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张华明  罗顺忠  刘国平  钟正坤 《同位素》2011,24(Z1):116-120
介绍了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核物理与化学研究所30余年来在同位素技术研究与应用方面取得的成果,主要包括医用同位素、放射性药物研发、放射源和辐射伏特效应同位素电池研究等。展望了借助中国绵阳研究堆(CMRR)和强放操作热室群及其附属设施未来要开展的研究任务与产业化工作。谨以此文纪念肖伦院士百年诞辰。  相似文献   

2.
高立 《国外核新闻》1989,(12):27-27
【民主德国《同位素实践》1989年第4期第166页报道】德意志民主共和国科学院同位素与辐射研究所的W.赫勒等三位研究工作者,借助于放射性示踪剂,对多孔混凝土产品生产线进行了最优化——解决了生产线电力消耗过大的问题。研究人员把注意力,主要放在耗电最多的3室磨机和湿混合器上。为了研究砂、生  相似文献   

3.
【英国《应用辐射和同位素》1992年第43卷第5期第577页报道】日本原子能研究所同位素部的7名研究员,和理化研究所与东京大学的介子科学实验室的各1名研究人员,合作完成了μ介子催化聚变实验用液态氘/氚靶所需纯氚的制备方法研究。纯氚的具体制备方法是,首先研究人员们用气相色谱法,对50太贝可的氚气进行同  相似文献   

4.
前言     
前言中国核物理学会第五届全国核靶技术交流会于1995年7月16日至23日在河北省北戴河召开。受中国核物理学会的委托,会议由中国原子能科学研究院同位素研究所主办。与会代表38名,分别来自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核物理与化学研究所和应用电子学研究所、中国科学院...  相似文献   

5.
《同位素》2003,(2)
尊敬的各界朋友 :中国原子能科学研究院同位素研究所自 195 8年创建以来 ,在各界朋友的大力支持下 ,经过几代人的共同努力 ,走过了风风雨雨的 45年 ,从最初的几个人发展到 2 0 0 3年有近 60 0名职工的国内最大的开展放射性同位素及其制品研究、开发、生产和经营的研究所 ,在此衷心感谢大家的关爱和帮助 !中国原子能科学研究院已完成了院属同位素产业体制改革工作。从 2 0 0 3年 3月 1日起 ,中国原子能科学研究院同位素研究所原承担的放射性同位素及其制品开发、生产和经营工作由北京原子高科核技术应用股份有限公司承担 ;同时原子能院将保留…  相似文献   

6.
本文扼要地回顾了中国原子能科学研究院同位素研究所四十年发展历程;着重介绍了目前同位素所几个主要产品技术和现状;初步提出今后同位素发展的设想。  相似文献   

7.
【美国《核安全》1982年3—4月号报道】美国劳伦斯·利弗莫尔国家研究所位于旧金山东南约64公里的利弗莫尔山谷之中。研究所初期的主要任务是设计核武器,此外,还有激光聚变、激光同位素分离、非核能技术以及生物医学和环境研究。所内有  相似文献   

8.
《同位素》2017,(3)
正一、会议主题:稳定同位素在生态学和大气环境中的应用稳定同位素方法为生态学、气象学和水文学等领域的研究提供独特的示踪信息。越来越多的科研工作者开始采用稳定同位素技术开展科学研究。为了加强我国科研工作者的相互了解,探讨稳定同位素在生态学和大气环境研究领域应用的科学问题和发展方向,研讨实验室的校准和野外试验的标定等技术问题,促进我国稳定同位素技  相似文献   

9.
稳定碳同位素技术在生态系统研究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稳定碳同位素技术因具有示踪、整合和指示功能,检测快速、准确,在生态学、水文学和地球科学研究领域中得到了广泛应用。本文综述了稳定碳同位素技术在土壤碳循环、植物生理生态反应、树木对气候变化的响应、同位素模型等研究领域的新应用,发现在环境因子和基因型之间的交互作用对δ13 C的影响、水分利用效率对多因素相互作用的响应、多同位素源分析模型不确定性等方面还有一些问题亟待解决,期望本文对稳定碳同位素在生态系统中应用现状、存在问题以及前景展望方面的总结对今后的相关研究有所裨益。  相似文献   

10.
《同位素》2020,(1)
稳定碳同位素技术因具有示踪、整合和指示功能,检测快速、准确,在生态学、水文学和地球科学研究领域中得到了广泛应用。本文综述了稳定碳同位素技术在土壤碳循环、植物生理生态反应、树木对气候变化的响应、同位素模型等研究领域的新应用,发现在环境因子和基因型之间的交互作用对δ~(13)C的影响、水分利用效率对多因素相互作用的响应、多同位素源分析模型不确定性等方面还有一些问题亟待解决,期望本文对稳定碳同位素在生态系统中应用现状、存在问题以及前景展望方面的总结对今后的相关研究有所裨益。  相似文献   

11.
【日本《共同通讯社》1985年8月3日东京电】日本国立理化研究所在本国首次成功地进行了分子法激光分离铀同位素试验。分子法激光分离铀同位素技术是利用含铀-235和铀-238的分子在波长上的差异来实现铀同位素分离的。理化研究所激光科学小组的一位高级研  相似文献   

12.
谢全新  王黎明 《同位素》2019,32(3):186-194
稳定同位素被广泛应用于核能、公共安全、环境、工业、农业、医学以及基础研究等不同领域。稳定同位素分离方法有电磁法、气体扩散法、热扩散法、蒸馏法、化学交换法、激光法以及气体离心法等。随着离心分离技术的发展和成熟,越来越多的稳定同位素采用离心法来分离。本文首先对稳定同位素进行了统计和分析,然后对离心法分离稳定同位素的基本原理、技术特点、国内外主要研发情况进行了重点阐述,最后对离心分离稳定同位素技术国内外目前存在的差距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13.
稳定同位素被广泛应用于核能、公共安全、环境、工业、农业、医学以及基础研究等不同领域。稳定同位素分离方法有电磁法、气体扩散法、热扩散法、蒸馏法、化学交换法、激光法以及气体离心法等。随着离心分离技术的发展和成熟,越来越多的稳定同位素采用离心法来分离。本文首先对稳定同位素进行了统计和分析,然后对离心法分离稳定同位素的基本原理、技术特点、国内外主要研发情况进行了重点阐述,最后对离心分离稳定同位素技术国内外目前存在的差距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14.
化学农药的不合理使用造成了严重的环境问题和食品污染,影响生态平衡,危害人类健康。在中国,越来越多的科学家正在利用核技术研究农药学问题,仅中国农业科学院原子能利用研究所同位素应用研究室就已合成了80余种农用标记化合物,包括杀虫剂、杀菌剂、杀螨剂、除草剂、化肥和生物试剂等。在过去的几年里,放射性同位素示踪技术及其在中国农药科学中的应用研究已取得了巨大的成就,特别是在放射性同位素化学标记合成技术、利用示踪手段研究在动植物中的农药残留、降解和代谢、在环境中的行为和归宿以及农药安全使用技术等方面均有较大进展。文中简要介绍了在过去几年中,同位素示踪技术及其在中国农药科学中的应用研究进展,提出了存在的问题,并对其未来的发展予以展望。  相似文献   

15.
【民主德国《同位素实践》1987年12月号第442页报道】民主德国莱比锡同位素和辐射研究中心研究所(ZF1)的全景型~(60)Co辐照装置已运行10年多了,下面是其经验介绍摘要。 ~(60)Co或~(137)Cs的γ射线辐照已广泛用于  相似文献   

16.
<正>寿命长达数十年的同位素电源的可靠性设计和评价一直是学术界与工程界共同面临的问题。中国原子能科学研究院同位素研究所在前期同位素热/电源研究的基础上,针对设计寿命长达10年以上的β型同位素电源开展了相应的可靠性设计研究。首先,针对β型同位素电源的初始设计结果,通过建立可靠性数学模型,开展了β型同位素电源的可靠性分配研究。而后,利用应力分析法进  相似文献   

17.
一九八八年十月十日至十三日,中国核学会辐射防护学会在山西省太原市召开了氡及其子体的测量与危害评价学术讨论会。香港大学放射同位素研究所代理所长曹王敏贤博士,全国30个单位65名代表参加了这次会议。山西省科委、环保局、国防工办,太原市科委、环保局及核工业部辐射防护研究所的负责同志出席了会议并讲了话。  相似文献   

18.
【民主德国《同位素实践》1987年10月号第356页报道】近年来,匈牙利科学院同位素研究所用放射性同位素方法研究了塑料工业用工具的磨损问题,其目的是确定“磨损指数”,即不同工具相对磨损率的变化。通常采用氪-85技术作试验,以测量氪化表面在试验前后的强度变化,由强度的损  相似文献   

19.
使用同位素稀释技术,采用配有六极杆碰撞室的多接收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对红酒标准物质中铁含量进行了测量,得到高精密度同位素丰度比测量结果。同时采用相对测量方法 ICP-MS和 ICP-OES对红酒样品中的铁含量进行了测量,并与同位素稀释质谱法进行了比较,结果符合一致。方法的不确定度分析包含了实验过程中每个步骤所产生的不确定度和使用的标准物质的不确定度,其中,流程空白对方法检测限和精密度的影响不容忽视。建立的红酒中痕量铁含量的同位素稀释质谱方法为标准物质的定值提供了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20.
【日本原子能研究所网站2003年月27日报道】日本原子能研究所与新日本空调株式会社通过应用日原研大气中微粒可视化计数技术,联合开发出了工业清洁室等室内微粒的检测装置。随着半导体、液晶器件的高度集成化以及超精密技术与生物技术的发展,对清洁室的要求越来越高,于是面向这些高精密产品制造与研究的、要求大气中微粒含量降低到极限的超清洁室问世。而要很好地管理这些超清洁室,确保其高水平的清洁度,就必须具备能够高精度地实时测量和分析室内微粒浓度及粒子半径的高精密检测技术。该检测装置应用的激光检测大气微粒的远距离可视化检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