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图1.塔里木垦区的农场职工采用沙地插草的办法,保护了沙漠边的良田 图2.新疆兵团农二师的香梨园果品基地一角 图3.库尔勒地区的生产建设兵团农二师28团的果品分级场,他们所产的库尔勒香梨驰名中外  相似文献   

2.
加入世贸组织,我国果树生产面临严峻挑战,开发优势,无污染的果品势在必行,本文选择在生产中得到广泛推广应用的金秋梨无公害生产新技术,如生产基地的选定,生态梨园的建立,梨园土壤无公害管理及金秋梨无公害栽培等技术,对名优梨的生产具有现实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3.
在梨树的生长过程中,危害梨树生长的病虫害种类繁多,对梨树枝干及果实造成侵害,使果品产量与品质大幅度下降,下面就梨园主要病虫防治技术作浅显的探讨。  相似文献   

4.
9月6日,北京市直机关工委常务副书记夏尚武、副书记杨公鼎、杜顺成等一行7人来到市园林绿化局调研“三进两促”活动开展情况,实地参观了大兴区滨河森林公园、大兴100亩梨园和全国梨王擂台赛暨果品展示活动现场。  相似文献   

5.
正每年梨果采摘季,赵县万顷梨园梨果满枝、果香醉人,成为广大市民休闲观光、回归自然的绝佳之选。赵县有梨园面积共25万亩,以生产驰名中外的雪花梨而闻名,是原国家林业部命名的"中国雪花梨之乡",以历史久、面积大、品质优、产量高而成为全国闻名的梨果生产大县。全县雪花梨种植面积13.7万亩,以黄冠、绿宝石为主的梨果新品种面积4.3万亩,果品远销欧美、东南亚十几个国家和地区,梨果产业已成为该县支柱产业。  相似文献   

6.
对我省果品生产、贮运保鲜、果品加工利用的现状进行了深入的分析,并针对果品产业化建设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今后优质果品产业化建设的建议。  相似文献   

7.
<正>一年之计在于春,眼下正值果树春季修剪的大好时节。内蒙古杭锦后旗沙海镇前进村九社的梨园里,到处可见果农忙碌的身影。果树栽培的经济目标是早产、高产、稳产、优质和低成本,果树修剪是最复杂和最重要的环节,对促进果树生长和提高果品质量具有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8.
隆化县位于承德北部,目前保存的苹果梨园树龄多为30~40a生,由于这些老园的苹果梨树,树体衰老,加之果园管理比较粗放,从而导致病害虫害发生比较重,许多苹果梨园被毁,使全县苹果梨果品质量和产量明显下降,为了巩固隆化县苹果梨的栽培面积,提高其产量和质量,增加经济效益,对苹果梨低产老果园进行更新改造是十分必要的.因此我们于1998年选择本县隆化镇超梁沟村侯家沟苹果梨低产老果园进行更新改造试验.  相似文献   

9.
为促进彰武县果品经济林建设上规模、提水平、增效益,加快"果品经济林示范带"建设的步伐,提出果品经济林发展要以市场为导向,以科技创新为动力,以"三效合一"为中心,按照发展县域经济、特色果品经济和建设果品经济林精品工程的要求,优化布局、适地适树,加快现代农业产业化步伐。对彰武县经济林发展现状进行了调查,分析了经济林发展现状、特点和存在问题,提出了彰武县经济林发展对策。  相似文献   

10.
甘肃皋兰什川古梨园作为首批入选的中国重要农业文化遗产,以其悠久的栽培历史、独特的古法种植技术和富有内涵的梨园文化闻名于世。在新时代乡村振兴战略实施中更具有保护传承和利用发展的价值与意义。但由于古梨园比较效益的下降,基础设施、管理模式落后,已生存500多年的古梨园保护与发展面临严重的威胁。本文按照国家对农业文化遗产保护与发展的要求,从古梨园文化遗产保护与发展问题入手,融合相关专业规划,对古梨园保护与发展的经营管理模式、基础设施建设、绿色产业发展、农业文化推介进行了研究,为古梨园传承与保护、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相关产业的绿色发展提出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1.
到2007年底,全省果树总面积2284万亩.全省果品总产量达1039万吨,果品面积和产量均居全国第二位。其中梨、桃、红枣、板栗、杏扁、柿子产量保持在全国第一位。全省有30个县(市)被命名为“中国名特优经济林之乡”.有22个县(市)被评为“全国经济林建设先进县”,有80多种果品入选奥运推荐果品。全省果品总产值达280亿元.果品集中产区依靠果品业人均收入1600元左右:果品产业化经营组织带动的农户150多万户,户均收入6000多元:靠果品业人均收入3000元以上的村达到2000多个。以“培育大基地,发展大产业”为目标.制定和出台了《河北省果品强省建设规划》。  相似文献   

12.
该文通过分析当前保定市果品生产形势以及存在的问题,提出了优化品种布局、建设果品基地、强化科技推广、实现提质增效、促进产业发展、提高果品产业化经营水平等建议。  相似文献   

13.
梨矮化砧木选育及离休繁殖技术研究进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矮化密植栽培是现代果树发展的方向。实践证明 ,梨树矮化密植栽培可以充分利用空间和土地 ,提高梨园覆盖率 ,增强光合效率 ,因而具有早结果、早丰产、单位面积产量高、品质好、经济效益显著的优点。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 ,梨果的生产向着生产高质量、无公害绿色果品的方向发展 ,因此 ,在今后梨树矮化密植栽培中 ,需发展无病毒砧木和无病毒品种苗木 ,实现无病毒、矮化密植集约化栽培。1 梨树矮化砧木选育进展矮化密植、无病毒化栽培和生产无公害果品是世界果树研究的总方向。早在 1 91 7年英国肯特郡东茂林试验站就培…  相似文献   

14.
近年来,河南省三门峡市高度重视果品优质安全生产和创新市场体系建设。一是从源头抓起,确保无公害果品供应市场。通过宣传、培训,严格生产管理措施,净化生产资料市场供应,先后建成无公害果品生产基地51万亩、绿色食品生产基地  相似文献   

15.
《河北林业》2006,(3):13-13
(本刊讯)为了充分发挥果品业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的作用,促进果农增收和现代果业建设,4月25~27日,省林业局召开了第二批果品增收示范村建设现场观摩交流会议。第二批50个果品增收示范村支部书记,天丰公司、天华公司等6家果品龙头企业的负责人等参加了交流会。与会代表现场参观了赞皇县营儿村大枣科技示范园区,内邱县富岗山庄苹果基地及富岗公司,临漳县马寨村蟠桃基地,魏县马于村鸭梨基地、龙腾果品公司及天仙果品批发市场,宁晋县疙瘩头村梨果基地等。  相似文献   

16.
2008年是全面落实党的十七大精神的开局之年,也是北京奥运会的举办之年。全省果品工作的总体思路是: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现代果业体系建设为核心,大力推进果业增长方式由“数量速度型”向“质量效益型”转变,进一步加快科技创新,加快出口创汇基地建设和树体改造步伐,加快发展果品贮藏加工,努力推进果品业发展实现栽植良种化、布局区域化、基地规模化、管理集约化、生产标准化、技术现代化、装备机械化、果农知识化、服务社会化、经营产业化。全省果品工作的总体目标是:果品总产量达到105亿公斤,完成树体改造13.33万公顷,建设和完善高标准外向型果品基地13.33万公顷。在具体工作中,要着力抓好以下几项重点:  相似文献   

17.
一、我省名优果品基地建设概况 近年来,在省委、省政府的正确领导下,我省果品业以促进农业结构调整、增加农民收入为目标,通过优布局,建基地,调结构,创名牌,抓龙头,拓市场,呈现出良好的发展态势。尤其是2004年《河北省果品强省建设规划》的出台,进一步明确了我省果品业的发展思路和重点,各地发展果树、进行结构调整的积极性空前高涨,涌现出了一批有规模、有水平的特色基地。据统计,到2006年全省果树总面积达2200多万亩,果品总产量达980多万吨,果品面积和产量均居全国第二位。我省果品基地建设类型多样,特色明显,主要有以下“六种发展模式”:  相似文献   

18.
<正>朝阳区京城梨园京城梨园位于朝阳区平房地区,机场二通道与东五环路交汇处的东南角,交通便利,地理位置优越。公园占地面积930亩,2007年作为北京市"郊野公园环"建设的公园之一进行了全面提升改造。京城梨园以梨树和梨文化为主题,着重渲染"梨花满枝花似雪,千  相似文献   

19.
该文总结了河北省果品业的现状、成绩及存在的优势,分析了制约因素,从调整优化布局结构、构建科技支撑体系、强化基础设施建设等方面,提出了加快建设现代果品业的对策措施  相似文献   

20.
近年来乐亭县采取多项措施,积极推动果品产业发展,取得了明显成效。自1998年以来,果品产量和效益在唐山各县(市)区连续15年位居第一,在全省连续11年位居榜首。先后获得全国经济林建设示范县、全国经济林建设先进县、全国精品果基地先进县、中国果菜十强县等荣誉称号。2012年至2014年连续被省政府确定为"全省十大果品特色县"之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