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84 毫秒
1.
目的 用现代思维方式对中西医结合治疗暴盲症进行方法的探讨,以期提高本症的基础与临床研究水平。方法 提出中西医结合l临床思维方式的特点和应用;从灵活运用多种思维方式,应用动态思维等方面培养科学思维能力。结果 具备正确的思维方式,是中西医结合研究暴盲症发展和创新的杠杆。结论 在科学思维方法和思想指导下,以中西医结合的研究方法,可提高防治暴盲症的整体水平。  相似文献   

2.
中西医结合医学的理论和学科内涵建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从科学与人文结合的思维模式,对中西医结合医学的方法论,对中西医结合医学理论和学科内涵建设进行了如下几个方面的探索:1、中西医比较研究。2、利用多学科的交叉、渗透与融合探索中西医的结合点。3、积极探索中医药复杂性系统科学研究方法,促进中西医结合。4、加强中西医结合科普创作,拓宽中西医结合工作的广度。  相似文献   

3.
中西医临床医学专业是适应中西医结合人才培养的需要,在中医学专业基础上分化发展起来的一个新专业。我校自2002年经教育部批准试办该专业以来,在教学实践中进行了大胆的探索,取得不少成绩,同时也遇到一些问题。除了学时和课程内容之间的矛盾外,中西医思维方式的巨大反差与碰撞所造成的学生接受困难是一大难关。为了克服这一障碍,我们认为很有必要开设“中西医结合思维方法”的桥梁课程。在此试就此问题作一讨论。一、开设“中西医结合思维方法”课程的必要性医学思维是对医学知识和医疗经验进行合理运用的认识活动,对学生临床思维能力的培…  相似文献   

4.
在中西医结合临床工作中,用辩证的思想和方法对两者结合的基本特点加以分析,对于合理发挥中西医结合的优势,提高临床的诊疗水平,是十分重要的。本文试从临床思维的角度对之进行理论阐述。 一、临床诊断思维的结合  相似文献   

5.
中西医结合临床理论的建立与发展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通过探索目前中西医结合的临床思维方式,针对中西医结合学科研究面临的问题与挑战,提出应建立和完善中西医标准化诊疗体系和疗效评价体系;辨证论治与专方专药相结合,增强用药的针对性是当前临床医学和中西医结合学科发展的方向;在中西医结合临床医学研究中,重视先进科学技术的吸收和利用,是取得突破性进展的重要保证;中医和西医两种不同理论的结合,关键在于能否找到结合点。  相似文献   

6.
针对目前中西医结合医学教育中存在的一些问题,本文在课程、教师及学生三个方面进行了深入分析,探索通过对学生哲学思辩能力的引导,加强学生在批判性思维、创新性思维等方面的能力。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探索并实践了培养学生哲学思辩能力的一些方法,有效提高了学生对中西医结合相关基础课程整体内容掌握的能力,有利于学生辩证思维及创新能力的培养,增强了学生对学习中西医结合医学的信心及其发展方向的把握。  相似文献   

7.
中西医结合临床思维中的几个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临床思维是指医生在进行对病人诊断和治疗中的全部思维活动。思维活动的正确与否直接关系到对病人诊疗的成败。我国自40多年前毛泽东同志提出“中西医结合”的号召以来,广大中西医结合医务工作者充分运用中西医之长,并将其结合创新出具有中国特色的医学模式──中西医结合医学,在医学领域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提高了临床诊断手段,同时也丰富了临床思维的内容。然而,长期以来形成的一些思维定式,又阻碍了中西医结合的发展。本文就中西医结合临床思维中的几个问题谈点浅见,就正于同道。 辨病与辨证问题 一般认为,中医的精华在于辨…  相似文献   

8.
中西医结合是将传统的中医中药知识和方法与西医西药的知识和方法结合起来,在提高临床疗效的基础上,阐明机理进而获得新的医学认识的一种途径.而中西医结合内科学是中西医结合临床专业的主干学科.我校自2003年开办中西医结合临床专业以来,不断探索中西医结合教学的改革方法,力争培养出适应临床需要的中西医结合人才,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9.
, 《泸州医学院学报》2013,(5):461-461
2012年8月22日,泸州医学院中西医结合学院·附属中医医院中西医结合临床获批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十二五”中医药重点学科,是泸州医学院国家级重点学科零的突破。同时,泸州医学院中西医结合学院·附属中医医院中西医结合临床也是四川省重点学科,中西医临床医学专业为国家级特色专业。该学科逐渐形成以心脑血管疾病、慢性肾病、慢性肝病、耳鼻咽喉疾病和慢性骨关节疾病等为主攻方向的中西医结合临床学科体系.  相似文献   

10.
随着中西医结合的深入开展,在临床治疗中,中西医结合病历的书写也要逐步规范化。在当前,制定一个中西医结合的病历规范化要求是十分必要的,日益显现出这一工作的重要性和迫切性。一个规范化病历的书写、不但是临床诊治过程的忠实记录、也是医疗思想和临床思维的全面反映,它是指导临床工作及总结临床经验的重要方法。全国各地中西医结合工  相似文献   

11.
The development of an effective classification method for human health conditions is essential for precise diagnosis and delivery of tailored therapy to individuals. Contemporary classification of disease systems has properties that limit its information content and usability. Chinese medicine pattern classification has been incorporated with disease classification, and this integrated classification method became more precise because of the increased understanding of the molecular mechanisms. However, we are still facing the complexity of diseases and patterns in the classification of health conditions. With continuing advances in omics methodologies and instrumentation, we are proposing a new classification approach: molecular module classification, which is applying molecular modules to classifying human health status. The initiative would be precisely defining the health status, providing accurate diagnoses, optimizing the therapeutics and improving new drugdiscovery strategy. Therefore, there would be no current disease diagnosis, no disease pattern classification, and in the future, a new medicine based on this classification, molecular module medicine, could redefine health statuses and reshape the clinical practice.  相似文献   

12.
李井泉 《中国全科医学》2007,10(20):1728-1728
我是加拿大渥太华大学一名三年级的医学生,准备从事家庭医生职业。在二月份的《加拿大家庭医生》杂志中,当我读到Miriam Divinsky有关叙述医学(Narrative medicine)的介绍后非常高兴。叙述医学对家庭医生来说是一门新兴的学科,而对家庭医学来说,这门学科非常重要。叙述医学属于  相似文献   

13.
循证医学是传统医学教育体系的有益补充,它有助于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致、逻辑思维及知识内容.文章分析了当前呼吸内科临床中传统医学教育模式的缺陷,并提出如何引入循证医学教育模式,使临床医学生掌握主动获取新知识、新技术的方法,培养学生具有创造性思维能力,达到循证医学教育的效果.  相似文献   

14.
中医辨证向来重视地域因素的影响,因地制宜原则在各地的深化可以成为地域医学流派的基础。历代有阴阳地域、五行地域、九宫地域的不同划分法,现代中医地域医学则可以进一步结合地理、气候以及地方风俗等差异进行研究,从不同角度丰富中医临床学术。  相似文献   

15.
16.
17.
18.
19.
2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