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李伟 《世界知识》2014,(22):24-25
<正>9.11事件后,南亚和东南亚地区一度同为暴恐活动重灾区。近年来随着形势的变化,南亚的暴恐威胁未减,暴恐大案此起彼伏;而东南亚恐情则持续好转,暴恐威胁趋于平缓。不过,随着"伊斯兰国"外溢效应不断凸显,以及美国从阿富汗撤军等因素影响,南亚恐情或加剧恶化,东南亚本土暴恐势力也沉渣泛起,有重新复苏可能。南亚:加剧恶化9.11事件后,美国出兵阿富汗,推翻塔利班政权,并发动持续了十余年的反恐战争。在此期间,"基地"、  相似文献   

2.
<正>今年以来,脱变于"基地"组织的"伊斯兰国"异军突起,不断攻城略地、祸乱周边,有跃升全球暴恐"头牌"之势,对原有暴恐领头羊"基地"组织的影响力和领导力构成重大挑战。国际恐怖格局开始进入两强争霸时代,国际社会需提早做好同时应对两大暴恐威胁的准备。"伊斯兰国"青出于蓝胜于蓝"伊斯兰国"由"基地"组织伊拉克分支发展而来,其首任头目扎卡维(2006年被美军定点清除)在阿富汗结识拉登,后将旗下武装"统一和  相似文献   

3.
正阿富汗问题久拖不决,阿安全形势持续动荡,"伊斯兰国"等国际暴恐势力趁机在阿富汗多处立足,引发包括地区国家在内的阿富汗问题相关方的持续关注。2018年下半年以来,阿富汗局势呈现新变化,特朗普授权美国国务院高官与塔利班和谈代表进行多轮接触,和平进程成为各方关注焦点。12月20日,美国多家主流媒体爆料称,特朗普动议从阿富汗撤军7000人,并已经下令国防部着手制定具体撤军计划。很显然,阿富汗和平进程和特朗普动议从阿撤军成为当前及未来一段时间观察该问题的两大关键词。  相似文献   

4.
<正>10月底,"伊斯兰国"头目巴格达迪被美国的军犬逼得走投无路,最后自爆而亡。特朗普称其死得可怜,"就像一条狗"。巴格达迪之死标签意义重大,一定程度上决定了"伊斯兰国"今后的走向和国际反恐态势的发展。这也是美国反恐继击毙本·拉登后取得的又一重大胜利,美反恐将加速"内倾",即进一步聚焦本土,加速收缩海外战线,反恐变得更为"超脱",恐致乱源地区国际恐怖势力与反恐力  相似文献   

5.
李伟 《世界知识》2021,(5):58-59
随着“伊斯兰国”在伊拉克和叙利亚的实体被打垮以及其头目巴格达迪的死亡,国际恐怖形势近年趋于好转。然而,作为恐怖活动重灾区的非洲,其面临的恐怖威胁却出现不降反升的态势,渐有取代中东成为国际“圣战”新战场之虞,对国际社会和地区安全构成严重威胁。造成这种局面的原因有很多,既与当地政经发展不畅,安全力量薄弱,宗教、地方等各种矛盾突出等因素有关,又与中东恐情外溢以及新冠病毒的冲击密切相连。非洲已成国际反恐的薄弱地区,地区国家须提升能力,国际社会加强帮扶,共同遏制恐患。  相似文献   

6.
<正>近一年来,欧洲多次遭受恐怖袭击,逐渐沦为新的恐怖活动重灾区,且大多数案件均有比利时背景,尤其是2015年11月中旬的法国巴黎特大连环暴恐案,该案在比利时筹备,八名嫌犯中的三名有比利时"印迹",进一步引发外界对比利时暴恐形势的担忧。被誉为"欧洲心脏"的比利时不经意间成为暴恐"输出之地",原因何在?仔细想来,这既与比利时社会治理缺失、安全管控能力不足等因素有关,亦是比利时应对新一轮国际暴恐浪潮、特别是"伊斯兰国"肆虐不力的直接反应。比利时的暴恐之殇并非偶发个例,而是折射出欧洲大多数  相似文献   

7.
进入21世纪以来,极端主义问题越来越成为国际社会的巨大安全威胁,而各种复杂因素致使中东成为极端主义的扩散中心。虽然在国际力量的打击下,"基地"组织和"伊斯兰国"等中东极端组织受到重创,但中东其他极端组织仍然活跃,他们利用相对政治"真空"空间继续孳生且愈加猖獗,呈现出暴恐模式群起效尤,作案手段愈加残忍,"本土化"特征凸显,出现网络恐怖主义,组织结构逐渐分散,极端组织层出不穷等特征。在这种情况下,中东的反恐前景不容乐观,"伊斯兰国"人亡政未息,地下影响不断扩大,私人媒体以及女性、儿童在未来的恐袭中地位增强,使我国面临的周边恐患增大,增加了"一带一路"倡议在相关国家实施的安全风险,需要我国做好各方面的防控应对准备。  相似文献   

8.
王世达 《世界知识》2014,(13):44-45
6月14日,持续了数月的阿富汗总统选举进行第二轮投票,虽然当天发生了多起武装袭击事件,但国际社会和阿富汗官方均表示投票活动整体成功。与此同时,阿巴地区安全形势近来再趋动荡,暴恐活动频繁,引发外界对2014年之后阿富汗安全形势的担忧。而随着美国总统奥巴马宣布新的撤军时间表,美国未来对阿战略逐渐浮出水面。  相似文献   

9.
正2001年爆发的9.11事件可谓改变国际进程的大事件,美国由此出兵阿富汗,开启反恐战争序幕。其打着反恐的"旗号"既反恐又谋霸,但事与愿违,美在此过程中难以为继,反恐越反越恐,反恐战线一缩再缩,反恐战略一调再调。今年,美终于从阿完成撤军,这标志着阿富汗反恐战争的彻底结束,但这并不代表恐怖主义的终结。  相似文献   

10.
韩克敌 《世界知识》2014,(24):25-27
<正>乌克兰危机是冷战结束以来爆发的最严重的一场危机,其对国际政治的影响超过了2001年的9.11事件。和持续十几年的反恐战争不同,这是一场传统而经典的大国政治博弈。此次危机在美国社会激起巨大反响,引发了一场大讨论,其广度和深度为近年罕见。在美国当前面临的一系列国际问题中,乌克兰危机最具挑战性。这是因为,乌克兰不同于叙利亚、不同于"伊斯兰国",也不同于朝鲜、伊朗、伊拉克和阿富汗。这个地区牵扯更广领  相似文献   

11.
巴基斯坦在美国反恐战争中的角色,既是合作者,也是被防范者,特定情况下还可能是被打击者,双方缺乏基本的战略互信。2001年9.11事件后,美国在全球范围高举"反恐"大旗,巴基斯坦由于其特殊的地理位置以及与阿富汗政权的特殊关系,成为美国极其重要的反恐盟友。然而,2011年发生的两件重大  相似文献   

12.
<正>3月26日,中企在巴基斯坦承建的达苏水电站项目车辆遭遇恐怖袭击,造成五名中方人员、一名巴方人员遇难,这再度引发舆论对巴基斯坦反恐形势的高度关注。“巴塔”是当前头号暴恐威胁“巴基斯坦塔利班运动”(“巴塔”)是目前巴基斯坦面临的头号暴恐威胁。根据巴基斯坦和平研究所统计,2023年“巴塔”制造了151起恐袭,造成281人死亡、555人受伤,分别占巴全年总量的49%、40%及49%,数量之多居该国各类暴恐势力之首。  相似文献   

13.
王震 《世界知识》2014,(11):38-41
<正>今年4月,尼日利亚恐怖组织"博科圣地"袭击了尼东北部博尔诺州的一所女子中学,并劫走200多名女生。这次恐怖袭击不仅引发了国际社会的广泛关注,还在社交网络的推动下促成了一场全球范围的解救人质运动。面对当前国际恐怖主义活动发展的新态势,世界各国也需要携手探索反恐合作新路径。社交媒体助力国际反恐"博科圣地"是9.11事件后在尼日利亚逐渐兴起的一个极端恐怖组  相似文献   

14.
目前新疆反恐维稳面临的总体形势是好的,但由于"三股势力"的渗透破坏更加激烈、境外敌对势力的阴谋进一步升级等原因,近年新疆暴恐事件频发。测绘外业工作的特殊性决定了测绘外业人员面临的危险更高,如何确保测绘外业的防恐安全,是所有在新疆从事测绘活动的单位都不容回避的问题。结合近年来新疆暴恐事件发生的规律以及测绘外业工作的特点,提出了具体的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15.
2001年"9·11"事件表明美国和欧洲成为国际恐怖主义分子袭击的主要对象,自此美国把反恐作为国家战略重点。目前美国国内外政策存在诸多错误,因此永远打不赢反恐战,只会越反越恐。  相似文献   

16.
《世界知识》2013,(7):18
除美国及其盟国外,在亚太地区扮演重要角色的国家或国家集团——中国、俄罗斯、印度、东盟,近年来也加强了国际联合军演的频次与力度。中国参与的国际联合军演主要有:(1)"和平使命"联合军演。该军演始于2005年,原为中俄双边联合军演。自2007年起,扩展成为"上海合作组织"全体成员国联合反恐演习(2009年  相似文献   

17.
正11月23日,一伙恐怖分子悍然对我国驻巴基斯坦卡拉奇市的总领事馆发动暴力闯馆袭击,所幸巴方安全人员反应迅速,及时遏阻了暴行。在与恐怖分子的战斗中,两名巴方警察牺牲了宝贵的生命。这起恶劣的暴恐事件是对中巴友好合作的直接挑衅,但中巴双方用实际行动证明了两国友好关系牢不可破,绝非任何势力可以轻易撼动。针对中方目标的暴恐袭击袭击发生后不久,法新社、路透社和半岛电视台等国际媒体均收到以  相似文献   

18.
李伟 《世界知识》2014,(19):36-37
今年以来,脱变于“基地”组织的“伊斯兰国”异军突起,不断攻城略地、祸乱周边,有跃升全球暴恐“头牌”之势,对原有暴恐领头羊“基地”组织的影响力和领导力构成重大挑战。因际恐怖格局开始进入两强争霸时代,困际社会需提早做好同时应对两大暴恐威胁的准备。  相似文献   

19.
<正>东非国家索马里自冷战后便陷入长期无政府状态,极端暴恐组织"青年党"由此发迹,并逐渐成为东非地区"毒瘤"。自2010年以来,以报复外国出兵索马里为由,"青年党"频繁跨境作案。今年4月2日,肯尼亚东北部的加里萨镇莫伊大学惨遭其毒手,造成147人死亡、近200人受伤,是1998年美国驻该国大使馆遇袭案以来肯尼亚最严重的暴恐事件。从地方武装发展为国际暴恐组织2012年初,英国皇家三军联合  相似文献   

20.
随着恐怖分子对世界各国的威胁越来越严重,国际社会不断加强反恐怖力量建设,并不断健全和完善世界防恐反恐措施,国际反恐力量的形成和不断完善的反恐防恐措施,对潜在恐怖主义和恐怖分子构成了巨大威慑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