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5 毫秒
1.
以广西某水淬铜渣为研究对象,通过阶段磨矿、阶段浮选,第一段使用钢球作为磨矿介质,磨矿细度-0.045mm占90%,尾矿使用纳米陶瓷球为磨矿介质,艾砂磨为超细磨设备,磨矿细度为-0.038mm占95%,Z-200作为捕收剂,可以获得综合铜品位19.01%,回收率88.68%的铜精矿;尾矿含铜品位降到0.18%。试验对纳米陶瓷球和艾砂磨在水淬铜渣尾矿再磨再选具有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2.
郭建斌 《矿业快报》2003,19(6):14-15
研究硅酸锆超细磨矿工艺,采用三段开路磨矿流程、CXM—1000型超细搅拌磨机、d=1.8~2.5mm硅酸锆磨介体系、磨矿浓度62.5%,分散剂为碳酸钠0.4%和六偏磷酸钠0.5%、磨矿时间3h,可获得产品粒度-2μm85.7%。  相似文献   

3.
于浩  昝耀辉 《非金属矿》1998,21(5):40-42,23
通过GSDM-400型超细盘式搅拌磨的工业型试验,研究了江苏某重质碳酸钙搅拌磨湿法超细磨矿技术及微粉加工工艺,结果表明,搅拌磨可在较高的效率下将重钙细磨至-2μm含量90%以上,造纸涂布极重钙微粉的加工可采用单一磨矿和磨矿-分级两种工艺,其中后者的综合技指标较佳。  相似文献   

4.
磨矿作业在金属矿山选矿工艺中是一个高能耗、高材耗的过程,尤其是多段磨矿的选矿厂,磨矿能耗已占到选矿厂能耗的50%以上,磨矿成本占选矿厂成本的30%以上。其中作为细磨作业的二段和三段磨矿,磨矿效率低下,粒度分布不均匀,过磨和欠磨现象严重,对后续分选作业产生不利影响。艾砂磨机细磨作业具有高效节能的特点,变频调速解决了流程物料不稳定的问题,磨矿产品粒度分布窄、避免过磨和欠磨可有效提高有价金属回收效果,开路磨矿工艺达到闭路磨矿效果,简化了设备配置,设备占地面积小可减少建设投资,改造更加方便,独特的结构设计使维修非常简便,可有效提高选矿厂运转率。近几年来,艾砂磨机在国内外多个矿山落地应用,多个案例证明,艾砂磨机设备运行稳定,在细磨段具有节能降耗的显著优势,对提高精矿品位和回收率具有显著的效果。  相似文献   

5.
安徽某铜渣有价金属铜以氧化铜形式存在为主,另含11.45%磁性氧化铁,确定首先磁选回收铁,然后对磁选尾矿浸出、萃取、结晶回收铜。结果表明,在一段磨矿细度为-0.074 mm 80%,磁场强度为234 kA/m,再磨细度为-0.037 mm 90%,磁场强度为93.6 KA/m条件下可获得铁品位61.45%,回收率32.96%的铁精矿,产品达到C60质量标准要求,且大幅降低了铁对后续工艺的干扰;100g磁选尾矿在硫酸用量120 g、双氧水用量20 mL、固液比1:7、温度80℃、搅拌2 h条件下,铜的浸出率达80%,随后浸出液在O/A=1:1,萃取剂含量30%,水相pH值为3,经过3级萃取、反萃和结晶,可获得铜品位24.65%,回收率88.79%的五水硫酸铜,产品纯度高。  相似文献   

6.
煤系硬质高岭土超细磨矿工艺参数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杨久流 《有色金属》2001,53(1):23-26
超细磨矿技术是开发“双90”煤系煅烧高岭土微粉的三个关键技术(除杂、超细磨矿和煅烧)之一。本文对煤系硬质高岭土的超细磨矿工艺参数(磨矿浓度、磨矿时间、球料质量比、球径及分散剂)进行了较为系统的研究。  相似文献   

7.
搅拌磨湿法超细磨矿过程动力学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了搅拌磨湿法超细磨矿过程的动力学特性。根据某煤系煅烧高岭土的磨矿试验结果,建立了磨矿动力学模型。通过模型参数,分析了搅拌磨湿法麻矿对各粒级的适用性和表现出的粉碎效率。  相似文献   

8.
采用低温强化还原改性-高温熔分工艺回收水淬铜渣中的铁。在热力学分析基础上, 系统研究了还原剂和添加剂对强化还原改性过程的影响并进行了理论分析。研究表明, 调整炉渣碱度和改变炉渣物相组成, 改善了还原反应动力学条件, 破坏了Fe-O-Si的致密结构, 将化合态的铁转变为单质形式的金属铁, 同时CaO与SiO2结合形成CaO·SiO2, 铁颗粒聚集成较大晶粒, 起到了还原改性的效果, 初步实现了铁硅分离, 为后续高温熔分过程创造了条件。铜渣强化还原改性的优化工艺参数为:还原温度1 250 ℃, 时间30 min, C/O比1.5, 碱度0.6, 炉渣Al2O3含量13%, 在此条件下, 获得金属化率为88.43%的金属化球团, 有利于后续高温熔分工艺的进行。  相似文献   

9.
采用"浸出—铜萃取—除杂—锌萃取"工艺回收某铜渣中的铜锌,结果表明,直接酸浸对铜渣具有较好的浸出效果,酸用量为1.4倍铜渣量,铜渣细度为-0.074mm占95%时,铜锌的浸出率分别达73.25%和88.66%;在萃取剂用量为10%、水相pH值为2、萃取相比O/A为1时,铜萃取率达99.95%,且杂质萃取率较低;在pH值为5条件下,可几乎完全沉淀铁铝,且对钙镁也有一定的去除作用;P507对锌萃取具有较好的选择性,经三级萃取,锌萃取率可达94.42%,而杂质萃取率较低,反萃液较纯净。  相似文献   

10.
天然沸石搅拌磨湿法超细磨矿技术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通过实验型和工业型试验,研究了湿式搅拌磨细磨天然沸石的工艺技术。经对各项磨矿条件的优化,取得了最佳的技术和经济指标。  相似文献   

11.
韩彬  童雄  谢贤  吕昊子 《矿冶》2015,24(4):79-83
对云南某冶炼厂铜炉渣进行了选矿工艺流程和药剂制度的研究。对比了捕收剂种类、配比及用量的作用效果,最终确定XT-53与丁基铵黑药组合药剂作为捕收剂,配比为1∶3,综合用量为80 g/t。进行了磨矿细度试验,在粗选磨矿细度-74μm 90%、粗精矿再磨细度-45μm 85%、粗选尾矿再磨细度-45μm 80%的磨矿条件下,采用阶段磨矿—阶段选别的工艺流程,可获得铜品位为25.20%,回收率为87.82%,金、银品位为0.80 g/t、136.8 g/t,回收率达到67.12%、67.36%的铜精矿。  相似文献   

12.
对湖北某铜冶炼厂的炼铜水淬渣(含铜1.06%)进行了浮选回收铜的试验研究。考察了磨矿粒度、矿浆浓度、pH值以及药剂用量等因素对炼铜水淬渣铜的浮选指标的影响。实验表明, 当磨矿粒度-0.074 mm占95%、矿浆浓度为30%、pH值为7.0、捕收剂(丁铵黑药与丁基黄药按1∶1配制)、活化剂(硫化钠)、分散剂(六偏磷酸钠)的用量分别为240 g/t、800 g/t、800 g/t时, 粗选铜的回收率为64.65%, 粗精矿铜的品位达到4.54%。  相似文献   

13.
对渣包缓冷电炉渣、渣包缓冷转炉渣、自然冷却转炉渣3种不同铜冶炼炉渣进行试验研究,结果表明,电炉渣采用两段连续磨浮流程、转炉渣采用阶段磨浮流程对提高炉渣选别指标较为有利;电炉渣与转炉渣采用不同的磨浮流程分开选别不仅选铜指标最优,而且可以得到不同品质的含铁尾矿,将其作为不同产品销售有利于企业经济效益最大化。  相似文献   

14.
混合铜冶炼渣浮选回收铜试验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粗选Ⅰ采用选择性强的捕收剂进行快速浮选,粗选Ⅱ采用捕收能力强的捕收剂进行分步浮选的工艺流程,对某冶炼混合炉渣进行了铜回收试验。结果表明,在磨矿细度为-45μm占85%给料下,以Z-200为粗选Ⅰ作业的捕收剂,快速浮选能直接获得含铜为27.57%、回收率为56.97%的铜精矿;以WP为粗选Ⅱ和扫选作业的捕收剂,并采用Na2S对矿浆进行硫化,调节p H为9.4,能获得含铜为17.32%、回收率为30.05%的铜精矿。混合后能获得含铜为22.89%,回收率为87.02%的最终铜精矿,同时渣选尾矿含铜降至0.23%。  相似文献   

15.
白成庆 《矿冶工程》2018,38(3):79-81
某铜冶炼转炉大修拆除的废镁砖经重选回收铜、金、银、铅等有价金属后, 对其尾渣进行了浮选回收有价金属的试验研究。通过优化磨矿细度、浮选矿浆浓度、药剂制度等, 获得了含铜26.96%、含银2 158.0 g/t 、含金6.80 g/t、含铅4.98%的铜精矿, 铜、金、银、铅回收率分别为89.97%、82.12%、89.75%和86.07%, 各种有价金属得到了全面高效地回收, 达到了综合回收的目的。  相似文献   

16.
铜冶炼渣浮选会产生大量尾矿,尾矿中的铁含量远高于我国铁矿石的平均品位。为了实现铜渣选铜尾矿的资源化利用,选取云南某炼铜企业的铜渣选铜尾矿作为原料,无烟煤作为还原剂,采用煤基还原的方法制备微电解填料;并研究填料制备工艺条件对其处理甲基橙的影响。结果表明,在焙烧温度1 300 ℃、焙烧时间60 min、无烟煤用量为铜渣选铜尾矿质量30%的条件下制备的填料对甲基橙降解的效果最好,提高填料用量可以增加降解效果。在甲基橙初始pH值为2~10的条件下,用填料处理30 min,甲基橙的脱除率接近100%。  相似文献   

17.
分步优先浮选法处理低品位硫化铜矿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紫金山铜矿属大型低品位硫化铜矿,矿石中目的矿物以蓝辉铜矿、铜蓝为主,且与细粒黄铁矿紧密共生。由于原矿品位低,铜的回收率对该矿的开发利用意义重大。试验研究在详细的工艺矿物学研究和多种工艺流程对比试验基础上,采用适合矿石性质的分步优先浮选流程,解决了矿石中主要目的矿物易过粉碎,而铜硫共生密切、难以解离的问题。分步优先浮选流程获得铜回收率95.03% ,已接近岩矿鉴定推算的理论回收率。  相似文献   

18.
内蒙古某金矿山原矿金品位为2.83 g/t,其中金银矿物嵌布粒度细且与脉石矿物连生紧密,不利于单体解离。为了进一步实现金矿的高效富集,在工艺矿物学研究基础上确定了阶段磨矿—阶段浮选工艺流程,并进行了详细的浮选试验。结果表明:(1)矿石中含有少量银金矿和碲银矿,主要载金矿物为黄铁矿和磁黄铁矿,其中黄铁矿中金含量为62.20 g/t,占矿石中金总量的41.61%,磁黄铁矿中金含量为32.30 g/t,占矿石中金总量的23.77%,脉石矿物以石英、绿帘石、绿泥石、长石和云母等矿物为主。(2)以"丁基黄药+丁铵黑药"为主要捕收剂,5460为辅助捕收剂,在一段磨矿细度为-0.074 mm占90%、二段磨矿细度为-0.038 mm占75%的条件下,采用两次粗选三次精选两次扫选、中矿顺序返回的闭路工艺流程,获得了金品位38.00 g/t、回收率80.06%的精矿产品,较原浮选流程中金矿品位提高13.8%个百分点,回收率提高6.75个百分点,有效实现了金矿的富集。  相似文献   

19.
汪泰  叶小璐 《矿冶工程》2017,37(1):39-41
对国内某艾萨炉铜冶炼渣进行了回收铜和银的浮选试验研究。综合回收该铜渣中铜银的前提是:使铜与铁橄榄石、铅铁玻璃等脉石矿物充分解离; 清洁、活化被脉石矿物污染的铜矿物表面; 选择高效捕收剂回收密度大、粒度粗的金属铜。基于此, 确定磨矿细度-0.074 mm粒级占93%, 在球磨机中添加调整剂碳酸钠, 并以GD-3为捕收剂, 通过一粗三精二扫闭路浮选工艺, 获得了铜精矿铜品位29.55%、银品位146.30 g/t, 铜回收率90.99%、银回收率83.48%的技术指标, 为该铜渣的资源化利用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20.
王宇 《现代矿业》2020,36(9):127-129
为高效开发利用赞比亚某铜冶炼渣,以赞比亚某铜冶炼渣为研究对象,通过对试样化学成分及工艺矿物学特点的分析,确定采用浮选法回收其中的铜。经过2粗开路流程试验,确定了以黄药粒为捕收剂,T 336为起泡剂,硫化钠及水玻璃为调整剂的浮选药剂制度;最终采用1粗3精2扫、中矿顺序返回的闭路浮选流程处理试样,获得了铜品位17.32%、回收率82.78%的铜精矿。试验对该类型铜冶炼渣的选矿处理提供了有益参考,经济效益显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