长穗早两个品种,比闽晋2号(系选育成)早熟5—6天,产量高出20%,这是我所第一批杂交育成的品种。第二批杂交育成的品种有白芒、抗锈青,其组合都是欧柔与阿夫,1963年杂交,1967年推广;两江  相似文献   

9.
<正> 辐白7023是林县农科所用博农7023在中国农科院经Co60γ射线辐射后,由姚村农科站选育而成。它的突出特点是耐晚播,早熟、丰产。比7023早熟5~7天,秆低工5~20厘米,抗倒伏性强,白皮大粒,千粒重40  相似文献   

10.
12个优良小麦种质系的细胞学和性状特点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试验对从八倍体小偃麦与普通小麦杂交后代中选育的12个小麦种质系的细胞学和主要性状特点进行了鉴定。结果表明,在12个种质系中,有7个是在小麦中附加了一对偃麦草染色体的双体异附加系,5个为染色体数目与普通小麦相同的遗传重组体,它们具有抗病、优质、大穗、大粒、矮杆等优良特点,在小麦育种中具有重要利用价值。  相似文献   

11.
近30年河北省小麦育成品种产量性状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河北省区试对照品种的更换时间为界,将近30年的小麦育种历程划分为5个阶段,对每阶段育成品种的产量性状研究得出:1975—1979年泰山4号作对照和1980—1988年冀麦7号作对照的两个育种阶段为产量育种稳步提高阶段;1989—1992年冀麦24作对照的育种阶段为产量育种飞跃阶段;1993—1998年以冀麦36为对照和1999至今石4185为对照的两个育种阶段为产量育种攻坚阶段。对每阶段的产量成因分析认为:中等穗数、重穗粒、重品种类型的选育,是高产育种的突破口,穗粒数、千粒重的同时改良,增产潜力大,容易找到理想结合点,更有利于产量突破。  相似文献   

12.
小麦新品种洛麦22由洛阳农林科学院选育,具有高产、广适、品质优良、商品性好等特点,2008年通过河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得到河南省科技成果转化资金项目资助,并已成为河南省主推小麦品种。介绍了其选育经过、主要特点及对小麦育种的启示。  相似文献   

13.
伊犁地区为小麦条锈病严重流行区,小麦育种要以抗锈丰产为主要目标。冬小麦伊农13号是1975年以对条锈病菌免疫的劳夫林13号作父本配制杂交组合,于后代针对抗锈性状、丰产性状、抗逆性状经多年单株选育而成。它对条锈病菌免疫,穗大粒多,抗旱、抗倒伏性好,产量高而稳定,一般亩产300—400kg,较当地主栽品种增产20%以上。  相似文献   

14.
连续三十年应用“三结合”突变育种方法,创造出各种类型的小麦突变体材料1860份,并将这些材料归类,作为种质资源进行育种再利用,是尽快选育小麦新品种的有效途径。几年来,已从分枝小麦的分离单株中筛选出17个具有矮秆、大穗、株型紧凑、中早熟、抗性好的优良株系;对21个综合性状较好的材料进行回交改良,对其不稳定的突变体材料进行重点选择,已选育出11个综合性状优良的小麦新品系,为加快育种进程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相似文献   

15.
通过对绵农号小麦品种选育工作的总结,浅析了“多组合、小群体”及“以穗代株选择法”等小麦常规育种后代处理方法。前者抓住了选组合这一主要矛盾,后者较好地综合了系谱法和混合法的优点,较好地提高了小麦育种效率。  相似文献   

16.
浚麦K8是由浚县丰黎种业有限公司于2001年以开麦18为母本、百农64为父本进行杂交选育的半冬性小麦新品种,具有大穗、大粒、高产、稳产、综合抗性优良的特点.介绍了该品种的选育经过,总结了该品种高产配套优质栽培技术.  相似文献   

17.
抗旱小麦新品种‘晋麦98号’选育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针对山西省干旱缺雨,旱寒交迫和倒春寒严重的生态环境,山西省农科院小麦研究所旱地小麦育种室以抗旱节水、高产优质为育种目标,经系谱杂交育种法,通过水旱交叉生态选择、多环境多点鉴定等手段,并且利用分子标记辅助育种新技术,最终选育出旱地小麦新品种‘晋麦98号’。该品种含有10个与水分高效利用紧密连锁的分子标记以及7个抗旱节水相关基因。2013—2014年在山西省南部旱地区域试验中,2年区试平均产量4562.3 kg/hm2;比对照品种‘晋麦47号’增产9.6%,株高75 cm左右,有效穗数525万/hm2,穗粒数30~35粒,千粒重44 g,该品种为冬性、早熟、抗寒、抗旱、抗倒伏、抗干热风,高产、稳产、成熟落黄好,综合农艺性状优良,增产潜力大,品质优良,适应性广。‘晋麦98号’于2014年11月通过山西省审定,该品种适宜于山西省南部中熟冬麦区旱地麦田大面积推广种植。  相似文献   

18.
为了鉴定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农学院选育的12个小麦新品系在淮北地区的生态适应性,加快小麦育种进程,于2015—2016年在安徽淮北生态区域进行了12个小麦新品系的适应性及抗逆性鉴定试验.结果表明:12个小麦新品种中,有6个品种(品系)比当地对照品种济麦22增产,参试品系产量变幅在7453.5~9046.5kg/hm2,平均产量为8308.5kg/hm2;西农120、西农511表现出抗病性较好,产量三要素协调,综合表现较好.  相似文献   

19.
皖农0907(审定编号:皖审麦20210004)系安徽省皖农种业有限公司于2009年自主选育的小麦新品种,该品种具有株型紧凑耐密植,分蘖力强穗数多,熟相好丰产性好等特点。2009年配置组合“丰华8829×WN99”,后代经系谱法选育;于2017-2019两年度参加安徽省区域试验,产量较对照品种济麦22分别增产8.26%和6.68%,2019-2020年度参加生产试验,较对照品种增产5.97%,增产潜力较大。2021年通过安徽省品种审定。本文主要阐述皖农0907的主要特征特性、产量表现及其栽培技术等,为皖农0907在淮河以北地区大面积生产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20.
源于长穗偃麦草的抗病基因Sr25、Sr26对秆锈病强毒力小种Ug99及其变种具有良好抗性,本实验室前期在长穗偃麦草与普通小麦杂交后代中选育出两个携带Sr25、Sr26基因的八倍体小偃麦。本研究选用济麦22、泰农18、山农637等小麦品种(系)分别与两个八倍体小偃麦杂交、回交,利用与Sr25、Sr26紧密连锁的分子标记进行辅助选择,定向培育出9个含有Sr25或(和)Sr26的小麦新种质。这些新种质综合农艺性状优良,可以作为抗病新种质用于小麦抗病育种,以应对Ug99威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